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畜牧养殖对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研究论文5篇 畜牧业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研究

畜牧养殖对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研究论文5篇 畜牧业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研究

该论文从畜牧养殖工作的实际出发,探讨了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深入分析各种疾病预防、控制及治疗方案,为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切实保障人们的生活安全做出了有益探索。

畜牧养殖对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研究论文5篇 畜牧业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研究

第1篇

[摘要]在畜牧养殖行业发展中,病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比较常见的传染病病原的发生,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冲击。同时,由于这些病原所引起的口蹄疫等,极易造成大量动物的死亡,所以,将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养殖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在畜牧养殖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必须关注传染性疾病问题,并制定传染性疾病防治方案,打造良好的畜牧养殖环境。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逐渐趋向于效益化、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方向,但在产业发展中,也逐渐迎来了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问题。所以,为了保证我国食物安全性,必须深入分析口蹄疫、犬瘟热、布氏杆菌等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关键点,继而降低畜牧养殖中经济损失。

在中国农业网3月10日报道中指出,我国畜牧行业的散户数量正在持续增长。即据统计数据可知,在,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4%,而100头以上的养殖场比重占据总体的50%。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开始推广范围集约化养殖场的发展,并逐步实现生态养殖的建设。但就目前现况来看,在我国畜牧行业可持续发展期间,仍然面临着传染性疾病问题。即一些养殖场在牛、猪等养殖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得动物产生细菌、支原体、病毒、真菌等病原,在病原长时间潜伏下,逐渐引起大面积的布氏杆菌、口蹄疫等传染性疾病,最终促就食物安全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在畜牧养殖行业发展中,一旦表现出传染性疾病病发现象,必须对疾病进行控制,若控制不及时,则将使更多的动物受到感染,甚至引发人畜共患危机,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畜牧养殖行业发展中,为了实现对口蹄疫、布氏杆菌等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必须做好疾病检疫工作。首先,在疾病检疫工作开展期间,应结合传染性疾病危害性,构建以“预防为主”的`畜牧检疫机制,定期检测传染病原。其次,为了实现对传染性疾病的及时控制,防止扩散、传播现象,则必须开展消毒处理、疫苗注射、给药等一系列疾病检疫工作。其中,消毒工作的展开,需安排专业的消毒人员进行,并在具体的消毒工作中,常备物体表面消毒、环境消毒、手消毒等消毒剂。如,漂精片等等。同时,在消毒期间,使用专业的仪器测定消毒剂浓度,并在现场消毒时,配备刻度量杯、配药桶、消毒浮筒等工具,达到高效性消毒效果。而在传染性疾病疫苗注射工作中,为了实现对疾病的有效控制,应根据传染病特点和流行环节,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例如,在口蹄疫传染性疾病控制中,因其传染性特点表现在发病率高且传播迅速方面,所以,在检疫时可利用2%~4%氢氧化钠或者0.2%~0.5%过氧乙酸消毒剂对动物进行消毒。然后,进行免疫接种工作,达到最佳的传染性疾病控制效果[1]。再如,在绵羊痘传染性疾病防治过程中,应结合其病原是病毒的特点,在防治工作中,使用羊痘鸡胚化弱毒苗进行皮内接种,而药剂的使用剂量保持在0.5ml,就此通过接种工作降低传染病疾病发病概率。

在畜牧养殖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达到常见疾病防治目的,做好喂养管理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牛、羊、猪等动物喂养中,应注重定期清理动物粪便,并做好养殖环境的通风工作,避免动物传染性疾病的滋生。其次,在动物喂养时,应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同时,结合动物饲养现况,逐步完善喂养制度。然后,依照喂养制度,对不同动物的饲料进行科学调配,保证不同动物均具备一定的抵抗力,从根本上解决传染性疾病发病问题[2]。再次,养殖户在畜牧养殖期间,可从动物源头入手,做好动物传染性疾病控制工作。即在不同的动物品种中,选取健康的动物群体,建立动物繁殖体系,并在这一繁殖体系饲养中,定期进行消毒、疫苗注射等防疫工作,有效降低动物发病概率。

在畜牧养殖工作开展期间,做好疾病宣传工作有利于控制动物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所以,在具体的养殖工作中,我国政府机构应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手机等渠道,向散养户宣传畜牧养殖中的工作流程、检测机制等等,让这些散养户自身疾病防控意识得到提高,引入科学的养殖方法,达到传染性疾病“主动防疫”目的[3]。此外,在畜牧养殖期间传染性疾病控制中,为了达到最佳的疾病控制效果,需在中国畜牧网首页设置传染性疾病宣传栏目,在宣传栏目中设立生猪、仔猪、家禽、牛、羊、特种养殖等不同品种的传染性疾病宣传板块,明确传染性疾病控制流程和先进的控制技术等等,就此达到科学的疾病控制目的。

综上可知,在当前畜牧养殖工作开展过程中,口蹄疫、绵羊痘、布氏杆菌等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威胁到了我国养殖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为此,为了打造良好的养殖行业发展空间,提高动物养殖水平,应认真贯彻畜牧养殖传染性疾病控制工作。即从做好疾病宣传、做好喂养管理、做好疾病检疫等层面入手,及时预防传染性疾病发病概率,并提高养殖户传染性疾病预防意识,向动物疾病防控工作投入一定的人员、资金,就此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

[1]毛泽先.畜牧养殖中牲畜常见疾病的发生与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0(25):276.

[2]美荣.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发病因素及防治策略[j].北京农业,2016,12(2):136-137.

[3]覃图康.畜牧养殖中动物致病原因及防治策略[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13(2):18-19.

畜牧养殖对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研究论文5篇 畜牧业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研究 第2张

第2篇

畜牧养殖业产品能够反映农村畜牧养殖业现状,例如鸡蛋,超市里鸡蛋的价位都很多种,主要是因为鸡的品种不同,同品种鸡喂养的饲料不同,所以下的蛋的种类、质量、营养价值等不同。鸡蛋的品质明显没有以前优质了,这也反映鸡的种类、喂养饲料、饲养方式等与以往相比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只是农村的鸡养殖存在问题,一个鸡蛋足以看出整个农村的畜牧养殖的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鸡的饲料怎么了,为什么鸡的种类少了?为什么蛋里面会有致癌物质?为什么禽流感一次次袭来?农村的牛羊怎么了,为什么有假冒牛羊肉?为什么端上桌的羊肉是病态肉......面对这么多问题,农村畜牧养殖业该何去何从?

禽流感怎么得的.?生物会生病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致死就不是简单的问题了,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只有规范化养殖。现代农村畜牧养殖业规模较大,大面积散养会为农村生态造成不可想象的破坏。例如:以往农户家里养殖几只羊只需要定时带羊去有草的地方吃草,顺便排放粪便,现代农户带着数十只羊不方便流放,羊到处吃草会破坏农村绿化地,到处排便会污染柏油马路,且现代农村田间小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流放羊群不便于管理的情况下极易造成交通事故。一群羊只要有一只羊得病,不易被发现且会很快的传染给其他的羊,而规范化养殖便于规范化喂养和规范化管理,因此现代农村畜牧养殖需要规范化。

现代农村畜牧养殖业正在努力迎合我国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可是表面迎合的不能真正的改变农村畜牧养殖业现状以使其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科学的养殖需要养殖技能,需要养殖经验、需要养殖必备知识等,不科学的养殖在面对生产过程中一点挫折时很容易走向迷途走向消亡,这样的养殖业是不科学的,这样的农村畜牧养殖业是不可持续发展的。例如: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饭桌上需要更多的蛋奶产品,奶制品为了大规模生产而规范化,但是为了简易生产过程,从而缩短了检测流程,这样不科学的生产一旦产生了质量问题严重的产品,带来的不仅仅是行业危机和社会诚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健康危机,这些是不可逆的也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农村畜牧养殖业要贯彻科学发展观。

国家不能放纵农村畜牧养殖业任意发展,被金钱和利益迷惑的农户良心被蒙蔽的时候,道德舆论的力量显得过于薄弱,只有法律才能够敲醒他们,只有强硬的法才能规范农户伸向罪恶的手,才能减少不正当养殖和不正当销售,阻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向市场,因此国家要完善农村畜牧业相关法律制度。可是只有打击和惩罚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只有打击和惩罚的制度不是好制度,所以除了设法约束还要设法鼓励农民积极加入畜牧养殖业生产,认真努力学习养殖知识和技能,国家可以设立一些宽松的税收政策,只有用之于民才能取之于民,国家本着“以人为本”的政策可以设立一些养殖户补贴政策,如可以实行饲料补贴和畜类医药补贴政策。最后国家要完善法律制度来保护养殖户们的合法权益,因为只有鼓励和惩罚没有保护的法会让养殖户们挣钱不安心不放心,又怎么会去挣钱呢?

政策放宽了只是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并从事畜牧养殖行业,农民真的会被政策诱导吗?被成功诱导然后以畜牧养殖为生以后怎么办呢?养一只猪一年要喂多少饲料,喂什么饲料,猪会生什么病,治病要花多少钱呢?养几只猪又要怎么养?养殖成本和收益要去试一试才知道吗?一贯保守的农村百姓们会轻易拿出血汗钱吗?不会的。国家要想帮助农村畜牧养殖业有效的转型,实现科学发展,还需要投入资金,投入资金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了有目的的实现国家资金的效益,一方面政府可开设公益养殖户培训班,请专业人员来手把手传授给养殖户养殖知识和技能、生产经营知识和手段以及必要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可以致力于兽医培训,规范化和经验化的兽医能够帮助养殖户解决一些病理问题。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带领着农村生产,而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表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综合力量,对于国家内部而言它决定着农村和城市贫富差距......实现农村畜牧养殖业的规范化和科学发展不仅仅是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是当下时代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实现养殖业的规范化和科学发展势在必行!

第3篇

环境对猪的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在采用猪生态养殖技术的过程中,要对养殖环境进展严格的要求,养殖户应该认真的分析猪舍的条件,特别要对猪舍地面的铺设材料进行严格的要求,采用一些渗水性和吸水性较好的材料,同时还要确保猪舍的通风性和是否干燥等,并对猪舍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细菌的滋生。此外,还应该注意猪舍周围的卫生环境,控制好猪的养殖密度,并对猪舍中的一些粪便和垃圾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保证生态猪的质量。

在猪生态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并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对此,饲养员要在饲养的过程中,对猪疫病进行监测,在发现疾病后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的对疾病进行处理。一旦发生疫情,饲养员还应该与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在防疫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从空间上隔离疫猪,对其进行对症治疗。与此同时,饲养员还应该对猪圈进行全面的消毒,防止疫情的扩散。此外,对于其他种类的猪,也应该加强监测和观察,一旦发现有疫情的现象,就要立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此,畜牧站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让养殖户掌握一些基本的疾病处理方法和养殖技巧,优化自己的养殖技巧,减少在猪生态养殖中不必要的损失。

在进行猪生态养殖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废物,这些废物如果投放到大自然中去势必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而将这些废物投放到沼气池中,则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而在沼气池位置的选择上,应该选择一些通风性好和位置高的地方。当养殖中所产生的废物投入到沼气池中以后,经过发酵就形成了沼气,农民就可以利用所产生的沼气来煮饭、取暖等。此外,在沼气形成中产生的沼液还可以排放到农田里去,为农田提供肥料,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还能够改善农村环境。

猪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最为自然和原生态的养殖技术,养殖者根据猪喜欢杂草、爱拱地以及群居等特性,开发一些荒田、荒山等作为养殖猪的场所,并在这里为猪搭建棚舍,让猪在圈定的范围内进行自由的活动,并喂养其鲜草、农副产品的残渣等。而猪在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粪便直接排放在山间、地间,从而提高了这些地方土地的肥力,实现了资源的利用。原生态放养技术的优点在于返璞归真,在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猪提供一个亲近自然和适合生活的环境,提高猪的抵抗力,增强猪的体质。此外,荒地和荒田内饲养猪,其饲养的密度较低,这就大大的降低了猪之间疫病的传播概率,这就极大的提高了猪肉的品质与安全性。但是这一养殖技术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如植被容易被猪破坏、养殖生产的效率较低等,如果发生较大的疫情,很难对其进行控制。

这一技术属于零排放、无污染的生态环保养殖技术,这一技术将猪的养殖、粪便处理以及环境控制以及有机肥的生产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猪圈的垫料可以用秸秆和锯末粉与菌种混合搅拌均匀后发酵而成的发酵物,而猪排放出来的粪便又可以通过垫料微生物的作用而被快速的溶解,将其分解为优质的生物活性有机肥,这些有机肥主要可以用于农业的种植中。这一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养殖中粪便的处理问题,并为猪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此外,所分解的优质生物还能够为猪的生长提供必需的矿物质、有益菌等,提高猪的免疫力和饲料的利用率,降低猪疫病的发生率,从而保证猪的`质量。

这一养殖技术主要是将猪舍与林地相结合的一种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模式能够减少养殖污染,缓解农村用地的紧张,从而有效的提高猪肉的质量。在林下进行养殖时,需要选择天然的林地,而所选林地还应该通风性强、向阳、确保林地中的植物不对猪的生长造成危害等,对于林地周围的环境来说,要选择林地周围5km没有污染源的地方。选择好林地以后,还应该用铁丝网或者栅栏将其围起来。在林下养殖技术中,由于较大的猪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生活模式,所以很难适应林地养殖这种模式;而较小的猪则免疫系统较差,不适合在林地放养,对此,饲养员应该严格控制猪的大小。此外,在林地中,饲养人员在放置水槽和饲料时,应该选择合适的位置,并定期对饲料和饮用水进行更换,在不同的季节和时期,还应该为猪提供不同的饲料。由于在林下养殖技术这种养殖模式中,所放养的猪与外界接触的时间较长,其在生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疾病的威胁和感染,对此,饲养员应该及时的对猪进行疫苗的接种,并在猪的生长环境中添加驱虫剂等,从而有效的提高猪的抵抗力。

养殖技术这一养殖技术是按照“养猪——粪便——肥田——促进农作物生长——菜叶”的循环模式进行的,这种养殖模式能够很好的实现“以养促种”或“以种促养”的目的。这一养殖模式不仅成功的解决了养猪所造成的粪便污染,同时也为农田的生长提供了肥料,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实现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和谐发展。

[1]黄龙宝.猪的生态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15)

[2]申翠红.提高母猪生态养殖质量的技术措施[j],当代畜牧,2016(20)

第4篇

2.1提高畜牧养殖工作人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程度

当前,要想从根本上降低畜牧养殖业给养殖场周围的环境所带来的污染,首先需增强畜牧养殖业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加深其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的认识,并采取切实措施使其建立生态化养殖的新模式[2]。另外,政府有关各部门应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使养殖场管理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发展畜牧养殖业。同时,环保部门应联合政府其他各部门做好正面宣传,创造出一个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舆论氛围,从而在无形中对养殖业从业人员形成监督和督促作用。

对已实现规模化的养殖场来说,管理模式的科学化是其获得不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规模化养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占地面积大、养殖数量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污染排放物的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一旦此类养殖场出现管理不科学现象,那么势必会为养殖场周边环境带来极大影响。同时,养殖户在建立养殖场之前,应对国家相关法规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聘请相关专家、技术人员对养殖场予以科学规划,进而形成一个合理布局,然后请一些专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公司进行评估,确保养殖场污染排放物的排放符合国家法定标准。在做好上述几个环节之后,养殖户可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交建厂申请,并按照要求建立科学化养殖场。同时,养殖户如需扩大养殖规模,或者另行改建,也需尽快做好污染物排放处理工作,从而降低对养殖场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当前一些不法养殖户非法使用一些化学制剂,在饲料中添加大量激素,或者过量使用药品来确保牲畜不得病,这种种非法做法的后果非常严重,必将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破坏。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监测工作的实时、到位是非常重要的:政府有关畜牧养殖监管部门应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养殖场的饲料、药品等予以严格检查,如有需要也可进行不定期抽查,一旦发现违规使用化学制剂现象,需进行严肃处理,以儆效尤。另外,养殖场当地的畜牧养殖主管单位需督促养殖场管理人员做好牲畜的疾病防疫工作,并对其实施情况予以实时监督,从而在源头上切断牲畜传染病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当前,我国畜牧养殖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降低畜牧养殖场给周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然是一个需要各部门注意的重要问题。对此,政府各相关部门、养殖户以及专业环境影响评价公司都应积极进行探索,寻求畜牧养殖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科学、高效之路。

[1]房连波,许波,胡容婕.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当代畜牧,(11):3-4.

[2]于云东,杨显东.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8):13-14.44

第5篇

畜牧养殖疾病发病的条件为病原微生物借助一定的途径侵入动物适宜的部位。在这一条件中,假使病原微生物侵入了动物身体,但是所侵入的动物部位不能满足其生长条件时是无法引起发病的。就拿破伤风来说,只有破伤风梭菌通过动物外伤侵入动物体后,再在无氧的条件下成功得以成长才会造成发病。除此之外,当动物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时就可以称其为易感性,所以说病原微生物在侵入到有易感性的动物体后就能导致动物发病。

外界环境因素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即:①对病原微生物生命力或毒力的影响;②对动物抗病能力的影响。每年刚刚步入春季之后,畜牧养殖面临的一大主要难题就是严重缺乏饲料,而且动物的抗病能力十分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寄生在牛羊等动物胆管中的某些病菌就开始快速生长,最终导致动物发病甚至死亡;③对生物媒介和中间宿主生命力、分布的影响。随着季节的变化,蚊子会通过叮咬的途径把疟疾与流行性脑炎等进行传播。

疾病流行具有四大特点,首先则是散发性。实际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仅有少数的几个病例通过散发出现了,常见的有破伤风。其次则是地方性流行病,这一特性是指发病动物的数量非常多,而且并发的面积也比较小,往往是在某个地区或某个县城。之后则是流行性,它是指发病动物的数量非常多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传播了多个县城或地区。最后则是爆发性,这一特性是指在某个地区的某小段时间内,同时有大量的动物发病,主要有口蹄疫等。

在广大的养殖区,人们对动物防疫的认识的全面性和深入性都非常欠缺,由于是对于部分养殖户来说,更是没有认识到动物防疫问题的重要性。一直以来,农牧区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农牧区人们的防疫观念非常薄弱。很大一部分的养殖户都持有这一错误观点,即自家的动物是在自己的财产名下,是否要做防疫工作由自己说了算,政府与其他相关部门都没有权干涉。对此,必须要增强畜牧养殖户的防疫观念,在出现了动物疫情之后不能想方设法的瞒天过海,因为这样一来使得疫情不仅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处理,甚至还会导致疫情大范围扩散,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后果。

3.2加强消毒,搞好卫生,减少病原体对畜群和畜舍的污染

出现疫情后要第一时间内采取措施,防治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因此,必须要首先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其次,将每一程序的处理工作都进行一一指定给专门的负责人。与此同时,还要对疫苗的管理和使用制定出严格的规范。对于不同性质的疫苗,要选择相应的贮藏温度,尤其是在整个疫苗贮藏的过程中,应将温度调节到标准水平。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全部的疫苗都要放置在干燥处,切忌阳光的照晒。

在未使用疫苗前,必须要多次阅读该疫苗相应的使用说明书,明确疫苗的具体生产日期,同时还要查看疫苗是否已经过期。疫苗必须要采取现用现配的重要原则,不能提前配好。与此同时,在进行配置时,必须要每一步都根据说明书的指示进行具体操作。疫苗在使用前还要进行预温,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进行充分的摇晃,使得疫苗受热均匀。当疫苗的温度与畜体温度相近时再接种,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动物的应激反应。已经经过稀释或者是打开的疫苗要一次性使用完,隔夜的疫苗严禁再次使用。

春季畜牧养殖安排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为宣传工作。加大对畜牧养殖的宣传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够有效的激发起广大群众的防疫主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防疫工作中去,从而营造良好的群防群控氛围。上述已经讲到,春季是疫情发生与扩散的关键时期,实际上不仅仅要在春季注重免疫工作,还要做到全年免疫。另一方面为加强疫情监测,也就是在发现疫情的第一时间内上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从而获得最佳的处理时间。

总而言之,畜牧养殖防疫工作不仅仅与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有关,还与我国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政府部门与农牧区群众必须要全面认识到动物防疫问题的重要性,积极做好畜牧防疫工作,及时检查牲畜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实现人与牲畜的和谐生存。只有做好了畜牧防疫工作,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农牧区与畜牧业的共同发展与和谐生存,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发展。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vx0zv2.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