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捆小棒》教案3篇 小棒戏「捆」出绘本式生动教学

《捆小棒》教案3篇 小棒戏「捆」出绘本式生动教学

《捆小棒》是一部极具教育意义的小说,它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却蕴含深刻的道理。本文将为您介绍该小说的教学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教育价值。

《捆小棒》教案3篇 小棒戏「捆」出绘本式生动教学

第1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通过给学生准备的奖品的数如何表示这一悬念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捆小棒来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以及边拨边说等环节来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并通过对口令和快速拨数等活动来进一步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通过填写和读尺子上的数以及引导学生提问等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11~20各数这一环节,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以及大小比较。

2。教师说要求,学生活动。如: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比17大的数出列,分别介绍自己(说组成),两位数原地转两圈,找相邻的数做朋友,15后面第三个数教大家做动作等。

《捆小棒》教案3篇 小棒戏「捆」出绘本式生动教学 第2张

第2篇

1、知识与技能:①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出11∽20各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活动,感受新知识,理解新知识。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师:先和蓝猫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瞧,海底世界的鱼儿多漂亮呀!你能数一数有几条鱼吗?

师:10条鱼该用几根小棒表示呢?请小朋友们数一数、摆一摆。

师:无论你是1根1根地数,还是2根2根地数,或者是5根5根地数,都是以根做为单位。现在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们摆了10根小棒。

师:我们看看想的办法是不是和你们一样。真的和你们想的一样。今后我们不仅可以用1根来数数,还可以用1捆来数数。

2.介绍计数器。

师:如果老师把1捆小棒和1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呢?

师:对了。可见11可以用1捆加1根合起来表示。为了方便,蓝猫想给我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计数器”。

生2:我发现了这下面还有字,写着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师:嗯!小朋友在认识新事物时,都学会观察,老师很高兴。今天,我们只认识计数器最右边的两档。

让学生理解: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师:用计数器上的珠子如何表示和小棒一样的数呢?小朋友在自己的计数器上试一试。

(有个别孩子会在十位上拨10个珠,个位拨1个珠。教师可以有意地请这样的错例演示。)

(如果班上有孩子会拨,可以再请对的演示一遍,并追问其为什么)

待学生演示正确后,

师:我们的奥秘就在这两档上,你们右边的第1 档,可以用1 个珠子表示1根;这第二档也可以用1个珠子表示,但它是代表小棒中的1捆,也就是10根。好,同学们轻轻地自己说一说,第1档这个珠表示小棒中的多少,第二档这个珠表示多少。

师出示:个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1根;十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1捆。

师:个位上的1个珠子就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个珠子就表示1个十。用数字符号来表示可以写作11。

师:你们看,这两个1在不同的位置上,它们就表示不同的意思。谁来说说,这两个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时,可以联系小棒讲,也可以联系计数器的珠子讲。)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试试,先拿出1捆,再拿出5根,它表示多少?(表示15)在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让每个同学都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一拨,然后请一个同学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小声地与同桌说一说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5分别表示什么?

师:现在老师摆小棒,你们在计数器上表示出和老师一样多的'数来。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要求学生读一读图下面的文字,把需要补充的补充完整。做完后,同桌相互交流一下。)

师:现在如果在10根小棒上再加10根小棒,在计数器上该如何表示呢?

(让学生尝试,学生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种是在十位上拔10个珠子,个位上拔10个珠子;一种则在十位上拨一个珠、个位上拨十个珠;一种是在十位上拨两个珠。)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十位上的一个珠子代表一个十,两个珠子就表示2个十)

师:哦,原来20在计数器上只要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就行了,播放正确方法。同学们把课本上的算式补充完整。

师: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小朋友们都会了吗?现在,蓝猫想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我拨你说,我说你拨。准备好了吗?

(播放:“我拨你说”,学生说出数字后,教师输入正确数字。)

(“我说你拨”,由教师说数字,学生在计数器上拔出。)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比10更大的数,找找看,我们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他们。

师:我们的学习用品上也有这些数字吗?咱们一起拿出尺子来看一看。

师:小朋友们把尺子上的数先从左边读到右边,再从右边读到左边,轻声地读给同桌听。

(先组织学生同桌相互读,再请个别学生读。可鼓励孩子跟着读。)

师:蓝猫这里也有一把尺子,但是有些数字看不清了,你能帮它补上去吗?

师:接下去,蓝猫想考考大家,看同学们这节课学习的怎么样,有信心接受考验吗?

(学生独立完成,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

第3环节——算一算,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老师可以通过这节课,对一两个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第3篇

捆小棒这个教学内容,其实主要是学习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10以内数的认识及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

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加减法的含义,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顺序及大小,会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对20以内数及运算有一些初步认识。但是,要让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知识,并能熟练正确地完成20以内的计算,还必须经过必要的学习,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还允许他们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1、 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地数、认、读、写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体验数位的含义,建立数位的概念,并培养合作意识。

3、 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提出问题,合作探究。1、 猜测。学生估计的数板书在黑板上(教师拿出一捆10小棒)同学们能猜出有多少根小棒吗?(数一数)2、 思考。各小组数小棒要得出准确的根数,我们应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较快地数出整捆的根数?方法一:一根一根数3、 探索方法二:二根二根数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捆小棒,1捆是(1)个十,10个一就是(1)个104、 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数数方法在全班汇报,可能有:?5、 说说?1捆是()个十,10个一就是()10?动手操作,感知数的组成。1、 11的认识(学生马上就回答出11。)1) 数一数a 因为我本来就知道10上面是11。同学们都有了一捆小棒,再拿出1根小棒,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吗?b 10加1就是11。2) 说一说c 一捆是10,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是11呢?怎么看的?可能出现:学生边听边认3) 讨论?11当中有两个1,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是一样吗??4) 认识计数器,?看一看自己手中的计数器,玩一玩,说一说你知道了些什么?并在计数器上拔出11动手操作,感知数的`组成2、 摆一摆、拔一拔学生边说边摆小棒。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摆一摆15、19,并告诉你们组的同学为什么这么摆?同桌说含义拨计数器。2) 在计数器上拔出这两个数,说说含义。2个十就是20。3) 20的认识。刚才认识了15、19,知道19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9根再数上1根,是几根呢??我们也把这10根捆成1捆,现在是多少?为什么??在计数器上拔出2个十,并说含义。所表示的意义3、 拔数练习。4人小组,1人说,另3人拔。4、 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1) 读一读各自准备好的直尺,读一读。2) 看看尺子上的数,你能提一些数学问题吗?5、找一找。抽生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见到过11-20各数?应用新知,巩固提高。1、看图写数。学生完成2、找朋友。3、我会说。1) 19的前面是( ),后面是( )。2) 比14多1的是( )。3) 17的邻居是( )和( )。4) 比16大,又比19小的数有( )。总结师总结生总结

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在本设计中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态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数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lzn3vn.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