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大学专业导论心得论文5篇 "开启大学专业之门:筑就成功路上的第一步"

大学专业导论心得论文5篇 "开启大学专业之门:筑就成功路上的第一步"

本文将探讨大学专业导论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的影响。通过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等方面,学生能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导论课程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术成就。

大学专业导论心得论文5篇

第1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人们对于农村水资源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阶段的农村大部分水资源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只有加强对农村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才能在农村饮水工程中让居民的饮用水得到保障,下面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水处理技术与净化工艺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资源,只有掌握好饮水安全工程中的水处理技术和净化工艺才能保障普通群众的日常用水安全。而目前我国农村的日常饮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饮用水的水处理技术与净化技术不够完善而导致的饮用水的安全性不足,因此,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中的水处理技术和净化工艺还有待改善。只有保障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净化技术的先进性,才能让农村的经济发展得到快速上的提升,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保障。

农村目前的饮水问题对于实现农村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最近几年以来,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中的水处理技术和净化工艺有了一些进步,但是在根本上还是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农村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是采用过滤的方式来实现的,而这种方式的处理技术不仅仅对于环境和外在条件的要求比较高,还对于污水本身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污水本身的含有的渣滓比较多,而且颗粒微小,利用过滤的方式就不容易净化水资源,因为颗粒过小的溶质很容易与雨水结合形成所谓的胶体,而并不是以沉淀的形式漂浮在了溶剂之内。

在另外一个方面,由于农村的实际情况污水所含的颗粒物都比较大,但是较大的颗粒物渣滓也不利于污水的过滤处理,这是因为比较大的颗粒物会造成处理时的负荷和难度增加,增加了处理过程中所要用到的药量和所排出的泥浆量,这样无疑会给污水净化过程带来很多的麻烦,从而提高了整个水处理过程成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国农村现在由于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在生活中将一些富含有机物的废料和生活垃圾都倒进了河流里和池塘里,这样就会导致水里的藻类等微生物的疯狂增长,因为有机物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然后微生物疯狂的增长给农村水处理技术带来的麻烦就是水中的含氧量和含氮量大大的降低,因为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而导致了水中的鱼类和虾类生物的大面积死亡,这些水生生物的死亡又会进一步污染水质,给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条件,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如果不加以处理,农村的水资源就会被彻底污染。就另外一个方面而言,由于微生物对于颗粒物质的结合能力比较强,所以导致水中的污渍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不容易通过传统的过滤方式来清除,给污水处理过程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对水处理的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藻类的疯狂增长不仅会造成水处理过程变得困难,还会对于水质本身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比如说改变了水中的磷氮氧硫等元素的含量,减少了水下生物的生长环境,从而破坏了整个水下环境的生态平衡。还让水质的颜色和成分发生了变化,如果人们不加以处理和净化直接饮用这种受到了严重污染的水的话,就会在人体内产生一些生物毒素,从而影响到了人体的健康,威胁到了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上级的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控力度,严格禁止对水资源的过度污染,特别是将生活废料和生活垃圾直接排入到自然界的水流之中,要从根本上控制水中的藻类生物的增长。就我国目前的饮水安全工程中的水处理技术和净化工艺而言,水处理技术实在是难以达到要求,现在污水处理技术要对胶体和藻类生物有一定的去除能力,而且水处理技术的效果要好,速度快捷,方法简单,经济适用。虽然利用高分子电解技术等一些先进的科技手段能够达到完全去除水中污渍的能力,但是这种技术的成本高,设备昂贵,并且一次只能处理一部分的废水,效率也不是很理想。所以,我国饮水安全工程中的水处理技术和净化工艺还有待提高,只有研究出一种效率高,简单实用而且成本低的方式来去除污渍,净化水资源,才能彻底地解决农村的居民饮水和安全用水方面的问题。

对于不同的污渍有着不同的净化方式,比如对于颗粒物较小,或者是颗粒物变化较大的污水通常采用添加结合剂的方式来让污渍沉淀下来,然后再利用过滤的方式排出废水中的污渍,以达到净化水资源的目的。其中的原理就是要根据污渍的物理性质来选用不同的添加剂和结合剂。不同的水中的污渍对于不同的结合剂的结合能力是互不相同的,因此在添加结合剂之前一定要对所需要净化的水进行分析,弄清楚水中的重要污染物的成分和组织,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结合剂净化水资源。

利用结合剂与污渍之间的吸附能力,将颗粒比较小的物质集聚在一起形成颗粒比较大的物质,最后通过过滤的方式将这些物质排除在外。这种添加药剂的方式总的来说效果比较好,而且成本也不是很高,对于颗粒物较小甚至是胶体的污染水也适用,因此,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大部分水资源的净化处理都采用这种技术。对于一些藻类污染的水资源而言,目前的处理难度比较大,一般都采用降低水中超标元素的方式或者是提高水中的含氧量的方式来处理水资源。

有一些水资源的氨氮含量比较多,因此氨氮类的微生物就大面积地生长;另外一部分水资源含有的硫磷含量比较多,所以就造成了含有硫磷水藻类微生物的大面积地增长。因此,在实际的处理技术之前一定要对水样进行成分分析和研究,判断水中的各个元素的含量,然后添加一些化学物质来降低水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同时又要注意所添加的药剂不能过于昂贵,效果要好,并且不会产生有毒的物质危害水下的其他生物的生长。另外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添加药剂氧化或者是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式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因为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有限。而且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不是非常高,只能通过化学方式或者是物理方法来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以增加水下生物的含量,利用水中的食物链之间的管理来减少藻类微生物的含量。

这种解决方式比较理想,绿色环保而且效果显著。虽然我国现在采用的这两类方式的效果还行,但是总的水处理成本还是太高,所以并没有进行广泛的使用。相反,对于藻类污染的水资源,要严格控制有机物的排放和生活垃圾的排放,从根本上杜绝水中微生物污染的情况发生。针对于水中的藻类生物过多造成的水色变质、有毒物质增加的状况,现在采用的最多方式就是利用人工进行打捞,将这些藻类生物打捞出来,或者是增加食用藻类生物的含量来减少藻类生物的生长,以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但是,总的来说,最好的饮水安全工程中的水处理技术和净化工艺就是加强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控,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知道水资源的重要性,懂得爱护水资源和节约水资源。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水污染情况的发生,同时加大对于水资源净化技术的研究,以增加净化效率和降低水处理成本。

通过上面对于水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饮水安全工程中的水处理技术和净化工艺还是不够成熟。上级的政府应该要加大对水资源净化方式的研究,同时提高广大群众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生活垃圾和生产废料的排放,才能减少水中污染物的含量,保障农村饮水和用水的安全性,以达到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郭大贵.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来水处理技术[j].大科技,2016(30).

[2]庄永娟.农村饮水(高浊度、硫酸盐超标)净化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0).

[3]孟令伟,杨林等.低成本慢沙过滤净水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33).

大学专业导论心得论文5篇

第2篇

这次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的金融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金融监管的模式和监管的效率等方面引发了学界和 社会的深思和探讨。本文从金融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金融危机后美国等国家的影响和改革方案,浅析了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的措施和 发展新动向,以期能引发一点思考。

由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的 经济 政治和 文化生活都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不断升级,过度包装的金融产品通过美国在全球金融业的绝对影响力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而监管的过滥和过松又使这些广泛流转的金融产品有了极大的不安全因素,这都为危机的全面爆发和多米诺连锁反映打下了伏笔。在经济层面上,人们开始反思房地产市场的经营和发展模式以及金融创新带来的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问题,在法律上我们不得不重新定位监管的地位和其应发挥的作用。

长期以来,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以繁杂著称于世,可用“双线多头”概括之。1999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在废除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的同时,构建了以美联储为主、各功能监管机构为辅的“伞形监管”,同时建立了一套允许银行、证券公司、 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服务提供者之间联合经营、审慎监管的金融体系。该法解除了银行进入证券业和保险业的所有限制,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建立金融控股公司从事各类金融业务,混业经营模式的确立。这一法案在加强了金融服务业竞争积极性的同时,使得监管机构对纷繁复杂的交叉于金融部门间的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成为空白,这也是此次金融危机国际普遍对美国的金融监管存在不满和质疑的问题。

美国的这场次贷危机本身已经通过贸易、金融、市场信心传染等渠道对中国产生影响。我国的股市和油价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央行数次降低基准利率来拉动内需,大量建设基础设施和发掘农村的消费潜力,所以在这次危机中很多国际方面认为中国式独善其身的,实际上,中国受到的冲击很大,国际社会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改革,对中国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体制都有深远影响,在国际交易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中都可以感受到危机的影子。

20__年7月21日,美国总统签署了《多德一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为美国政府在立法方面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努力划上了句号。该法案的出台耗时一年多,历经财政部提案、众议院立案、参议院立案、参众两院协调统一版本、众议院及参议院分别审议两院统一版本等五个阶段是美国大萧条以来最声势浩大的金融监管变革。法案酝酿的过程同时是美国政府对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金融监管不力等问题的反思和纠正过程,体现了美国金融监管当局规范金融机构经营、整顿金融市场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及纳税人利益的决心以及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意图。该法案将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该法案共有八项措施,具体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1.增设4个新的监管机构。金融服务监督委员会负责促进信息交流和协调,确定新出现的风险,为监管机构提供解决争议的论坛,对联邦储备委员会识别“重大系统性风险公司”提供建议。全国银行监理会负责对所有联邦级别的存款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和外国银行的代理机构进行审慎监管。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将负责对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管理规定中不包含的金融产品、服务进行管理。全国保险办公室将作为财政部内设的机构,主要用来为资料交换提供场所,同时为全国和各州提供专业的金融保险信息服务。

2.提升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监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授予了联邦储备委员会更大的监管权,用来监测、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对重大系统性风险金融企业、非银行控股公司进行监管,同时改组联邦储备委员会,使联邦储备委员会将与财政部和其他机构共同商讨改组方案,以更好地协调新监管的权责分配问题。

在以美国为首的受到危机重创的银行金融机构纷纷倒闭的背景下,致力于银行业的稳健运行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出台了一些规范监管的文件,包括20__年发布的《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原则》,2009年发布的《稳健的压力测试 实践和监管原则》、《新资本协议框架改进方案》、《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框架的修订稿》、《交易账户新增风险资本计提指引》、《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和《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的征求意见稿。这些文件在规范银行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和资本构成方面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各国的银行业的监管改革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美国监管改革大方向值得肯定,不过,美联储权力空前庞大的全能型监管机构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其一,美联储的金融监管职能与美联储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是否出现冲突?美联储在大权在握的前提下能否继续保持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其二,谁来监管美联储?现在能否对真正掌握实权的美联储构成有效制衡还未可期,这将涉及到全球监管体系如何构建和政策监督的问题。其次,新法案仍遗留一些未解难题,如“两房”等问题。

另外,对银行的风险的界定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识别标准,新设立的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与其他机构在运行中是否能协调运作,上文提到其对系统性风险进行识别,但具体权限并没有清晰界定。而且美国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并没有彻底改变,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消费还将继续,对于将来可能产生的更加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现有的金融监管机构是否能完全覆盖监管,还是只能像这次的危机一样只是临时的处理机制。从一定程度上说,法案对这些问题都不能做清晰的解答,只能是摸索前进,不断完善。

(一)人民银行的职能转变和实现监管的全面性、系统性

1995年的《商业银行法》和1998年《证券法》确立了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基本模式。我国现行的“一行三会”的金融管理体制有利于提高金融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的专业性,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一体制的形成深受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的影响。所以此次危机所暴露的国际金融监管中的宏观金融管理缺位、金融监管不协调等种种弊端,也就会在我国目前的金融管理体制中有所反应。由于国内市场相对封闭、金融创新相对不足,我国金融体系免遭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产品的出现,大量的游离于监管真空带的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呼唤着一种更加全面而系统的配套监管机制的产生。

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 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我国应强化中央银行职能,明确人民银行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主要角色,确立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中的主体地位。与受危机重创的美欧国家一样,当前我国金融监管领域也存在宏观审慎管理缺位和微观监管“合成谬误”的问题,银、证、保三个行业监管部门以防范单个金融机构风险为目标,无法对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由此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给予足够的关注。

从承担的具体职能上看,人民银行具有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支付清算系统正常运行以及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定职能,在宏观审慎管理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所以要赋予人民银行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上的主导作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通常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源头,应明确人民银行在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中的主导作用。同时要树立中央银行权威,赋予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协调中的牵头人职能。在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分离、金融业分业监管的情况下,监管协调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而言尤为重要。建立和健全金融监管协调,关键在于确立监管协调牵头人,当前,这一角色应由履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职能的中央银行来承担。

上文中提及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改革文件中关于流动性标准的新建议,结合我国已经加入这一 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银行业发展的现状,应当继续深入推进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和相关规制的落实,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风险管理的政策、流程、工具和方法,提高商业银行全面识别和管控风险的水平。在将资本和流动性监管并重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银行业抵御风险能力在坚守资本数量和质量审慎监管底线的基础上,引导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和资本的规划上能结合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业务水平科学发展,合理把握表内外资产扩张速度,促进风险抵御能力建设与自身业务的协调一致发展。

推动银行业建立新的信贷管理制度,持续优化信贷结构通过强化针对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个人贷款和项目融资等业务信贷管理制度,推动银行业建立更加严格有效的信贷管理政策和流程,有效防范不良贷款风险。按照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部署,引导银行业进一步调整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把握信贷增速、节奏和投向,加强行业风险监测和管理,把银行业改革发展的良好形势巩固和发展下去。

在这场危机之后学者都在大力呼吁监管,实际上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是金融业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能因噎废食,金融业的自主竞争和发展是有利于其探索更加富有效率的经营模式,开发新的金融产品,给金融发展注入活力,关键是相配套的金融监管模式和内控机制能够协调发挥作用。

第3篇

当我来到南昌大学,来到自动化专业,我不禁又问我自己,选择了自动化,我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前途呢。

记得四个月前开始大学报名选专业时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电子信息科学类这一大类专业,纯粹是处于对它强烈的好奇。经过仔细筛选和比对,终究选择了南昌大学自动化专业,,说实话,虽然有老师在选专业前对各个专业做了简单的讲述,但由于高中丝毫没接触过自动化的知识,当时我选择这个专业对自动化还是没有太多了解,随着大一前几个月的自动化导论课的学习以及和高年级学长学姐的接触,我才对自动化学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近日又有幸听到了我们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的精彩的讲座,听着老师们滔滔不绝、深入浅出的演讲,我对所学专业了解更加深入,也渐渐体会到自动化应用领域之广,对社会影响之深。

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地进行操作或运行达到预定的目的。该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以及家庭各方面。不仅能帮助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更能扩展、放大人的功能和创造新的功能,能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系统必须是开放的,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必要的分析、处理、判断、决策、调整和控制。

具有不同程度“自动化”功能的装置古以有之。我国古代的指南车、木牛流马、铜壶滴漏,欧洲的钟表报时装置和一些手工机械,无一不反映人民的聪明智慧,多少都带有一些“自动”的味道。但真正刻意设计出来取代或增强人的智能功能,从而能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保证实现预定目标的自动装置最早应属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上的离心调速器。它自觉地运用了反馈原理,从而能在锅炉压力和负荷变化的条件下把转速保持在一定的范围。

20世纪是自动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一个世纪,这与控制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它作为自动化技术的理论基础,在20世纪经历了若干重要的发展时期:如20世纪初的lyapunov稳定理论和pid控制律概念;20年代的反馈放大器;30年代的nyquist与bode图;40年代维纳的控制论;50年代贝尔曼动态理论和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60年代卡尔曼滤波器、系统状态空间法、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性;70年代的自校正控制和自适应控制;80年代针对系统不确定状况的鲁棒控制;90年代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智能控制理论等。

自动化技术时时在为人类“谋”福利,可谓无所不在、无处没有。

自动化技术正在迅速地渗入家庭生活中。比如全自动洗衣机,不用人动手就能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电脑控制的微波炉,不但能按时进行自动烹调,做出美味的饭菜,而且安全节电。电脑控制的电冰箱,不但能自动控温,保持食物鲜美,而且能告诉食物存储的数量和时间,还能为烹饪美味佳肴提供建议。还有空调机能提供温暖如春的环境,清扫机器人能打扫房间等。

在工业的制造业中,数控技术的产生﹑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计算机制造系统的开发象征着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上的霸主地位。采用数控技术,用软件控制代替硬件控制,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加工的精确度。由于减少模具的使用,缩短了产品的研制周期。使得工业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而柔性制造系统则解决高度自动化与高度柔型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柔性制造系统不仅实现自动化生产,还在一定的范围内满足不同加工任务。具有高精确度和高效型的特点!这些优点是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特征。

而我们耳熟能详的工业4。0正是工业自动化的真实写照。

在生活中我们最常见到的自动化可能就是人工智能了。

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是如何用机器模仿人类智能活动的某些方面,延伸人脑功能的问题。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前沿科学,发展极为迅速,最具影响力的分支有基于“知识表达”的专家系统和“简单处理器的复杂系统”——人工神经元网络。这些领域不仅具有深刻的认识论意义,对许多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自动控制、信息处理以及将计算机用于判断决策和问题求解的应用领域里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

虽然自动化应用领域广,学生就业领域宽,但很容易产生广而不精的现象。孔子曰:术业有专攻。仅仅对于各方面的知识略知皮毛,没有深入的方向怎么能成为专业人才呢,所以我们得扎根也它,真正的进入它,去学习它。自动化专业作为一门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其学习方法与纯理论知识和纯实践技术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我们得学习好数学,数学,作为几乎一切工科知识的必备理论工具,应该首先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个数学好的人不一定专业知识也那么出众,但一个专业强的人必定拥有扎实的数学功底。道理很简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电工没有必要的仪表如何能完成一个电路检测的工作?一位医生没有必要的医药材料,如何能治愈奄奄一息的病人?静坐湖边的老者若没有手中的鱼杆、鱼钩、鱼线,如何能钓起湖中的游鱼?同样,一个没有扎实数学功底的人,如何能够学好自动化专业呢?

自动化,作为新兴的前沿学科,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真正要学好自动化专业,最起码得保证自己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进程。对于飞速发展的科技知识要保持高度的敏锐感和终生学习的基本素质。

第4篇

学业是大学生立身之本,是大学生应当集中精力努力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体系。具备和拥有好的学业,才会有好的就业、好的职业。而专业导论这门课程正是引导我们学好应用电子技术这个专业的课程。

信息科学导论是一门介绍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内容的入门和导引性质的课程。该课程面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其他相近专业的低年级学生,从整体的角度介绍当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前沿的概貌。其目的是使学生在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能增加兴趣,扩展视野,立足前沿,展望未来,提高信息素养,为进入本专业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学习专业导论,我们能够初步了解我们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方向)主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能力、素质、精神,让我们对我们这个专业有更深层的了解,使我们能有一个初步的大学学习规划,同时也令我们初入大学不再迷茫。

专业导论课程讲述的科学技术有很多,包括微电子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有关信息的获取、传输、储存、检索、变换和处理的科学技术。作为我们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要掌握电路基础、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基础、电子设计自动化、仪器原理与电测技术这几门科学技术,为以后就业打好科学技术的基础。

其中,微电子技术主要包括超精细加工技术、薄膜生长和控制技术、高密度组装技术、过程检测和过程控制技术等内容。微电子技术当前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简称soc)概念的出现。在集成电路(ic)发展初期,电路都从器件的物理版图设计入手,后来出现了ic单元库,使用ic设计从器件级进入到逻辑级,这样的设计思路使大批电路和逻辑设计师可以直接参与ic设计,极大的推动了ic产业的发展。由于ic设计与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集成电路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已经可以将整个系统集成为一个芯片。微电子技术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强大的生命力,它源于可以低成本、大批量地生产出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精度的微电子结构模块。这种技术一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便会诞生出一系列崭新的学科和重大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与微电子技术成功结合的典型例子便是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或称微机电系统)技术和生物芯片等。前者是微电子技术与机械、光学等领域结合而诞生的,后者则是与生物工程技术结合的产物。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是研究光子的产生,传输,控制,探测,存储与处理的科学, 是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近几年迅速发展的新兴高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还引起光学领域的深刻变化,同时促进相应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它主要涉及到的科技有激光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光放大技术以及光信息储存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有应用面广,实战性强等特点。

通信科学与技术讲述的内容有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有关通信方面的技术,如程控交换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全球通信技术通信技术的无论是现在的电话,还是网络,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实际还是人与人的沟通。现代通信技术,就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何采用最新的技术来不断优化通信的各种方式,让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更为便捷,有效。这是一门系统的学科,目前炙手可热的3g就是其中的重要课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与实现、数据库系统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特点是应用性强,与其他高科技紧密相连,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技术基础。

专业导论课程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我们顺利地实现从中学学习想大学学习的转变。课程讲述了许多方法,具体包括一下的几点。

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应用领域里很多看似高深的技术在几年后就会被新的技术或工具取代,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受用终身。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在中国的许多大学里,教授对基础课程也比对最新技术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

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何种课程,如果能在学习中努力实践,做到融会贯通,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可以牢牢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多选些与实践相关的专业课。实践时,最好是几个同学合作,这样,既可以经过实践理解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如果有机会在老师手下做些实际的项目,或者走出校门打工,只要不影响课业,这些做法都是值得鼓励的。外出打工或做项目时,不要只看重薪酬待遇(除非生活上确实有困难),有时候,即便待遇不满意,但有许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也值得一试。

最好的寻找兴趣点的方法是开拓自己的视野,接触众多的领域。而大学正是这样一个可以让你接触并尝试众多领域的独一无二的场所。因此,大学生应当更好地把握在校时间,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通过使用图书馆资源、旁听课程、搜索网络、听讲座、打工、参加社团活动、与朋友交流、使用电子邮件和电子论坛等不同方式接触更多的领域、更多的工作类型和更多的专家学者。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这时就可以去尝试转系,尝试课外学习、选修或旁听相关课程;你也可以去找一些打工或假期实习的机会,进一步理解相关行业的工作性质;或者,努力去考自己感兴趣专业的研究生,重新进行一次专业选择。

被动的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他们现在的境况是他人和环境造成的,如果别人不指点,环境不改变,自己就只有消极地生活下去。持有这种态度的人,事业还没有开始,自己就已经被击败。一个主动的学生应该从进入大学时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有积极的态度,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勇敢面对人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事事用心,事事尽力,不要等机遇上门;要创造机遇,把握机遇。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当机遇来临时,你才能抓住它,“以终为始”,积极地规划大学四年 。

时间多了很多是大学与高中之间巨大的差别。时间多了,就需要自己安排时间、计划时间、管理时间。

大学四年是最容易迷失方向的时期。大学生必须有自控的能力,让自己交些好朋友,学些好习惯,不要沉迷于对自己无益的习惯(如网络游戏)里。

未来,人们在社会里、在工作中与人相处的能力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超过了工作本身。所以,大学生要好好把握机会,培养自己的交流意识和团队精神。

根据专业导论的讲述,大学学习大概可以分成两步走,首先是打基础,接着是学习专业课,尝试应用,具体实施如下:

专业基础课最重要的就是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这3门课一定要学好。这3门课一般都是大一下学期到大三上学期开设,对大多数对电子知识还了解不多的同学来说,通常是学得一知半解,迷迷糊糊。所以,最好是在开课之前或是开课的同时读一两本通俗浅显的综合介绍电子知识的书籍,对书中的知识你不需要都懂,能有个大致感觉就行。

除了看书,还要足够重视动手实践。电路、模电、数电这些课程进行的同时都会同时开设一些试验课,珍惜这个动手机会好好弄一弄,而不要把它当作一个任务应付了事。

进入大三,就涉及到专业课的学习了,本文只讨论以应用为主的专业课,其他如《电力系统分析》、《电机学》、《自控原理》、《信号与处理》、《高电压》、《电磁场》等等以理论和计算为主的专业课。

作为应用电子技术的学生,除了最初提到的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外,应了解并掌握电子元器件识别与选用指导、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一些常用电路模块的分析与设计、单片机的应用、pld的应用、仿真软件的应用、 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电子测量与电路测试。

学习之余,我们应该积极与各类电子竞赛赛事,参加一场比赛一个项目做下来,电子设计的一个流程和各环节的基础知识就能串起来了,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及今后走向工作岗位都有莫大裨益。

以上就是我的专业导论学习体会。通过学习专业导论这门课程,我们对信息技术有了一个初级的了解,为我们以后更深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了理论基础,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帮助我们顺利地完成从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转变,指引我们积极主动的把自己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第5篇

起先对于统计学的概念,可以用陌生来形容。虽然很多人对统计学的了解并不深入,甚至对于不学这类专业的人来说,可以说是陌生的,但是统计学依然有其一定的历史积淀,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最初对于统计学的微了解是因为志愿的填报,上网查阅关于统计学的相关资料,但是抽象的文字,无法清晰地将统计学的概念,统计学的内容展示出来,长篇大论、洋洋洒洒的文字,最后也只是很模糊地了解统计学名称的.由来——18世纪,德国的阿亨瓦尔首先将“国势学”定了新名词—— “统计学”。在当时英国人眼里,“统计”就是用数字表述事实。相对于统计学而言,统计的历史更为悠远。

因为填报的是统计专业,所以,对统计学的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当时查阅的资料远远不够,我必须对其更深入地了解,不论是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还是从老师的授课中去汲取相关信息。现在计算机及其软件的广泛应用,不仅为统计学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以及熟识统计学的快捷方式;而学校安排的课程里,有专门的学科导论,这为我们提供了更方便,更直接地途径去了解我们所学的这一门专业知识,课堂上老师从各个方面来阐述统计学在社会生产和国家经济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必不可少的角色。 学科导论课上,我得知,“统计”有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这三种涵义是相互联系的。统计工作是统计的实践过程,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理论指导。统计源于实践,却又高于实践。三者是理论与实践辩论统一的关系。

通过便捷的网络查阅,根据资料得知,统计实践远早于统计学得诞生,在一些文明古国中较早付诸于实践。据历史记载,在中国古代,大禹治水的时候,统计已初具雏型,大禹按山川土质,人口物产,贡赋的多少分中国为九州,著有“禹贡九州篇”,记载当时的人口约1355万,土地约2438顷,这便是人口和土地统计的雏型;秦朝“商君书”中已有全国的人口调查记录,并把反映国情、国力的“十三数”作为富国强兵的重要依据;汉朝实行口钱制,表明当时已有全国户口与人口年龄的统计,并据此征收赋税;明朝初期编有记载全国户口,丁粮的黄册,作为核定赋税、劳役的依据。在世界的其他文明古国中,统计实践也是很早的,埃及在公元前3000年建造金字塔时,为了征集建筑费用和劳力,对全国人口和财产进行调查;古罗马在公元前400年就建立了出生、死亡登记制度。

当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社会主义生产发展很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日趋发达,国际市场逐步形成。由于政府要了解国情、国力的相关数据,各行各业的业主为经营管理和争夺市场而需要掌握各行各业的统计信息和市场变化情况,统计逐步扩展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并且出现了专业的统计机构和研究组织。

由此可见,统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了。 作为统计的重要涵义之一的统计学,当然是传承统计的精髓。由此,我也了解到了统计学经历的时间悠久,跨越的空间宽广。

统计学是指导统计工作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是关于搜集和分析数据的艺术,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广泛性的特点,与其他的科学不一样的是,它在论述其理论和方法中,经常使用一些专门的术语和概念。并且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

中国的统计学,在解放前,分为社会统计学派和数理统计学派;在新中国成立后,大量引进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模仿前苏联的统计组织体制,对我国计划经济的实行起到重要的作用。1987年_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统计学术领域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崭新局面,进入了全面改革的新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我国现代统计学出现了新的分化与组合,使它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统计才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我们还了解的统计学的潜能:对系统性及系统复杂性的认识为统计学的未来发展增加了新的思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将为统计分析方法的发展提供新的思想;统计科学与其他科学渗透将为统计学的应用开辟新的领域。

从查阅的资料上得知一些关于统计学的知识,但是查阅的资料是文字形式的,是无法沟通的静止文字,但是从统计学导课上学得的知识和信息,让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统计学,有什么不懂的,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沟通交流,这让原本以文字为载体传承传播的枯燥的统计学,有了灵动的气息,这让我们真切地感觉到统计学与我们的生活很贴近。

不可置否,统计学在现实生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代,我们很难找到不会利用统计学的领域了——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但天安门广场上与太阳同时升起的国旗,其升旗时间却每天不同;冬天过去,春天就要来临,但今年的春色比去年更加明媚;花开比伴随有花落,但是花开的时长总有差异,花落的时间也存在差异;物体失去支撑就会坠落,但受风速、风向、地心引力等很多细小因素的影响。两个同样重的物体坠落速度和落点会有差别;“神舟五号”飞船按设计的轨迹运转,但每次经过我国领空的时间都略有差距;经济按市场规则运行,但今年的gdp比去年增长了;奔波的人们按自己的哲学度日,但一年又一年我们的生活逐渐发生了改变。

正因为我们的生活已被统计学所充斥,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统计学挂钩,社会生产发经济发展离不开统计学,国家政府工作与统计学息息相关,统计学的发展趋势呈现乐观的走势,越来越受重视,因而培养统计学人才是势在必行的事。

多年以前,我国所有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具有统计学专业或开设统计学课程的学校并不多,仅有100多所,这与美国有成百上千所学校在提供统计教育的状况相比比例是较低的。从我国中学教材来看,统计的内容占比相对上述国家的教科书来说比例也是较低的。正因我国统计学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一个国家应用统计学知识的多少,反映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同时,由于统计学所倡导的尊重客观实事,通过调查研究用实事说话,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学习、工作和科学研究精神,因此我国掀起统计学的教育热潮。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都比较重视统计学和统计学教育。在国内,统计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993年12月,贺铿、袁卫两位教授提出的“大统计”的理念,在统计学界从认识上正趋于统一。1998年9月,教育部在将504个本科专业调整为249个的情况下,统计学从原来的二级学科反而被调整为理学类一级学科。这些都为统计学的发展和统计教育的大规模普及奠定了重要基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施,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统计学提高教育和大规模的普及。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54o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