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对于双减政策的个人感想

对于双减政策的个人感想

“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对于双减政策的实施,大家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对于双减政策的个人感想,供大家参考。

  

对于双减政策的个人感想

对于双减政策的个人感想
  
  义务教育学校承担义务教育主体功能的定位被官方强力确认,原先校外培训机构自发构筑的、独立于义务教育学校体系之外的教培体系,将从根基上瓦解,成为各自为政的独立小单元。
  
  义务教育活动的参与方,由原来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教培机构四个主要参与方,直接减少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三个主体参与方,其中原本由教培机构承担的教育功能,被分配给学校、老师和家长,而立足减负宗旨,家长今后亦主要承担学生在学校以外的生活监护人职责,同时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基于上述划分,义务教育学校今后将经历一段旨在提升教育效率的探索过程,首先是对校内教学人员职能与工时的合理高效配置,这是由于学生在校时间延长、教职工工作量陡增所致。其次,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手段等方面,要寻求更加便利化、精准化的资源来加以利用,如此才有可能兼顾不同能力的学生适应较为密集的学习节奏,确保教学效果得到普遍性提升。第三,在以智育为主的同时,德育、美育等工作也会占据学校的教学工作量,而不同课程间的占比变化亦是此消彼长的过程,这对学校精确设置、高效分配教学资源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对于教培机构而言,原先在节假日、休息日或寒暑假占用学生时间的情形已经一去不返,而学校教学日内学生放学时间变晚,亦令校外培训在运营时间上失去了长期稳定的可行性,故培训机构需要从对用户的服务时间获取这一根本角度出发,来谋划自身业务的延续。
  
  以此为前提,摆在教培机构面前的路径有两条,一是开展上门私教服务,这种服务确切地说是原先一对一教学形式的翻版,原来是在线下机构开展一对一面授,以后则将教学场所设在学生家里;二是全力转向线上教育,依托在线便利,用一对一或小班形式,抓住学生课余碎片化时间开展服务。
  
  当然,这种转变也推翻了大部分教培机构一直以来的运营逻辑。如上门私教形式,对于机构而言,极易沦落成中介,进而丧失对旗下教师的掌控力。再如,即使全面转向线上的任务完成,如何应对不同地域教育水平差异、取得更广地理范围的用户认可,考验的不仅是机构在一对一或小班教学方式运用上的灵活性,还有更好顺应监管,做好营销、售后等多层面业务的应变能力。
  
  从家长层面看,会经历一个对子女教育的认知提升过程,主要是对自身教育理念的“修正”。
  
  不得不说,从人数规模上看,相对于学校教师和教培机构从业者,家长群体才是学生教育活动的最大参与方。一直以来,这个群体内部对于子女的学习,大致存在以下观念:教好孩子(主要指学习成绩)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和家长关系不大;孩子在学校之外应该补课,不能输在“没开小灶”上;将孩子送入更好的学校,实施“贵族教育”。其中,前两种可谓绝大多数普通家庭家长们的主流观念。
  
  现在看来,今后家长既不能佛系地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尽管“双减”政策面向家长端的减负力度空前巨大)——因为在“双减”政策下,在学校一方尚未探索出普适性的重大工作成果前,完全寄希望于学校教育并不现实——也不能指望校外培训助力,毕竟背负重大商业化色彩的教培机构,首先需要应对生存这一极端现实问题。
  
  反倒是,当前及今后的形势更加迫使家长要尽快完成自我成长。比如,对孩子课余学习问题的答疑,即便以前家长自己不会而找辅导老师,如今同样需要家长自己寻找解决办法,至于是自学(开个玩笑)还是其他方法,总归要家长来替孩子面对。总而言之,家长们会对“双减”后的变化有诸多不适应,而这种不适应必须要家长自己来解决。
  
  对于双减政策的个人感想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
  
  这被称作“双减”政策。
  
  文件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大多数的家长表示欢迎“双减”政策,认为同时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校外各种名目的培训班,都需要资金的支持,看着其他孩子们都报了辅导班,自己的孩子不报,怕跟不上。迫于压力,只能自己省一些,不能苦了孩子。
  
  再有,周末、寒暑假,孩子上辅导课,不论天气如何,刮风下雨、酷暑难耐,家长都需要接送孩子上下辅导班。大家现在普遍的感受是:现如今培养一个孩子太贵了,一年花几万元上辅导班都是正常的,有的甚至更多。也有一些家长表示担忧,虽说政策出来了,但是中考和高考还是要看成绩,培训机构依然有市场需求。不能在线下开培训班了,会不会转到线上或者是一对一的教学。
  
  我们都知道,线上教学的质量和面对面还是有差别的,孩子的注意力,自控力,都对线上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而且,一对一的私教课程,学费比大班课要高很多,无疑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另外,如果培训机构从“地上”转到“地下”,家长们还要四处去打听。这个暑假已经有多个在家中开班的辅导老师被举报,也证实了家长们担忧的种种问题。已经习惯了上校外辅导班的孩子们接下来如何安排时间,不虚度;家长们自由的时间相对少了,如何安排时间陪伴和辅导孩子,这些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双减”政策的推出,无疑是对教育培训机构的一次重拳打击,很多培训机构寻求转型,也有一些在观望。新东方因率先开设父母培训课、体育课等被送上热搜。父母培训课意味着,作为家长的父母们,除了要朝九晚五的上班,加班,赡养父母,照顾孩子,辅导作业,还要拿出时间和精力去上“优质父母培训课”。父母的确应该学习,提升自己,以便更好的培养孩子。这是毫无疑问的。且不说这门课程是否可以如期开起来,如果把这个作为一门课程或者迫于压力不得不上的课程,最直观的无疑是给家长们增加了负担和困难。每个家长的水平不一样,如果学完了这门课程,孩子没有考好,责任在家长还是孩子,无形当中增加了家长的焦虑和压力。
  
  近几年,老师和家长的关系也变得微妙。很多家长表示,一些老师为了开自己的培训班挣钱,该讲的知识点在课堂上不讲,而是在自己的辅导班讲。应该老师批改的作业,在家长群里变成了家长的任务。学校是孩子们的主要战场,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源头。我们上学的时候,没有微信,没有家长群,没有家长和老师的微妙关系。作为xx后的我,依稀记得九年义务教育时,各科老师伏案批改作业的身影。教育行业将如何改变,我们拭目以待。

标签: 双减 感想 政策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rxomq.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