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石钟山记》教案7篇 "探秘石钟山:一份全面的教案指南"

《石钟山记》教案7篇 "探秘石钟山:一份全面的教案指南"

《石钟山记》教案是一份针对该文学作品的教学指南,涵盖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该教案通过深入分析《石钟山记》的文本内容、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为教师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作品,提高其文化素养和文学素养。

《石钟山记》教案7篇

第1篇

1.学习“焉”“是”“得”“相”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2.理解掌握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特殊文言句式,文言通假字,文言词类活用等知识。

3.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苏洵、王安石、欧阳修等宋代文学家的散文,对宋代散文的总体特点已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在学习苏轼的散文《石钟山记》,以进一步加深对宋带散文的理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1.对下列三组句中划线的词语注音、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5.微波入焉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三)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答: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4.本段写了作者的两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讨论)

1.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3.“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什么?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石钟山记》教案7篇

第2篇

一、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一、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激趣氛围,提高课堂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发扬民主,倡所欲言,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以促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1、导语:中国历代名人当中,提起“乌台诗案”,也许有十分之一的中国人能想起他;提到“唐宋八大家”,可能会有一半的人想到他;如果再念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只怕就会有八成以上的人脱口而出他的名字;若要再加上遍布全国各地大小餐馆中“东坡肘子”这道菜,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在中国真正称得上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就只有苏轼莫属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被誉为“全才”的宋人所写的游记名篇《石钟山记》(师点击“课题及作者”)。

2、作者简介(由学生自己抓要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然后师点击课件作总结、补充说明。

4、整体把握全文(演播全文,结束后点击“应注意的字词”。)

5、掌握重点(要求学生结合文下注解自由诵读、自主地总结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师就特殊句式作补充讲解)。

6、把握行文思路(找出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学习作者写作考辨记的方法及其人文作风)。

第3篇

4、学习作者不轻信前人学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时间、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教学要点:1、了解苏轼其人 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读一篇苏轼的游记散文——《石钟山记》。(板书课题)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文豪级的作家,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苏轼其人。

1、苏轼简介:(阅读《创新课时训练》①第143页的内容,边读边完成如下摘记:①苏轼的基本资料;②苏轼文学成就的具体表现。读完进行交流、明确)

①基本资料: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有《苏东坡集》和《东坡乐府》传世。

②文学成就:散文——“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又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本文是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移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送他的长子苏迈赴任经过九江湖口,游览石钟山后写的一篇游记。

⑴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遇到疑问可同座交流、讨论。

2、齐声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及时正音、指导句内停顿。

⑴结合“课文思路剖析”②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讨论问题,检查学生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⑴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⑵谁在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时候,犯了臆断的错误?(李渤)

⑸作者对于自己找到了石钟山得名由来有何感触?(得意、骄傲)从何处可以看出他的得意与骄傲?(“笑谓迈曰”、“而笑李渤之陋也”中的两“笑”)

⑹他为什么有这种得意与骄傲?(1、众人皆错我独对 2、“终士大夫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我独于月夜绝壁之下探寻原因。)

注意:所有提问均要鼓励学生自抒己见,提供的答案只做参考。

熟读课文1、2两段,试着进行翻译,标注出有疑难的地方。

注:①《创新课时训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教师用书。

②“课文思路剖析”:摘录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本课“内容和结构”中对学生阅读有启发性的部分,打印后分发给学生。

第二、第三两课时以督促学生逐字逐句翻译为要务,要点在于启发学生结合语境去猜译有疑问的地方,要不要两课时可根据具体情形而定。

第4篇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重点掌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则。

1.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2.钟磬:(磬,qìng,这里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象钵,用铜制成。)

4.夜泊绝壁下:(泊,bó,这里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为pō)

6.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7.殆与余同:(殆dài,这里是大概之意;百战不殆,殆的意思为“危险”。)

8.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9.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饶,ráo)(苏轼的)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去任县尉。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己的写作意图。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解疑,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属记叙部分。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属议论部分。

?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明篇。

第二段:……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分析:这段先写作者有机会去考察石钟山名之来由,非常简洁而直接地切入正题──小童择石而叩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写出李渤之说被世人广泛地接受,而用一个“固”字表明作者对这种不动脑筋的解释的轻蔑。(固本意为“本来”,这里引申为“自然”,“当然”。)接着写作者暮夜实地考察,又先写环境,描绘出阴森恐怖的气氛,从而让人感悟到探求事情的真相是需要有勇气战胜自己内心的软弱的,同时也点明下一段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的原因。再写心动欲还时有“大声发于水上”,舟人大恐,而作者却一改刚才的胆怯为欣喜──“徐而察之”,再具体写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同时为下文的“叹郦元之简”作伏笔。又用回程中,河中“窾坎镗鞳”的大石与先前“噌吰”的绝壁下的穴罅作比。区别两者的声音不同之处:绝壁下,水石相搏,有共鸣,声音雄浑,故曰“噌吰”;大石中,风水相吞吐,风时有时停,水一吞一吐,“窾坎镗鞳”强调节奏鲜明。反复写声源,用以证实郦道元的说法,推翻李渤的“谬论”。最后作者欣喜的告诉独儿子说“古之人不余欺也”。显然,这里的古之人是指郦道元。此段为破疑而写,在释疑的过程中证明郦说,否定李说。

二、首先从文章的内容讲两篇文章都是游记,并且都不重山水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游褒禅山记》从游而未尽兴引发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石钟山记》用事实破疑问,提出要重实地考察,及对主观臆断的观点。所不同的是《游褒禅山记》的结构是典型的游记体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记游虽简,但游踪很清楚,体现了游记文的一般特征;而《石钟山记》先议论,再记游,后议论。首先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提出质疑,然后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疑和解疑,最后在解疑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写法上,也有不同。《游褒禅山记》的议论重在“立”;而《石钟山记》的议论是“立”中有“破”。

三、鼓:①鼓动,动词。②击打,动词。③弹奏,动词。④正确,形容词。

是:①这,代词。②这样,代词。③是,判断动词。④正确,形容词。

得:①得到,动词。②能够,动词。③收获,名词。④交好,形容词。

遗:①遗留,动词。②送给,读wèi,动词。③丢弃,动词。④遗失,动词。

四、1.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2.城里(的人)都没有察觉到这个(情况)。

3.当时(一般)人不同意。 4.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这些句子的动词分别是:欺、觉、许、诈、虞。宾语是:余、之、尔、我,都是代词。这些宾语都移到了动词前面。各句中的否定词是:不、不、莫、无、无。(补充,常见的其他否定词还有:弗、未、否、毋。另外,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也要提宾,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遏。)总结:古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五、1.承接,可以不译。2.并列,不译或译为“又”。3.转折,可是。4.因果,因而。5.前“而”表并列,不译,后“而”表转折,却。6.并列,可译为并且。7.并列,不译。 8.前、后“而”,都表修饰,可译为“地”;中间“而”表并列,不译。9.因果,因而。10.假设,如果。

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二、补充整理文言文基础知识:①词类活用:a使动,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之鸣。b名词做动词:例1.“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例2.“枹止响腾”。枹,用鼓槌敲击。c形容词作名词:例:“枹止响腾”,响,声音。d名词作状语:例:“目见耳闻”。目,用目,耳,用耳。

②古今异义:“自以为得其实”,其实,那事情的真象。

③焉的用法:a指示代词,那里,这里。例:心不在焉。b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1且焉置土石?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兼词,于之,在哪里。例: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d语气助词,啊,呀。例:1于是余不叹焉。2如乐作焉。e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例:硿硿焉。

三、文学常识:纪年法:(一)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干一支互相结合以纪年,六十年一轮。(二)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记年。如开元,天宝为唐玄宗的年号。(三)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多在春秋,战国时代。如赵惠文王十六年,鲁孝公三十七年等,以元、二、三等序数记。(四)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木星),岁指太岁。又分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即根据岁星在十二星次中的位置纪年。十二星次名称自西向东依次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12年一轮。太岁纪年方向与岁星纪年相反,名称更为繁复。

四、关于石钟山的资料: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属江西湖口县。石灰岩质。关于它命名的原因历来有三种意见,(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就是持此说。(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第5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①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②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③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④。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⑤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⑥,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⑦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①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②扣,通叩,敲击,敲打。③桴(fú):鼓槌。④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⑤噌(chēng )吰( hóng ):形容声音洪亮。⑥罅(xià ):裂缝。⑦窾(kuǎn )坎(kǎn )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b.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c.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d.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即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它简要记述了全国137条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

b.中国干支历采取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就是把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如丁丑。

c.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奖善行,称为谥或谥号,如周景王、魏庄子。

d.公元前520xx年周景王铸造了一套名叫无射(yì)的大型编钟。无射是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态或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景,绘形绘声,写得十分出色。

b.文章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

c.作者写了两处水声,都写得比较舒缓,有徐察细勘之意;对两处鸟叫的描写也大致相同,都是先写其声,后写其名。

d.作者在和儿子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的缘由。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4.a【解析】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像要扑打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发出磔(zhé)磔的鸟鸣声;又有一种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的叫声)。

7.(1)郦道元认为(此山的)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译出临鼓搏各1分,大意2分)

(2)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己认为得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相。(译出陋考实各1分,大意2分)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能铿锵作响的,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湖北黄州坐船到汝州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江西)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本来就怀疑,根本不相信这说法。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像要扑打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发出磔磔的鸟鸣声;又有一种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钟声洪亮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大为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正不正确),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而浅陋的人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我所以记下以上的经过,是因为叹惜郦道元的解释过于简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释太浅陋了。

第6篇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重点掌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则。

1.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2.钟磬:(磬,qìng,这里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象钵,用铜制成。)

4.夜泊绝壁下:(泊,bó,这里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为pō)

6.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7.殆与余同:(殆dài,这里是大概之意;百战不殆,殆的意思为“危险”。)

8.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9.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饶,ráo)(苏轼的)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去任县尉。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己的写作意图。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解疑,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属记叙部分。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属议论部分。

?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明篇。

第二段:……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分析:这段先写作者有机会去考察石钟山名之来由,非常简洁而直接地切入正题──小童择石而叩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写出李渤之说被世人广泛地接受,而用一个“固”字表明作者对这种不动脑筋的解释的轻蔑。(固本意为“本来”,这里引申为“自然”,“当然”。)接着写作者暮夜实地考察,又先写环境,描绘出阴森恐怖的气氛,从而让人感悟到探求事情的真相是需要有勇气战胜自己内心的软弱的,同时也点明下一段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的原因。再写心动欲还时有“大声发于水上”,舟人大恐,而作者却一改刚才的胆怯为欣喜──“徐而察之”,再具体写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同时为下文的“叹郦元之简”作伏笔。又用回程中,河中“窾坎镗鞳”的大石与先前“噌吰”的绝壁下的穴罅作比。区别两者的声音不同之处:绝壁下,水石相搏,有共鸣,声音雄浑,故曰“噌吰”;大石中,风水相吞吐,风时有时停,水一吞一吐,“窾坎镗鞳”强调节奏鲜明。反复写声源,用以证实郦道元的说法,推翻李渤的“谬论”。最后作者欣喜的告诉独儿子说“古之人不余欺也”。显然,这里的古之人是指郦道元。此段为破疑而写,在释疑的过程中证明郦说,否定李说。

二、首先从文章的内容讲两篇文章都是游记,并且都不重山水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游褒禅山记》从游而未尽兴引发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石钟山记》用事实破疑问,提出要重实地考察,及对主观臆断的观点。所不同的是《游褒禅山记》的结构是典型的游记体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记游虽简,但游踪很清楚,体现了游记文的一般特征;而《石钟山记》先议论,再记游,后议论。首先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提出质疑,然后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疑和解疑,最后在解疑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写法上,也有不同。《游褒禅山记》的议论重在“立”;而《石钟山记》的议论是“立”中有“破”。

三、鼓:①鼓动,动词。②击打,动词。③弹奏,动词。④正确,形容词。

是:①这,代词。②这样,代词。③是,判断动词。④正确,形容词。

得:①得到,动词。②能够,动词。③收获,名词。④交好,形容词。

遗:①遗留,动词。②送给,读wèi,动词。③丢弃,动词。④遗失,动词。

四、1.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2.城里(的人)都没有察觉到这个(情况)。

3.当时(一般)人不同意。 4.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这些句子的动词分别是:欺、觉、许、诈、虞。宾语是:余、之、尔、我,都是代词。这些宾语都移到了动词前面。各句中的否定词是:不、不、莫、无、无。(补充,常见的其他否定词还有:弗、未、否、毋。另外,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也要提宾,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遏。)总结:古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五、1.承接,可以不译。2.并列,不译或译为“又”。3.转折,可是。4.因果,因而。5.前“而”表并列,不译,后“而”表转折,却。6.并列,可译为并且。7.并列,不译。 8.前、后“而”,都表修饰,可译为“地”;中间“而”表并列,不译。9.因果,因而。10.假设,如果。

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二、补充整理文言文基础知识:①词类活用:a使动,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之鸣。b名词做动词:例1.“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例2.“枹止响腾”。枹,用鼓槌敲击。c形容词作名词:例:“枹止响腾”,响,声音。d名词作状语:例:“目见耳闻”。目,用目,耳,用耳。

②古今异义:“自以为得其实”,其实,那事情的真象。

③焉的用法:a指示代词,那里,这里。例:心不在焉。b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1且焉置土石?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兼词,于之,在哪里。例: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d语气助词,啊,呀。例:1于是余不叹焉。2如乐作焉。e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例:硿硿焉。

三、文学常识:纪年法:(一)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干一支互相结合以纪年,六十年一轮。(二)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记年。如开元,天宝为唐玄宗的年号。(三)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多在春秋,战国时代。如赵惠文王十六年,鲁孝公三十七年等,以元、二、三等序数记。(四)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木星),岁指太岁。又分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即根据岁星在十二星次中的位置纪年。十二星次名称自西向东依次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12年一轮。太岁纪年方向与岁星纪年相反,名称更为繁复。

四、关于石钟山的资料: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属江西湖口县。石灰岩质。关于它命名的原因历来有三种意见,(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就是持此说。(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第7篇

理解:①作者不轻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积累:①掌握“鼓”、“殆”、“莫”、“发”、“何”多义词的意义;

3、作者认为,世人不明白石钟山命名由来的原因有哪些?

①言之不详,人常疑之;②不肯夜泊,故莫能知;③虽知而莫能言;④斧斤考击,以讹传讹。

异:重感,立论 叹、感 叙议交错 叙议并重(政治家特征)

重辨,驳论 释、感 议-叙-议 描写抒情(文学家本色)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nom32m.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