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小学数学课学习心得体会8篇 小学数学: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字

小学数学课学习心得体会8篇 小学数学: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字

本文主要探讨小学数学课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对小学数学课的学习过程和收获的总结,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生及家长提供有益的学习参考和指导。借助实例和案例,分享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克服困难的经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成绩。

小学数学课学习心得体会8篇 小学数学: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字

第1篇

20xx年11月2-3号,我有幸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20xx一天半的时间先后聆听了8位优秀教师的优质课和于科长的精彩点评,让我颇多,受益匪感悟浅,每节课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尤其是第一天下午吕建老师执教的第一节《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师表现出来的朴实让我看到了这是一节非常有深度的课,来自莒南的李芳老师把探索《圆的周长》的探究环节处理的恰到好处,还有第二天来自临沂九小的王晓艳老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沉着,机智,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我想给听课的每位教师留下的不仅是佩服,我想更多得还是反思,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每位教师都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课前交流拉近师生关系,有的利用课前交流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埋伏,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新知。如吕建老师课前告诉学生特别喜欢大家,给大家拍张照片。学生自然很高兴,拉近了师生距离,同时又为教学创设了很贴近学生的教学素材。郯城中心小学的梁老师课前与学生的交流是:说相反的这个小游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在一种积极地氛围内实话实说,共同点击双休日。

每位教师都勇于创新,将学生完全放开,去允许学生出错误,不怕学生出错误,并能在学生出错误时及时引导,重视了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我想这点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反思,如吕建老师在执教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一个x的平方,这足以说明课堂中重视了生成的资源。

在每节的课堂教学中,发现每位教师都能够及时的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耐心的等待和倾听学生的发言,最后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例如,临沂九小的王晓艳老师在出示表格后,你觉得王老师派谁参赛最合适呢?学生在说6,7,8选哪个数时,教师通过引导如果你是徐洋用6表示他的水平,你会怎么说呢?教师灵活机智的处理引导学生。

数学课教学必须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引入或巩固都要注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上课教师们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临沂商城学校的张学锋老师,通过摸奖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到中奖的可能性很小,从而引出课题。吕建老师的从自己正在上课的座次上,找某个学生所在的位置等等,这些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范文写作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吕建老师在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时,让每个学生尽情用自己的方法描述所在位置,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每个人描述的方法和顺序不一样,所以不能使人明确同一事物的准确位置,在此基础上明确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再从具体的列和行中确定描述位置。李芳教师在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关系时,先是大于直径的2倍后来是比直径的四倍小,在这样的范围中接着通过圆的六等分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是3倍多,由对探究知识的必要性,到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探究知识的方法。

合作学习为探求新知提供了一条捷径,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造过程,从而获得了成功感,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每一节课都非常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教师们把合作学习都放在知识的难点和疑点上,在学生解决有困难时采取,好多老师在有难度的问题处理中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通过合作互相交流意见,避免了因匆忙而只能表达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其次是合作中分工要明确,以个人优势的发挥来促成整体的完美。另外在合作学习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很多老师的突出特点,第一心得范文网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观点;老师有充足的耐心,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引导。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今后应对比优质课,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抓住机会,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满足于墨守成规,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学习心得体会8篇 小学数学: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字 第2张

第2篇

最近,再次认真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我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认识,深刻领悟到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在探究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下面,结合教学实际,浅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设法营造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实践中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为此,我们要先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由此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把学习数学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的数学课堂不但要有终结性的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

总之,新教材新理念,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践行新课标理念,还原数学本色。

第3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下面给大家分享《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心得体会,欢迎借鉴!

最近,数学组再次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我对《新课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深刻领悟到数学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在探究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下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浅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第一心得范文网手机版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设法营造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实践中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为此,我们要先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第一心得范文网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由此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把学习数学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的数学课堂不但要有终结性的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

总之,新教材新理念,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践行新课标理念,还原数学本色,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通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给我最深的感触我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从而真正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

本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谈谈自己的认识: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还要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

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范文写作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

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探索求得解决的问题,应大胆地放,放得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向人们质疑是求智之道,自己在内心思索是启发智慧之本。

今天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范文网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等),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图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如板书编写有序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第一心得范文网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

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师道尊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马上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

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这可以作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要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这次参加了关于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培训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这次培训让我更加了解到《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的变革。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感受到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教材无论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呈现形式,处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下面就是自己学习之后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得心应手地驾**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新教材根据教材实验结果和教师们的普遍意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如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降低难度,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大幅减少,部分内容移到第二学段。

循序渐进的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因而此次课改通过教材修订研究和精心制作工作,形成了一套文字表述准确,易懂、可读性强,版面设计清爽美观,图文并茂配合恰当,装帧精美,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教材。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通过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新的数学新课程标准表述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结构更加合理,思路更加清晰;同时进一步增加了可操作性,更适合教材编写和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的变革。双基”变“四基”,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新增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由“双基”走向“四基”,我觉得是数学课程标修订的一项重大变化,这避免了教师主教知识,不关注人的发展,从而更能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两能”变成“四能”,即在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由原来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变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再次研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感受到这次课改绝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下面我谈谈自己新的认识和体会:

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并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组织者;教师不再只是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善于使学生发现探索的引导者;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圣人,而是善于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真诚的合作者。

1、挖掘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2、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成为学生真诚的合作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学生是由活生生、有个性的个体组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极大,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

2、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意识,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那么,数学就不在仅仅是书本上板着面孔的枯燥的数学题,数学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力。提高数学素养,使之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去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学生,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适应小学数学现代教学的需要。

学习完新课标,我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只有真正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才能为孩子们奉献出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

第4篇

开学前,我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感到收获甚多。现就这次的培训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得心应手地驾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不但有终结性的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

总而言之,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践行课标理念,还原数学本色。

以上是《2022年4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的第一心得范文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学生、学习、教师、课程、评价、理念、发展、标准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第5篇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教学,与学生进行自然的感情交流, 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得知识,形成能力以及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有效的课堂教育情境可以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境界,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引起学习兴趣,从而去主动探究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学习。因此,创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对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师生关系好,彼此心里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满怀,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反之,师生关系不容恰,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不可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因此,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形成的基础。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尤其是关爱那些中差生.要允许他们在学习中出现错误, 允许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巧妙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

设置悬念,创设有效情境,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使学生怀着积极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例如在教“年、月、日”这节内容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就设置这样一个悬念:有一位老爷爷,他到20xx年才过他的第18个生日,你知道他到20xx年有多大吗?全班一下子讨论开了,在学生急于想知道老爷爷为什么只过18个生日的原因时,老师向学生出示课题“年、月、日”,并解释说如果学完这部分知识,你就会明白了.这种悬念的设置,令学生兴趣大增,急切地想第一个了解原因,使学生带者炙热的追求随教师进入了认识过程情境之中.

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成就欲,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会引发学生的热情,往往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贴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挑战性的宣布,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些数可以被3整除,不信,试试看?学生纷纷举出愈来愈大的数,老师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学生惊奇了,这里到底是什么“诀窍”呢?学生求知若渴的情绪被激活了.当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两组数后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个位上不一定是0,3,6,9”的结论时,教师及时提出:“到底怎样才能快速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等问题,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不知不觉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之中.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一种艺术,它可以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教师应因时、因地、因材、因人制宜地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力求使其积极转化为学生良好的内部心理气氛,这才是最终目的.

“说”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要想“说”好,就必须先“想好”,即必然要经过深思熟虑。可见,引导学生“说”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说”的训练,这对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严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怎样才能使学生会“说”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学生如果在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参与学习的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说,乐于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其他人。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包容,要鼓励,不要急于否定评价,更不要压制。例如我在教学《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的“回顾和整理”这一课时,课始我首先说:“同学们,今天你们来做一次老师,把本单元学到的知识讲给别的同学听,老师只是在旁边做做评委,看哪位‘老师’讲得最好?评出最佳“小老师”” “唰!”一大半的同学举手了。生1说:“我了解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特征是……”。“多称职的老师啊!讲得真好!”我适时评价。生2说:“本单元我知道了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它是由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推导来的。”生3立即举手说:“如果由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推导的话,圆柱的体积还可等于底面周长的一半乘半径乘高。”生4立马站起来说:“如果以半个侧面为底面积,半径为高的话,圆柱的体积还等于1/2个侧面积乘半径。”……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再让别的学生来评价哪位“老师”讲的最好,为什么最好,这样又锻炼了其他学生倾听、评价以及说的能力。在这样的轻松氛围中。学生不仅敢说了,而且是争论着说;学生不仅敢评价了,而且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评价。如此一来,不正好达到了复习本单元的目的了吗?显然教学效果要比老师引导着学生复习好得多。

在实际问题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只会把题目解答出来,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为此,我们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核心,构建数学思维模式,让学生通过一个比较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台阶”去认识和理解题目的本质。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有这样的两类题目“光明畜牧场养了900头肉牛,①其中肉牛比奶牛少20%,奶牛有多少头?②其中奶牛比肉牛多25%,奶牛有多少头?”有的同学很容易把两题的方法混淆。有的同学即使会做,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我认为,教学时我们应多和学生交流每一题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清晰地思考模式。如老师可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回答。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带有百分数的条件不同)第一题“肉牛比奶牛少20%”是把谁看作单位“1”的?(奶牛)奶牛的头数知道吗?(不知道)可以怎么办呢?(把它设为x,再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第二题“奶牛比肉牛多25%”又是把谁看作单位“1”呢?(肉牛)肉牛的头数知道吗?(知道)奶牛比肉牛多的头数也就是谁的25%?(900头的25%)可怎么列式呢?(直接列乘加算式就能解决)。在明白了思考方法之后,老师和学生可一起归纳出思考模式: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分析关键句,找到作为单位“1”的量,再看看作为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如果已知就直接用算术方法解答;如果未知,还是列方程解答比较好。所以找到单位“1”的量,再分析它已知还是未知,是两类题目解法的分水岭。利用这种引导学生说的方法,有效地化解了题目的难点,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说出解题过程。长期这样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就会逐渐说得有条有理,必然也反映出他思维上的条理性,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感兴趣、新鲜的素材创设有效情境引入新课,是使学生爱“说”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喜羊羊请懒羊羊吃蛋糕,懒羊羊很贪吃。喜羊羊分给他一个蛋糕的1/3,他嫌少;于是喜羊羊分给他这个蛋糕的2/6,他还不满足;后来喜羊羊分给他这个蛋糕的3/9,懒羊羊满意地笑了,觉得自己赚了一个大便宜。同学们,你们觉得懒羊羊真的赚了便宜吗?”从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入手,立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爱开口回答问题。生1说:“没赚到,懒羊羊虽然拿的份数多了,但是分的总份数也多了。”生2说:“他拿的每份变小了,所以没有赚到。”生3说:“我觉得他每次分的都一样多。”趁热打铁,当学生“七嘴八舌”猜测时,再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圆片操作一下,通过比较发现三个分数其实是一样大的。古话说:“善于始者,成功已半”。本节课因为创设了这样一个有效的故事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迪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爱开口回答问题,于是很容易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把“说的训练”看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认真地完成。我们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缺陷,促使他们的思维更加严密、活跃。

今年是我连续第六年任教六年级的数学、科学学科而且担任班主任。感谢领导的信任让我发言,那我就说点什么吧。首先我站在一个数学老师的角度来谈谈,经过这几年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对提高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以下的几点想法:

如果学生上课不听讲,就算你讲得再精彩,那么也是在做无用功,目前阶段其实六年级上课听讲率是比较低,由于要毕业了,要离开了,一个个蠢蠢欲动,心神不宁。再加上季节原因容易犯困,那注意力就更不集中了。那么如何培养他们课堂上的注意力呢?

我觉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其课堂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我们可以联系实际利用贴近生活的事例,使学生感到学以致用,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百分率”时,就可结合学生到校情况,参加比赛情况等实际生活例子,让学生展开讨论,加深对出勤率、缺勤率、参赛率的理解。从而使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我们也可以在课前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发现有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或没精打采的学生,不定期的随时来个提问,反正就是要让所有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思考,认真听讲。

计算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大部分的数学题目都涉及到算,计算能力提高了,自然数学分数也能提高。那我们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老师布置了计算题,有的同学直接口算,有的在书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大多数的计算题,除了少数学生确实能够直接口算出结果以外,大多数学生恐怕没有这个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草稿本,认认真真地打草稿,同时我在课堂上经常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严格督促学生落实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也慢慢地养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

对于六年级的任何一个学生而言,应用题都是一个难点,学生在思想上怕应用题,。而应用题在数学考试中占据相当高的分值,那我们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1,分类讲解。小学数学中许多问题都是有共同特点和规律的,寻找问题的共同特点和规律,并进行分类和归纳,是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将应用题分类,给学生一类一类的去整理复习,让学生多做几道相同类型的题目,这样不仅概括性很强,而且这一类应用题的题型特征学生也容易理解,方法更容易掌握。

很多学生不懂得总结学习经验,做完题后,不久就忘记了,后来遇到同样的题时,又束手无策,无法举一反三。这样的话,学习效果很差,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总结学习经验。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题过程加以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数学解题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有意义的阶段。解题教学的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一教学目的主要就是通过回顾解题的过程来实现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解题过程的回顾,与学生一起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解题的主要方法和同一类型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总结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加以掌握,并将它们用到新的问题中去,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下面我站在一个班主任的角度,谈谈毕业班的班级管理以及如何协助任课老师上好非语数外学科。我随便谈谈,我首先做的第一点就是------打好纪律底

要想班级有良好的纪律,就必须定规矩,我制定的规则往往说一不二。比如不管你是谁,你只要在班上打架斗殴,形成恶劣影响,影响班风班纪的,最后评“优秀少先队员”时一票否优,没有资格参加评比。我觉得这样的话,学生不会太调皮,科任老师上课各有风格,但作为班主任只要管理好这些调皮的孩子,那其他老师上课就轻松多了。

为了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我觉得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感觉到你对各个学科都很重视。让他们感觉到他任何一科不认真都会引起你的不满,班主任重视其他学科了,学生自然就会重视,那么在上综合学科的时候他们自然也会认真听讲。

总之,我们老师只要能调整好心态,把自己该作的事情作好,学生自然也会想办法把他们该作的事情作好。人是有感情的,学生是有良知的,只要我们舍得花时间花心血,感化学生,转化学生,使问题学生问题更少,那么肯定也能达到育人的理想境界。

第6篇

开学前,我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感到收获甚多。现就这次的培训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得心应手地驾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不但有终结性的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

总而言之,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践行课标理念,还原数学本色。

第7篇

今天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我有幸观摩了小学数学优质课的展评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舞台,令各家可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1、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习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认知的理念。

2、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各课都展示了新的理念.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老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4、通过一天的学习使我对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即教师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注意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丰富多彩,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学生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重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单纯依模仿与记忆.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我们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收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

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第8篇

一直教高年级数学,猛然面对低年级的孩子,真的是无从下手。于是在课堂上,当学生的纪律不好时,我只能扯着嗓子大声制止,尽管每节课后筋疲力尽,嗓子也哑了,但效果不好。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乐于学习呢?

经过一学期的摸索,本学期开学,我转变了上学期的教学方法,发现效果还不错,下面就是我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种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例如:班班通、投影仪、简笔画、实物、图片、 实验等教学手段,配以教师的.表情和体态语言,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使语言情景化、交际化。因为小学生感观较具体直观,而且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把观察目标转移到新颖的事物上去。他们年龄小,自我控制力薄弱,注意力不稳定,难持久,思维以形象为主,对有直观形象支持的材料容易记忆。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

2、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差,他们的注意力最长也不会超过20分钟,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从而在课堂上会注意力分散,无精打采。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就会导致视而不听,听而不闻,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种种教学方法,例如:猜谜,游戏,设疑提问等,这些活动都能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刺激大脑兴奋中枢,有助于学生迅速积极地处理学习信息。能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如能适时调控教学节奏,发现学生有疲倦、注意力涣散的现象时,就可以适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谜语,游戏等,让学生猜一猜,动一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眼、耳、口齐用,集中注意力,积极学习。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v5p28x.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