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距离产生美──《背影》教学感悟6篇 距离美:《背影》教学感悟

距离产生美──《背影》教学感悟6篇 距离美:《背影》教学感悟

《背影》是中国作家朱自清的经典散文之一,通过细腻描写父子间的深情与牵挂,让人感受到了距离所带来的美。本文将深入剖析《背影》,分享教学感悟,希望能够引发读者对亲情、成长与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距离产生美──《背影》教学感悟6篇 距离美:《背影》教学感悟

第1篇

如何选择表现角度?这是散文创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绝非雕虫小技。在我们的文苑中,善于选择角度者,则可能自成高格,不善于选择者,往往流入下品。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作者选择了一个最佳表现角度——“背影”,并把它转化为艺术美的一篇佳作。

一般写人物,较多地从正面着笔,或写面部肖像,或写姿态、服饰。正面写当然有其好处,然只从一个角度写多了,也会让人感到呆板乏味。契诃夫给青年作者的信中告诫说:“你忙着描写人物的脸……这又是老一套,这样的描写是可以省掉的。五张描写得很详细的脸,会使读者的注意力疲劳。”《背影》则另辟蹊径。作者选择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抒写父亲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绝。除了文章开头的点题外,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第一次,作为父亲,在儿子的心目中是多么的熟悉,他的音容笑貌,无不了如指掌。然而当父亲临别送行时,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地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却深深地打动了儿子的心灵,顿时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感受,掉下了激动的眼泪。第二次是父亲离去时。这一背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找不到了。犹如电影画面那样慢慢淡出,影愈淡而情愈浓,人愈远而心愈近。第三次,从信中得知父亲困顿的际遇和颓唐的心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浮现出那“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它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一个定格画面。是的,写人物从背影这个角度着墨,为数很少,然而,“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姜白石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朱自清先生知难而上,选择背影这个新颖独特的角度,这是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独特发现,也是表现事物的一种艺术创造,显露了作者不随人后、敢于创新的艺术才华。

写作对象的素材都是分散的、零碎的,艺术家如何找到特定的角度,便于把这些光束进行聚合,从而形成艺术的焦点。父亲在火车站爬月台时“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个背影,是在一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它就是这篇散文的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抓住这特殊的一点,似乎把儿子对父亲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集的思绪都奔向一个中心进行集中、组合、强调,熔铸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挑选什么角度,除了便于将分散孤立的东西化为凝聚的一点外,还要注意能否表现事物的本质方面。有些角度,只能表现事物的某些非本质的表象,有些角度,甚至可能丑化事物的本来面目,把次要的、局部的东西表现为主要的整体的东西。这样的角度就不足取。倘若刻画人物,如何选择最佳角度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感情特征呢?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因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顾恺之语)。然而朱自清先生描写的这个特殊的背影,却也同画眼睛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个角度观察,不仅看到父亲“形”的特点,还洞察到他“神”的方面的种种本质特性。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伤、父爱的真挚等都通过背影恰当地显示出来。背影,犹如电光火石,一下子照亮了父亲丰富的内心世界,照见了他的灵魂。

特定情景下的父亲的背影,特别是离“我”有一定距离的背影,由于视觉角度的限制,省略了父亲的脸部及其正面表情动作的种种描绘,作者只用极简练的速写笔法,抓住传神的细节,勾勒出一幅淡淡的背影轮廓画,创造出一种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给读者以自由想像的广阔天地。从父亲努力挣扎攀上月台的背影中,人们会联想到父亲当时吃力的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汗溢面颊,想见其甘心为儿子奔波的情怀;从背影中,人们还会想得更多,似乎会看到父亲家道日衰的过去,也会预见到他离“大去之期不远”的未来。而这背影,实际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投影。如果读者鼓起想像的双翼,那么,还会从中看到千万旧知识分子困顿的身影。由于背影的表现角度选得好,写得隐而不露,约而不繁,含不尽之意于背影之外,发人深思,催人联想,所以它具有较大的艺术容量,经得起读者反复鉴赏。记得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曾说过:“艺术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创造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的刺激物。”朱自清先生选择这个特定的角度写背影,也就是要创造引起读者艺术想像的诱发物。如果表现角度平直浅露,写足写满,势必束缚了读者想像的翅膀,限制读者的艺术再创造,使笔下的形象变成失去艺术生命的“死物”。为此,选择角度,要从有利于给读者创造想像的艺术天地着眼。

散文的表现角度,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给散文带来摇曳多姿、群芳争妍的风采;散文的表现角度也需巧于运思,独具一格,散文具有作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散文的表现角度既是技巧问题,又同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观察有关,渗透着他们的美学理想。愿我们的散文爱好者,从《背影》的可贵经验中,吸取有益的启示吧!

(《从〈背影〉看散文如何选择表现角度》,《初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二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距离产生美──《背影》教学感悟6篇 距离美:《背影》教学感悟 第2张

第2篇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背影》,它是人教版九年义务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训练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思路,了解基本的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二、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三、初步学习各种阅读方法。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能力训练”的“阅读训练”项中特别强调了“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用普通话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等等。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品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棗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写得真挚而动人。此文在新教材中编入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因为新教材的第一册的编辑思想是根据反映生活的内容编排。第一单元即家庭生活,其中第一课《这不是一颗流星》是写祖孙关系,第二课《羚羊木雕》是表现同辈的朋友关系,此课反映父子关系,而第四课《散步》表现的是整个家庭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教材编辑的意图是要示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认识和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2、训练学生整体上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编者将此文的训练重点之一定为“中心与段落的关系”,意在训练学生理解作者如何根据中心去安排段落的能力。

3、新教材注意到了第一册的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注意到与小学的衔接,另一方面注重第一册教材的学习在整个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语文学法的指导、最基础的语文能力的形成与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这三方面的要求是体现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当中的。

我班乃至我校的学生语文基础差,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背影》这篇文章反映的毕竟是成年人尤而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较为深沉,其中最大的特点“淡淡的忧愁”是很难让这些刚上初一的学生真正的领会。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样一些内容进行大胆的舍弃,在课堂上不做要求。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将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们还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可以说,“言”“荃”更为重要。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的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中心与段落的关系”进行领会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异常的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四点

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具体为以下几个环节:

1、在你的生活中谁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而在我们今天所学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谁是令他最感动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动的又是什么呢?

(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第二问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1、2段一组同学读,3、4段二组同学读,5段全班同学读,6段三组同学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学生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是顺其自然,还是切实去改变,我选择后者,初一时期是训练朗读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不加以强化,到了高年级再去补已经很难有成效,心理学认为人发展某种能力具有关键期,朗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就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根据学生实际,初一第一学期朗读要求为正确,对一些学生读不准的词语,采用英语学习中学单词的方法,教师进行领读。)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个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初一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聩信息)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

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

5)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简要说明理由。

d、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美好亲情

(尝试练习的设计的目的是检测整体阅读的效果,同时解决一些次要的目标。提问5的设计可视作是对此课的总结)

1、将预习提示中的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抄写在作业本上。(语料的积累,习惯的培养,这类练习表面上看较为机械,但对低年级学生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课后练习七(不借助其它参考书,做错没关系,做在书本上)

第二课时的教学要点是重点段落研读、关键语句意义的品读、理清本文的层次与结构体会中心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比较阅读训练。如果说第一课时侧重于基础能力和基本习惯,是整体感知课文,那么第二课时主要是突破重点难点、完成主要目标并进行迁移训练。第一课时的铺垫,第二课时是发展。

1、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一共写了四个背影,那么作者写得最详细的是那一个?朗读这一段,注意其中的一些词语,等一下要求大家写出来。

引导学生研究删后补出的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拔

2、为什么“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而不是“轻轻的”或是“小心地”?请一位同学表演一下?

3、父亲为什么“扑扑身上的泥士,感到很轻松似的”,“似的”二字去掉可不可以?

4、作者为什么看到这个背景“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又为什么赶紧拭干了泪?

5、这一次流泪与第一次流泪有什么不同。与第三次、第四次呢?

1、前面我们通过第五段的阅读,体会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疼爱之情,那么,文中还有那些句子表现了这种感情?

a、第二段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b、第三段棗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送我去。

2、作者是否一开始就体会了父亲的这种朴实的疼爱之情呢?

1、文章的标题改为“我的父亲”“浦口别父”好不好,为什么?

1、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动过,也许是一次送别,也许是一次谈话,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也许是······请你叙述一次让你让你最为感动的事。

我看见他戴着小帽,穿着大马褂,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攀在上面,再向上缩;他身子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1、这个文段中所描写背影的语句是,从文中划出来。这一背影与朱自清在课文中描写的背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朱文通过父亲的“背影”表现了父亲对自己的疼爱,最后表达的是一种对父亲的思念和老境不好的一种淡淡的忧伤,而此文的结尾两段表现的是作者对自己的负疚的心情。

第3篇

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体会选择“背影”作为表现主体的美学意义。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比如:春天树尖上长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里远处传来的一首怀旧的老歌,周六回到家,父母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样的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背影》。最近我发现,有作曲家又把它写成了一首如泣如诉的歌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一下。放《背影》歌动画。

这首歌歌咏的就是父亲的背影。那我们就一起来看课文,先了解一下《背影》的作者。放作者介绍,同学读。《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曾在朱自清逝世四十周年时为他题词,放题词。这是对朱自清一生的学识品格和人生追求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

这篇课文追忆了作者在八年前,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家庭变故。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劳碌,谋事艰难,在他们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散的愁云。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所以更唤起人们的同情、叹惋和共鸣。

放全文朗读动画。思考问题: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回答:父子浦口送别。

回答:四写背影。“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分别为:⑴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胖胖的身躯,步履艰难,蹒跚的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⑶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⑷别后思念,再现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答: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 体现:细心关照,周到入微

2、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答:望父买橘见背影

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忧伤(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4、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繁琐细小的小事以外,还以什么方式表达这种关爱?

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⑵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⑶我走了,到那边来信!⑷进去吧,里面没人.

体现:怜惜体贴,依依不舍(朴实而简洁的语言,表现出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深挚的关爱,怜惜体贴儿子,依依不舍,语言朴实,感情深沉。)

1、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深情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a.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之泪 b.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

c.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 d.太聪明了,聪明过分——后悔自责

儿子对父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子从不理解到理解、体谅、感动、思念)

你认为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些事普通吗?为何儿子会多次流泪?

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对于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可能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那为何会如此感动呢?

感动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朗读二三段,总结:

祖母去世,满院狼藉,变卖典质,父亲失业。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借债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日渐苍老的父亲,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然而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爱护着自己的儿子。父亲担心儿子看到家庭的变故影响学业,还宽慰儿子,并亲自送儿子上火车。这些事有的不是他非做不可,如送儿子上火车;有的既不是他非做不可,又不是他所能胜任的,如过铁道买桔子。但他不做便心中不安。为照顾儿子,什么灾祸,什么劳累,他都置之度外。父亲在千辛万苦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贵多少倍。所以儿子当然会感动得多次掉下眼泪。

总结:饱经忧患的父亲:一如既往爱护儿子,万般体贴关爱

父亲是一座山,伟大而坚强。严酷的现实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脊背,他从无怨言,默默地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

确实,父疼子,子爱父,让我们再次欣赏一下父子情深的片段。放影片。

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本文以小见大,将父母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全部凝聚在这个背影里。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读了本文,你不会不想到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许多钟爱,甚至有些是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动心,乃至流泪,甚或惭愧。

打出齐读: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其实何止父爱,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珍贵。请你仔细品味这记忆中的珍宝,说说在你的家庭里,你所感受到的至爱亲情。

同学们,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让我们都能对他们说一声:我爱你们,我理解了你们。

今天我们要布置的是一个特殊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给父母夹一次菜,给他们写一张纸条,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好吗?

第4篇

?背影》是作者于1925年10月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它描写了在祖母亡故回家奔丧之后与父亲在车站上别离时的情景。全篇文字洗练,意境深邃,虽以记事为主,但充满着溢于言表的真挚感情。同时,虽取材于家庭平淡琐事,却能于细微处见精神。作者凭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看透了时代和社会的沉疴,将哀伤和愤懑凝聚于笔端,淋漓尽致地勾勒出父亲的背影,描绘出自家光景惨淡的图画。在这幅图画中展示了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中外反动派的残酷压榨下朝不保夕的苦况,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处在社会下层的小私有者日趋破产的真实生活。

文章劈头一句就开宗明义,落笔点题,显得干净利索,没有闲笔。“不能忘记”的前边再加上一个“最”字,表明父亲的背影在作者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蕴含着千丝万缕的父子温情。全文从这个“最”字发端,用追叙的手法,再现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

点题之后,但作者接下去并没有紧锣密鼓地直接写背影,而是宕开一笔,从祖母去世的那年冬天写起。这样写,一方面能攫住读者的心,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下文描述事物、抒发胸臆作铺垫。祖母的死,父亲的失业,变卖典质还亏空,又添新债办丧事,这接二连三的灾难劈头盖脑地袭来,小小的家庭能经受得了吗?寥寥几笔,给整幅画面敷上了惨淡的、衰败的、哀伤的灰冷色彩,从而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由于家庭的猝然变故,父亲即使有三头六臂,能呼风唤雨,也无法振兴家业,恢复原有的生活水平。父亲在“我”悲伤至极、簌簌落泪之时,以“天无绝人之路”的话来劝慰“我”,也用来聊以自慰。一般而论,人若处在贫困潦倒和无可奈何之中,往往寄幻想于外力的恩赐,希望化险为夷,又重新踏上坦途。父亲被生活所逼迫,怀着“天无绝人之路”的侥幸心理,到南京去找差事。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又加上军阀的连年混战,使得广大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在饿殍盈野,难民云集的时势下要想找个差事,那真是比登天还难啊!他父亲为谋事得求爷爷拜奶奶,忙得不可开交,故说定不送行,权且叫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这对“我”也算是够关心的了。后来父亲又不放心,踌躇再三,执意决定还是亲自送“我”去,“我”两三回阻止也不顶用。到了浦口车站,父亲忙着为“我”照看行李,又为“我”雇请脚夫,还亲自送“我”上车,并拣定一张座位。已经照顾得如此细致周详,父亲还有点牵肠挂肚,于是又不厌其烦地向“我”嘱咐一大堆像叮嘱从来未出过远门的稚童那样的话语,以至“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作者如此细针密线地描绘父亲的行动、语言、性格,突出了父亲对“我”的体贴和关怀,把一个慈父的形象真真切切地树立起来了。

父亲的形象更为感人的地方,表现在他老态蹒跚地为“我”来回买橘子,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达到了最高点。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为之多次流眼泪。

父亲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又是一个胖子,加之穿着臃肿,行动起来该是多么困难。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们看到他这种艰难的、毫不利索的动作,实在于心不忍,为之难过。他为什么这样完全丢掉了作为尊严的父亲的架子,心甘情愿地在大庭广众之中爬上爬下呢?原来是为了买橘子给儿子。前人有云:“子骑父作马,父愿子成龙。”在这里我们又找到了最好的注脚。再看下边的两个细节吧:父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他把橘子放下又抱起,一点也不怕麻烦。他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用几番辛苦买来的橘子,连一个也不品尝,全部留给儿子受用,并因此感到很轻松。在父亲的心目中,儿子就是一切了!直到分手时,父亲又对儿子叮嘱:“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最后又几步一回头,嘱咐我:“进去吧,里边没人。”这时还一直为儿子在旅途上的安全而分心。这样一位至情至善、爱子如命的父亲,当他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时候,作者当然潸然泪下了。

那么,父亲是不是一直这样疼爱着儿子呢?请看作者最后一段回忆父亲近几年来的印象吧。近几年来,尽管“我”和父亲劳碌奔波,家中光景还是江河日下。由于家道中落,父亲老境颓唐,免不了产生“触目伤怀”“情郁于中”的哀伤情绪。中外反动势力的敲骨吸髓,使父亲喝够了人生苦酒,满腹怒气,又能够向谁发泄?向社会吧,弄得不好会招致飞天横祸。向亲友吧,大家都在逆境里过日子,何必去勾动别人的隐痛呢。但是,满腔郁怒如鱼鲠在喉,不吐不快,因此,家庭便成了他发怒的惟一场所,“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在感情上产生了隔膜。所有这些,难道能去责难父亲吗?当然不能!父亲是出于无可奈何,促使父亲这样做的,是当时的罪恶的社会。“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这几句照应开头,父子俩虽相隔千山万水,但心有灵犀一点通。特别是父亲,不仅惦记着儿子,而且还惦记着孙子。读到这里,我们才了解父亲百般爱“我”的全部用意。近两年来父亲之爱“我”,除了人的本性之外,社会给他无情的压力和磨难,也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父亲在贫穷拮据之中,回顾自己一生的坎坷历程,原来尚能“独立支持”的小康之家,随着时间的流逝,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致破产了。这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呀!痛定思痛,既不敢回首往事,又不敢瞻望前途。希望在哪里?光明在哪里?饱尝人生痛苦与目睹世态炎凉的父亲,只得靠儿孙们出人头地,寄殷切希望于未来了。

在文章的结尾,我们又看到了作者泪光晶莹,叹息不已。这与其说是针对父亲的,毋宁说是针对下层社会里千千万万的破产贫民的。

在文艺创作上,一个高明的作家应是独具慧眼,苦运匠心,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不停留于外表,而是如解衣剥笋,鞭辟入里,从一家一户而看到整个社会,从一滴水反映出大千世界,这才是艺术的典型。我们纵观《背影》全文,作者所精心刻画的仅是父亲背影这个动态形象,但由于委婉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灰暗的社会世态,竟构成了千千万万破产的小私有者家庭的缩影。这正是作品的社会意义之所在。《背影》在当时影响极大,以后又备受推崇,看来是很有道理的。《〈背影〉破产家庭的缩影》(唐嗣德)

?背影》是作者于1925年10月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它描写了在祖母亡故回家奔丧之后与父亲在车站上别离时的情景。全篇文字洗练,意境深邃,虽以记事为主,但充满着溢于言表的真挚感情。同时,虽取材于家庭平淡琐事,却能于细微处见精神。作者凭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看透了时代和社会的沉疴,将哀伤和愤懑凝聚于笔端,淋漓尽致地勾勒出父亲的背影,描绘出自家光景惨淡的图画。在这幅图画中展示了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中外反动派的残酷压榨下朝不保夕的苦况,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处在社会下层的小私有者日趋破产的真实生活。

文章劈头一句就开宗明义,落笔点题,显得干净利索,没有闲笔。“不能忘记”的前边再加上一个“最”字,表明父亲的背影在作者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蕴含着千丝万缕的父子温情。全文从这个“最”字发端,用追叙的手法,再现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

点题之后,但作者接下去并没有紧锣密鼓地直接写背影,而是宕开一笔,从祖母去世的那年冬天写起。这样写,一方面能攫住读者的心,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下文描述事物、抒发胸臆作铺垫。祖母的死,父亲的失业,变卖典质还亏空,又添新债办丧事,这接二连三的灾难劈头盖脑地袭来,小小的家庭能经受得了吗?寥寥几笔,给整幅画面敷上了惨淡的、衰败的、哀伤的灰冷色彩,从而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由于家庭的猝然变故,父亲即使有三头六臂,能呼风唤雨,也无法振兴家业,恢复原有的生活水平。父亲在“我”悲伤至极、簌簌落泪之时,以“天无绝人之路”的话来劝慰“我”,也用来聊以自慰。一般而论,人若处在贫困潦倒和无可奈何之中,往往寄幻想于外力的恩赐,希望化险为夷,又重新踏上坦途。父亲被生活所逼迫,怀着“天无绝人之路”的侥幸心理,到南京去找差事。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又加上军阀的连年混战,使得广大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在饿殍盈野,难民云集的时势下要想找个差事,那真是比登天还难啊!他父亲为谋事得求爷爷拜奶奶,忙得不可开交,故说定不送行,权且叫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这对“我”也算是够关心的了。后来父亲又不放心,踌躇再三,执意决定还是亲自送“我”去,“我”两三回阻止也不顶用。到了浦口车站,父亲忙着为“我”照看行李,又为“我”雇请脚夫,还亲自送“我”上车,并拣定一张座位。已经照顾得如此细致周详,父亲还有点牵肠挂肚,于是又不厌其烦地向“我”嘱咐一大堆像叮嘱从来未出过远门的稚童那样的话语,以至“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作者如此细针密线地描绘父亲的行动、语言、性格,突出了父亲对“我”的体贴和关怀,把一个慈父的形象真真切切地树立起来了。

父亲的形象更为感人的地方,表现在他老态蹒跚地为“我”来回买橘子,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达到了最高点。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为之多次流眼泪。

父亲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又是一个胖子,加之穿着臃肿,行动起来该是多么困难。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们看到他这种艰难的、毫不利索的动作,实在于心不忍,为之难过。他为什么这样完全丢掉了作为尊严的父亲的架子,心甘情愿地在大庭广众之中爬上爬下呢?原来是为了买橘子给儿子。前人有云:“子骑父作马,父愿子成龙。”在这里我们又找到了最好的注脚。再看下边的两个细节吧:父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他把橘子放下又抱起,一点也不怕麻烦。他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用几番辛苦买来的橘子,连一个也不品尝,全部留给儿子受用,并因此感到很轻松。在父亲的心目中,儿子就是一切了!直到分手时,父亲又对儿子叮嘱:“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最后又几步一回头,嘱咐我:“进去吧,里边没人。”这时还一直为儿子在旅途上的安全而分心。这样一位至情至善、爱子如命的父亲,当他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时候,作者当然潸然泪下了。

那么,父亲是不是一直这样疼爱着儿子呢?请看作者最后一段回忆父亲近几年来的印象吧。近几年来,尽管“我”和父亲劳碌奔波,家中光景还是江河日下。由于家道中落,父亲老境颓唐,免不了产生“触目伤怀”“情郁于中”的哀伤情绪。中外反动势力的敲骨吸髓,使父亲喝够了人生苦酒,满腹怒气,又能够向谁发泄?向社会吧,弄得不好会招致飞天横祸。向亲友吧,大家都在逆境里过日子,何必去勾动别人的隐痛呢。但是,满腔郁怒如鱼鲠在喉,不吐不快,因此,家庭便成了他发怒的惟一场所,“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在感情上产生了隔膜。所有这些,难道能去责难父亲吗?当然不能!父亲是出于无可奈何,促使父亲这样做的,是当时的罪恶的社会。“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这几句照应开头,父子俩虽相隔千山万水,但心有灵犀一点通。特别是父亲,不仅惦记着儿子,而且还惦记着孙子。读到这里,我们才了解父亲百般爱“我”的全部用意。近两年来父亲之爱“我”,除了人的本性之外,社会给他无情的压力和磨难,也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父亲在贫穷拮据之中,回顾自己一生的坎坷历程,原来尚能“独立支持”的小康之家,随着时间的流逝,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致破产了。这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呀!痛定思痛,既不敢回首往事,又不敢瞻望前途。希望在哪里?光明在哪里?饱尝人生痛苦与目睹世态炎凉的父亲,只得靠儿孙们出人头地,寄殷切希望于未来了。

在文章的结尾,我们又看到了作者泪光晶莹,叹息不已。这与其说是针对父亲的,毋宁说是针对下层社会里千千万万的破产贫民的。

在文艺创作上,一个高明的作家应是独具慧眼,苦运匠心,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不停留于外表,而是如解衣剥笋,鞭辟入里,从一家一户而看到整个社会,从一滴水反映出大千世界,这才是艺术的典型。我们纵观《背影》全文,作者所精心刻画的仅是父亲背影这个动态形象,但由于委婉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灰暗的社会世态,竟构成了千千万万破产的小私有者家庭的缩影。这正是作品的社会意义之所在。《背影》在当时影响极大,以后又备受推崇,看来是很有道理的。《〈背影〉破产家庭的缩影》(唐嗣德)

?背影》是作者于1925年10月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它描写了在祖母亡故回家奔丧之后与父亲在车站上别离时的情景。全篇文字洗练,意境深邃,虽以记事为主,但充满着溢于言表的真挚感情。同时,虽取材于家庭平淡琐事,却能于细微处见精神。作者凭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看透了时代和社会的沉疴,将哀伤和愤懑凝聚于笔端,淋漓尽致地勾勒出父亲的背影,描绘出自家光景惨淡的图画。在这幅图画中展示了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中外反动派的残酷压榨下朝不保夕的苦况,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处在社会下层的小私有者日趋破产的真实生活。

文章劈头一句就开宗明义,落笔点题,显得干净利索,没有闲笔。“不能忘记”的前边再加上一个“最”字,表明父亲的背影在作者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蕴含着千丝万缕的父子温情。全文从这个“最”字发端,用追叙的手法,再现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

点题之后,但作者接下去并没有紧锣密鼓地直接写背影,而是宕开一笔,从祖母去世的那年冬天写起。这样写,一方面能攫住读者的心,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下文描述事物、抒发胸臆作铺垫。祖母的死,父亲的失业,变卖典质还亏空,又添新债办丧事,这接二连三的灾难劈头盖脑地袭来,小小的家庭能经受得了吗?寥寥几笔,给整幅画面敷上了惨淡的、衰败的、哀伤的灰冷色彩,从而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由于家庭的猝然变故,父亲即使有三头六臂,能呼风唤雨,也无法振兴家业,恢复原有的生活水平。父亲在“我”悲伤至极、簌簌落泪之时,以“天无绝人之路”的话来劝慰“我”,也用来聊以自慰。一般而论,人若处在贫困潦倒和无可奈何之中,往往寄幻想于外力的恩赐,希望化险为夷,又重新踏上坦途。父亲被生活所逼迫,怀着“天无绝人之路”的侥幸心理,到南京去找差事。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又加上军阀的连年混战,使得广大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在饿殍盈野,难民云集的时势下要想找个差事,那真是比登天还难啊!他父亲为谋事得求爷爷拜奶奶,忙得不可开交,故说定不送行,权且叫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这对“我”也算是够关心的了。后来父亲又不放心,踌躇再三,执意决定还是亲自送“我”去,“我”两三回阻止也不顶用。到了浦口车站,父亲忙着为“我”照看行李,又为“我”雇请脚夫,还亲自送“我”上车,并拣定一张座位。已经照顾得如此细致周详,父亲还有点牵肠挂肚,于是又不厌其烦地向“我”嘱咐一大堆像叮嘱从来未出过远门的稚童那样的话语,以至“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作者如此细针密线地描绘父亲的行动、语言、性格,突出了父亲对“我”的体贴和关怀,把一个慈父的形象真真切切地树立起来了。

父亲的形象更为感人的地方,表现在他老态蹒跚地为“我”来回买橘子,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达到了最高点。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为之多次流眼泪。

父亲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又是一个胖子,加之穿着臃肿,行动起来该是多么困难。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们看到他这种艰难的、毫不利索的动作,实在于心不忍,为之难过。他为什么这样完全丢掉了作为尊严的父亲的架子,心甘情愿地在大庭广众之中爬上爬下呢?原来是为了买橘子给儿子。前人有云:“子骑父作马,父愿子成龙。”在这里我们又找到了最好的注脚。再看下边的两个细节吧:父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他把橘子放下又抱起,一点也不怕麻烦。他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用几番辛苦买来的橘子,连一个也不品尝,全部留给儿子受用,并因此感到很轻松。在父亲的心目中,儿子就是一切了!直到分手时,父亲又对儿子叮嘱:“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最后又几步一回头,嘱咐我:“进去吧,里边没人。”这时还一直为儿子在旅途上的安全而分心。这样一位至情至善、爱子如命的父亲,当他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时候,作者当然潸然泪下了。

那么,父亲是不是一直这样疼爱着儿子呢?请看作者最后一段回忆父亲近几年来的印象吧。近几年来,尽管“我”和父亲劳碌奔波,家中光景还是江河日下。由于家道中落,父亲老境颓唐,免不了产生“触目伤怀”“情郁于中”的哀伤情绪。中外反动势力的敲骨吸髓,使父亲喝够了人生苦酒,满腹怒气,又能够向谁发泄?向社会吧,弄得不好会招致飞天横祸。向亲友吧,大家都在逆境里过日子,何必去勾动别人的隐痛呢。但是,满腔郁怒如鱼鲠在喉,不吐不快,因此,家庭便成了他发怒的惟一场所,“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在感情上产生了隔膜。所有这些,难道能去责难父亲吗?当然不能!父亲是出于无可奈何,促使父亲这样做的,是当时的罪恶的社会。“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这几句照应开头,父子俩虽相隔千山万水,但心有灵犀一点通。特别是父亲,不仅惦记着儿子,而且还惦记着孙子。读到这里,我们才了解父亲百般爱“我”的全部用意。近两年来父亲之爱“我”,除了人的本性之外,社会给他无情的压力和磨难,也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父亲在贫穷拮据之中,回顾自己一生的坎坷历程,原来尚能“独立支持”的小康之家,随着时间的流逝,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致破产了。这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呀!痛定思痛,既不敢回首往事,又不敢瞻望前途。希望在哪里?光明在哪里?饱尝人生痛苦与目睹世态炎凉的父亲,只得靠儿孙们出人头地,寄殷切希望于未来了。

在文章的结尾,我们又看到了作者泪光晶莹,叹息不已。这与其说是针对父亲的,毋宁说是针对下层社会里千千万万的破产贫民的。

在文艺创作上,一个高明的作家应是独具慧眼,苦运匠心,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不停留于外表,而是如解衣剥笋,鞭辟入里,从一家一户而看到整个社会,从一滴水反映出大千世界,这才是艺术的典型。我们纵观《背影》全文,作者所精心刻画的仅是父亲背影这个动态形象,但由于委婉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灰暗的社会世态,竟构成了千千万万破产的小私有者家庭的缩影。这正是作品的社会意义之所在。《背影》在当时影响极大,以后又备受推崇,看来是很有道理的。

第5篇

社会学的方法,例如,讲《荷塘月色》,说是“四·一二”大屠杀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不能同流合污,又不能直接投身革命的矛盾心情。

这个说法,不能说错,但是,也不能说有多对,因为,

第一,这与作品有些关系,并不是作品的真正内容,作品写的是“独处”的“自由”,孤独的美好;这里的自由不是政治概念,而是伦理概念。

第二,这样说,不能说明作品的艺术特点,例如,本文对于诗意的追求。文章内部的不平衡,哪些地方特别好,哪些地方比较一般。

第三,如果满足于作品与现实的一致,那么,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是不是行得通。如,拿来分析冰心的诗就无从下手。

第四,例如,拿来分析《背影》,就更难办了。《背影》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呢?

第五,方法问题,这种说法的特点,是寻求作品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一致性的,这里就有一个原则问题了,从方法论来看,究竟是分析作品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性还是寻求作品与现实之间的统一性?

1.光是寻求作品社会意义是不够的,不能成为一种科学的、深刻的方法。

2.即使找到了社会现实意义,也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为背影的艺术特点,是不能从这种方法中得到解释的。

a.从文学创作来说,就是现实与艺术的矛盾、差异,而不是统一、等同,如果统一等同了,就没有艺术可言了,艺术就成了对于现实的照抄,作家就没有创造的功劳了。

b.从艺术本身来说,不同形式的不同规范,同一形式的不同风格创造,都是以差异为特点的,也就是以矛盾分析为基础,而不是从统一性中所能获得的。

第一,矛盾是内在的,尤其是经典性作品,往往是天衣无缝的,因而,关键不在于要求分析矛盾而在于揭示矛盾。而矛盾是潜在的,不是浮在表面上的。

第二,从方法的操作性来说,不能满足于一篇一篇孤立地讲作品,应该把作品放在一系列的作品的比较中,来观察差异,以便找出矛盾的切入口。如果是单篇地分析,没有现成的作品可比,就要用一种方法,叫做还原法,(现象学的还原)来找出作品与对象之间的矛盾。

第三,通常使用的方法的缺点是,满足于作品与表现对象的统一性。空喊分析,而不能揭示矛盾。孤立地阐释单篇,就是能够进入分析层次,不在与相似的、同类的、异类的作品的差异中揭示矛盾,就是勉强“分析”,也是浅层次的。

我们往往只是被动地注意作者写了什么,而没有去主动地想象他没有写什么。

鲁迅说过:写作的方法,不但在作者已经写出的东西中,所有写出来的东西,都只是显示了:应该这么写,而要真正懂得写作的门道,还要懂得,不应该那么写,不懂得不应该那么写就不会真正懂得应该这么写。

a.从最浅的层次上来说,就是文本“细读”。美国的新批评流派的讲究,不研究作家的生平和思想,只讲究作品(文本),我们自发地运用的基本上就是这个方法,但是人家那么做并不是十分完善的。加之我们对人家的优点也没有什么理解,有的甚至连新批评的细读都不知道。

b.从更高层次上来说,我们感到新批评也有个毛病,就是往往拘泥于文字的隐喻、含蓄啦之类的,归根到底,也只是把目光集中在人家已经写出来的东西上面,而没有注意到,文章的妙处,每每是文章省略了的、回避了的地方,应该把回避的和渲染的,弱化的和强化的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深刻的切入矛盾的起点。

在这二者中,特别是弱化的和回避的,是深刻理解文章的关键。

c.这不仅仅限于对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艺术手法的选择,为什么这样写不那样写,而且在于在一系列文章中,为什么这一篇文章中这样写,而不是另外一篇文章的方法,不管是同一作者还是不同作者,都是很值得研究的。

d.这就要求教师有一种起码的讲究,就是科学的抽象能力,从操作来说,就是提高可比性,把本来不可比的,提高层次,成为可比的。最基本的,就是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的抽象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就是在相同的文章中发现其不同的东西,在不同的文章中发现了相同的东西,才能进入具体分析的境界。否则就只能在形象表面,甚至外面徘徊。

结论:有了这种能力,教师就有了主动性,就有了研究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就没有主动性,也就没有研究能力。这就是对教师的素质的挑战,缺乏这样的素质就不能在阅读过程中,化被动的阅读为主动的阅读。

抽象的理论是枯燥的,为了把问题说得清楚一点,以一个文本,来进行细胞形态的解剖。

就《背影》而言,我们采用了发展了的、有别于新批评的“细读”法:

2.“还原”:把未经作者加工的原生的现象想象出来和作者艺术加工过的作品加以比较,这和现象学的“还原”原则有一致之处,不是被动地接受文学形象的现成样子,而是想象把目前现成的观念或者解释“悬搁”起来,想象出、推导出本来,在原初状态,它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这样就可以提出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而是创作论上的问题:

如果回答,因为背影最突出,因为背影最为感人,这是同语反复。因为我要问的是为什么背影最为感人,而你说,因为它很感人,所以它就感人,这不但等于什么也没有说,而且还把对于思考的要求降低了。

从现象到现象的滑行,而且还很满足,就造成了麻木。

我们中学乃至大学老师往往就被这种表面的思想习惯所蒙蔽了。这是一种自我蒙蔽,舒舒服服地把自己思考的自由给剥夺了,一点点被强制的痛苦都没有。

用法国思想家福柯的话来说,就是现成的话语,它有一种力量,障蔽着我们的创造性的思维。这种话语有一种权力的性质。让你在无意识里受它的统治。所谓素质的提高就是要有意识地打破它的统治。恢复思想的创造力。用西方文论家的语言来说,就是“去蔽”。

对于教学和研究来说,就是科学的抽象力,具体分析的能力,也就是原创性。

a.《背影》没有写主人公的面容,没有强调言语和表情。

b.光是有了这一点,还不够深刻,还要比较;关键在于寻求矛盾、差异。

矛盾差异不是自然地突出在你面前的,芜杂和混乱的现象把它掩盖了。

为什么没有联系7因为,各自独立,没有在一点上统一起来。

没有联系的东西,如果在一点上统一了,就可以比较了。

c.找到同一性,异中求同,就是一个人的抽象力的最起码的表现,有了抽象力就可以提高可比性。

d.一是同类之比,最容易,如《荔枝蜜》,就可以拿来与秦良玉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来比。可是,可比性很少有现成的:写父亲的经典几乎没有。如果硬要比一比的话,可以拿罗中立的《父亲》油画来比。那是一张脸,布满了沧桑。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父亲,作者对父亲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就是个性,就是时代烙印,就是艺术品的生命。

如《荔枝蜜》本来好像和《背影》是没有可比性的,但是把抽象性的层次提高,把具体性的成分排除掉,就可以与《背影》相比:都是写无条件的奉献精神的。有了一点相通,就可以进入比较深入的分析:一个是写对社会无条件的奉献,一个是写对儿子的无条件的奉献。

不管多么不同,只要在一点上求得相通就可以比较了。世界上很少现成可比的东西,也没有绝对不可比的东西。

f.科学的抽象,要跨越的第一个障碍是事物和感性的差异;感性是具体的,但,是表面的,肤浅的,因而要进入抽象的层次,抽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是深刻的。要从肤浅的层次进入深刻的层次,就是要把不同的、感性的东西舍弃掉,把共同的、抽象的东西概括出来。科学抽象的最起码的要求是从感性之异中求得理性的抽象之同。

比如,西瓜、飞机、书本,从感性上来说,是不同的,但从理性上来说,它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商品。从感性上来说,细菌、砂子、电视机,是相去甚远的,但是从抽象角度来说,它们都是物质,是属于同一范畴。

就文学作品来说,和《背影》现成相同的作品没有,就采取异中求同的办法。

但是,能不能从感性上不同的作品中,提出理性上共同的东西,这就是对于异中求同的能力和魄力的考验。比如,《背影》不同于冰心的《笑》,冰心就写了三个笑,三种不同的笑,但是同样写爱的价值。在写人的局部方面是相同的。还有一点,冰心写的是,孩子和妇女、母爱的温情。和朱自清所写的,在亲情上,在人与人之爱上,是相通的。

但是,这样的异中求同的层次是比较低的。光指出这两篇文章有相同之处,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还要在这个切入点上深入下去。

g.这就进入到第二个,也就是更为高级的,同中求异的层次。

为什么?因为这是抒情散文,通常是讲究诗意的,而诗意是讲究美化的。面容,笑是比较容易美化的,而背影却是不容易美化的。通常写母爱的文章多如牛毛,而写父爱的却异常罕见。朱先生的难度比较大。因而取得成功的程度、经典性也超过了《笑》。

1.父亲对儿子的深厚的情感的特点是:在开头不但没得到理解,反而被误解,觉得可笑。

这种方法,在章法上叫做欲扬先抑。这没有什么特别的创造。

这里的功夫,在于朱先生写得不做作,很从容,没有过分地强调和夸张。

a.被感动的原因不是像杨朔那样一种崇高伟大的精神,也没有刻意营造强烈的诗意。

b.文章,虽然总体上说,也是抒情的,诗意的,但是关键的动作,导致儿子感动到自我谴责的,却并不是那么崇高,至少不是那么美妙的动作。这些个动作,很是笨拙。并不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儿子去买橘子,可以更利索,而父亲的动作既没有更高的实用性,从表面上看,也没有诗意。

c.所用的语言和手法,并不是诗意的描绘。不像在《荷塘月色》中(注意,这是在用异类相比的方法)那样,用了那么多的排比句法,那么多的美丽的比喻,还用了很复杂的诗意的技巧,比如:通感(光和影的旋律,像小提琴上奏出的名曲,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但是《背影》基本上是叙述,也许可以称之为“白描”。

d.然而就是这些没有用处的动作,却使作者和读者感动了。

没有诗意的变成了很有诗意的,没有实用的价值,变成了很有情感(审美)价值的,这从美学理论上说,就是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之间的错位,或者要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艺术性,就得要情感超越实用理性。

e.更加重要的是:当作者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父亲自己却没有感到自己有什么了不得之处。

在我们讲授的过程中,已经广泛地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如和《荷塘月色》的比较,二者都是追诗情的,是异中求同的层次。

同中求异的层次,则是指出《荷塘月色》是追求大自然环境的美化,对自我感情的美化,甚至连独处的孤独都是一种自由的美。

?背影》则是亲情的美化,不过表面上是某种程度上的“丑化”,然后过渡到相当程度上的美化和诗化。

这种比较的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朱先生的作品,可以说是适用于一切文学文本。

用还原的方法包括历史的还原,进入了历史语境,就使本来没有联系的作品发生了联系,有了可比性。在同样的历史时期,当然有可比性,有的文本具有现成的可比性,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和《荷塘月色》同样是没有直接的社会政治情绪,着重于个人情怀的,又都有一种对于异性的吸引力的拒斥,但又抑制不住潜在的“骚动”。也有一些是没有现成的可比性的,如《背影》和朱先生早期的一些作品《梅雨潭的绿》之类。这就要提高抽象度,使其在更高的层次获得可比性。如两篇作品都抒情,但《背影》的最佳处在叙述而《梅雨潭的绿》则在排比的直接抒情。从时间上来说,是横向的比较。还有一种纵向的,也就是历史的比较。如,朱先生早期的作品比较华彩,而到了晚年却力求朴素,把情感转向比较深沉的内涵了。这就提供了另一种境界,懂得多种境界及其发展转化,对于我们的写作和欣赏无疑提供了更开阔的天地,写作起来,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荷塘月色》中最关键的一句是“那时最热闹的要算是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鸣,不过,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他并没有把荷塘月色全都写进去,只是写了和他情感相通的一个方面。否则就不能取得《荷塘月色》的和谐和意境。

从《背影》中也可以看出作者的省略,作者的回避(如有一个材料说,他是在家乡工作了,工资却被爸爸去拿了,而不愉快,才促成了他写这一篇表示忏悔的文章)。从文章中看,写到父亲与他的矛盾,“触他之怒”,“待我不如往日”,“我的不好”,都含含糊糊。被省略了,被淡化了。

从这里,可以得到一种启示,文章的好处不但在于他强调了什么,而且在于他省略了什么。这一点对于欣赏有好处,对于写作更有好处。只有知道要省略什么,不写什么才能有自己的个性,才能找到自己,有了自己的特殊的感觉和情感,才会知道应该写什么,强化什么淡化什么。

第6篇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文字质朴,感情深沉而内敛。这篇文章本来是供初三的的学生学习的,在教材改革后,改为供初一年级的学生学习。问题就随之而来了,初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十一岁或十二岁,年纪小、理解力比较弱,往往无法体会文章中深沉而内敛的情感。如果简单地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

在以往的教学中,为理解《背影》一文的内容,我一般会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一共写了几个背影?其中写得最详细的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见到的?

2.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哪些词语富有表现力?

回答这样的问题并不难,但我总感觉学生无法融入课文的情境中,无法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他们不但无法体会文章中父子相爱相怜的情感,反而会觉得文章平淡无味,“买几个橘子有什么感人的?”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嘲笑“父亲”的“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穿着和“肥胖的”身材。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的年纪小、理解力差是不可能一下子改变的。我只能调动和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教师的讲解得当,初一年级的孩子应该可以学好本文。

为了使学生融入文章的情境,我没有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而是在起始课上,配合柴可夫斯基的乐曲《如歌的行板》进行范读。在如泣如诉的的乐曲声中,随着我的朗读,学生的表情渐渐沉重起来,有的女孩子甚至眼圈都红了。这就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朱自清笔下的父亲的形象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抓住了特定情境下的父亲形象进行描写的,所以下一步的提问我主要是围着文章的情境展开的。我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

2.面对这些变故,“父亲”和“我”的心情有何不同?

在学生回答“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父子分别”后,我及时点拨——古诗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面对丧母之痛,“父亲”心中是怎样的悲哀、无奈与自责?!儿子尚在读书,家中一贫如洗,“父亲”“谋事”的心情会是多么急迫,况且一份工作对一个男人来说,不仅意味着一份收入,更是他维护尊严与体面的必须。面对着“生离死别”,这是人所无能为力的大悲哀,可“父亲”却还要在儿子面前保持他的镇定与坚强。此时此刻中,此情此景下,你能体会父亲的心情吗?在座的学生没有了轻率的回答,代之以叹息。

为了理解“买橘子”一段中在对父亲艰难的动作描写中体现出来的父子相爱相怜的情感,我画了一个月台和铁道的示意图,并请学生结合图说一段话,说说如果你去买橘子情形是怎样的,注意形容词和动词的使用要准确。

我提问的有男同学,也提问了女同学,他们的回答中出现了“飞快”“迅速”“跳”“跃”这样的词语,我抓住时机进一步提问这些词语使用的理由,使学生由此理解父亲在过铁道、买橘子的艰难动作中表现出来的爱子深情,以及我对父爱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朗读文章的重点段,学生能读得深情、含蓄。对重点词语的确定和理解也能够非常自然流畅的进行。最关键的是学生是真正的用自己的心体验了文章中的情感。

在课后小节中,我说:“父爱无言。他们对子女的爱不像母爱一样表现的那样明显、细腻,但是他们对子女的爱一样深厚。我们需要用心来体会在生活的细节中、在我们不留意的言语和行动中,父亲正默默的爱着我们。请大家认真的想一想,回望你的生活经历,看看有哪些是被你忽略的父亲的爱的表示。并且给你的父亲写一封信,告诉他,你看到了并理解了他对你的爱。”

从第二天的作业中,我很欣慰的看到,以前被孩子忽略甚至反感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孩子认真的回忆中,又浮现了上来。他们不但理解了《背影》一文,并且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课文相结合,使情感得到了升华。应该说《背影》的教学是成功的。

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情感之后,在学习同等程度的文章。学习应该是前瞻性的。这种前瞻性和学生的差距不是不可弥补的。只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与文章的感情产生相通性,同时利用情感促进认知。所谓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这种内心体验的基础是人们认识改造的客观世界。因此,这种内心体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东西。它必须附 着于它所认识改造的对象上面。这样,就产生了情感对象。在语文学科中,这种情感对象具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语文形式美的一种感情;一是对语文内容美的一种感情。认知与情感同属人学习的心理过程,情感行为与认知行为具有基本的统一性。正如现代心理学先驱威廉·詹姆士分析的那样:“从认知角度看,所有的心理事实都是智 慧的。从主观角度看,全部的心理事实都是感情的。”“认识与情感永远不能完全分 开。”情感“是从某些认知领域里日益增加的信息中产生的——也就是说,情感也会 在认知目标的展开过程中‘自然’地产生出来。”可见,认知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情感,情感产生有赖于认知。认识越深刻,情感越深厚。所谓“知之深,爱之切”便是如此。反之,认识越肤浅就会导致情感的浅薄。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kl5n1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