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8篇 《华夏千年:典籍启示》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8篇 《华夏千年:典籍启示》

观看了电视纪录片《典籍里的中国》后,我深感中国传统典籍的博大精深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该纪录片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入的研究为基础,向观众展现了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千年文明传承,同时也激发了我对研究中国文化的兴趣与热情。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8篇 《华夏千年:典籍启示》

第1篇

看《国家宝藏》,有句话非常经典:我们还年轻,我们只有5000岁。这说的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富饶的土地,智慧的先民。

看《半小时漫画唐诗》,我知道了诗词的源头是古代先贤孔子整理的一本诗歌总集《诗经》。由此,我了解了孔子在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看《典籍里的中国》,我知道了六经里的`“书”指的就是《尚书》,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从节目中,我知道了《尚书》是从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破壁而得到的;知道了守护《尚书》第一人伏生,他冒死将《书》从咸阳转移到山东老家,藏于墙壁中,沿途坎坷,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逝;知道了读《书》可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知道了三国时期提到的九州,原来是大禹平定的;知道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知道了唐代诗人王维还曾有幅画作叫做《伏生授经图》。

当我在节目结束时,不由自主地对着妈妈吟诵起《禹贡》:禹覆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我就知道,这部书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8篇 《华夏千年:典籍启示》 第2张

第2篇

今天,我看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节目说的是《尚书》这册书里的记载和它的经历。

?尚书》里记载了尧、舜、禹时期到东周的事件,历时约1500年,书上写了《大禹定九州》,还写了《牧誓》等。其中《牧誓》写道:后羿为了不让百姓受苦,亲自跟纣王对战,百姓知道后纷纷前来助阵。这就是《尚书》的其中一章。

一位东周的书生——伏胜,他家一直在保护《尚书》。如果伏胜来到现代的话,那他就能教历史了,而且他还可以做历史节目的主持人。伏胜的家还会变成记者采访他的'地点。

为什么伏胜爱《尚书》呢?我想是因为伏胜从小学习《尚书》,他还把《尚书》传承给了儿子。项羽攻入咸阳烧毁了许多书籍,包括一部分《尚书》。伏胜一家也逃难去了,不过在回老家青州——山东时,他们被乱兵所截获,伏胜的儿子想保护《尚书》,他跟乱兵搏斗被杀,他的母亲后来将《尚书》看作儿子来保护。

现在《尚书》只剩下28集,我们要保护好它们。《尚书》不仅写了历史和修身的要点,更多的是历史的辉煌。

第3篇

?尚书》被称“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诵其以知先贤治政之本,以知朝代兴废之由,以知个人修身之要。当戏幕拉开,伏生带着她向我们走来。

汉文帝听闻山东的伏生可讲学《尚书》,派晁错前去受教。

他已老了,忆起往事仍泪水纵横,然典籍可传的喜悦与欣慰又使他止哀,说起大禹定九州和牧野誓师的周武王。他眼早已有些花了,可他分明看见甬道前处是有人挥臂高呼的。

这景象他梦里应是见过,这话他也不知传授讲学过多少次了。他记得大禹定九州,哪九州也清楚得很。他是山东人,是九州人,是华夏人。华夏,自古就为一体。他听到来自两千多年后的声音这样说,默默点了点头。

他险些被声势浩大的军队唬了一跳。周武王挟着天意,在电闪雷鸣中浩荡前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意不即天意吗?此乃颠扑不破的真理啊。

他还见到了两千多年后的“藏书秘府”,那的小孩和自己幼时衣服不同,话却是一样。

年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掺杂纠纷浑浊的眼中光明明灭灭。一生的颠沛、一生的苦难、一生的尊崇、一生的护佑在干涩的眼眶里凝化成了苦之又苦的泪,泪中包裹着楚人一炬留下的焦土,包裹着故宅的残垣,包裹着荒野的遗骸,包裹着先贤字句与华夏人的根与魂,浸润了历史的扉页,经由千朝万代的笔墨重了又重,晕染到了现在,延展到了未来。

事实上的伏生并没有见到2000多年后的今天,也不知道后来的《书》经历了什么,他以一生所护的《书》是否能一直执在后人手里心里。那时的他似乎没想那么多,又或许早已决定义无反顾。这个决心沉重,沉重到他的妻与子都被埋葬在重重荒野之下。当他几经辗转流离剖开宅中壁的时候,破碎的`是墙壁,是他的家人故宅,袒露的是二十八篇典籍,是经历史淘洗、时代冶炼仍旧熠熠生辉绵绵不断的华夏文化。

王鼎钧在《碎琉璃》中有言:“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伏生在被历史洪流冲走时,把《书》还给了天下,他没有被冲走,他的名字与《尚书》与世长存。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伏生来去间,《尚书》也在当今时代破壁而出。

第4篇

以前,我在书上看到过“徐霞客”这个名字,知道他的故乡在江阴,但对他的生平事迹了解甚少。这次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记录片,才对徐霞客有了更深的了解。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大丈夫早上在大海边,晚上便去往苍梧之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多么豪迈洒脱呀!而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便是用他的'双脚,走遍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用生命履行了这句话。

徐霞客小时候受父母的影响,立志要踏遍祖国各地,寻访长江源头。徐霞客长大后,初心未变,便开始游历各地。没有先进的仪器,他就用脚丈量,用眼观测。腿疾复发时,即使爬他也要爬到长江源头。路上遇到强盗抢劫,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损失辛苦得来的数据。徐霞客生命最后几年的西南“万里遐征”,纠正了“长江源头是岷江”的说法,为中国现代地理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徐霞客还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文章,如《游天台山日记》、《游黄山日记》......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被徐霞客热爱祖国每一寸山河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奔走于中华大地,途中的艰难险阻没有吓到他,反而使他愈加坚定。徐霞客的事迹让我明白:坚持铸就成功之路,成功由坚持诞生!

第5篇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是《天工开物》第一卷:乃粒的内容,作者宋应星。

第一次了解这部著作是历史课本里,概念很模糊,直到今天,《典籍里的中国》播出,我才重新认识了这部书和他的.作者。

宋应星,年少时天资聪颖,过目不忘,第一次会试就中举第三名,而后近二十年茫茫科考路,六次不第,科考路走了六年,累积了不少关于农业手工业的知识,一直想要天下人民生活富足的他就将这些知识汇总起来,在好友涂绍煃的资助下刊印成册,才有了这部巨作——《天工开物》的问世。

“天工,人其代之”,“天工”二字取于《尚书》;“开物成务”,“开物”二字取于《易经》。意在用大自然的力量开创万事万物。全书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书理念为“贵五谷而贱金玉”,故将《乃粒》放在首篇。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与袁隆平院士研究亩产千斤的超级杂交水稻,与国家坚守耕地红线不谋而合,跨越三百多年的“稻下乘凉梦”一直在延续。

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继往开来,这四个字虽简单却有千钧力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力的民族,我们站在前人肩膀上,一定会更有所成。

第6篇

?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一档全新大型文化类节目,以多舞台、多场景、古今对话的创新方式出现在大众眼前,刚播出便收获了4.5亿的播放量。

节目将聚集多名演员来演绎典籍里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借由不同时空坐标里写书人、读书人的闪亮故事,让经典照进现实,展现经典书籍中的中华文化。

当我初看这个节目时,我的感觉是:惊艳!首先,节目的场景设计十分巧妙,甚至可以说是独具匠心。为了让观众沉浸地走进历史,确实做了很多考虑,旋转式座椅就是一大体现;其次就是演员的深情演绎,古人的情感复杂,不是那么容易揣摩的。

比如最近一期中的“伏生”角色,伏生作为一个心系《尚书》且年过九旬的老人,其扮演者倪大红老师需要从人物心理、语速、动作快慢等多个方面考虑如何去展现人物形象,这很考验演员的职业技能和其对作品的`深度理解;同时,我们从节目中也可以看到很多观众都被伏生的“舍命护书”所感动,热泪盈眶,这也恰恰满足了我们一点点的精神需求。生活在快时代的我们,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品读经典,这个节目也正是一个好的契机,我们需要感谢这个节目,感谢这种创意!

节目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几句:“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不仅仅是一本历史悠久的书,他蕴含的更多是一种智慧,一种情怀,一个国家的象征。希望中国文化能够在各辈人的努力下薪火相传,经久不息!

第7篇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了一个节目,名叫《典籍里的中国》。这个节目让我看得眼泪直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古人的诗词和精神都让我刮目相看呀!

有个两千多年以后的读书人,带着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去,遇见护《书》人--伏胜先生。读书人过来请教伏胜《书》好在哪儿?伏胜首先讲了“禹贡”就是关于大禹治水,大禹不仅治水,还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那九州指的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广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迹一步一步地丈量出来的,古人称大禹的足迹为“禹迹”。

讲完“禹贡”之后就开始讲他护《书》的经历了。伏胜壮年时,曾经是秦国的博士,天下的《书》大都被毁了。伏胜,只知道国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大火把国家藏的《书》化为灰烬,伏胜把《书》看成一条活的生命,伏胜与他的妻子和儿女为了逃避兵火,带上了一车的《书》,坐马车出咸阳回山东老家。伏胜在中途遭遇兵劫,伏胜的儿子爱护《书》,以命相搏,被乱兵杀害了,伏胜的妻女颠沛流离。后来,伏胜的妻子病重,那一年天降大雪,小女儿因险冻死和饿死。为了取暖他们可以烧掉一车箱《书》,但伏胜的妻子宁死也拒绝烧掉一车《书》。伏胜的妻子说:“这一车的书,是爱子以命相搏才得到保住的”。伏胜的妻子挨饿受冷已经气衰力竭,伏胜的妻子知道这一车《书》,如爱子的性命,已经比她自己的性命更贵重了。伏胜回到家乡,刚好家乡也遭遇兵火,伏胜只好将《书》藏于故宅墙内外出避难。伏胜无时无刻挂念着家中藏的《书》,伏胜当天下初定,他再回家园,凿开墙壁发现书简多已朽毁,完整的'篇目仅余二十八篇了。之后伏胜要晁掌故把《书》给带回都城,流传天下,之后读书人带伏胜到现代的图书馆,古人叫藏书秘府。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而《尚书》的光芒之闪耀至今,无论孔子活伏胜,都是用生命去延续和守护这盏灯的人,酌古至今,学史明智,丰富而珍贵的典籍,值得没一个中年国人去品读,也应该与世界分享,让我们从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第8篇

每期必追的《典籍里的中国》,第四期《本草纲目》叙述了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的`先人李时珍历经四十年踏万水千山,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完成一部划时代的巨作,被世界称作《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行医一生,告诫李时珍: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书更难。但李时珍说:百姓需要,总得有人要做呀……李时珍考证本草,犹为注重实地考察,集成历代本草,以纲目分之,总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为辅,列出各种药物的形状,附以气味、主治、还有药方,甚为实用,完成了一部利益天下的天下医书。

当看到先人李时珍耗尽毕生心血完成的皇皇五十二卷巨作无法刊刻,他满头银发还要千里奔波去求序时,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节目最新颖也是最让人拍手叫好的是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先人李时珍穿越到现代,他恭捧着自己修撰的《本草纲目》时,好像真的是圆了先人没亲眼目睹巨作刊刻的遗愿。

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

第9篇

?典籍里的中国》———听着名字,感觉是那么的沉重,古老,甚至是布满灰尘,艰涩难以看懂的。今日闲来无事,看了第一期,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话剧+主持+对话+表演+朗诵,沉浸式的表演讲述,让我大为震撼!看这个节目,既增长知识,又有趣,利于吸收。令我难忘的有以下几点:

看这个节目,我知道了一个人物———伏生,并对他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博学爱书,历经秦汉两个朝代,做过秦博士,历经艰难藏《书》,为此妻儿都丢了性命,也只为保住《书》,然而,在墙中的.典籍禁不住岁月的沧桑和书虫的腐蚀,只剩下29篇,更为难得是九十多岁时有了机会把经传给汉朝官员,从而使后人把《书》传了下去,后人评价:若无伏生,则无尚书,若无伏生传经,后人难懂尚书。可见,老先生多么的难得!

?书》 开篇恢宏大气,尤其重点读了《禹贡》篇,“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禹的功劳,不仅仅是用了13年治水成功,疏通了黄河,还定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洲、雍州。

汉官晁错奉皇帝之命向伏生学经,才使《书》得以流传。

才有了现代人能够学习中国典籍,中国文化得以传承。

第10篇

“明明暗暗,惟时何当?”白天光明,夜晚黑暗,是谁在安排这一切?

“圜则九重,熟营度之?”青天这么高,谁能度量它?

这是屈原对天发出的惊世之问,激励着后世不断探索前进。宇宙无穷,求索也无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可能没有找到答案,但敢于发问的勇气,勇于求索的精神,有时比答案更珍贵。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怀王听信谗言,不听屈原的劝阻,要与秦国求和。屈原委屈,他委屈楚怀王宁愿听信谗言却不相信自己;屈原悲愤,他悲愤这世间乌烟瘴气,楚怀王身边尽是贪婪狡猾、愚昧无知之流;屈原惭愧,他愧对战火中饱受摧残的百姓。屈原的一生都在追求清白高洁,宁肯跳进江中葬身鱼腹,也不愿与世俗之辈同流合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对自身的`要求,也是其精神写照。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树扎根在南国的土地,难以迁徙。这是楚人的立身之本,时至今日,屈原的这番话仍告诫我们要做一棵橘树,扎根故土,爱我家园!

漫漫时光,屈原的求索精神延续了千年。而今,中国天眼就是人类求索的眼睛,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路,仍然漫漫修远。屈原深遂的目光,透过中国天眼,看向漫漫宇宙。“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做一棵橘树,为国家之富足繁茂自己,为国家之强大奉献自己,永世不移!

第11篇

2月12日农历牛年大年初一,由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的《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

首期节目《尚书》中,饰演“护书人”伏生的倪大红,以及“读书人”钱宗武、蒙曼、王启发、撒贝宁、王嘉宁带领观众们一起识读《尚书》,开启一场兼具艺术熏陶和精神洗礼的文化之旅。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传媒联手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在《故事里的中国》成功创新经验之上继续升级,将原有融合表达方式升级为“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呈现模式,通过沉浸式戏剧和古今对话的方式,为大家讲述典籍故事,对话华夏先贤。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

?典籍里的中国》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篇”,是因为《尚书》流传了两千多年,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它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也因此成为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的典籍之一。尽管这是一部被形容为“佶屈聱牙”的作品,但古今中外都无法忽视其珍贵的价值,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就曾说过:“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把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挑战性极大,需要对典籍进行通俗化、生动化、艺术化的“电视转码”。主创团队前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酝酿、打磨,其间得到了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以及各大单位机构、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并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严格把关,确保学术严谨性和表达准确性。

第一期节目《尚书》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了53个版本,将专业精神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

首期节目《尚书》中,由倪大红扮演的“护书人”伏生成为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尚书》记载了几千年前的中国,相传孔子编《书》,伏生护《书》传《书》,晁错奉命学《书》。其中伏生生逢乱世,以命护《书》,历经大起大落,终将其传于天下。倪大红以身入戏、以心入情,生动再现了先贤风骨神韵。

撒贝宁则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陪伴他“穿越”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传《尚书》。这也是曾经在北大剧社演了不少戏的撒贝宁时隔二十多年后再次出演戏剧,“在舞台上和倪大红老师对上戏的那一刻,仿佛真的是穿越千年。伏生对于《尚书》的崇敬之情,让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夺眶而出了。”

在节目开辟的另一空间内,主持人王嘉宁和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启发三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让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看得懂、听得进。

第12篇

书可以干什么,是什么?我在期中考试中回答道:丰富自身学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或是造福国家社会。在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后,我明白:我对书乃至典籍的看法都太过肤浅幼稚,忽略了他们到底是怎么传承的。

典籍里的中国介绍的是“五经”中的《尚书》,通过伏生这个人物介绍了《禹贡》、《牧誓》这两篇文章。伏生护书动人不已,儿子舍命护一车书简,妻也在流亡中丧命。他自己一生都在读《书》、研究《书》。放在现在,或许再没有人愿为书丢命,古代的伏生做到了。

历史课老师讲文明的起源从哪里开始?国家的形成。《尚书》在当时信息不发达的社会,如果丢失,那就是积蓄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文明丢失了。所以《尚书》的.流传是读书人对中华文化的守护,这也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举起手中的中国典籍,那些在你看来枯燥乏味的文言文,你能想到背后是有鲜活的故事和很有生气的人吗?你能想象中华文明,华夏文明是由一个个伏生用命搏来,用血换来的吗?中华文明五千年从未断绝,你以为是天意吗?我骄傲我自豪,因为这恰恰说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守护历史文明的真相。

最后伏生见到现代图书馆里珍藏的图书,见了手机上的《尚书》,见到口中诵读《禹贡》的孩童,他深感欣慰:因为书人人可读。他是安心了,《尚书》不会丢失了。

有时候当我们习惯了某种东西时,一定不要忘记它是怎么来的。科学如此,书亦如此。

第13篇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这是徐霞客一生的写照,他用双腿丈量了三山五岳,探寻了长江源头。

徐弘祖,号霞客,他生在江阴,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因明末动乱,给予他希望的父亲死于盗乱,其母王孺人鼓励他外出游历,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段征途。《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的方式演绎了霞客先生的意气风发,这时的游记占了《徐霞客游记》的四分之一。

在知天命的高龄,他选择西行,全自己的夙愿——探寻长江源头。“万里遐征”完成了剩下的.四分之三,并使《徐霞客游记》成为“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之作”。他的一生有三十余年行走在丈量祖国山河的路上,他不曾惧怕过路途中的猛兽,不曾忘记自己的志向,就像一位仗剑走天涯的侠客。

霞客先生踏遍五岳、游历九州、溯源长江,双腿落下了永久的疾病,晚年甚至完全不能行走,他关心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当时还未正式成书的游记。临终之际将书稿托付给了季梦良。季梦良,是霞客先生的多年好友,霞客先生仙去后,他整理书稿,仔细编写,如今我们能追溯到最早的《徐霞客游记》便是会明先生手书的。

霞客先生用亲眼所见的现实,修改了古书中错误的判定。他走到一个地方看到树木葱郁,会感叹不已;看到乱砍滥伐,会多有谴责。他爱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所以愿去丈量其长短。

“故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与河相提而论,不知其源之远。”前人未尽之路,我们应以侠客之名继续行走。

第14篇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当听见《典籍里的中国》开始的声音,我总会有万分激动与期盼:这一次会是哪本典籍呢?主人翁是谁呢?他会有怎样精彩的故事呢?

?典籍里的中国》是由央视一台播出的文化类节目,它演绎典籍、传承文化、诠释知识,用一个个动人而不枯燥的故事诉说典籍里的人和事,其中有催人泪下的悲欢离合,有令人惊叹的古今对话,有气势磅礴的千军万马,有诗情画意的高山流水……因此我十分爱看《典籍里的中国》。

看《典籍里的中国》,我不仅能看到一部典籍是如何写出的,更能体会古人为著典籍呕心沥血的伟大情怀。看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我明白了“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看司马迁受刑而书《史记》,我感动于“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价值;看屈子在《楚辞》中感慨“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倾慕于他对国家的一片赤胆忠心,与推行大道的坚定信念;看孔子周游列国,我明白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坚持不懈;看宋应星写出《天工开物》,我明白了求知、探索的精神,以及“此书与功名利禄毫不相关也”的淡泊名利。

古人写下这些典籍是为了抒发情怀,阐明真理,造福后世。“古人今人若流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唯有典籍仍在熠熠生辉。今天,我们能识读经典,品味中华,何其幸也!能生在华夏大地,身为华夏儿女,何其骄傲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决心从典籍里收获知识,从圣贤言行中感悟精神,从优秀文化中汲取力量,将来去传承中国典籍,发展中国文化,发扬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15篇

大年初一晚八点在央视1套播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也观看了这档文化节目。看完后,脑海中只有两个字:震撼。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讲述的是《尚书》。相传的《尚书》即五经中的《书》,是孔子晚期编纂的,原有上百篇,“不易懂”,“不易传”,所以孔子决定选出其中的精华,要求“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盛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后来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政策,许多的《书》都被烧了,这时就有了传《尚书》第一人——伏生的故事。

伏生从小便读了《尚书》,后来为了让文化传承下去,他将一本《尚书》藏在自家墙壁中。后在运了一车《书》回山东老家的途中惨遇兵乱,他的儿子舍命护书,他的妻女因为不愿用《书》生火而病死。可以说若没有伏生,就不会有现在的《尚书》。

由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真的惟妙惟肖,从伏生的眼神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九旬的老人一生识读《尚书》,保护《尚书》的决心之大和对妻子舍命护书的痛心。他一生都在尊崇《尚书》,尊崇文化。而由撒贝宁老师饰演的穿越两千年的晚生,也正意喻着现代的读书人,这也是号召我们多多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追溯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是否有想过,为什么同样作为四大古国之一的古中国,文明却不像其他三国一样都断传过,而是代代相传,一点一滴流传至今?正是因为我国的`历史上有像伏生这样伟大的人物存在啊。当然这其中也有贤明君主的功劳,如果没有汉文帝,也就不会有晁错去拜师求学,《尚书》流传的机遇也就会小很多。由此观之,文化之所以能传承下来,是因为一代代贤明的君王和贤能的读书人对文化的保护和尊崇。

?典籍里的中国》的第一期看得我泪流满目,我不禁为伏生誓死护书的精神动容。作为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辈应当也将《尚书》流传下去,发扬光大。

第16篇

这个国庆节,妈妈向我推荐了一档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从中甄选最值得讲述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的成书、核心思想以及流转中的闪亮故事,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展现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我看的这一期是关于《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的故事。

节目从现代科学家袁隆平爷爷“禾下乘凉”的梦开始,他梦到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人们就坐在水稻下面乘凉。而古代科学家宋应星也有同样的梦想。宋应星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呢?这要从他考乡试说起。他考乡试时考中了第三名。可是参加会试时却名落孙山,接下去他又考了几次,可是都没有考中。屡试不中的宋应星便回了家。随后他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把关于科学技术的知识收集、整理成了《天工开物》,这本书涉及自然科学、农业、机械等多种知识、工艺,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后来,他又做了老师,向学生们传授他所写的《天工开物》。学生们向他学习种水稻、养蚕、制造水车、酿酒、织布、晒盐、煮糖等等技术,大大地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天工开物》一书涉及很多很多的知识,但是宋应星最重视的就是水稻的种植。他说“水稻比珠宝更重要,人不能没有水稻”平时有时间的时候,他就会下田去关心水稻长得好不好?因为“大米多就能让大家都吃得饱。”

看完这档节目,我被宋应星的.追求科学的精神所感动,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代,他能写出一本“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的书,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还要克服常人的不理解,这样的执着追求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要将这样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传承下去,早日实现我国的伟大复兴!

第17篇

央视一套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时空对话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解读《楚辞》,了解屈原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一生。秭归作为屈原故里,屈原是当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托。节目播出当晚,全县掀起了观看热潮,大家情绪高涨、反响热烈。

县文联主席秦晓梅说:“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国》,我觉得有三个空前的肯定:一是对屈原积极光辉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对屈原故里是秭归的空前肯定,三是对秭归柑橘的空前肯定。这一期节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内核——不惧艰难、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家国情怀,怜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对屈原故里是秭归,央媒这次是一个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了这个观点。”

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说:“我们反复吟唱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等等,通过屈原解读给楚怀王听,实际上是解读给我们大家听。他不仅是文学的,更是精神的;不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不仅是古代的,而且是当代的。屈原当然是秭归的,他从秭归走出去,已经走向了中国、走向了世界。我们感觉到撒贝宁的汇报就代表了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向屈原汇报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汇报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归实验小学学生李子炫说:“我在节目当中,看到我们秭归的特产上了央视,我感到特别骄傲、特别自豪。”

大学生郑智露说:“朋友圈被《典籍里的中国》刷屏了。‘屈原’看到秭归的风景之后,发出赞叹;品尝了秭归的柑橘后,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开学后,我会跟同学分享关于我的家乡秭归、关于屈原的一些文化历史,把屈原文化更好传承下去。”

第18篇

?徐霞客游记》想必都耳熟能详了,许多人都已领略过其中的风光,甚是奇丽。

我曾羡慕徐霞客的潇洒自由,他可以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羡慕他的坚定坚守,自小说出自己的志向:“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可后来发现,我看到的和猜想到的,皆谬矣。

徐霞客的父亲,在一次贼闯家门抢劫时受伤,去世了。为父亲守孝三年后,他开启了游历山水的`漫漫长路。期间,他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章,结识了文坛上许多名人。徐霞客的母亲过八十大寿,他结识的八方名人都送来了祝福,那一天,也许是他母亲最快乐的一天。

可命运就爱捉弄人,第二年,徐霞客的母亲也离开了他。父母双双离世,这对徐霞客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但这没有阻止徐霞客游历山水的步伐,因为他答应了父亲“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答应了母亲要寻到长江之源。这是另一种尽孝的方式,徐霞客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也做到了对父母的承诺。

节目用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了徐霞客的一生,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徐霞客独自坐在院子里,沉浸在母亲去世的悲痛中。接着,他已故的母亲从屋后走出,徐霞客看着她,哭得像个孩子,一句“母亲,我想你了”顿使我泪目。他长年在外游,纵有再多思念,但只有想到背后有个家,母亲在等他回家,那思念就是一股力量。可母亲走了,家又空了一些,心里的支柱又脆弱了一些,只要心再沉重一些,就会碎为粉末……母亲对他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你没有牵挂了。”

原来爱有时就是若隐若现,牵挂是一种不舍,放不下才会牵挂。母亲希望他放下,放开去完成他的梦想。这是守在身边年迈的母亲唯一能做的。

知道了徐霞客的背景,我对他的仰慕不减反增。我以为他是个毫无牵挂的潇洒行者,却不想他是个背负牵挂的孤独又坚强的人。徐霞客亲身践行了他“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少年壮志,徐霞客乃真丈夫也。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qgn22n.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