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3篇 自我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的提升之路

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3篇 自我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的提升之路

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反思。这种评价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优缺点和潜力,从而有意识地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果。此外,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认知水平。

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3篇 自我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的提升之路

第1篇

生珍贵的四年大学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回首四年的大学校园生活,有过渴望,有过追求,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我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首四年的生活,从入学时的懵懂少年,到如今踌躇满志、即将踏上社会的青年,四年的成长,在此作一个评价。

进入大学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社会,所以在入学前我就下定决心,在大学里不能做一个读死书的书呆子,要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刚入学后,我参加了院、班里的学生干部竞选,虽然都失败了,但是我从来不气馁,我始终坚信:只要自己是真的有能力,迟早有一天别人会发现的,迟早有一天我能够找到我自己想要的舞台,时间会证明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大一第一个学期,虽然我什么职务都不担任,但是我却协助老师和班委做了很多事,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果然,大一第二个学期,班里的同学直接推荐我担任了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大二时,被学院推荐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大三通过参加竞选被选为院分团委、学生会副书记及学校教学监控处学生信息员。在四年的学生干部生涯中,我学到了很多普通同学学不到的东西,让一个平凡的我变成了老师和同学们眼中有着一定组织领导能力、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丰富的处事经验、优秀的社交能力及良好人际关系的自信、优秀的人。我的能力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除了学生工作之外,我还积极地参加社团活动。大一的时候和几个同学一起创办了生命科学学院的第一个对外的社团:绿野觅踪协会,创办过程的辛苦也只有我们几个深深有体会,但是那份喜悦之情也只有我们几个甜在心头。

作为一名学生,学习依然是最重要的任务。在学习上,我曾经迷茫过,但是很快,我也找到了我想要的方向。我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紧张、繁忙的学生工作中,我更能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我深知自己课后的时间不能和其他同学的画等号,于是我珍惜每一堂课的时间,珍惜每一堂课老师讲的内容,课后在不断得地“挤”出时间来充实课堂的内容。我热爱自己的专业,但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不忘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己。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我连续几年获得了专业奖学金。

在学习知识的期间,我更与老师们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由于自己热情诚恳的性格,所以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与同学们相处的很好,而且也受到了身边许多同学的欢迎,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四年来,我社会实践的能力也有了很大地提高。除了积极地组织、参与校内的各类活动,我还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办家教,禁毒宣传活动,三峡库区居民生活情况调查等,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我的人生阅历,也使我锻炼了自己的交际、办事能力。年暑期社会实践——三峡库区居民生活情况调查,由于实践队所有队员的共同努力,我们获得了省级“优秀社会实践队”的光荣称号。

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3篇 自我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的提升之路 第2张

第2篇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新课程要求评价要关注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我不以考试分数作为评定一个学生的发展,而是综合使用量化和质性的方法。通过互补,实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如:在第三单元 课题2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分子)中,我设计的主要教学环节为: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提出问题(感受分子、原子真实存在存在?)——解决问题(通过播放视频、学生交流)——学生分组实验探究1、2——交流总结(分子的基本性质)——突破难点——知识拓展——小结——课堂检测。整节课从学习常规、学习态度、合作与交流、学习效果四方面来评价学生。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每学期一总评。评出月学习标兵和学期学习标兵,并给予奖励。

第3篇

身为地理教研员,深入基层无数次地听课评课,成为我们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用什么样的标准衡量现代中学地理教学?怎样科学地分析和评价一节地理课?怎样更有效地利用下基层听评课这一管理行为对基层的地理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这一课题成为每一位地理教研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本人多次在基层的听评课活动中同老师们提到自己评课的“六看”,现将这“六看”整理出来并加以必要的说明同大家共同讨论商榷 。

1、教学目标要明确、适当,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

刻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符合课程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是衡量一节地理课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教学目标决定着授课的方向,贯穿着全课的始终,全课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对教材每一部分的教学活动均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所以教师在备课中首先要认真阅读本部分教材的课程标准,仔细地体会课程标准要求的内涵实质。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要严重超标,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要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造成学生知识的缺漏和能力的降低。

2、教学要求要适当,要切合学生实际,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刻师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教学要求。学生素质好,要求可适当高些;学生基础差,要求可适当降低,同时要兼顾优秀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都有收获和提高。这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刻师对一节课教材的把握梳理是一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和重要前提,教师对教材的梳理要做到系统、清晰、条理、顺畅、以纲带目。重点难点把握准确,难易知识处理得当,重点问题拓展到位,教学用语科学准确。这一要求也是最能体现一个教师专业基础是否扎实、备课工作是否充分的重要环节。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学生手中的教材只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素材,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灵活的运用和使用教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方面要认真地分析本部分教材的知识体系,同时要适当地的查阅与本节知识相关连的一些资料信息,在此基础上力求对本节教学内容找到一条即便于知识要点的串连,又感觉整个教学过程自然顺畅的“线”,最后再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及教师感觉有必要补充的素材和信息恰当的穿插到这条线的主干或分支当中,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自己梳理设计的需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搬迁、增减。即依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在新课标教材内容编排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情况下更需要教师注意此点。这也是每一个负责任教师备课工作中付出精力较大的环节之一。那种完全依据教材顺序照本宣科、机械叙述、知识点堆砌的课堂教学根本谈不上什么备课,更难谈什么教学效果。

刻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但在使用教材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使用力量。一节好课应该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化易、抓住关键。

对重点内容,要做到重点处理、练习要充分、拓展要到位,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掌握得准确、牢固、熟练。

对难点知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列举实例,深入浅出地加以说明,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把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简化、易化。

抓住关键是指对理解和掌握本章、本节知识起决定作用的知识点,教师要在讲解、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确实理解其地理意义,明确掌握关键对建立知识间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地理知识教育是地理能力培养、思想情感教育的基础,地理能力的发展、情感品德的提高,也能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轻视地理能力培养、情感思想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脱离教学内容的空洞说教都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成功的地理课堂教学,是寓能力的培养于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寓思想教育于地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之中。特别需要一提的是这里的地理能力是指学生的自学阅读、提取信息,理解分析、处理应用等多方面的一种综合能力,在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刻学过程是教学各个环节(包括导入、讲授、活动、互动、反馈、总结等)连续活动的整体,是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最重要的途径。教学过程的优劣,各环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流畅,衔接是否

眶密,直接影响地理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进行巧妙的“链接”,合理选择教学过渡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否则容易引起教学上的随意性,出现思路混乱,知识堆积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首先要能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水平和教师特长择优选用教法,并能根据课堂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需要,以一种方法为主,合理地将几种方法组合在一起,课堂气氛显得活泼而生机,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一种良好状态。其次,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废止注入式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不管哪种教学方法,都可用是否有“启发性”这个总思路去衡量之。

2、重视直观教学,合理选择教具和其它教学辅助设备。

刻师应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并尽量自制一些简单的教具,加强地理课的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发展形象思维,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刻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中。在讲述具体地理知识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教材,如何记笔记,如何记忆和回答问题,如何读图和绘图等地理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掌握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1、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教态潇洒、自然、、文明、大方、亲切。教学语言要富有激情和亲和力、感染力,同时要做到准确、规范,更不能用乡言土语代替地理专业术语。在这一方面不同的教师个体之间的确天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相信勤能补拙,大量的实例也证明了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是可以取得较大进步的。

2、教师板书要做到字迹工整,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布局巧妙,整齐美观。板图板画要简洁、清晰、准确。板书板图技能是每一位地理教师必要的教学基本功,特别是当前的许多青年教师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具使用娴熟、自然、恰到好处。

4、教师课堂应变和调控能力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交互过程,它充满着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或者是学生同步配合不上,或者是学生提出一些古怪、超本超纲的问题,或者是课堂突然受到一种外界因素的干扰,或者是个别调皮的学生无理取闹,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妥善地处理,避免课堂教学陷入困境或僵局,从而反映该教师组织教学中的应变和调控能力。

没有广泛学生参与或学生参与度很低的课堂教学不能称为一节好课,这也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课堂上要真正体现学生是思维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要注意启发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学习,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组织学生广泛地而积极的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使教和学达到和谐统一,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良好状态。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先问自己一声:这样做的效果会怎样?要紧紧围绕有效和高效这一核心要求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当然这里所说的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效果,内容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同时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总之,一堂好课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整节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和听课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gx0p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