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有关产品质量事故分析报告4篇 探究产品质量事故背后的本质:分析报告解读

有关产品质量事故分析报告4篇 探究产品质量事故背后的本质:分析报告解读

本文为一份产品质量事故分析报告,对公司近期发生的一起生产事故进行详尽分析,包括事故的起因、过程、影响、责任追究等内容,旨在为日后的生产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有关产品质量事故分析报告4篇 探究产品质量事故背后的本质:分析报告解读

第1篇

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的生存,为了实现企业的转型,提 高企业的竞争能力,20xx 年年初我司引入新的更高标准的质量管理 体系—ts-16949。

体系推行之初, 我司通过加强内部管理、 事先预防、 持续改进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产品质量。截止 20xx 年 2 月底,全面 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

在顾客投诉方面,年初接到一起不合 格产品的信息,通过我们的售后服务,及时得到了解决,顾客比较满 意。

从原辅材料的入厂到成品出厂都严格按体系标准执行, 在各工序 之间制定了质量控制标准。确定了监督人员,对特殊过程的人员及设 备进行了严格的检定,对过程加强了信息反馈机制,使各个过程持续 受控进行。

自从执行了 ts-16949 质量管理体系以来,我公司的产品受到了 顾客的一致好评,未发生过一次严重质量事故,而且比体系执行以前 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各项指标均有很大改观。从 20xx 年 1 月至 20xx 年 2 月总体产品质量情况如下: 各部门质量目标实现结果:1、 2、 3、采购部:物资供货及时率 100% 仓储部:交货及时准确率 100% 品质部:出厂产品合格率 100% 顾客满意度>85 分产品质量与前年同期相比,产品交付合格率有了明显提高,充分 证明了我公司的质量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但过程检测合格率仍有 待进一步提高,拟再增加两名检验人员,加强过程检测。

通过对供方的调查, 我们对供方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 有了较感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为延续监控合 格供方的供货业绩,我们设计了《合格供方年度质量评价表》 ,每月 统计各合格供应商的供货数量和供货质量。

有效监控了原物料的及时 性和合格率。20xx.1-20xx.2 物料供货及时率均为 100%。前年在供货 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通过比较各部门的综合评定,最终确定、保留 了比较好的合格供方,比如苏州禾昌、宁波华彩等。

从以上措施和运行结果可以看出, 本公司所建立的供方控制方法 是适宜的, 有效的, 有利于确保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和供货的及时性。

车间操作人员、相关检验人员均能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工 、 艺卡》《检验指导书》要求进行操作,认真做好生产记录、工艺巡检 、 记录和检验记录,车间现场采用区域划分和挂生产标识相结合的办, 严格区分不同型号产品以及产品在不同阶段所处的状态, 确保产品的 标识和可追溯性,有效地控制了产品的质量。

对所有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检验技能,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并付诸于有效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产品出厂的漏检率 明显降低。

通过我品质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及其他各部门的积极配合, 我司 20xx.1-20xx.1 产品质量状况比较稳定,就汽车件产品而言: a) 原材料检验 检验总批次为 13,合格率为 100%; b) 过程检验 生产总数为 33496,不良数为 77,合格率为 99.77% ; c) 出厂检验 出厂产品合格率 100%,顾客满意度>85 分。

由此可见,我司所建立的对过程控制的方法是有效的,也是适合 我司运作的。

总之,通过 ts-16949 质量体系的推行,规范了质量管理,提高 了全员的质量意识,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 效益。但是,许多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如部分纠正措施和预 防措施在实施过程中, 未能对实施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员进行有效的跟 进;原材料检验只能通过目测及验证法,缺少先进的仪器设备;持续 改进的措施落实不到位;事先预防的意识不强;防错措施做得还不够 到 位 等 。后 续我们 将 更 加努 力, 首 先 要 组织 各部门 管 理 人员 对 ts-16949 标准、质量手册及相关体系文件进行再学习,再培训,深 刻领会其思想和精神。其次,要认真贯彻其“事先预防、持续改进” 的思想,做到“一切行动按程序” ;再次,我们要购买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 强化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 最后我们要强化生产现场的管理, 做好“5s”工作,严格执行各项管理的程序文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有关产品质量事故分析报告4篇 探究产品质量事故背后的本质:分析报告解读 第2张

第2篇

精益六西格玛需要处理整个系统的问题,同时要分析和解决的问题也更复杂,需要与不同的部门进行沟通,需要得到更多资源的支持,所以没有领导的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领导的支持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支持,而不是仅仅有口头上的承诺,所以这就要求领导也要参与到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变革中去,只有参与其中,才能发现问题,有力地推动精益六西格玛。

在利用精益六西个玛方法对系统分析之后,针对具体某一点的问题,可能仅仅用到的精益生产或者六西格玛的方法或工具,也可能需要把两个管理模式中的方法和工具结合起来使用。例如对于简单问题,就应该用kaizen的策略,用精益生产的方法和工具直接解决,如果还用六西格玛的方法和工具,必然降低过程的速度;而对于复杂的问题,如果不用六西格玛的方法和工具,就不能发现真正的原因,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还有一些复杂问题需要同时利用精益的和六西格玛的方法和工具来解决,才能达到其目的。因此,精益六西格玛管理要实现精益生产速度和六西格玛的过程稳健性,必须确定问题的种类,针对具体问题选用恰当的处理方法和工具。

我们把精益六西格玛活动可以分为精益改善活动和精益六西格玛项目活动。精益改善活动主要是针对简单问题,这类问题可以直接用精益的方法和工具解决。

精益六西格玛项目主要是针对于复杂问题,它把精益生产的方法和工具与六西格玛的方法和工具结合起来,实施流程采用新的“定义——测量——分析—— 改进——控制”流程,称为dmaic ii,它与传统的dmaic过程的区别是它在实施中加入了精益的哲理、方法和工具。

dmaic ii各阶段内容为:定义阶段利用精益思想定义价值、提出流程框架,在此框架下,结合六西格玛工具,定义改进项目;测量阶段把精益生产时间分析技术与六西格玛管理工具结合测量过程管理现状;分析阶段运用六西格玛技术与精益流动原则结合,分析变异和浪费;改进阶段以流动和拉动为原则,运用两种模式中的所有可以利用的工具对流程增加、重排、删除、简化、合并,同时对具体流程稳健性和过程能力改进;最后是控制阶段,除了完成六西格玛管理控制内容外,还要对实施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总结,以便下一个循环对系统进行进一步完善。

1.定义顾客需求,分析系统,寻找浪费或变异,确定改进机会;

3.确定项目:包括项目的关键输出、所用资源、项目范围。

14.对实施结果进行总结,规范成功经验,提出新问题。

实施精益六西格玛项目时应该合理选择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工具,选择工具的原则是:结合组织的资源选择最佳的工具,简单的问题要用简单的工具,否则,浪费资源。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思想是当今公认的先进管理方法,关键在于接受了这种管理思想后,如何实施和推行。实施和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应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照抄照搬,更不能抱有一蹴而就的幻想。

1.高层认可是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前提和保证 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变革,它涉及到企业运作流程的整合和优化,涉及到企业内部部门利益的再分配,涉及到员工行为思想的变革,这一切都需要企业最高层的有力推动。可以说,企业最高管理者就是实施精益六西格玛项目的明星,没有明星的决心,没有倡导者调动足够资源的支持,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变革只能是海市蜃楼。

当然,企业最高管理层对实施六西格玛的支持还应该建立在对六西格玛管理原理、思想有较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要认识到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取得成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肯定充满着艰辛和挫折,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2.实施六西格玛项目是推行六西格玛管理的关键环节 根据ge等公司的经验,企业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关键环节在于有效实施六西格玛项目。通过实施六西格玛项目培训大批的明星、黑带、绿带,宣传六西格玛管理的理念,从而逐渐形成企业的共同语言——六西格玛文化。

3.在实践中发展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坚持与时俱进是世界上先进理论必须具有的品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理论也会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地发展与完善。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本身没有独有的东西,它是把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工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系统的方法。鞍钢如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一定不能脱离实际,要与原有的管理方法进行结合,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

4.配套政策支持 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ge的成功经验是将它作为公司三大发展战略之首考虑的。所以要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就必须把它提升到公司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为有力地推行这个战略,需要相关配套政策支持.

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而简称5s管理。

5s活动起源于日本,并在日该企业中广泛推行,它相当于中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5s”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5s”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是修身,如果没有职工队伍修身的相应提高,“5s”活动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

应用于制造业、服务业等改善现场环境的质量和员工的思维方法,使企业能有效地迈向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是针对制造业在生产现场,对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开展相应活动。

5s对于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现场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 大作用,是日本产品品质得以迅猛提高行销全球的成功之处。

1.5s管理是最佳推销员(sales)----被顾客称赞为干净整洁的工厂使客户有信心,乐于下订单;会有很多人来厂参观学习;会使大家希望到这样的工厂工作.

2.5s管理是节约家(saving)----降低不必要的材料、工具的浪费;减少寻找工具、材料等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5s管理对安全有保障(safety)----宽广明亮、视野开阔的职场,遵守堆积限制,危险处一目了然;走道明确,不会造成杂乱情形而影响工作的顺畅。

4.5s管理形成令人满意的职场(satisfaction)----创造明亮、清洁的工作场所,使员工有成就感,能造就现场全体人员进行改善的气氛。

通过这次报告使我接收到了新的思想和知识,让我知道了很多先进企业的生产模式。如lean &six sigma 5s现场管理 jit及时生产。 我觉得日本的企业管理模式的确值得去学习,以后自己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作为一个企业管理阶层,必须得接受并融会贯通这些思想,当然也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创新。

第3篇

xx年2季度,宜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我市生产的工业类、食品类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同时完成了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省级专项监督抽查任务。现将抽查结果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2季度共抽查670批次产品,其中合格637批次,不合格33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5%。抽查合格率环比上升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05个百分点。

其中,抽查工业产品类254批次产品,合格246批次,不合格8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6、8%,环比上升4、8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

抽查食品类416批次产品,合格391批次,不合格25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4%,环比上升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我市今年2季度工业产品、食品类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环比、同比均有明显提高。

工业类不合格产品,主要有家具和部分纸制品等,不合格指标分别是尺寸和强度。家具的尺寸不合格主要是由于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加工精度不够以及不够细致所造成。纸制品强度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工艺控制不严以及少数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不按规定使用相应的原料所造成。少量化工产品出现了细度等指标的不合格,主要是因为加工工艺不完善所造成。

食品类不合格产品,主要是糕点、饮料以及小食品,不合格的主要指标是卫生指标中的细菌和外包装标签。造成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企业的生产环境较差;灭菌、灌装设备不贴合要求;生产人员个人卫生差;包装材料不贴合相关规定等。企业对相关产品标签等知识缺乏,忽视了产品的外包装要求,个性是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对于证后监管的工作不太熟悉,普遍忽视了对产品外包装的要求,对标签上的相关资料标注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了整个产品不合格。部分企业对相关产品的标准知识学习程度不够,外包装标识依然使用的是过期或者作废的标准造成了标签不合格。

今年2季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上升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市政府“质量兴市”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宜昌全市的质量工作。

二是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生产过程控制有所提高和加强。

三是质监等职能部门切实加大了服务力度,严格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根据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开展饮料及乳制品等11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通知》(鄂质监监函[]84号)精神,2季度宜昌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宜昌、荆门区域生产企业及流通领域饮料、乳制品,开展了专项监督抽查任务。

本次共抽查49家企业各种饮料108批次,涉及到大型企业7家;中型企业6家;小型企业36家。不合格14批次,批次合格率87、0%,按照新统计方法计算合格率98、9%。

此次抽查结果共有14批次产品不合格,主要不合格指标是标签(9批次)、可溶性固形物(5批次)、总酸(4批次)、酵母(1批次)。标签不合格主要集中在部分企业未能按照gb7718-20xx标准的要求标示配料清单,产品中添加了防腐剂、甜味剂、色素但是标签上却没有明示,这主要是企业对相关标准规定的学习不够所致。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是饮料中的重要指标,主要由白砂糖和柠檬酸的含量来体现,对于改善饮料的口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两个指标不合格主要是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按规定添加柠檬酸和白砂糖造成的。酵母不合格可能是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毒杀菌环节出现问题或者是在包装运输环节二次污染所造成的。

本次专项监督抽查状况证明,宜昌和荆门区域饮料质量状况比较稳定,个性是宜昌流通领域仅有1批次产品标签不合格,其中大型企业的合格率为100%。这一结果说明,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政府的引导、服务,宜昌绝大多数企业能够规范自己的生产行为并对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学习和改善,少部分中小型企业则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管理,以求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季度我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环比同比均有上升,呈现良好态势,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能否持续这一良好势头,确保全市产品质量安全,还需要继续抓紧抓好各项工作。

(一)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全面加强全市产品质量工作。

(二)依法开展后处理工作,对后处理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向所在地政府报告后处理工作落实状况。

(三)组织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负责人进行质量工作培训,着重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及“质量兴市”战略,使企业负责人进一步明确自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承担的法定质量职责和义务,不断强化各企业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以自觉行动,从源头抓起,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第4篇

20xx年2季度,宜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我市生产的工业类、食品类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同时完成了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省级专项监督抽查任务。现将抽查结果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2季度共抽查670批次产品,其中合格637批次,不合格33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5%。抽查合格率环比上升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05个百分点。

其中,抽查工业产品类254批次产品,合格246批次,不合格8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6、8%,环比上升4、8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

抽查食品类416批次产品,合格391批次,不合格25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4%,环比上升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我市今年2季度工业产品、食品类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环比、同比均有明显提高。

工业类不合格产品,主要有家具和部分纸制品等,不合格指标分别是尺寸和强度。家具的尺寸不合格主要是由于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加工精度不够以及不够细致所造成。纸制品强度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工艺控制不严以及少数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不按规定使用相应的原料所造成。少量化工产品出现了细度等指标的不合格,主要是因为加工工艺不完善所造成。

食品类不合格产品,主要是糕点、饮料以及小食品,不合格的主要指标是卫生指标中的细菌和外包装标签。造成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企业的生产环境较差;灭菌、灌装设备不符合要求;生产人员个人卫生差;包装材料不符合相关规定等。企业对相关产品标签等知识缺乏,忽视了产品的外包装要求,特别是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对于证后监管的工作不太熟悉,普遍忽视了对产品外包装的要求,对标签上的相关内容标注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了整个产品不合格。部分企业对相关产品的标准知识学习程度不够,外包装标识依然使用的是过期或者作废的标准造成了标签不合格。

今年2季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上升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市政府“质量兴市”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宜昌全市的质量工作。

二是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生产过程控制有所提高和加强。

三是质监等职能部门切实加大了服务力度,严格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根据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t;关于开展饮料及乳制品等11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通知>(鄂质监监函[20xx]84号)精神,2季度宜昌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宜昌、荆门区域生产企业及流通领域饮料、乳制品,开展了专项监督抽查任务。

本次共抽查49家企业各种饮料108批次,涉及到大型企业7家;中型企业6家;小型企业36家。不合格14批次,批次合格率87、0%,按照新统计方法计算合格率98、9%。

此次抽查结果共有14批次产品不合格,主要不合格指标是标签(9批次)、可溶性固形物(5批次)、总酸(4批次)、酵母(1批次)。标签不合格主要集中在部分企业未能按照gb7718-20xx标准的要求标示配料清单,产品中添加了防腐剂、甜味剂、色素但是标签上却没有明示,这主要是企业对相关标准规定的学习不够所致。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是饮料中的重要指标,主要由白砂糖和柠檬酸的含量来体现,对于改善饮料的口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两个指标不合格主要是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按规定添加柠檬酸和白砂糖造成的。酵母不合格可能是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毒杀菌环节出现问题或者是在包装运输环节二次污染所造成的。

本次专项监督抽查情况表明,宜昌和荆门区域饮料质量状况比较稳定,特别是宜昌流通领域仅有1批次产品标签不合格,其中大型企业的合格率为100%。这一结果说明,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政府的引导、服务,宜昌绝大多数企业能够规范自己 的生产行为并对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学习和改进,少部分中小型企业则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管理,以求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季度我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环比同比均有上升,呈现良好态势,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能否保持这一良好势头,确保全市产品质量安全,还需要继续抓紧抓好各项工作。

(一)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全面加强全市产品质量工作。

(二)依法开展后处理工作,对后处理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向所在地政府报告后处理工作落实情况。

(三)组织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负责人进行质量工作培训,着重宣讲t;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t;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及“质量兴市”战略,使企业负责人进一步明确自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承担的法定质量责任和义务,不断强化各企业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以自觉行动,从源头抓起,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oenem0.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