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构造论文共4篇 构建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体系

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构造论文共4篇 构建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体系

本文旨在探讨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构造,分析传统消防行政模式的不足,提出构建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的途径。旨在推动消防行政管理的转型升级,提高消防服务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构造论文共4篇 构建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体系

第1篇

面对当前消防行政的困境,各级政府及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社会实际,建立“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消防监督机制,改变过去以管理者自居,靠行政命令,靠文件,靠组织一些检查、专项治理来实现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思路。改革依靠行政审批、处罚的工作机制,借鉴国外消防管理依法办事,强调效率,强调快节奏和高质量服务的工作方法。把那些不该我们行政审批的事项取消,应该由市场机制调节的由市场来调节,对于依法应该由消防机构来实施监督管理的工作,依法把它管好、办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所有制形式已由原来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消防保卫对象的多样化,消防工作这种社会化的行为,只有在政府的领导和组织下,才能适应消防保卫对象多样化的需要。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政府在部署消防工作时必须统筹各方面力量,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靠政府统一规划才能考虑到消防的要求,社区消防供水设施建设,要靠政府统一组织才能实施,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工作,要靠政府的统一部署才能落到实处,社会的消防安全教育,要靠政府的统一组织才能增强,消防事业的投入,要靠政府的统一计划才能合理预算。只有实施政府行为,把消防硬件建设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才能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积极主动地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实现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管理。公安消防机构的主要职责应为:消防产品的市场监管、全社会消防安全事务的管理和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服务。放宽是服务,严管也是服务,树立服务理念,对消防部门的要求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落实“执法为民”的要求,把消防监督管理的模式由传统权力治理型转为法律法规治理型,淡化强制性色彩,提倡温和型服务,真正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二是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审批权限,严密审批程序,规范执法行为,简化办事程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要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搭建公共消防服务平台和信息平台,提供消防技术指导及消防知识和信息咨询,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和装备优势,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设立消防咨询机构,健全消防中介组织。实行消防咨询制度是消防部门在消防行政管理工作中转变职能的必由之路。发展消防中介组织,有利于公安消防机构从繁重的专业性、技术性事务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实现消防技术工作专业化,提高相关技术工作的服务质量。应当通过立法,鼓励和扶持消防中介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技术鉴定、消防安全评估、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消防产品检测、消防培训和消防咨询等领域的作用。通过中介机构的参与,消防机构找准自己的工作重点和目标,通过中介机构的宏观监督来实现提高消防行政管理水平的微观效果。二是实行资质管理制度,建立消防诚信机制。消防机构应从部门管理向行业自主管理转变,对单位和人员实行资质证书的发放和管理制度,大胆放权,让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归口管理,根据《消防法》加强对各类自动消防设施设计、施工单位的监督,对单位和人员资质的审查,发挥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功能,将单位的消防行为与市场诚信有机结合,促进企业消防自律。单位的消防安全要由单位自己来管理,消防部门只对其进行指导和督促,对于一些安全意识淡薄的单位要进行多方位的督促,必要时要进行曝光,让社会来实施惩罚。三是推行信息公开制度,实现全民参与消防。建设服务型消防还要求行政体制从封闭型向公开透明型转变。政府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和百姓,只有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制度,政府的服务才能受到社会和百姓的监督。通过网络实行电子政务,建立完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机制,将地区或单位的安全状况和消防机构的政务公开,使社会监督消防机构,督促单位对自身消防工作的加强,老百姓也可以通过网络对消防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可以向公安消防机构提出意见,使全民都能参与消防。

对社会消防工作的正确评价方法应该是针对消防诸多要素进行综合评价,消防安全形势好不好,一个重要的标志是看能否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应当在下达火灾控制目标的考评方法上进行改革,不下指标,不搞层层分解,火灾发生后,查清原因,在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同时,看有没有监督不到位的情况,有没有其它职能部门失职、渎职的情况,有没有人为故意等违法、违规的情况,如有应依法予以追究,用法律的手段进行有效的制约。火灾统计结果是对消防管理及相关原因的量化解释,可以帮助各级领导机关掌握火灾规律,检查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消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应结合当地消防工作实际,研究和建立一套火灾统计的科学方法和制度,使统计制式、分类标准、指标体系、计算方法等规范化,使统计计算、数据处理,信息贮存,检索传输等技术手段朝着现代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切实发挥统计效能,提高服务质量。

2.4改革保险管理与服务体系。构建安全与效益互动机制

引入保险行业对消防安全的本能关注这一积极因素,建立安全与效益互动机制。保险业的强力介入,将有利于推动企事业单位尽快树立自主安全意识,促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应建立保险与消防联动机制:在火灾责任保险前,由保险机构或保险机构委托的中介机构对投保单位进行火灾风险评估,不同的风险程度对应不同的赔付率;在保险有效期限内,保险公司对保险客户进行必要的火灾风险防范技术服务,监督其整改火灾隐患;对投保火灾责任保险的单位,公安消防机构根据其火灾风险评估结果,采取不同的监督方式,对评估合格的,保险期限内可不进行抽查;评估基本合格的,只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期抽查;评估不合格的,加大查处力度和查处频率,把对保险客户管理的动态监督和技术保障,交由保险机构及其(委托的)消防技术服务中介机构完成。由此,既强化了保险机构的社会管理和经济补充功能,把社会的部分火灾风险转嫁给保险机构,又可以通过保险机构的技术服务有效弥补消防行政审批制度留下的空档。

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火灾防控任务将更加艰巨,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消防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问题,在国家行政改革的大背景下深人探索消防服务经济建设的新机制,构建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模式,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消防安全的需求。

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构造论文共4篇 构建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体系 第2张

第2篇

[论文摘要]服务型消防,是政府为解决社会公共消防安全问题,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通过组织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提供的公共消防安全产品的全部劳动和服务。建设服务型消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是政府转变职能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建设服务型消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实践,但服务型消防理念的深入,体制性、机制性障碍的破除等问题还不容忽视。同时,应通过扩大服务型消防建设的主体、加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的合作、与非政府组织和私人部门共同提供混合公共消防安全服务来解决政府消防安全服务供应能力的有限。

公安部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和要求,专门提出要切实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消防部门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强弱、水平高低,不仅关系消防部门和公安机关的形象,更涉及党和政府的威信和消防事业的发展。认真研究提高消防工作为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问题,搞清楚为什么要提高、在哪些方面提高、具体怎样提高、如何避免走弯路等问题,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探索价值。但囿于笔者的理解能力和学识水平,肯请专家和同仁不吝指教。

第3篇

1.1 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和开放范围的扩大,全社会对消防安全的需要会进一步增强,对消防安全服务方面的需求也必将进一步增加。这些需求有的是公共消防服务产品,如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健全的城市消防安全保障体系、快捷的灭火救灾服务体系等;有的是混合公共消防安全产品,如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可靠的消防安全评估认证、便利的消防安全咨询服务等;还有的是主要靠市场机制调节的私人消防安全服务产品,如质量可靠的消防器材和设备等。这些需求既是建设服务型消防的推动力,也是建设服务型消防的必要条件。

1.2 建设服务型消防是政府转变职能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主导地位日益突出,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日趋成为政府职能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不仅符合国家职能的历史演变发展规律,也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的需要。温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也指出:政府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单纯靠市场机制调节的经济社会发展,容易产生“市场失灵”的问题,其中公共消防安全保障很可能就会因无利可图而被市场机制忽略。因此,政府就必须把提供公共消防安全这样的公共服务产品作为自己主要的职责予以切实履行。所以,消防安全服务作为基础性的、基本性的公共服务内容,当然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应有之义,建设服务型消防自然成为政府转变职能的必然表现。而消防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既是建设服务型消防的承担者,更是推动者和组织者。

2.1 建设服务型消防已经得到广泛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个体、私营、股份等多种经济组织形式的出现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来自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消防安全需求与日俱增,有力地推动了服务型消防的建设与发展。

1)消防安全服务的形式和手段多样化。不仅政府将全社会消防工作的责任和义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各级政府、各类社会团体和法人组织结合自身消防安全需要,以iso9000-18000等国际标准认证、hqe认证等形式,将消防安全管理纳入生产、经营等经常性管理之中,在石油化工、城市管理、劳动密集型行业等实行了消防安全目标管理手段、项目规划控制手段、许可审批手段,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施行后,将抢险救援纳入消防部队重要职责,有效扩展了消防安全服务的领域和范围。

2)各级消防部门普遍将服务寓于管理和执法当中,采取了警务公开、网上申报、窗口服务、现场办公、特事特办、简化程序、缩短时间、提前介入、帮助协调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团体和组织的.消防安全需要,并为达成这些需要,提供尽可能的便利。国务院先后两次取消十项非必需的消防行政审批项目后,各地也分别取消了大量不方便群众办事和阻碍生产效率的地主性规定。借助每年的全国119消防宣传日和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消防安全反思日等活动,集中性的消防宣传与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深入学校、乡村、工厂和社区,满足了广大群众对消防知识的渴求。

3)消防安全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目前火灾财产保险、消防产品质量检测、消防工程建设、施工、装饰装修队伍等中介服务组织和体系已初步建立,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火灾损失估算、消防安全评估和咨询等服务组织亦在各地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虽然这些体系发育尚不健全,但其发展方向体现了服务型消防旺盛的生命力。

1)服务型消防理念尚未得到深入的理解和牢固的树立。受计划经济时期保姆式管制型消防的体制性、机制性的不良影响,公仆式服务型消防理念的深入和普及程度还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型消防就是方便群众办事的简单化思维、服务型消防就是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的形式化做法,在一些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具体运作中还较为普遍。

2)服务型消防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尚未完全破除。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消防安全需求是多样性的,为满足这些需求而提供服务的主体必然相应地是多样性的。然而,由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造成产生这些服务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尚未完全建立。如对消防产品质量评价的非唯一性要求评价机构的非唯一性,在目前国家公安部的规定下就无法实现;再如因整改火灾隐患而产生的资金需求,由于没有贷款方的利益机制,目前尚无任何一家保险可融资机构愿意涉足这一领域;还如全社会对消防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没有建立反映类似需求变化的信息发布机制的人才交流市场,使各类学校和劳动培训机构不可能主动开展业务这方面的服务工作。

3)服务型消防的保障条件受到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限制。这个问题在经济落后省份或经济欠发达省份或地区尤为突出。由于地方财政的恩格尔系数偏大,地方财政基本上是“吃饭的”财政,无力在公共消防设施建立、灭火救援装备改善及城镇消防规划、老城区改造等方面投入,造成公安消防部队在提供紧急救援救助等公共消防安全服务方面无能为力,对部队和政府的形象产生了不良影响。

第4篇

摘要:在企业的日常运行中,行政管理是其中枢神经系统,在整个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企业行政管理体系是基于总经理的领导下,由行政部门进行分工负责进行实施和操作,对企业各个部门和机构的方方面面进行管理的一个系统。

企业行政管理担负着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推动企业的技术、生产、经营以及财务等业务的发展,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结合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和特点,对其存在的不良作风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在企业发展中,行政管理具有服务和保障的作用,通过管理职能强化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树立与时俱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经营理念,把企业打造成学习型运行模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当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行政管理应有序的做出应对处理,保证企业的平稳发展。

在企业运行中,不可避免的要与政府管理部门打交道,以争取工作项目的顺利执行;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借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机会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然后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为企业员工解决思想问题和现实困难,促进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以适应企业外部环境,从而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经过快速的发展,基于新形势下,企业发展也面临着改革;企业行政管理能够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求,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在企业行政管理中,要根据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引导企业发展方向,使企业发展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进行是基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上级权威,如果上级行政机构没有一定的权力的和威望,就难以下达命令和指标等。

而且,行政管理在企业中是否有效取决于下级职工是否服从指令、上级权利是否具有威慑力等因素,所以说企业行政管理具有很大的权威性。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3xrdd5.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