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生命心得体会3篇 "智慧岁月:人生醍醐,心境共勉"

生命心得体会3篇 "智慧岁月:人生醍醐,心境共勉"

生命是一段宝贵的旅程,每个人都在不断经历着成长、挑战和悲喜交织的经历。本文将带您走进生命的奥秘,分享个人的心得体会。通过深入剖析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希望能够给予读者启发和思考,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珍惜生命的每一刻。

生命心得体会3篇

第1篇

这部作品无疑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之一,语言简洁又不失绚丽,形式单纯又富有条理,主题却含混、多义又极为尖锐。正如文艺批评家弗朗索瓦·里卡尔在《撒坦的视角》中所写:“读他的作品,对于我们的精神来说是一种万劫不复的挑战。它的颠覆是简单、柔和隐伏、却又彻底、毫无余地。”对于这一作品,只好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轻与重一向是一组神秘而模糊的对立,巴门尼德认为轻者为正,重者为负。抛开这一认识的正误不说,轻与重的确值得我们探讨。沙子附着在大地上,它是土壤,漂浮在空中就是尘埃。人之所以能够在地球上繁衍,重力功不可没。我们离大地越近,越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如果完全没有负担,我们是否就如同作者所想,只是半真的飘着,毫无意义?主人公托马斯周旋于情人与爱人之间,他既想要爱情,又不想要责任。他试图完全自由地飘荡,又最终不得不接受现实,坠落地面与爱人特蕾莎了此余生。人不可能没有任何负担,想要达到庄子那般无所恃的境界,岂非痴人说梦?为功名,为善念,为情义,为信仰。入世忍得了负担,出世方了无遗憾。

然而这部作品的核心并不止于此,作者通过论证轻与重,进一步反思人性。二战的背景下,苏联入侵捷克,托马斯、萨比娜等人竭力抵抗着其影响。他们反对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带来的“媚俗”。这也体现了作者的态度,他无意反对哪种政治,他反作文对的是政治中对人性的捆绑,反对有政治带来的在大众中的高度符号化、模式化的情感反应。疾苦不是觉得痛苦,而是觉得应该哭;笑不是因为觉得幸福,而是觉得应该笑。这种遮蔽扭曲了人的真实情感,压抑了人性。而托马斯最终返回乡下,他的情人萨比娜迷茫离开,都与反对媚俗有一定关联,都对大众忽视人性产生深深的怀疑与失望。

在全书的最后一节《卡列宁的微笑》中,托马斯与爱人特蕾莎来到乡下生活,从表面看这是一种牧歌生活,即田园生活,建立在和谐基础上的生活。但我觉得这种生活背后却隐含着毁灭。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就如媚俗,尽管作者蔑视它,但作者同样承认媚俗总是人类社会境况中的组成部分。特蕾莎虽然追求着牧歌式的生活,但作为爱情中弱势的一方,她往往无能为力,只能一步步地对托马斯诱导,使他变弱,方式便是自我堕落,通过自我毁灭来控制托马斯。在乡下的幸福生活中,忧虑却挥之不去,而他们的狗卡列宁的死亡使最后一张节笼罩上一层愁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托马斯与特蕾莎的退隐与卡列宁的死去,便是毁灭降临的开始。

这部作品的晦涩与深奥,令人难以捉摸清楚。绚丽与死寂并存,彻底的讽刺贯穿全文。弗兰索瓦·里卡尔曾评价昆德拉“是毁灭的作者也是牧歌的作者”。而我想说,这位伟大的捷克作家,是生活诗人也是侩子手。他以枪炮与玫瑰,这部不朽的作品,巡逻于文学世界。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它以生命轻重二元论来观察世界,审视灵魂,诠释生命真谛,它也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以及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等。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

读完此书,感觉它就像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从树根到枝干,层层剥离后,才逐渐体会到作者在竭力想告诉我们,生命中所谓没有重量的轻松和自由,有时是让人无发忍受或无法承受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当我们的生命中无人打扰没有责任的重压和生活中的各种烦恼,甚至没有与亲朋好友之间的摩擦争吵时,那份轻,反而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承受的。因为那些让我们时时烦恼和痛苦的事情实际上组成了我们许多时候寻找不到意义的生命。是它们填补了我们的人生,也正是它们,赋予我们最基本的生活意义。

在生命的长河里,每个人都离不开“轻”。“轻”是人留恋的终极原因,比如:亲情,爱情,友情,音乐,欣赏大自然,艺术创作等这些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太轻的重量,我们反而觉得它沉重的像巨石,压在我们渴望轻松、向往自由的灵魂上。倘若,我们的生命中没有了这些琐碎的“轻”,那么,我们就不会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活着的意义。有时候,那些看似很轻的东西,也会是生命中承受不住的情。正因如此,我们的生命才会那么的多姿多彩。

每个人亦离不开“重”。“重”能给人带来充实,在“重”的圈子里,人们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从其中感到心灵充实的幸福,人们在人的本质力量化过程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为自己自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深刻的体验,比如:当我们站在领奖台上,我们心中洋溢着喜悦之情,我们会通过“奖牌”看到我们的本质力量,体会到被众人肯定后那种精神上无限的幸福。所以“重”在我们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

人生除了“轻”与“重”外,还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可称为“沉重的轻”。所谓“沉重的轻”,是指人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感到无聊、空虚、寂寞、孤独等难以承受的感绪和纠缠在精神之中解不开的死结而引起的否定性的痛苦的感受。生命中的“重”与“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时时刻刻都存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

那么我们究竟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这值得每个人思考。

人生应一边赶路,一边观花。在这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应该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娱乐。学会有选择性的得失,学会如何把握自己、释放自己。我们的人生需要在同一生活段,完美地把学习工作娱乐结合起来。同时要学会“轻”与“重”的取舍,懂得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要用强大的内心与自由的灵魂去面对生活中的“轻”与“重”,感悟生命过程中的真谛,追求人生的幸福。

读它时心情很压抑,米兰昆德拉就像张爱玲,笔锋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我想米兰要说的是:无德为轻,轻让人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

人们总是常说生命如此的美好,但是我总是觉得这其实只是人们的一种对于生命的一种渴望,是啊谁又能构说生命是如此的美好呢,我觉得不管什么都是这样的,生命也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生命的思考是我们人类永远不会改变的主体,所以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不知道,在现实中我们需要承载着太多的东西,作为男人就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就是命,我相信命运是注定的,但是我不会相信只要在枕头下面放上一张纸符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相信佛的存在,但是我不相信那些在佛祖面前磕两个响头佛祖就会保佑你升官发财的,所以说生命实在是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努力,只有在激流中拼命挣扎才能够活命,所以说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责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自己的责任,逃避只会使自己变得更加的却懦,胆怯的自己是没有办法在今天这样的世界中生存下去的,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来承担,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来完成,最后只有在阳光中才能得到温暖。

生命是用来感受的和体验的,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中挣扎,在无数的困难中学会了坚强,同时我们学会了包容在这样的心态中我们得到了最大的快乐,或许逆境中也是一种美丽,在这当中我们得到了洗礼。不管是怎样的问题还是怎样的困境我们将勇敢的面对,直视这些问题,在每个人的心中总有那么一块净土,它是那么的纯真与善良,它是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在这里没有欺骗没有痛苦没有一切一切的伤害,只有那美丽的海滩蔚蓝的天空,我们翱翔于自由的天空中让风轻揉得掠过脸庞,在这里无论是什么都是这样的美好他是人们的一个梦,为什么说是梦呢我想往往梦总能让人看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或者可以这么说梦就是我们内心的感应,

承载着生命的重量我们开始了旅程,我们不经要问生命到底有多重,是啊,生命有多重这个问题或许可以用深刻来形容,生命的重量我想不应该用重量来衡量,所以说生命是十分的轻的但正是这种轻却可以把人压倒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就是应为有太多不必要的东西被我们一起搬上了我们的旅程,有太多的事情在等待着我们去完成不管怎么说我想在今天这样的社会中我们要活得有自己的滋味。

生命是什么呢,我说其实生命就是出生死亡,当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是父母赐予我们最初的生命,生命就这样开始了旅程,从孩童的天真到少年的青涩,从青年的莽撞到中年的稳重,最终我们学会了包容与宽恕。在这个旅程中我们走过平坦的大道也走过崎岖的山路,在困难面前我们学会了面对,在一个接一个的窘境面前我们渐渐成熟,在责任面前我们能够从容面对。

这本书开头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在全篇中寻找答案,在最终还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这本书的名字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既然“轻”是生命所不能承受的,那是要选择“重”么?真是这样的么?

个人理解,小说的主人公特蕾莎是一个生命之重的人物。对爱情的专注和责任、对丈夫的宽容和忍受、对事业的认真和执着、对善恶的爱憎和明断……,在重压之下艰难地活着,活得实在。以至在这个没有美和真爱的人间,最后只能在一条狗的身上找到人间的牧歌、找到真爱。既使在这种情况下,特蕾莎还在怀着内疚的心情检讨自己是否对托马斯太苛刻?这就是她人生的境界。始终恪守人生的戒尺!与之相反,托马斯、弗兰茨、萨比娜则是生命之轻的一类人物。是一些飘浮在半空的人物,没有任何责任和约束的规范。托马斯的情人有两百多,还为此托词说性与爱毫不相干,其乱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连自己的儿子也不想认;萨比娜也是一个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的人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你可以背叛亲人、配偶、爱情及祖国,然而当亲人、丈夫、爱情和祖国一样也不剩,还有什么好背叛的?萨比娜感觉自己周围一片空虚。这空虚是否就是一切背叛的终级?”“可说到底,萨比娜身上发生过什么事?什么也没发生。……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沉重,是每个人都想摆脱的,然而当失去那份沉重的时候,那生命中的轻,还是我们所能承受的吗?在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都是被这些不能承受的轻打败的。它就像是某种空气中微弱的粉尘,却让我们不经意的吸入到灵魂深处,从而让我们一生都受到它的影响。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其实,“轻”和“重”在某种环境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键看我们怎样选择。我认为,选择一个有实质的人生就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每个人的追求不尽相同,所选择的道路也不尽相同,但只要选择了你的初衷并付诸了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提高自己,肯定自己,那么你的人生就是有实质且精彩无限的。不必要去抱怨你的人生被什么所累,只需要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坚定信念的走下去,享受生命的过程,也许当你突然回首时,就会发现,原来我的人生同样积累了某个领域的很多东西,我的人生色彩同样斑斓!那么“轻”与“重”永远不会成为你的阻碍,也不会出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现在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都无限重复,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且这种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呢?也许,我这样描述,过于抽象,那么把这种“永恒轮回”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呢?如果14世纪两个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一直被重复?如果法国大革命一直被重复?如果法西斯战争被一直重复?那么现在我们所学的历史给予我们的感受会不会不同呢?又或者说我们可能不会有历史,我们一直都是“重复的现在”。永恒轮回中的历史,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而我们现在所了解的那些历史,少了那些血腥的沉重,历史变成了文字、研讨。在轮回不存在的世界中,一切都被卑鄙的许可与谅解了!

人生恰恰是不存在轮回的!每个人都走在偶然的道路上,没有彩排,没有比对。昆德拉将人生比作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如同书中提到的那句德国谚语:一次不算数。一次就是从来没有。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人们肆意的生活,变得比空气还轻,随意的漂浮在空中,脱离了土地与人群。那么问题来了,重就真的残酷,轻就真的美丽吗?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托马斯显然就是这个问题的询问者。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他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内心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所以他为自己制定了一套外遇法则,与不同的情妇做爱却不同床共枕,他是一个灵与肉的分离者。昆德拉亲切的称呼他对女性的迷恋为“放荡型的迷恋”,事实确实如此,托马斯只是一个猎奇者,在不同的女人之间游离,他幻想通过性能够揭示每个女性身上真正到的自我,或者可以说他想用自己的手术刀剖开身体的外衣,追求女性身上难以想象的部分。他认为每个女性身上都有一个有别于其他女人的百万之一的“我”。只有在性上,才能征服女性身上那百万分之一的不同。可以说促使托马斯追逐女性的不是感官享乐,而是征服世界的这一欲念。

但凡事总有例外,歌德曾说:“世界就是一个隐喻”,那么爱恰由隐喻开始。一个叫特蕾莎的年轻女侍者以一个“隐喻”出现在他的世界里,随即占据了他的“诗化记忆”。他选择了让这个“顺流而下飘至他床榻之岸的涂了树脂的孩子”占据他床榻的另一侧。但他追求生命之轻的灵肉分离观,让特蕾莎经常活在嫉妒之中。

“因为一个人往往从怀疑一个最小的细节开始,最终会怀疑生活本身。”

这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生活之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失恋了,或生意失败了,或失业了……人生陷入灰暗——灰暗的不只是事件本身,而是影响到了整个人生,整个人生陷入的灰暗!仿佛生活忽然间再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其实,人生有很多面的,这一方面的不如意,不代表你其它方面也不如意。人生是无常的,此刻的不如意,并不代表你之前都是不如意的,你以后也都不如意。

人有时会因一时的失败,而彻底地否定自己。我也曾在某一个失落的时刻,彻底地怀疑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的人生相当失败、彻底失败!我会想起许多能证明我失败的例子与状况,然后去对比别人的成功,对比自己的理想,发现自己一无是处!(我也会写在日记里,然后去反省,只是这样的文字不免带着许多消极情绪,故不想让人看到,不会公开上传,我希望我所传播的思想都是积极乐观的。有些问题过于沉重,还是不适宜公开讨论的,故还是自己去思考吧。)

反之亦然,你可以因为一时的幸福感,而延伸地感觉到你这一生都是幸福的。当我被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情所感动的时候,静下心来,我总是想起许多美好的时光,觉得自己不只是在那一刻是幸福的,我的整个人生都是幸福的!因此,也就有了我之前的那篇《我,幸福无以复加!——感谢在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在我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及后面的几篇有关于幸福的文章。

人,不免有时会夸大自己的痛苦或快乐,我只是希望大家把快乐夸大,把痛苦缩小。夸大痛苦的时候少一些,夸得小一些,最好是能把痛苦缩小或消除,就像瑜珈中提到的,忘却痛苦,痛苦就不存在;而夸大快乐的时候多一些,夸得大一些。

人与人之间,也常因为一点小矛盾而引发争吵,然后引出许多事情来,不断升级,到了最后不欢而散,甚至反目成仇互相攻击。

当你因为某件事而怀疑人生的时候,跳出来,认真想想,其实你所怀疑的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一个暂时的状态而已!

当你因为某件事而怀疑别人对你的看法及情感时,跳出来,认真想想,其实你所怀疑的只是一个小误会,一点小矛盾而已!

有时我们要利用“无限扩大的思想”,让快乐幸福洒满整个人生,整个世界;有时则要去限制,让痛苦只是此痛苦,矛盾只是此矛盾,而不要再延伸!

生命心得体会3篇

第2篇

在哲学里面,轻与重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也就是说没有重便没有轻。同样的,把轻与重的问题放到生命之中,也必然是轻重相连。

在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他将人们轻松、美好的一面称为“轻”,将困难、煎熬称为“重”,所有的人都在追逐所谓的轻,逃避重。他作了一个假设,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生命的沉重却可以在生命的全部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但是,难道沉重就是残酷,轻松就是美丽吗?

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负担,比大气还轻,他将会变得似真非真、完全自由却毫无意义。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是选择沉重还是轻松呢?这是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作出的思考。

?叩问存在》是一本解读米兰·昆德拉的书,而“叩问存在”便是其中解读《生命中不能是承受之轻》的标题,但看过整本书,会感觉到一种对生命、对存在最深层次的敬意,这四个字也同样是米兰·昆德拉在小说中不断追寻的真理所在。

他通过对人性的分析,对生命的思考,一直在与“神”对话。这其中最直接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写小说?他引用了犹太人的一句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笑容里包含的是对人类智慧的肯定。于是,这思考的内容便是小说中的深沉意义。

思考是人类最重要的技能,这思考的结果,用昆德拉的话说,“小说艺术就是上帝笑声的回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就是一本叩问存在的书。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很多人根本来不及思考这个问题,就离开了人世。而有的人,明明有大把的时间,却在为了那些不存在的“轻”,消耗了自己珍贵的光阴。于是我们回过头来想想,我们在追逐的到底是什么,追逐这些到底有没有意义。

可是,所谓的“意义”又是一个太过于抽象的词语,什么样的人生才能被称之为有意义呢?在昆德拉的眼里,人类所有的行为,都不过是一个追逐“轻”,逃避“重”的过程,甚至有的人为了“轻”不择手段,但到头来发现,其实“轻”不过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重”却一直在身边;而另一边,有些人不去逃避现实的苦难,而是笑着迎接它,反而苦难变得不再那么沉重。

正如昆德拉在他的另一部小说《不朽》中写的,人生所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偶的存在。存在这个概念太大了,作为个人,我们没办法去感知这个世间的一切,我们能做到的,仅仅是感知自我。

但就算是这样,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生活,就是在这个尘世中带着痛苦的自我。”或许很多人都不会同意这句话,我也不能完全认可,这观点太悲观了。

如果直接就肯定了这世间没有所谓的幸福,那我们所有追求幸福的行为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夸大一点说,我们活着就没有意义了。

但可悲的是,我们不能选择是否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且不能选择的还有,我们一出生就必然带着希望。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都是应该得到祝福的,生活或许是痛苦的,但存在就是幸福。

我们也经常会去思考,既然我认可幸福仅仅是内心的一种感觉的话,难道这种感觉跟外界毫无关系吗?这与阿q精神是不是类似呢?

我们穷尽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一生都在试着摆脱沉重。如果没有了幸福,毫无疑问,这对我们人类来说,一定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认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的开篇,作者就将我们引入了一个“轻”的世界,一个没有存在感的痛苦的空间。在一次没有任何意义的人生旅行中,我们不断妄图证明自己的存在,不断希望得到肯定,不断追求着身心的释放,故事便在这种徘徊挣扎中拉开序幕。

曾经也写过关于生命重量的文章,但从未有过读完此书后如此深刻的感受。灵与肉,媚俗与反媚俗,现实与反抗,这是昆德拉笔下的轻重世界。众多现实的无奈掩盖了华丽的辞藻,行文流淌间流露出生命的抉择。正是这样一种文笔,才在我的心中涌起了波澜,久久不能平静。不同于其他作品,昆德拉笔下的轻重世界直指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困境——以怎样的方式存在?通览整本小说,都找不到一个明确地答案来解答这个问题,只能用个人的一生来回答。托马斯,特蕾莎,萨宾娜以及弗兰茨都只是以不同方式存在的个体,在无法重演的过去和无法预定的未来,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光亮。

在这个故事中,四个人物各自的媚俗与反媚俗游戏贯穿始终。主人翁托马斯拒绝媚俗,然而他却生活在媚俗之中,无法也不能逃脱。在六个偶然事件的推动下,他选择了“非如此不可”,也找到了那个可以与他睡觉生活的女人。婚后的他不能克制自己去欣赏别的女人,他在爱情上是忠贞的,在行为上却是放荡的。打着性与爱是可以分开的旗号掩饰自己生活在媚俗之中的事实。他因为特蕾莎而变得沉重,在经历了爱人离开后短暂的轻浮后,却又因思念而变得更加沉痛。特蕾莎,一个具有独特而又温柔的女子,一向追求灵与肉的合一,但也被迫相信二者的双重性,最后她的肉体也背叛了她的灵魂。弗兰兹爱萨宾娜爱到疯狂,但他们确实不同的两类人,太多的不一样注定他们不能在一起。他追求刺激,最终也死于刺激。如果是背叛和追求刺激就是反媚俗,那么萨宾娜就是个脱离媚俗而独特的存在。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她才是故事的主角,当特蕾莎,托马斯,弗兰茨,玛丽克洛德,政治家,革命者,都在不断追求着生命之“重”的过程中时,她却用背叛,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在背叛中,她不断抛弃自我,变换角色,将生命之“重”的意义抛在脑后。在不断的背叛后,最终发现她得到的只是一场虚空,是“一切背叛的终极”。她一直朝着相反的方向走着,最终在一片寂寞和恐惧中走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个世界存在的基础恰恰是轮回的不存在,生活无法预演,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他完美之后再来度过,生命之流只能在偶然性的大地上泛滥,人们肆意的生活,获得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快感,可是,“重”就真的悲惨,“轻”就真的美丽吗?

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当人们厌恶自己身上的种种负担、责任,而深感沉重时,总是向往着如果没有这些重负,生活该是多么轻松快乐、逍遥自在。可是当这些真正消失的瞬间,却又往往无所是从,不知如何是好。感觉自己轻如鸿毛,没有约束,但也没有归宿。人生为何如此无奈,想摆脱种种生活之“重”的困扰,但又不能承受摆脱困扰后的失重之“轻”,在这个永劫回归的生命中重复,再重复。

回望自身,我们也可以看到自己生命中那轻重交织的印痕。有时候会会被琐碎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就会一味地想要逃脱,什么都不做。但当我真正放下手中的一切得到了“轻”时,却又沉痛不已。满脑子都是忙不完的工作,和做不完的功课。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贪玩的孩子,作业还没有做完就去玩耍了,其实他的内心比坐在那里完成作业还要痛苦,背着背包玩耍,怎么会放轻松呢?所以,当我意识到自己的颓废时,我选择了继续回到繁忙而又紧张的生活中,虽然这种日子过得有些累、略带疲倦,但是也特别充实。这也许就是痛并快乐着的道理吧。我们的“向上精神”本源于愚昧,我们的“进取心”来自无知,而盲目的进取心又至少给了人生一个“重量”的感觉,使人生似乎有了叫做“意义”和“满足”的东西。而人生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两样很难得到的东西而变得有价值与趣味。

也曾问过自己,如果时光倒流到某一刻,我会不会重新选择?会不会重新考虑是否要忍受着生命之“重”而不是追寻一时的“轻”。也许在那一刻我会做出了另一种选择。如同主人翁托马斯所说,如果人又两条生命,那么他可以选择一条生命去爱特蕾莎,而另一条不去爱特蕾莎,然后确定哪样的生活才能让他更快乐。然而人生注定是一条一往无前的道路,当我踏上征程时,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无论走什么路都是一种抉择、一种考验。在选择了a之后,就无法选择b,这是人生游戏的规则,一个谁也不能摆脱的规则。就像朱德庸说过“幸福分成两种,一种是看的见的幸福,一种是看不见的幸福,前者是物质的感观,后者是精神的感受。你选择了何种幸福,就决定了哪一种人生。”

初读该书是在高三,在人人自危,奔赴高考无暇旁顾的高三,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不是因为异国情味,不是因为大量的性描写,而是当时的我,16岁青年,背负着父母的期望,朋友间的承诺,跨过高考这座桥就有无限可能,尽管会迷茫但依旧信心满满的我,无法理解这份“生命之轻”究竟是什么。生命是多么沉重啊,即使只有16岁,我也满心疲惫得感慨。

生命本身毫无意义,不值得怜悯,可被强权被集体被一切非生命名义以任何形式被碾压,然后消失无迹。而个体,在存在的每个时刻都在竭力摆脱这种加害生命的形式,背负各种以便自己不至于轻的无踪无迹。

时隔三四年后,又重读这本书,远没有当初的震撼,反而能退一步审视它。

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认为“性”是一切欲望的根源。诚然,你对任何事物的追求都可以说是在体验着高潮的快感。而这种快感只是大脑里的一种化学物质,它形成、消失,留给你的不是退潮后的温柔沙滩,而是你的满心失望。

托马斯他惶恐于婚姻,惶恐于那个“不慎之夜”的产物—他的儿子,惶恐于自己必须扮演父亲、丈夫、儿子的角色。于是他一并摆脱,成为一个没有伦理束缚的地位较高的成年男性,他随心所欲的享受着自己的“性友谊”。他热爱自己的工作,享受手术刀划过皮肤的快感,就如同他热衷与各种女人上床。揭示她们最隐秘的地方来满足自己无限探索的好奇心。

但是因为他的六次偶然,偶然的遇到特蕾莎,爱上她。因特蕾莎,他在祖国受外强凌辱时逃离它,又重返它,失去医生这份职业,成为一个擦窗工。所有的这一切是他做出考虑,是他生命中的“esmuss sein”非如此不可。但这不是一系列的偶然吗?

他最终听从特蕾莎的请求,躲到乡下,没有女人,没有无休无止的偷情。在特蕾莎终于意识到他的衰老时,她表达了歉意。从读者的角度,甚至托马斯自己也认为是特蕾莎改变、甚至可以说是摧毁了他的生活。但他表示他很快乐,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我可以想象他的满足,当与命运做无数次抵抗极尽智力接受挑战后,他放下了这些,没有什么必须不可的“使命”,他安心于生活,安心于生活本身,老婆、狗、生活、自由。而在他难受、失望、胃疼的时候,他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他也许不会评价。因为他始终有特蕾莎。

特蕾莎的忠诚是维系他们爱情的不平等支柱,尤其是托马斯是如此的滥交。所以似乎本书中最该同情的角色就是这个可怜的女人。她竭尽全力的想摆脱自己往日的生活,脱离由母亲、小酒吧所代表的肮脏、低下、无耻、不加掩饰的生活。她抓住命运的契机,以为可以摆脱。

但她却悲哀得发现,她依旧与别人一样,托马斯的滥交使得她的身体毫无独特之处。于是她埋头工作,她尝试与陌生人做爱,她劝说托马斯到乡下。当她终于独享托马斯的时候,她却意识到自己爱卡列宁(狗)超过托马斯。

最终托马斯与特蕾莎一起摔下山崖,不管结局如何,他们始终在一起。即使作者在对这两人的爱情保卫战中始终扮演着冷酷法官的角色,冷酷近于残忍得揭露他们的虚伪,世上男女以爱之名掩饰其懦弱。

而整本书最勇敢的人或许就是萨比娜。如果说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结局尚有安慰之处,那么萨比娜则依旧毫无归属可言,她依旧游荡在自己的背叛之路上,而令她想念的男人——弗兰茨,则怀着对她的精神之爱死在了越南。

3年前慕名买这本书,但读了两章,味同嚼蜡,找不到读下去的乐趣,然后就搁一边,再没有拾起来。

3年后的今天,因是读书会必读书目,然后又重新拾起,没有想到一气读下去,居然不过瘾。然后,又粗翻二遍,三遍,每翻阅一次,都能发现新的东西,已然至今,依然感觉书中表面看似风轻云淡幽默诙谐的词句背后,仍藏着作者没有彰显出来的价值指向。所以,这本书的阅读总结迟迟不敢写,因为担心自己的解读在昆德拉深邃且多义的思想面前成为一个肤浅幼稚的笑话。

“句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性写作方式是让我着迷于这本小说的主要原因,而其对“轻与重,灵与肉”的哲学思辨更是有着启人心智醍醐灌顶的醒神作用。

书中第一章第二小节作者引用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的哲学观点:宇宙是被分割成一个个对立的二元,明与暗,厚与薄.....他把对立的一元视为正极,另一极为负极。并说,轻者为正,重者为负。

老子在《道德经》里也有关于“轻与重”的哲学表达,他说:重为轻根,静为噪君,是以君子终日行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以万乘之主,而身轻天下?轻则失臣,重则失君。

老子认为重在下,是轻的根本,所以他倾向君子行事以“重”为准则。

而书中,从昆德拉引述的巴门尼德的哲学观点来看,东西方两位老牌哲学家的观点似乎是对立的。但我从网上看到关于巴门尼德的学术介绍,说他最核心的哲学思想是“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我们倾向地认为思想为轻,存在为重,这说明,在巴门尼德的哲学体系中,“轻”与“重”合二为一才是世界的本源。如果这样的话,昆德拉会不会对巴门尼德的观点存在误读?还是,只是为了写这部小说,才故意“曲解”巴门尼德的观点?

这个不得而知。不过我们可以在下面对小说的解读中,一窥昆德拉对于“轻”与“重”的哲学本意。

不过说起巴门尼德,我们知道,他在晚年时,苏格拉底曾向他当面请教过学问,想起此,让人不由地会想到同时代孔子向老子问学时的场景,而孔子在东方的地位同苏格拉底一样,影响不可谓不深不广。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甚至黑格尔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老子区区五千言的《道德经》在中国的哲学史上,传承2000多年,依然历久不衰,且熠熠生辉,也是值得肯定的。我们看到,两人对于各自身后时代的影响,虽然不尽相同,但在东西方的哲学史上,二者的思想默默地彼此映照,“可谓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这种几乎可以比肩的态势,不由地让人在心中暗暗称奇。

记得当初读这本书时,一直断断续续,感觉一些桥段既晦涩难懂又拖沓重复,心情烦躁,感觉自己直到将整本书看完还是有点懵懵懂懂,但是对生命的思考却不少。

在作者的笔下,托马斯是一个生命之轻人物,对女人具有强烈的猎奇心理。对性的过分追逐,不断给特蕾莎带来巨大伤痛。其实,托马斯内心深处是深深地爱着特蕾莎的,但是在肉体与灵魂两重性之间,矛盾凸现出来。因为其性格,托马斯失去医生这份工作,最后远离尘嚣、逃避现实,与特蕾莎居住于清净、安宁的乡村。

萨比娜是具有强烈的背叛现实、争强好胜、富有激情的生命之轻人物,萨比娜人生的主题在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她走的是一条漫长的背叛之路,每一次新的背叛,像一桩罪状又像一场胜利,时刻在诱惑着她。最初背叛父亲,后来共产主义艺术,之后丈夫,最后是爱情。当她背叛了一切之后,生命出现了极度空虚。

弗兰茨是个聪明、正直、善良却软弱的人,对富有激情的萨比娜充满好奇,犹如刘姥姥踏进大观园,越陷越深,通过萨比娜获得了新生和自由,满足了尘世间做情人的愿望,他追逐梦想,他糊里胡涂地参与游行、示威、呼喊,令人难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诃德愚蠢地与风车搏斗一样,结局徒劳无益,令人啼笑皆非。到柬埔寨边境,死于抢劫的毛贼,死得轻于鸿毛。

这几位年轻人“追求”与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谬与悖论: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个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虚,追求爱情时怨恨多于欢乐,追求名誉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追求钱财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透过种种幻觉,米兰·昆德拉感到,也许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其实,生命中的重与轻到底是什么?就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其实有很多理解。我觉得,从愿而行应该就是轻吧,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爱情,执着自己的梦想。但是,作者笔下那不能承受的轻,那几个年轻人的故事,那是对生命的漫无目的的探求,没有回归,只沿着直线运行,这种轻只是表面上的轻,它实际是一种重,将人压得喘不过气。没有归宿的生命,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只是行尸走肉。我深知那种在大海上航行却没有方向的船的悲哀,因为自己也曾经对生活很迷茫。我一度在思考,生命是什么呢,生命不就是从出生到死亡么?当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时,它是父母赐予我们最初的生命,然后就开始了这段漫长的旅程,从孩童的天真到少年的青涩,从青年的莽撞到中年的稳重,最终我们学会了包容与宽恕。在这个旅程中我们走过平坦的大道也走过崎岖的山路,在困难面前我们学会了面对,在一个接一个的困境面前我们渐渐成熟,在责任面前我们能够从容面对。但是,我们身边有太多太多人,包括我们自己,为着庸俗的目的而挣扎,为了“功名”,为了“金钱”,为了“娇妻”,为了“儿孙”,终生忙碌,义无返顾,到头来,才发现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是空幻,一切都是一场“空”!

我想我还是没有看懂这本书,生命中轻与重以及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这样富有哲理性的命题,又岂是这样的凡夫俗子读个一遍两遍就能参透的。

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提出:“轻”与“重”。他说:“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溃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的比大气还轻,会高高的飞起,离开大地即离开生活。他变的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无意义。那么轻为积极,还是重为积极呢?这是个疑问。唯一可以确定是:轻与重对立最为神秘,也最模棱两可。

人生离不开“轻”,“轻”是人留恋的终极原因,比如:爱情,友谊,音乐,欣赏大自然,艺术创作等这些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徐志摩和三毛。他们喜欢自由,追求友谊,爱情和童真。他是懂的享受生命本身的人。

人生离不开“重”,“重”给人能带来充实,在“重”的圈子里,人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从其中感到心灵充实的幸福,人会在人的本质力量化过程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为自己自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深刻的体验,比如:当我们站在领奖台上,我们心中洋溢着喜悦之情,我们会通过“奖牌”看到我们的本质力量,我们会体会到被众人肯定后那种精神上无限的幸福。所以“重”在我们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

人生除了“轻”与“重”外,还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可称为“沉重的轻”。所谓“沉重的轻”,是指人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感到无聊、空虚、寂寞、孤独等难以承受的感绪和纠缠在精神之中解不开的死结而引起的否定性的痛苦的感受。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那本书中,提到托马斯在开始离开他的妻子特丽莎的几天里,托马斯确实获得了自由。他又回归到了单身汉的生活,整天可以呼吸令人心醉的自由气息。但是不久,失去责任的“轻”就让托马斯难以承受,他发现自己原来更需要承担家庭责任的这份“重”。沉重的轻”是人生的一个困惑,君不见大多数无所事事的富人经受着难以言表的烦恼,君不见杰出影星翁美玲因不堪忍受爱情中的“沉重的轻”而自杀身外亡。君不见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来源于想不开的“沉重的轻”。

探讨完“轻”、“重”、“沉重的轻”使我们明白了人应该这样的活着:一边疯狂的赚钱,一边疯狂的花钱,挣多少,花多少,只要开心幸福就好。因为这样的人生观可以恰倒好处的把“轻”与“重”结合起来,使人既享受了生命本身,又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让人感到充实平静。它是一种非常切合实际的哲学生活观,试想一下,人世间一切事物都在变,没有一件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一切的人,死时又交出了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的面对死亡。所以我喜欢诗人兰坡的诗:人生一边赶路,一边观花。因此,在这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就应该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娱乐。我们的人生需要在同一生活段完美地把学习工作娱乐结合起来。在生命的过程中来体验幸福,追求幸福。

第3篇

有时,我们仅仅因为害怕孤独而安于庸俗,有时也会因为不够强大而放弃与他人的不同。回顾思想者们走过的道路,才发现成长中逐一经历的问题,当初一样困扰着那些伟大的灵魂。我们仿佛忽然寻回了人世最初的记忆,有底气做回自我,然后,平静地去面对生活。

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我的大学老师极力推荐给我们的,读大学的时候只是寥寥翻过几页,直到读书节的活动让我重新翻开了它。一个捷克发生的故事中蕴藏着许多深奥的哲学思考,觉得这小说似乎算不得小说,只能冥冥地感知作品中的哲学分量之重——批判,以及最终的完美。小说更能感受的该是理性的一面,而非中国小说中情感的直观表诉。昆德拉的小说字里行间总是充满这种极具震慑力的语言的。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昆德拉书中对生命,对人性的阐述。“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笔者认为,生命的价值是通过一生去体现的,生命之轻在于虚度,生命之重在于充实。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意义就在于“轻与重的选择”,主人公托马斯的选择是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作者的思考由个人到社会,也就具有了普遍的意义。托马斯的人生选择也是当时人们对社会政治选择的一种反省。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因为二战的缘故,在前苏联的影响下,由执政的捷克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捷克人民都以为这是一条通往天堂的幸福之路,人民曾经为之激动奋斗,但当时的社会制度并没有给捷克人民带来幸福,而是痛苦和灾难。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种制度带来的诸多弊端,就把矛头指向了捷克的执政党,要他们为多灾多难的祖国负责。被指责的人却说,我们不知道呀,我们也都被欺骗了啊。

作者对“轻与重”的思考实际是直接抨击当时的社会制度。捷克人民对社会制度也面临着轻与重的选择。当时捷克的社会制度究竟是怎样一种选择,人民该何去何从?对于社会生活方式和核心价值的选择,什么是轻,什么是重?不慎选择的社会制度可能会给祖国和人民带来不堪承受的苦痛,祖国和人民还能承受多久的苦难?这些都是作者在作品中深入思考的哲学命题。

生命应该是用来感受和体验的,我们都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中挣扎,在无数的困难中学会了坚强,同时我们学会了包容在这样的心态中我们得到了最大的快乐,或许逆境中也是一种美丽,在这当中我们得到了洗礼。不管是怎样的问题还是怎样的困境我们将勇敢的面对,直视这些问题,在每个人的心中总有那么一块净土,它是那么的纯真与善良,它是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在这里没有欺骗没有痛苦没有一切一切的伤害,只有那美丽的海滩蔚蓝的天空,我们翱翔于自由的天空中让风轻揉得掠过脸庞,在这里无论是什么都是这样的美好他是人们的一个梦,为什么说是梦呢我想往往梦总能让人看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或者可以这么说梦就是我们内心的感应,

回到米兰昆德拉在全篇开篇时的命题:“永恒的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尼采曾用它让不少哲学家陷入窘境,想想吧,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这种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这一谵妄之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地上。”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什么是最沉重的负担?而什么是轻?什么是重呢?

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描述了男主人公托马斯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可当他爱上一个餐厅的女侍-特蕾莎时,他对她的爱违反了他制定的原则,甚至娶她为妻,但是托马斯灵肉分离的想法却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游移在情妇之间,这促使特蕾莎极度痛苦与不安,最后决定离开托马斯。分离后经历了磨难,命运与抉择让托马斯回去找特蕾莎,此后两人没有再分离。他们意识到在一起是快乐的,是折磨与悲凉里的快乐,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负担。而托马斯的情妇之一,萨比娜则不但逃避家庭,逃避婚姻,逃避情人,也逃避祖国,逃避革命,是个典型的背叛者。

米兰·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围绕着托马斯,特蕾莎等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

整本小说主要写“轻与重”,“灵与肉”,对托马斯来说,轻是“偶然一次不算数”,是“别样亦可”,而重则是“非如此不可”。在遇到特蕾莎之前的托马斯,会更偏重于选择“轻”,因此屡次外遇,在他的字典里没有背叛这个名词,但当他遇到心爱的女人时,托马斯在灵魂和肉体间划分着明显的界限,他内心确实是深深的爱着特蕾莎,但却不停的一次次的伤害她,而特雷莎潜意识里认定灵魂离不开肉体,因而最终选择离开。到最后托马斯回去找到了特雷莎,并选择了“重”,做到了“非如此不可”。

重,是有序,是必然,是非如此不可,它意味着责任,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承担责任。轻,是无序,是自由,是偶然,是别样亦可。对于何者为“轻”?何者为“重”?什么时候该选择“轻”?什么时候该选择“重”?“灵与肉”能否分开?这些问题,我们往往难以认清且正确地做出选择。

就我自己来说,我难以认同男主人公托马斯“灵与肉”分离,选“轻”弃“重”的做法,我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爱一个人就应该一心一意,就应该尽力甚至牺牲自己去保护她,不让她受伤害。而至于萨比娜,因怕责任,选择逃避与背叛,这也使她难以快乐地生活。我觉得选择“重”,并在“沉重的负担”下生活,“灵与肉”相合,跟着心中的感觉走有时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这才是自己心里真正想要的,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勇敢地肩负起应负的责任,在艰难和压力下不断前进,人生才能过得更快乐,更有意义,更精彩。随着心灵生活在“重”中,有时那种踏实与幸福也会使自己忘却沉重的负担下的艰辛,从而感觉到“重”中的“轻”,感觉一切负担都是“轻”的,没有负荷的。

在最沉重的负担下,我们要勇于承担负担,让灵魂与肉体结合,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不畏困难,不向命运低头。因为只有这样的非如此不可,我们才能不断前进,才能感受到“重”中有“轻”,“轻”中有“重”,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读小说向来品位不高,只图好玩、痛快,不愿费脑筋。所以昆德拉的这部小说我反反复复拿起过多次,都只能翻到开头几页。然而在那个寂静的午夜,我独自坐在客厅再次捧起它时,居然像读《知音》和《故事会》一样毫无滞碍地读了下去。书中的内容吸引并打动了我,因为我在书中看到了身边的人和事,也看到了自己,从我过去从未意识到的角度。

一部成功的文艺作品总会揭示现实与人性,而昆德拉的段位太高,不用什么惊天动地的现实描摹,不用什么千锤百炼的人物对白,看似随意挥舞两下,就已经挖得太深,掘出太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以至天资愚钝不学无术的我痛恨自己阅读的快感与沉静的思考不能兼得,其中的妙处没能细细品味,也不可能悟透。所以我不敢评价和分析,只能从几个容易下手的角度说说自己的感受。

与某些小说家不同,昆德拉不强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反而直白地告诉你,这是我虚构出来的人物。然而这些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和价值取向,更重要的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困惑与障碍、选择与行动,能让读者产生极强的同理心。或许昆德拉对讲故事本就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如何将人物的经历、内心活动和梦境作为隐喻,来表达对现实和人性的思考。另外,就像鲁迅先生经常在小说和散文中不经意地随口骂人一样,在主题之外,昆德拉也能随时写出大量类似“人是不能和比喻开玩笑的,一个比喻,就可以产生爱情”这种文青们最喜欢借以装逼的金句。

他写了大背景,却写了小人物;他写的小人物,却用了大手笔。人物在困境下的反应、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政治、以及爱情和性,这些都是小说中常用的素材,用来歌颂、批判、反思或者讽刺某些特定的人或事,会让主题显得比较深刻。而跟昆德拉一比,这些就肤浅了。他写人物不会只写到某某真勇敢值得我们学习,某某真小气大家一起鄙视他的层面;他写政治不局限于揭露某个政府真无耻,某段历史真黑暗的层面;他写爱情和性,也不满足于只让你感动或者虐心。他有更深刻的、形而上的东西要表达。他写到“存在之轻”的沉重,写到“非如此不可”的决心,写到“灵与肉”的冲突,写到反对政治的“媚俗”以及无所不在的“媚俗”。这些都是大部分小说家未能触及的地方,而昆德拉写到了,还写得那么有道理,还写得那么巧妙,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

这部小说的叙事结构从整体看来是完整的,可在读的过程中视角不断变换,各个章节互相打断,甚至在中间就已经交待了男女主人公的死,后来两人的经历又重新成为叙事的主旋律。很多人评论这是昆德拉在小说写作中借用了音乐手法,他们称之为“复调小说”,而四位主要人物则对应着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四个乐器,小说像乐曲一样富有节奏和速度的变化,形成了回旋与变奏。

昆德拉曾引用“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谚语,他认为“小说艺术就是上帝笑声的回响”,所有杰出的小说作品都是由此而来。无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就是其中之一。

生命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整体健康发展,而生物课堂恰恰是生命教育的沃土。《标准》中明确指出“生物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生物学_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_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_方式”。这正是把学生作为学_的主体,生命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那么,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才都应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积极的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全面渗透在学校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因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教师要引导他们关爱生命,关注自身的价值;它不能以成败功利来评价。事实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需要不断摸索实践,需要具体措施的有力保证。

其次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我挺看重“乐趣”二字。只有是有乐趣的,才是充满生命情怀的,才是对学生的学_最有帮助和提高的。如果我们老师只是一味地去教去讲,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又如何能符合当下新课程的精神呢?只有是充满童真童趣的,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有人文关怀的,才能被孩子最大限度的接受,我们的教育也才会更具有意义。做老师的太过一厢情愿,太过霸道,而忽略了那小小生命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做老师的总是要求全体统一,按一个步调去学_去生活,久而久之,必然会抹杀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没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学_,归根结底也只能算是被动的,无效的学_。真的希望,我们教师能成为一个更具有人文关怀,更有人情味的老师,成为一个因为观察而更敏锐地捕捉快乐和阳光的人。

再个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折射出来的社会各种因素,正以极强的力量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学校更有份量。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家庭留给孩子的烙印是终身的。学校教育再尽职尽责,也难与家庭的影响相抗衡。所以,如何在家庭这个层面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教人育人的问题,我们教师自身难以完全担当,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之,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的我,要在这种新理念的引领下,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_平台,把他们看做生命发展的主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独特性。每一个学生都是正在成长的人,难免会犯错误,我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我愿意尽己微薄之力,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为学生送去安慰,送去阳光,让他们轻松健康地成长。

这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读完之后令人陷入深思,久久不能自拔。有许多值得人思考的地方,上升到了哲学的角度,不断在脑海中盘旋。

看完这本书,让我想到曾有一个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夫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老实本分,长大后娶妻生子,继承了农夫的农场,晚年儿孙绕膝,颐养天年;而二儿子天性活泼好动,喜好冒险,长大后便离开了农场,游历了一番,到得老年孤身一人,只有酒和故事,了此残生。老师最后让我们想一想,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生?这本书似乎就在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

这是一本夹杂着爱情和政治的书。前半部分爱情是主旋律,而后半部分,政治变成了主战场。

书中主要讲了4个人物和一条狗,分别是一对夫妻和养的狗,还有丈夫的情人和情人的情人。书里描写都是穿插着进行的,有时交代了结果再描述事件,有时直接按照顺序来进行描写,也有时突然作者出来说了几段话,而这些穿插并没有让你感到无序的突兀,反而让你觉得十分自然,读起来欲罢不能。

引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是丈夫托马斯的情人名叫萨比娜,她从小就渴望背叛,不能接受与任何人有那种一生一世的关系,最后她作为一名画家流浪在美国。

她的生命中似乎什么也没有,轻得让她感觉到没有抓手。没有父母,没有爱情,因为情人要跟她结婚,她便选择了逃离,或许不想被任何人所束缚,渴望而又害怕,但最终害怕和背叛的快感占据了上风。萨比娜是唯一四个人中在小说最后依然活着的,可是背井离乡孤身一人的她,就像风筝断了线,哪天风停了便就飘飘欲坠了。

书中的生命之重就是爱情。可以说那对夫妻的爱情读起来,能把我们读者压得喘不过气来。托马斯和特蕾莎可以说是一见钟情,生性风流的托马斯在遇到特蕾莎之后就结了婚,但是依然和他多位情人保持关系。这让特蕾莎痛苦不堪,也是从一开始到最后,特蕾莎都保持着对托马斯高度的怀疑,让他们的爱情变得深刻、敏感而又挣扎。

书中写得最出彩的莫过于对特蕾莎内心世界和梦境的描写。在梦境中,特蕾莎和托马斯的众多情人一样听任托马斯的差遣,慢慢走向死亡,甚至还多次梦到托马斯要送她去死。那种不堪忍受的痛苦,几乎要让她变成神经质。唯有自己养的狗才是唯一属于她的。

因为知道托马斯和情人萨比娜在日内瓦还有关系,便独自一人回到了布拉格,试探和逼迫托马斯追随,最后导致托马斯受到当局的迫害,变成一个擦窗的工人。在这一点上,似乎全世界的女人都一样。

接近尾声,托马斯心中想,“他觉得自己再没有力量来承担对她的爱了。”特蕾莎的爱太承重,以自己的生命压在托马斯身上。特蕾莎追求的忠诚,似乎只有在她养的狗——卡列宁身上才能寻找到。

书中对于梦境和内心的描写非常细致,有时让人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幻。不过梦境是现实的写照,在梦境中没有限制,一切都可以重来,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事都可以做,后悔了就重来。可现实毕竟只有一次,没有了就没有了。梦境和现实,高度统一却又截然不同。当分不清现实和梦境的时候,可能也就是走向毁灭的时候了。

书中的背景是俄罗斯占领了捷克,想要通过知识分子的投诚来达到驯服大众的目的,自然有人顺从,有人反对。俄罗斯代表了共产主义,美国代表了资本主义,萨比娜亲历了在两种体制下的政治家们对她展现出了相同的嘴脸。政治,或许没有国界、体制之分。政治就是政治。而组成国家的一个个人,关心的只有安居乐业。那种游戏,对她们来说,太过奢侈了。

书中人物的故事并没有帮助我们寻找到选择哪一种人生更好的答案,因为无论是轻或重,人物都没有太美好的结局。人生该怎样选择,还是由我们决定。轻或重,或许并不那么重要。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einmal ist keynmal,意思是偶然一次不算数。两者是昆德拉对重和轻做出的形而上学的阐述。

es muss sein是生命之重的象征,代表了我们必须顺从的世俗道德和必须遵循的命运,人的伟大在于扛起命运,这代表了一种必然性。

而einmal istkeynmal是生命之轻的象征,一次不算数,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然而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不能重来,不能用来比较,是偶然性的代表。如果必然是重的那么偶然便是轻的。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生命之重抑或生命之轻。这就是米兰昆德拉在这一书中提出的问题。

托马斯选择了生命之轻,他不拘泥于世俗道德,对内心十分诚实。他在和千百个情人的交换中领略了每个人身上百万分之一的独特性,他讨厌俄军也不欣赏反对派,在书的最后他没了工作没了朋友;特蕾莎是生命之重的践行者,她认为灵与肉不可分割,在书的最后她完成了道生命之轻的转化,但他们二人的爱情毋庸置疑。或许没有那6次偶然,托马斯不会遇到特蕾莎。但这6次偶然也是由托马斯自己一次次的选择所引起的,这就是仅一次生命的可承受之轻。但若是永恒轮回,则100次的生命,都会由这6次偶然而和特蕾莎走到一起。所以这便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人存在的本身没有意义,但在这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就是我们生命的理由。所以如何在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中去选择,去决定自己的道路,去对自己的存在负责,是我们这一次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轻。

而生命之轻的另一践行者萨比娜背叛了所有,并不在乎自己将去往何处,最后她的世界变成了一片虚空,又或许她所做的决定本身就无意义,在我看来这就是所谓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弗兰茨遵从生命之重,固守内心政治理想,结识萨比娜后他背叛自己原来的生活弗兰茨的重是对历史的崇尚,可惜他看重的历史并不是十分有意义最终他在一次去柬埔寨的游行途中,被当地的恶人杀死。

书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单纯地选择了轻或者重,他们都是在轻或重中游离、徘徊、改变着,轻与重的界限也不是那么地清晰。

太宰治曾说:“人间不值得”。很多人都将其理解为人间不值得我来这一趟。而这句话本身的意思是积极的:人间本就是这样,它不值得你难过,活得洒脱一点。

世界不是永恒轮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倒不如放掉那些自认为无意义的,尽情享受生活,体验人生,释放自己有趣的灵魂,活得更加肆意精彩。王小波曾说:“似水流年才是一个人的一切,其余的全是片刻的欢愉和小确幸。”生活明朗,万物可爱,听从自己的内心,保持因生活细碎而满足的能力,而不是让鸡毛蒜皮的小事磨碎我的热情。

同时记住不要放弃所有,我们无法活在虚空中,因为这种轻是我们生命无法承受的,轻让我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世界也需要一点点重,重在法律,重在道德,重在对我们的约束,我们需要在“重”中不断前行,忍受世俗给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去努力,去抗争。

我们每一个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都有义务负重前行。前段时间大火的电视剧《破冰行动》的原型正是广东警方海陆空联合出动的“雷霆扫毒”行动,最终大获成功,许多人为此付出了时间、精力甚至是生命,但他们却换来了更多人的美好生活。

在承重中去奋斗,有时或许很世俗,但这也是在为“轻”奋斗。轻的同时可能意味着重,重的另一面则是轻。选择“轻”,看似不受约束,其实是不能承受;选择“重”,看似不能承受,其实是真实。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就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存在。

中学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心得体会精选5篇1000字

话说,读书会的组长居然把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咔嚓掉了,说太悲伤了,大家回家自己读吧。超无语,我本来就是想读这一章的。

这一章正好回应了开头的尼采的永恒回归的部分。关于啥是牧歌似的生活。

这一章还深刻的阐述了幸福爱情的不可能性。因为人爱人不像人爱狗。

要我说,这都是没有统一答案的。对书中的人物尚且如此,对生活中的人亦然。

比如我,如果只有70斤,我一定觉得太轻了,如果150斤,肯定太重了,且生命中之不能承受了。不过,没准要是真的150斤了,时间长了,适应了,我可能也就不觉得重了,能承受了。

这本书再看的时候才发现里面居然写了那么多梦。吃惊~~估计在以前看的时候,我都是略过的。且女主角借用梦来表达自己在情感中的折磨,而男主角深深的理解了。真是让人感佩啊!!!

昆德拉这样写小说好讨巧。章节都是碎碎的。又是故事,又是评论。自己还跳进去说几句。相比长篇巨著型的小说,要考虑各种场景切换和人物对话,情节冲突。这种写法,其实挺省心的。

我觉得托马斯、萨宾娜、特蕾莎都是属于不那么普通的人。倒是在书中有点滑稽可笑的弗兰茨才是生活中俯拾可见的普通人。

在爱情这个词被发明前,甚至没有人会陷入情网。(这句是引用的。但我忘了是谁说的了。)

爱情或其他的什么东东(比如美)都在于各人的对于现象(主要是内心感受)的一个回答。

书中,男主角见到女主角前来,犹如摇篮中顺流而下的弃婴,睡梦中还拉着他的手。他因此结论,这是爱。女主角反复的痛苦的梦,男主角听了感同身受。他同样结论,这是爱。

昆德拉没有把特蕾莎的那次婚外情公开出来,不然,可能是关系的破裂。可能(谁知道呢)托马斯仍然结论,这是爱。

弗兰茨的太太在20年前对他说:如果抛弃我,我就去死。弗兰茨因此结论,这是爱。后来发现,才不是这样呢。他们的爱情就是典型的以误解开始,以了解告终。最后,这倒霉男人死的时候。闭上眼希望他太太走开。他太太还觉得他在乞求她的原谅,而她,原谅他了。

萨宾娜知道他们之间存在误解。同样的词语,对于他们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来他们可以不断磨合来理解对方的语言(之于个人的意义)。但萨宾娜离开了。流产的爱情。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法籍捷裔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写关于布拉格风云变幻中普通人民的生活,书中的两对男女——托马斯与特丽莎、萨宾娜与弗兰茨——贯穿了全书,而“爱情,自由与真理”的人生哲学在全书中起起浮浮,此隐彼现,刻画出了一个虚拟而又真实,逝去而又尚存的“轻与重”的世界。而我,把视线驻留在了爱情之上。爱情的背后,折射出的亦是一个人对生命中自由与真理的选择。

生命孰重孰轻,在布拉格的短暂的春天后显露无遗,托马斯却在这过程中开始了他的爱情,与特丽莎—像个孩子,被人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筐里顺水漂来,而他在床榻之岸顺手捞起了的女人,开始他前所未有地投入的爱情。战争仅随其后,然而托马斯夫妇是幸运的。苏联军队入侵之后,托马斯以自己的名声,被西方医学界同行安排出国,在瑞士获得一个不错的职位。但特丽莎忍受不了国外生活的轻松悠闲,她返回布拉格。托马斯在轻与重之间有好一阵挣扎:

他不断警告自己不要向同情屈服,同情心则俯首恭听,似乎自觉罪过。但同情心知道这只是他的自以为是,还是默默地固守自己的阵地,终于,在特丽莎离别后的第五天,托马斯告诉院长,他得马上回去。院长是帮助托马斯逃离灾难的人,他不理解,他生气了。他质问道:“非如此不可吗?”托马斯答:“非如此不可。”

托马斯选择了对妻子守候,如此坚决,而他的情人萨宾娜却选择了对弗兰茨的背叛,义无反顾。

萨宾娜是昆德拉笔下最有才华,最能洞穿世事人物,她的行为与爱情似乎是参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谜样的“轻”的箴言。萨宾娜是背叛的象征和符号。背叛使她能够直面人生,沉重的人生,在她这里也变得轻盈。而弗兰茨,却成为相反的另一面,成为被萨宾娜背叛得最厉害的人物,而且得不到同情。弗兰茨,一个就读于巴黎的很有天资的英俊青年,20岁时就成为学者,在以后的事业上将一片光明。而且他不满足于学院式的成功,认为书本生活不真实,他渴望与人们并肩游行,同声呼喊,他要为真理和正义战斗。弗兰茨的爱慕,除了情与性,还带着观念色彩。当然,很难说这种观念的成份,应该受到尊重还是轻视。如此,尽管弗兰茨倾注心血来追求萨宾娜,萨宾娜的心中却没有他的位置。当弗兰茨既出于爱情,又出于正义冲动好不容易背叛家庭时,萨宾娜却背叛了他,不留一句话,悄然而去。萨宾娜的背叛是轻的胜利,在某种意义上说,这胜利是巨大的苦难代价之后的报偿:它将无家可归、亡命天涯的人对好心肠的施恩者在精神上的优越感暴露无遗。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ppwo3w.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