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杀手读后感3篇 杀手之旅:扣人心弦的读后感

杀手读后感3篇 杀手之旅:扣人心弦的读后感

在当今大众文化中,谋杀、复仇等题材始终备受关注。然而,当我们读到《杀手》这部小说时,我们会发现它的独特之处。《杀手》以其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塑造,引发了我们对生命、正义和人性的思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部令人眩目的作品所带给我们的独特触动。

杀手读后感3篇 杀手之旅:扣人心弦的读后感

第1篇

这部片子高中时候看了超过十遍以上 当时印象最深的台词是 要么爱要么死 leon看着门外的光亮渐渐倾斜的桥段 也让我哭了十次以上除此之外其实好像也没有什么别的体会 当时就是莫名其妙的喜欢这部电影

前两天看到微博上分享这部电影的gif 火速快播了一下 在阿拉斯加回西雅图的飞机上没有算好时间 看到一半就降落了 昨天断断续续把后面一半看完几年以后重温 之前每每让我落泪的桥段我却也哭不出来 不知道是不是分了两天看 情绪断掉的原因

是leon激发了matilda性格里的不羁和真性情 让她活的肆意自由 可以喝香槟喝到打嗝 在坐满人的餐厅里大声笑个不停 趴在桌子上偷亲leon无所忌惮的告诉他对他的爱与依赖 这才是好的可以让人快乐的爱情

还有一个以前没有的感受是 我觉得matilda的性格和我有相似点 这样说有点奇怪 但是确实是观影之后的感觉 我需要在开心不开心的时候表达自己会做一些人看来疯狂奇怪的事情 需要冒险着生活 有时候勇猛到冲动 需要随时跟随自己的内心去爱去讨厌去生活

其实我在想 如果他们没有相遇 leon大概最后会成为tony店里作为布景的那个老人 老到没有办法杀人 只能一个人坐在店里等死那matilda大概会怀着对世界的无比厌恶 咒骂着生活下去 他们彼此让对方的人生变得绚烂 就像matilda说的 是胃里暖暖的爱情但是这种飞蛾扑火真的是值得的么 如果他们只是相遇 然后分离 是不是可以怀揣着温暖和美好 各自好好活下去?

但是我却想不到 改变结局的桥段 就是在什么节点 让他们分开 是让情节自然又生动的 吕克贝松的剧本果然兼顾商业与观赏性 其实电影即人生在生活里即使没有cleaner这么炫酷的职业 但即使知道这是一节也许要开下悬崖的火车 又有多少人可以点到为止 见好就收?其实这也就是要么爱要么死的含义了吧

杀手读后感3篇 杀手之旅:扣人心弦的读后感 第2张

第2篇

“人生总是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玛婷达的一句话没人作出解释。

里昂,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杀人的时候从来不会手软,枪法稳准狠,只会执行派给他的任务,做一名出众的杀手,不杀女人,不杀孩子。玛婷达,一个内心叛逆的女孩,深爱着自己的弟弟,痛恨整个家庭,有着自己的想法和不属于她那个年龄的成熟。两个人的相遇注定了要走一段不平常的路。

玛婷达的弟弟被无缘无故的杀害,她的父亲因为贪了一点毒品而被残忍地杀害,连带着她的所有亲人都死了,但是她只爱着她的亲弟弟,所以生出了要为弟弟报仇的愿望。

里昂的生活因为玛婷达的进入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给他带来了快乐,里昂教给玛婷达如何变成一个杀手,并和她配合,玛婷达教里昂识字。当里昂为救玛婷达而招来灾祸时,他的内心还是时时刻刻都在惦记着玛婷达。里昂的内心住着一个和玛婷达同一个年龄的孩子,为了爱可以牺牲自己。最后坏蛋死了,里昂也牺牲了,玛婷达回到了学校。故事也就结束了。

这部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的内心变化,玛婷达和里昂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她们都可以为了彼此牺牲自己,都有着孩子内心的愿望。两个人都是孩子,都是带着内心的纯真去生活的。

第3篇

爱是什么?对于年轻的男女恋人,爱是依恋彼此身体的肌肤相亲;对于相濡以沫的夫妻,爱是风雨同舟的不离不弃;对于暮年的老年伴侣,爱是携手走过的,一辈子的回忆。

每个人的爱都有所不同,每个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对于爱情的理解和实践也各不相同。但总有些东西是在每一份可以称之为爱情的灵魂诉求中都存在的共性。比如与对方在一起的渴望,比如从中获得精神满足的一种心理动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莱昂与玛蒂尔达之间的情感,无疑可以被称之为爱情。

他们是互补的。对于玛蒂尔达,莱昂是她缺失的父母之爱与渴望的两性之爱最好的弥补者,而莱昂的职业也为叛逆和渴求刺激的她带来了别样的感受。或者可以说,莱昂在为她带来一种情感上满足的同时,也为她带来了急需的安全感和对报仇的一丝期望。而对于莱昂来说,玛蒂尔达的纯真、活泼,恰能在他如一潭死水的心中泛起涟漪,将他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变得有人的气息。一个值得玩味的情节设置是,在莱昂教会玛蒂尔达如何使用枪械的同时,玛蒂尔达也教会了莱昂识字,这也象征着当他将她带进残酷的成人世界时,她却弥补了他童年的缺失。

在影片的一开头,导演就用凌厉的镜头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功夫绝伦的杀手形象。电影人徐浩峰在他的影评集《刀与星辰》中说道,枪战片最大的本领在于摆造型。相比拳拳到肉的动作片,热兵器很难拍出飘逸灵动,所以吴宇森式的香烟墨镜加上慢动作的扮酷套路风靡一时。但在莱昂恐吓黑帮老大的这一段里,完全没有他手持枪械的拉风造型入境,不是只保留手和枪入画的出镜处理,就是以血浆和弹孔表达的一击制敌,最后深藏在暗影中以匕首威胁老大的镜头更是设计巧妙,生生塑造出“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超绝侠客,倒是颇有些古龙笔下武林高手的意味。与之相对的,是他近乎活死人般的清苦生活,刻苦的锻炼、单调的饮食,和坐在椅子上的睡眠。只用了短短几分钟,莱昂的多面生活就展现在我们面前,观众也被暗示,他身上还藏着更多的故事。

玛蒂尔达出场时的香烟和眼眶上的瘀伤告诉我们,这不是一个那么简单的女孩子。导演运用的镜头语言很巧妙,先是以莱昂的主观视角,让女孩从脚到头的缓慢呈现,却又朦胧在雕花栏杆之后,既表达出一种命运的相逢,又让玛蒂尔达以一种堕落天使般的形象出现在这个地狱般的住所之内。这位未来奥斯卡影后的演技天赋在她的处女作中展露无遗,娜塔莉.波曼完美的演绎了这个性格矛盾的问题少女,她与让.雷诺这对大叔与萝莉的组合成为影史上另类情侣的经典。

当悲剧发生,玛蒂尔达故作镇静的穿过走廊,绝望却期待的按响莱昂的门铃。片中的戏剧张力第一次达到巅峰。莱昂打开了那扇门,他古井无波的生涯从此结束,而他的毁灭与救赎之路也从此打开。

导演借着两人的对话,说出了一段经典台词:“人生总是如此痛苦,还是只有儿时如此?”影片的整体氛围是压抑和灰暗的,但诙谐的细节成为了舒缓的调剂。莱昂和玛蒂尔达互猜电影角色的片段,成为本片为数不多的温暖画面,而莱昂最喜爱的怀旧西部电影和约翰.韦恩,应该不仅仅是导演在向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前辈致敬,更多的,还是象征着莱昂这位现代牛仔,如何与时代格格不入。

虽然吕克贝松打破了今生只拍摄十部影片的诺言,但毫无疑问,在三十年的导演生涯里,这位法国奇才依然是低产的。从1983年的处女作《最后决战》,到2013年的《黑帮家族》,即使算上最近几年爆发式的影片产量,也不过寥寥十余部。特别是在他声名鹤起,佳作不断的九十年代,他用整整十年的时间精心雕琢出五部影片,除去纪录片《亚特兰蒂斯》名气稍逊外,余者都是可以名列影史的巨著。其中最为成功,也最能展示导演深厚功底的,仍然是拍摄于1994年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在那个著名的电影丰收年里,本片依旧可以傲视同侪,所依仗的,正是将好莱坞商业类型片的感官刺激和价值观与法式的浪漫融合得相得益彰的本领。在莱昂与玛蒂尔达的关系中,女孩总是主动的哪一个。她说自己能够感受到对对方的爱,是因为在遇见莱昂之后,她总是感觉打结成一团的胃,再也不会难受了。这是一种古怪却浪漫的说辞。而他们携手执行杀手任务,莱昂却从不让玛蒂尔达的双手真正染上鲜血。这样的情节设置,如果将主角换成普通成年男女,应该是抒情的、浪漫的,而导演越是让他们在年龄、身份等各方面格格不入,我们越能品位到这份情感在二人心头从萌发,到坦诚的种种来之不易。

以玛蒂尔达的冒失行动为转折,影片进入第三幕高潮戏份中。在这里,枪战的火爆与刺激是好莱坞式的,莱昂与反派boss的斗智斗勇是符合类型片套路和商业片卖点要求的。而最终,导演没有设计大团圆的结局,而是让莱昂在即将获得自由的那一刻,倒在反派boss的冷枪之下,却在奄奄一息之际,用最后的力气引爆手雷,与对方同归于尽。并不圆满的结局,为莱昂留下了宛如希腊古典悲剧般的英雄形象,而那株与他形影不离的万年青,也终于生长出了根芽,重新回到大地的怀抱。走进感化院的玛蒂尔达,在她未来的漫漫人生里,这样的一段经历,这样的一份感情,恐怕只有深埋心中,空叹“便纵有千般风情,更与何人说”了。

这样一段不伦的爱恋,却无论在影片上映之际还是在日后的近二十年时间里,却没有遭到卫道士们的口诛笔伐,那是因为影片中的两位男女主角,虽然并非道德上的完人,在情感上却近似“发乎情,止乎礼”。玛蒂尔达最出格的行为也不过是索吻失败,两人的肢体接触少到可怜。我们也不知道他们之间的爱萌发于哪一个瞬间,是莱昂的手第一次被异性牵起,还是他犹豫着放下了指向对方的枪。又或是莱昂向对方诉说着往昔的时候。也许,根本没有这样一个瞬间,而是慢火熬制、水到渠成。两人之间的畸恋,正是因为他们都没有正常人那样爱上别人的能力,于是,两只会蛰伤他人的刺猬,只能相互偎依着取暖,哪怕,这将让他们彼此伤痕累累。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v5x8n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