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第九区观后感1003篇 文学异邦:第九区观影100感

第九区观后感1003篇 文学异邦:第九区观影100感

《第九区观后感100》是一部具有震撼力的电影,它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了一个惊人的未来世界。该影片深入探讨了人类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社会变革,以及人与外星生物的相处之道。通过生动鲜活的画面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剧情,它引发了观众对于人类命运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第九区观后感1003篇 文学异邦:第九区观影100感

第1篇

这部纪录片式的电影,仿佛就像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距我们不远的时空。这是高2那年,躲在被窝里看的也许会是我认为最棒的外星人题材的科幻电影,那个晚上也是无数次梦到电影情节。

昨天,跟恰好也正在读高二的妹妹看了一遍,推荐她看我觉得最好的科幻片,看完她也是很激动地与我讨论里面的故事情节。有时候电影真的反映出深层次的东西是我们需要感悟的,我和她都幻想到我们如果是电影中的维库斯,那是有多么地绝望与难以自拔,这样想,如果你不被整个现实社会所接纳了,你身边的好友甚至是亲人都跟你划清界限,自己却要去寻找寥寥无几的希望,那是多么无助。贯穿全篇,他身边的人都在回忆中叙述与他在一起的日子里,看的出来,主人公是个正直善良,有怜悯之心的人,至少对比影片中那个险恶的队长和那群尼日利亚黑帮来说,从他身边的人的表情来看,显来的对这件事的漠不关心而感到愧疚,当然,这也在所难免的,谁处于那个角色获得的帮助都很少。人性的弱点在大虾面前无限地放大,感到很悲哀。

这些是自己的一些拙见,但对我来说是真实的个人感受。如果我生活在第九区,或许就会和大虾们一起反抗人类,不知道此片的续集会这么写么,维库斯以后的故事会是怎样呢?都那么久了,咋还没出续集呢!

第九区观后感1003篇 文学异邦:第九区观影100感 第2张

第2篇

我喜欢这部片子,看的晚了。最近闲了下来,疯狂的开始看片子,这部电影脑海中隐约有印象,看完之后,彻底震惊,这种科幻,真实的好像就发生过一样。真的觉得,在约翰内斯堡存在一个第九区,里面关着外星人。

有人跟我说我写的影评过于感性,总扯一些有的没的,所以这次在扯有的没的时候,我先来分析一下影片的风格。

整体上来说,影片使用的是伪纪录片的拍摄方法,看起来像是真实的纪录片,有些摇晃的镜头,还有随时跟镜头后面的人交流都增加了真实感。不得不说,这种用纪录片的方式做出来的电影凭空增加了几分真实的感觉。战争场面拍摄的激烈但是不失紧张感,多角度快节奏的剪辑加上类似监控的画面,让战争场面看起来非常的惨烈。

很多科幻电影若是有外星人的话,就幻想外星人是来毁灭地球的,但是本片描绘的却是一群来避难的外星人,人类对于弱者标榜的是关爱,但是实际上这种关爱是建立在人类的自私和优越感上的。

主人公先开始对待外星人的态度就像大多数人类一样,傲慢而随性,谈不上坏——比他坏的还有很多,但是却也不能算作好,把他们看作是低贱的生物,直到他开始转变,他所钟爱的一切都不再接纳他的时候,外星人群体接纳了他,即使他以前并没有很友好的对待他们。看到这,真的为了自己是一个人类感到羞耻。所以在最后外星人反击的时候,身为人类,真的感到大快人心——可是收拾你们这群兔崽子了!维库斯最后变成了真正的外星人,但是他还是挂念着他的妻子,会在垃圾堆里为她做美丽的玫瑰。真的是一个有爱的结局,但是这种美好,却让人心碎。

想起了一句话:非吾族类,其心必异。一个种族对待另外一个种族,总是剑拔弩张的,不管其中一个种族多么的无害,总归不能是全心全意的友好,更何况片子中,外星人是来避难的,占着地球的资源,还破坏着地球的规矩。同一件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就会有不同的是非,在外星人看来非常有趣的事情,在地球人眼中可能就是灾难,试想想,你们家住着一个人,经常随意的用你的东西还不收拾,不管是再好的朋友,也会有不愉快的那天,更何况还是外星人!

其实说着很容易了,做起来实在太难了。你很难持续的对一个人好,但是却很容易持续的对一个人很坏,并会为这种坏找借口,能理解,因为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人类,但是令人动容的是,有些人,他会在在垃圾中为爱做一朵不会凋谢的玫瑰。

第3篇

看完《第九区》是有些失望的,的确,它具有很多被影迷奉为经典的潜质,高潮迭起的情节支撑起广大的受众面,发人深省的内涵提供了被解读的可能性,而将各种深沉的命题融于一个关于外星人的商业科幻故事,则赋予了影片十足的新鲜度和爆发力,但它的优点恰好就是这部片子最大的缺陷所在,这部集娱乐性,艺术性,创造性和话题性于一体的片子最大的问题也许并不在于它本身有多少bug,而在于它拥有太多可以令人膜拜的元素,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增大了影片被高估的可能性,元素本身代替了电影实际的水平与力度,影片被捧得过高,反而会抹杀掉它本身的价值。

本片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它予人娱乐的同时,令人深省人性的阴暗,对种族隔离的影射,对排除异己的批判,对背信弃义的讽刺,对以强凌弱的厌恶…但是,从任何一个方面,影片都没有挖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男主角通过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人性的阴暗感同身受,而这基本也是观众通过影片提供的这个全新的视角所能感受到的全部,如果实实在在地拍一部关于南非种族隔离的影片来揭露同样的东西,相信照样是一部好片,但恐怕不可能引起这么大的热潮,因此,影片的成功,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形式的胜利。

这样的说法本身是不带贬义的,作为商业片,那些毫无大脑的视效大片无疑都被《第九区》扇了一个耳光,但它的剧情和内涵本身,却未必能支撑得起影迷们疯狂的过分赞誉和解读。更过分的是,在很多过于兴奋与狂热的观众眼中,已经容不下任何沙子,容不下任何一点批评和质疑的声音。诚然,有时批评的声音确实让人觉得不舒服,例如某个路人甲突然冒出来,二话不说就直接喷一句“这片子很烂!”,谁也会忍不住给他飞上去两脚。但是,《第九区》近来的状况却远远超出了这种限度,任何一句关于《第九区》的负面评论都很可能会遭到百般的讽刺挖苦与围攻,乃至对言论者欣赏层次,观影心态,人生价值以及人格的全盘否定和鄙视。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过分挑剔,的确,对一部电影的挚爱可以让人包容它的'一切缺点,对我而言同样如此。只是,每个人都有无条件地为一部电影倾倒的权利,却并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义务,更何况仅仅针对《第九区》一部片子的喜恶,并不足以代表任何人看片和生活的情趣和态度。因此,在你为它拜倒震撼折服得一塌糊涂的同时,请尊重别人为它挑刺的权利,尤其是那些言之有物,并非哗众取宠的挑刺。换句话说,你看完《第九区》,为那些被当作异己的外星人感到不公,为影片对排异的探讨所深深震撼,然后转身就去谩骂诋毁那些认为本片不至于那么完美的观众,你不觉得这才是对影片本身最大的侮辱吗?

我承认,挑刺本身并不难,用心去体会一部影片比挑刺困难得多,也可贵得多,但随口吼几声“震撼”“激动”“深刻”“完美”,也远比真正静下心去回味一部片子来得容易得多。为什么如今《肖申克的救赎》要面对这么多的质疑,就是因为它已经被很多人神话到了一个它本身并不具备的高度,其实,andy的隐忍和执着才是影片最打动人心的力量,也是影片在令人震撼之后最值得细细回味的地方所在,然而过高的追捧让观影失去了品读的耐性,也让这份本应是细水长流的韵味变得不复存在,抱着朝圣的心态去观看这部片子,失望也就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同样,《第九区》也是一部重在回味的片子,我在上文说它并没在任何一个方面挖掘到一个全新的深度,并不是在装逼地说这片子多么没劲多么没深度,只是这部内涵并没有浮在最表层滥深刻滥煽情,又没有藏在很深处需要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方面深度解读才能挖掘出来的片子,最需要我们做的只是在看完片子的震撼之余,沉下心去品味它来自于每一个层面的思索。我忍不住怀疑,当影片被人无休止地捧高,当所有的不同意见都被无理地压制下去,这部片子还能剩下些什么?我们还能给新一批的观众留下些什么?

这篇文章的某些语气与措辞也许会让一部分人看着不舒服,在此我先道个歉。这篇文章并没有对影片本身进行多少分析,也没有从细节上挑任何的刺,因为我觉得该说的别人都说过了,我没有能力看出什么别人看不出的东西,而除了大家心里其实都明白的毛病以外,我也挑不出什么多余的刺来,并且也没什么必要。需要说明的是,我喜欢《第九区》,只是被捧得太高,难免会让人产生言过其实之感,同时,为一些客观地说本片的不是,却遭到遍地围攻的人感到一些不平,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与动力所在。的确,任何人都有权利无条件地赞美和膜拜这部《第九区》,但至少请发自内心地觉得它真的有那么好,那么震撼人心。浮躁的赞美就和浮躁的谩骂一样没有意义,而对各种不同意见的无条件抵制,只会让一部难得一遇的好片子变得越来越短命。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7d6o15.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