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7篇 《探寻社会实践之路:大学生暑假实践报告》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7篇 《探寻社会实践之路:大学生暑假实践报告》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是一份反映大学生暑期实践成果的重要文件。通过对社会实践期间所做的事情、所获得的经验、以及对实践问题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分析,能够展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也为学校和社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7篇 《探寻社会实践之路:大学生暑假实践报告》

第1篇

经过短短一个多月实践,虽然说自己从来没有过服务员工作经验,但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面进步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应该对自己有一个评估,需要对自己的有了一个非常客观的看法,对于用这样的方式提高自身我是深信不疑的,这让我现在也对自己的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暑假让我得到了锻炼,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要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在这方面绝对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名大学生这些都是我应该去准备好的,这次暑假期间我也有了一些感想。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感觉大学阶段时间很快,马上也是要离开学校,这不在我现在的准备内,所以说在这方面让我感觉有一些压力,毕竟离开学习又将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面我确实还是应该努力一点,保持好状态,对于未知的事情我总是抱有期待,在暑假期间的这些经历,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这一点是一定的,我也想保持好的状态,作为一名大学生这些是我应该要有的态度,这次暑假我去做了服务员,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工作,可是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也在这份工作当中学到了很多,这让我非常的有成就感,我是想着能够一点点加强社会经验,这就是一个开始,我会慢慢的'保持好心态,在这次的实践当中,做服务工作让我觉得非常的不容易,我也明白了这个行业确实是非常不容易。

做服务工作一定需要有一个好的性格,能够有耐心,沉得住气,这是一个前提,要是这些做不到那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面让自己得到更多的进步,这一点是一定的,对于近期的工作我也是感觉自己得到了提高,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出来,也是一段重要的经历,开始再在抱怨,后面慢慢的习惯了,我也在不断的改善,这让我感觉非常的有成就感,尽管有些时候会感觉时间很快,在很多事情上面都是来不及,但是这次做服务员我接触到了很多,我也充实了自己很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做服务工作能够接触到很多东西,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面把一些细节的事情做好,这让我感觉很有意义,大学期间所遇到的,所接触的都是一些重复的东西,与人打交道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从周围的环境看到了很多,学习到了很多,非常的感激这次实践经历。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7篇 《探寻社会实践之路:大学生暑假实践报告》 第2张

第2篇

“社会实践”这个词对于刚步入大学学校的我来说还是挺陌生的,在高中时,我们一心就是想着读书,考个好成绩,考个好学校。根本就没想要去参加什么社会实践,并且父母也不会主我们去做,怕是会影响我们的学习。

可是此刻在大学才觉得事情并不是那样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仅要在学习方面好,并且要在交际本事方面都需要到达必须程度。为了使自我能够得到更在程度的提高,我和几个同学在暑期的时候到康佳彩电南昌分公司大卖场做了推销员。

一开始我们就培训了一个星期时间,主要是了解公司产品和历史,怎样抓住一切机会让顾客买公司产品。虽然在卖场能遇到很多顾客,但工作并不好做,,当我们上前问走过的人要不要买康佳彩电时,一个个都会毫不犹豫地说:“不要。”要么就是好像没看见你的存在,理都不理你,的有甚至用异样的眼光看你,一副不耐凡的样了。这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我们的自信心。做了一天,业务却是零。当时真得很想放弃,心想干嘛要为了那么一点钱而让自我变得如此尴尬和不堪,有必要吗值得吗

可是看到其它人也都在不停得努力,我怎能放弃怎能半途而废于是我鼓起勇气,将苦水往肚里咽。我面带微笑不厌其烦地讲解,让顾客了解我们彩电的特性,和我们产品的优势果真上天不负有心人,第二天我的业绩上去了,很多顾客都主动地往我们卖场里走,也有很多人买了公司产品。看到他们一个个都高兴的样貌,我也感觉得到我在慢慢得成长。

从这次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了很多的事情是要坚持的,只要在那一刻你挺过去了,之后就是灿烂的明天。我们不能因为一是的失败和不顺就放弃继续做事的勇气和决心,很多事也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理论和实践还相差一段很长的距离,仅有当自我真有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有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所以人是要在不断学习和失败中成长的。

精神文化水平也相对落后,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但我们坚信在三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日,只要我们能切实转变思维多真抓实干,那么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不在是梦。而农村地区的法制建设也将蒸蒸日上迈上一个新台阶,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精神也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3篇

“3个小女孩,第一次下乡,你们吃得消啊?”开车的白师傅一边说,一边忙着去药店买晕车药,160多公里,3个多小时的山路,途中要盘旋无数个弯道,最近几年,白师傅都没这样跑过了。

8月7日,原生态土家女儿会在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村上演。石灰窑是土家女儿会的发源地之一,但由于地处偏远,山路崎岖蜿蜒,交通闭塞,很少有人能亲临现场去体会这份原始。

经过反复讨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微博]大二学生孙石和她的两名队友最终决定:到女儿会的发源地去感受一番、探个究竟。现代文明对原始的少数民族文化到底进行了怎样的冲击?当地的村民是不是已经把自己的习俗和文化忘记?这个选题,先后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团委、团北京市委立项,经过层层筛选,入选“2016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国家级重点团队”项目。

“石灰窑的女儿会已经没有意义了,现在政府在搞旅游,想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把女儿会从石灰窑搬到了市区的女儿城,女儿会的当天,我们应该去女儿城。”队员赵璐说。

“过去留下的东西是活的还是死的?仅仅是在那边立了一个发源地的碑,我们就要去那里吗?”孙石自己问自己。

“不过,红土乡政府的微博说,今年的石灰窑土家女儿会除了赶场相亲、民间文艺汇演、傩戏展演等传统项目外,还增加了原生态婚俗、背媳妇比赛、最美女儿、模范女儿评选等新内容,应该会更接地气、更有意思吧!”队员毛明子说。

激烈地讨论,就此展开。下乡调研,还是留在新造的景区体验,成了让队员们头疼的问题。

石灰窑,远离尘嚣,民风原始古朴,受现代文明冲击少,至今非常完美地保存着傩戏、山民歌、女儿会、婚丧习俗等原生态文化遗产。每年农历七月十二这一天,年轻漂亮的土家幺哥阿妹打扮一新,相互邀约,从四面八方的山寨走出,踏着幽径,唱着山歌,来到石灰窑,寻找自己的“白雪公主”或“白马王子”。在恩施博物馆,队员们看到了这样的介绍。

“那些东西不能只是放在博物馆里啊,得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如果我们能用文字、影像等方式将其尽可能地保留和宣传出去,岂不更好?”孙石说,这时,她想到了当初促使他们申报课题的一个发问:“老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是怎么博大精深了?可以举几个例子吗?”

“我们是来做课题的,我们不能只当游客去体验,第一手的资料,对我们更有意义。”最终,3人达成了共识:下乡。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谁舍得自己的孩子去吃那份苦啊?!下乡可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大热天的,条件艰苦,还可能遇上雨。”白师傅说,不过,从他内心,还是很支持现在一些“养尊处优”的大学生下乡的,也因此,她对今天车里这3个女孩,点了好几个赞。“鼓励大学生下乡是对的,特别是那些城里长大的孩子,真正地去村里看一看、走一走,对他们是很有意义的。我接触的很多大学生,连田地是什么样的、农民是怎么生活的、现在的农村有哪些变化都不知道,这以后怎么做群众工作啊?”白师傅说。

不到3000人的常住人口,来了1.5万人,“通街都满了”,听到这个介绍,孙石和小伙伴着实惊呆了,她们没有想到,一个农村的女儿会,办得比市里的还热闹,这不符合她们对“竞争效果”的预判。“我们与恩施市女儿城的女儿会不存在竞争,我们纯属自娱自乐,你可能觉得我们演的节目不好看,没关系,村民们玩儿得开心就好。但是,确实没有想到今天来了这么多人。” 从红土乡党委宣传委员谭玉珑这里,孙石找到了答案。

根据一些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的反馈,他们更愿意来参加石灰窑的女儿会,因为有更多原生态的东西。“我们知道,我们的舞台即使搭得再华丽,也比不过央视的舞台,所以宁愿办得‘土’一点,越‘土’越好,这是我们的一个宗旨,要让农民来参与,贴近我们自己的生活,连节目的.内容反映的都是老百姓之间的琐事,很多都是父子、母女同台演出,有些村民一年也不背一次自己的媳妇,在我们的舞台上,背着就跑。” 谭玉珑说。

就在前几天,石灰窑村里来了另一支“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他们来自湖北民族学院,调研的内容也是土家族女儿会的发展情况,“在恩施女儿城,我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不太了解,但有些老人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非常重视,他们认为是神圣的,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绵延和交流。”调研队在微博上说。但当他们来到石灰窑,看到那条丁字街中古老的房屋和质朴的人们时,队员们感觉到了浓郁的文化底蕴,“这里记载着石窑人们原始的历史生活,还有他们心里最美好的记忆,那是关于他们的节日。”他们写道。

在2016年的这个暑假,像孙石这样“三下乡”的社会实践团队不少。7月11日,广东海洋大学[微微博]寸金学院“曦望”暑期服务队(以下简称“曦望”队)跨越千里,来到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长塘瑶族乡,进行为期8天的“三下乡”活动。

在城市里长大的队员没有见过碾米机,而这种当地最为原始的农家工具,让他们觉得“再新鲜不过了”。在邻居的指导帮助下,队员们亲自上阵,经过几轮分离、研磨的操作,稻谷明显被分离成大米和米糠、稻壳。队员们还借用邻居家的石磨磨起了豆浆,洗净的黄豆被研磨成白白的豆汁顺着磨口流出,没等到豆汁煮好,队员们就被浓浓的豆香味馋出了口水。

之后,“曦望”队队员又来到该乡老艾坪村的村长戴昌路家,他们得知村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棕包脑”瑶族祭祀舞的第二代传人后,便开始“连番轰炸”,访谈、记录、邀请村长亲自表演,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有利于调研的细节。“棕包脑”舞蹈是一种古老的祭祀舞蹈,因舞者用棕叶包住脑袋而得名,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棕包舞”舞者们会穿上瑶服走村串寨,为瑶族同胞送去新春祝福。村长从12岁开始学习“棕包舞”,而且“舞功”相当了得,访谈之余,他还专门穿上了瑶服,拿着木棍,为队员们来了一段即兴表演。

7月18日,超强台风“威尔逊”袭击华南地区。岭南师范学院“稻草人”实践队的实践基地阳江也受到了影响。“长这么大,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一个夜晚,停水停电,没有灯光,周遭都陷入一片黑暗。和其他的几个队友躺在教室的课桌上(床都是用课桌拼成的),外面的风很大,把树木的枝桠都吹断了。雨点噼啪噼啪打在窗户上,大家都纷纷喊着,很想回家,要崩溃了……当时强忍在眼眶的泪水就无声落下。”队员张琼写道。

其实,来的第一天,她就有了想回家的念头。“我知道下乡的条件很艰苦,比如食宿,有的在教室的地板上打地铺,有的睡在课桌上,煮饭要自己劈柴生火,没有热水洗澡,水都是从地底下抽上来的,即使在酷热的7月,往身上泼洒,也是彻骨的;厕所的排水不好,总是积水……很多很多的事情,从小到大第一次遇见。虽然自己不是娇生惯养,但遇到这样的境况,还是有点手足无措。”张琼说。

第4篇

生活,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直是我校大学生投身社会、体验社会、服务大众的真实契机。而我,也在这次社会实践中领悟到很多曾经根本无法懂得的道理。经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已经了解调研的精髓,并不是生硬地找当地人读语料,而是要通过聊天的方式让这些语料在人们不经意间说出来,只有这样,搜集到的语料才最真实、最科学、最具有价值。

7月12日下午,我们14名队员包括罗老师在内来到了临夏的聚集地——八坊街,由于我们来的时间是3点,大多数居民都还在午休,贸然打扰人家总是不好的,我们选择了大门开着的人家去访问。

访问了几家,我们真的深切地感受到了的热情。虽说他们现在是在闭斋期间,但他们却热情的'拿油果子等东西来招待我们,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也是竭尽所能的回答。我们这组的主题是关于临夏x地区的婚丧习俗。在来这里之前,虽然我已查阅了大量资料,知道x的葬礼是很简单的,但我一直有着那种几乎是根深蒂固的观念,丧事尤其重要,借着这次机会,我终于明白了丧事的简要。每一个逝去的,都是简简单单的在身上裹白布,没有任何繁琐的程序,就这样清清白白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就像他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如果不是亲耳所闻,我真的无法理解他们的这种平和。

之后我们发现阿訇在的婚丧礼仪中扮演者一种很重要的角色,在罗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当地的阿訇。总觉得阿訇是个很神圣的人物,可我们见到的阿訇是跟普通一样的装扮的中年男性。在和阿訇半个多小时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阿訇的一些情况。他们精通x伯语、波斯语和汉语,是由当地选出来的,并非终身制。这位阿訇言语间透露着对自己民族信仰的自豪和骄傲,他的语言平和而有序,这让我在不知不觉间觉得自己在倾听一位哲学家的教诲。

团队生活总是短暂的,在5天的临夏之行中,我们真正做到了团结,奋进。有激动,有感动,有触动。不论第一天大家为了提高团队工作效率的讨论争论不休,不论每天在外采访村民的队员被烈阳晒伤,汗珠滴落早已浸湿全身的队服,更不论每晚写报告,写日志,为明日准备到深夜。

每天的采访,吃饭,采访,休息,成为了我们的主线,每每奔波于乡村城镇的各个小巷街头,我们询问着,调查着,目的只是完成实践,实现自己的愿望。实践活动结束了,我仍旧怀念着大家在一起的日子,即使组团吃泡面,啃面包大饼,也觉得特别香,或许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吧!

第5篇

七月四号下午一点整,收拾好行装的我们踏出离开对外经贸大学的一步,这一步同时亦是掀起我们这赵社会实践历程的第一页。刚好,这也是我们头一次在硬座的情况下坐超过二十六小时的火车。大概是夏季的关系,火车站里人气极旺,我们手持着通往贵阳的火车票背着背包穿越挤拥的人群,就这样,我们开始了由始发站北京站坐到末站贵阳站的二十六小时火车硬座旅程。

在火车里,我们遇见了各式各样的人物,怀着不同的目的,向着同一个目的地,也有的在中途下车。到晚上,站着的人都各自找空地盘踞而息,不过组长李磊碍于行李安全问题,所以决定了轮流睡觉,好让行李安全得到保障。不过到最后,还是剩下李磊跟澹台同学坚持到天亮。由于是在陆地上行走,所以在这廿多个小时的火车行走过程中,可以明显区分出不同地理形势的分别,如高原、山脉、平原等,途中的山水景色令人赏心悦目,途经城市时,隔着玻璃的火车里,亦可以享受着有如隔绝烦嚣般的恬静。

到翌日晚上,我们终于到达了贵阳站,拍拍身上的灰尘,整理一身倦容,离开了贵阳火车站,迈向住宿的地方安顿好一切,就这样,贵州,你好!

7月6号早晨,疲惫了两天的我们终于睡过了,早起的计划由于身体吃不消就临时取消,然后在9点的时候各自以最饱满的精神离开了酒店。9点半,组员澹台的'伯伯驱车将近2个小时左右从贵阳市市中心将我们送到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景区。去景区之前,我们来到了景区周围的一家野菜餐馆去解决午餐,并对老板进行了采访,可以看出来,餐饮作为旅游的副产业,与旅游相辅相成。

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在即将到达售票处时候,一辆摩托车从后面追上来,喊着:“是来旅游的么?我们可以带你们进去,不用买票!”我们未予理睬,继续前行,然后更多的人开始在路边试图拦下我们的车,还有说:“一人100就可以,门票180呢。”我在想,会有多少人是通过这样的渠道进入景区的。我们就此时询问了内部工作人员,他们主要从安全角度跟我们解释了那些钻漏洞的人的行为。

主要游览的三大景区,银链坠潭瀑布景区,天星洞景区,大瀑布景区,至于你要怎么进行以下活动,主要有如下方式:

我很想知道这种方式是否有一些定义来明确解释。其实我是有些疑问的,为什么售票处和景区相差接近8公里。我在尝试着在最后的报告里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三大景区的主要风景,奇山峻石,飞湍急流,银链直挂而下,山间碧波荡漾,山洞中更是别有洞天,一路上的石板和相机中的影响记录了我们人生的一段旅程,自己拍出来的照片确实很逼真,跟家里的挂历十分相似,但是那种水汽蒸腾扑面而来的凉爽和隆隆的瀑布撞击水潭声音,只有真的去过的人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自然震撼感风景之外还是有些是可以写的。

1、在景区的沿途一直有布依族苗族的老人和孩子在向游客出售鸡蛋、香瓜,黄瓜,梨,瓜子,花生,西瓜等食物,并且彼此有着一定的距离。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另一种风景线和路标。那些孩子似乎才6、7岁的样子,老人们至少也有60、70岁的样子。

2、多数旅行团在游览天星洞景区的时候,在中间一部分就从某个出口离开了,而在我们看来,后面的岩洞和瀑布才是这个景区的重点。之所以游客没时间玩到精髓所在,是因为旅行团打出的广告是:一日游遍4个大景点。于是草草走几步就算玩过一个景点了。真是“加量不加价”啊。

2012年7月7日星期六早晨7点我们从贵阳出发前往苗族最大的聚居地――千户苗寨。从贵阳出来后,我们在云贵高原的山间穿行,在其中我们能够看到几座零星的三层小楼,由于长期雨水的侵蚀,房屋呈现枯木的颜色,经导游介绍方才了解这就是苗家特色的吊脚楼。第一层用来圈养牲畜。第三层又来招待客人。第三层供自己休息。

结束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当我们来到千户苗寨的时候,却看到一幅非出乎我们想象的画面,这里充斥着浓浓的商业气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千户苗寨前规划良好,喧闹的停车场,各式各样的客车停在这里,与城市中的停车场相比更为现代化,与古寨文化背道而驰。当走进千户苗寨,就会发现自己被一个个手工艺饰品商店、苗寨特色餐厅以及旅馆等包围,一路上看到的都是游人和经营者,很少看到原生态的苗寨居民。从停车场到千户苗寨不到两公里的路途,为了方便旅客而采用电动车接送。但是来回的车费并未包括在门票费中,虽然说这里采取两部制的收费方式由游客自愿选择,可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刚过检票口在群山掩映间一眼望不见苗寨,所以游客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额外花费10元人民币乘坐电动车。不得不说,旅游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开发旅游业带动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使得更多的人知道苗寨,了解苗寨,做了很好的推广。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规划者往往忽视了景区原本特征,使得一个个景色各异的风景区变成大同小异的特色商品购物街,令人惋惜!

第6篇

xxxx0年,又是新的一年来临了。我也迎来了自己大学生涯的第一个寒假!在我还沉浸在步入大学的喜悦中时,八分之一的生活已经结束了。没有我想像的那样轻松愉快,但是让我离社会又进了一步!尽管在我看来这一学期学习上并没有什么突破,但起码在实践方面有点起色。

为了让我在以后能更好的与人相处,我在寒假期间在当地的杨圩社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虽然家乡的气候没有东北如此寒冷,但冬末春初的天气还是挺冷,尤其对于我刚从东北的暖房回家有点不适应!在2月5号这天,我来到社区。在和值班的'杨大爷说明来意后,他非常热心地帮我联系了相关人员,告诉我在8号这天社区的劳动人员要进行植树造林的活动,以此来美化小区的生活环境。而我可以跟随他们进行实践!另外,我还可以帮助他们清扫小区卫生,帮老人们打扫室内。

听到杨大爷这么说,我非常高兴。终于在我的第一个寒假中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了!我在家好好休息了两天,以便养精蓄锐,迎接即将来临的工作日!8号这一天,我早早地来到了杨圩社区。此时的杨大爷正带着其他人在整理要栽种的冬青。我也凑了上去。很显然,对于我这种外行来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杨大爷似乎也看出了我的担忧,笑这对我说,没事的,放手做,这以后还得靠你们这一代。

听到大爷这么说,虽然没了那么多顾虑,可心里还是很担心。没办法,既然“领导”都说可以了,我也就试着放胆做一回吧!于是,我就走上前去帮忙把冬青从车上卸下来。刚一碰到觉得有些扎手,还好不是太痛。我也在他人的帮助下运了几棵树下车,紧接着又把这些树搬到了楼房的后面。看到那些已经挖好的坑,我心里还真有点发毛,毕竟真没种过树。我站在一边看着他们先小心地把树根部的干土浇了点水,接着非常小心地把树扶正,直直地放进了坑里。一个人用手扶着,另一个用铁锹埋土。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地小心翼翼,生怕毁了一个小生命。看完这一切,我也大概会了一点。就学着刚才的样子试着种了一棵。尽管刚才的过程亲眼目睹,但自己做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的。因为家里的冬季还是有点寒意的。我的手冻得有些发抖,手指也没了知觉。我真的很纳闷他们耐力这么强!经过九牛二虎之力的忙碌后,总算是完成了一棵。在这一两度的天气中,我也流出了汗。我又过去搬了一棵过来,总结了上一棵的经验,这次的轻松了点。忙了整整一上午,种了一大半的树,也到中午了,要回家吃饭了。我拍拍手上的土,不经意间闻了闻手,哇,好难闻的气味,难道这就是冬青的味道。

下午我又来到了这里,这次又轻松了,有经验,树又少。当然不能掉以轻心,我又忙了一下午,终于和他们一起把小区的楼后都种满了树。看着这些也有自己的劳动,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第二天帮区里的老人们打扫了一下卫生,这还是没什么难度的,就是累了点,晚上睡在那总感觉胳膊又酸又痛,看来很久没有劳动过了。不过劳动光荣,就当做锻炼身体了!又一天我来到这,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准备着年货,春联。对于一些年纪大点的老人来说,春联还是自己写的好。我也有幸学了点,不过写过之后都不能往门上贴,毕竟自己不是写字这块料。说实话,我真是浪费了他们的红纸。心里还真有点过意不去!既然他们没说,我也就厚着脸皮没说。

三天的体验结束了,还是蛮有收获的,学到了点怎么种树的皮毛,对我们历史悠久的毛笔文化也有了进一步了解,也认识到我是没练字的天份了。说句心里话最有感触的还是种树,就要到植树节了,我还真想再实践一番!

虽然这个寒假做了点事情,总觉得对自己的社会能力没什么帮助。想来想去,可能是自己只局限在一个小区里了。我已经下定决心,暑假期间要真正做些事,就算出去打工也行。前提是必须在这一学期努力学习,我要为暑假做好准备!

第7篇

抱着体验生活的想法,我参与到支部的返家乡活动中。很感谢支部,给予我返家乡的机会,改变了我对老师这一职业的看法。也很感谢的同学们,你们友好随和,用最大的热情陪伴我度过了难忘的九天。

既然要返家乡,我就对乡下的生活环境不抱有过高的期待。然而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我还是被其恶劣程度吓到了。极其简单的洗澡房,布满苍蝇的厕所,长满青苔的洗手台。一切一切,都是我这个在广州长大的孩子不曾见识过的。但这还不算最糟的,毕竟我一天里在这些地方待的时间还不长。最难熬的要数晚上睡觉。从来没有想过床可以如此简陋。几块凹凸不平,用涂改液写满字的床板便是床的全部了。每个晚上,我都会躺在硬邦邦的床上辗转反侧,看着从窗外透进来的仅有的光线,欲睡难睡。实在困得不行,才能勉强凑合睡上两三个小时。睡眠严重不足是返家乡日子里最痛苦的事情了。黑黑的眼圈,是我本次返家乡的一大收获。现在回想起来,这份经历应该是我生命里最艰巨的时光了吧。

学生没有想象中的淘气,相反他们是那么的善解人意。他们都是很可爱的一群,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无论我讲的课题是什么,他们都会听得津津有味。也无论我课上得好不好,他们仍会在课后给我报以热烈的掌声。直到这时我才知道,并非所以的学生都是淘气的,或许只是当年的我们太坏罢了。我要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予我这个第一次踏足教坛的新人信心。

在支教期间,我们要像真正的老师一样,对学生负起最大的责任。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必须要认真备课。我一共只需要准备三个课题,所需的资料我也在返家乡前准备好了。我原以为只要站在教坛上把资料读一遍就行,故返家乡前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整理教案。但我的这一想法在到达学校的一刻马上转变了。仍然记得我们的领队林大人说过:“你们要记住,一旦戴上胸卡,你们就是真正的老师。”或许是受到这句话鞭策,或许是被学校的气氛感染,在正式上课的第一天我竟不由自主地按照老师的要求来提醒自己。我愿意花整整一天甚至两天来准备一个课题,我还愿意花上一两节课进行课前试讲。

在不知不觉间,我把自己完全定位为一位老师,那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此时此刻,我终于感受到老师这一职业有多么大的魅力,同时她又是那么的神圣。备课是一件苦差事,讲课也并不好玩。一节课下来,我会汗流浃背,声嘶力竭。但我不在乎了,因为我的付出会在学生渴望的眼神里,会在学生一声声尊敬的“老师好”里得到回报。我爱上当老师的感觉了。

在不用上课的时候,我还会去听别的老师讲课。宗衡老师的课堂风格趣怪幽默,谢雯老师的授课内容深入浅出,英纯老师的讲课方式轻松活泼……从他们各具特色的课堂中,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

xxx第一中学,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学校,在这里我第一次体验到当老师的乐趣。我想,无论将来的我是否会走向教坛,这一次的返家乡支教经历绝对是我人生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我将永远把这份经历珍藏。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4xlwee.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