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8篇 "创新教学: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的设计与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8篇 "创新教学: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的设计与实践"

本文提供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详细介绍。帮助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8篇

第1篇

知识性目标:使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表格处理软件(excel)对表格数据进行加工,表达意图;熟练掌握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的过程。

技能性目标:根据任务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加工处理,使学生感受信息加工在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性,认识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优势。

情感性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互学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本节内容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中第一节《信息加工》中的第3小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信息加工需求确定,对信息需求有了明确的认识。根据教材及学生情况,我将本节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excel表格数据的统计,要求掌握数据的公式计算、函数计算、排序、筛选等数据统计方法。第二课时主要在第一课时已有的基础上,掌握用excel进行表格数据图形化的信息加工方法。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来源于农村中学,虽然很多学校都基本上配置了计算机房,但许多学校都未正式上几节课,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差,据调查,大部分学生从没使用过excel,还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excel是干什么用的。因此,课程设计要求要简单易学,从基础开始。

利用excel对表格数据进行公式计算、函数计算、排序、筛选等。

本节课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以任务、问题为牵引,让学生带着目的学习,并让学生一起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总结。

1、同学们,我们刚进行了第一次月考,大家都看到了成绩单,你们的成绩单是用哪种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呢?

2、展示两种不同的成绩单表现方式,并进行比较,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利用excel进行数据管理。

比较两种成绩单表现方式,得出利用表格是呈现成绩单的方式。

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信息需求,选择适当的信息处理工具,能更好、更直观地完成任务。

让学生自己作出判断,进行选择更能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打开一个原始的成绩单表格(没有进行任何计算)。

3、演示对成绩单进行求总分、求平均分、排序、筛选等操作过程。

1、观看演示,讨论自己熟悉的函数的功能,掌握要领。。

1、直接传授知识,让学生对函数计算有一个明确的意识。

2、利用学生熟悉的数学计算方法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可以开拓学生思路,转换观念。

任务:打开已有的学生成绩花名册,利用公式、函数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平均分、名次排列。

任务:统计参考学生数并计算优秀率、合格率(要求学生自己寻找方法,并给予最先成功完成任务的一组学生额外上机奖励)

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学习、操作过程,完成任务的时间、质量、合作情况做适当的分析。

学生可以进行互评,广泛交流,学习快捷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考察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如何利用excel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加工,如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等操作。学会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根据不同的信息选择方便有效的工具对其进行加工。

本节课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分组教学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堂课还是存在不足的地方,学生基础不一样,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长短不一,在课堂中,还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另外,对于很快完成任务的学生,没有及时给他们安排一些新任务,可以让他们依着自己的兴趣或疑惑,继续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深入的探究,或者请他们作为教师的助手,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至使这些学生思想开小差或者无所事事。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8篇

第2篇

信息(information)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人类历史上的六次信息革命:①语言②文字③造纸术和印刷术④电传播⑤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⑥多媒体信息和网络化信息。

在当今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成了比物质材料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

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计算机界的摩尔定律:随着微电子工业水平的不断增加,单位面积集成电路板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这种势头。

internet是无国界的,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机构,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通信和信息的自由王国。

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向着智能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方向继续发展。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都属于冯·诺依曼结构。冯·诺依曼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即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存储器中所包含的存储单元的数量称为存储容量,其计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b),8个二时制位称为一个字节。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断电后,ram中数据全部丢失,可读可写。

内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断电后不会丢失数据,但只能进行读操作。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除此之外,还有光笔、扫描仪、话筒,数码相机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扫印机、音箱、绘图仪。

主要用于计算机内部的管理、维护、控制、运行以及计算机程序的翻译、编辑、控制和运行等,它能使用户方便地操作计算机,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监控管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语言编译系统等,其中常用的操作系统有dos 、unix 、windows 、netware 、windows nt、windows20xx、linux。常用的高级语言有:fortran 、basic 、cobol 、pascal等。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dbase、foxbase、foxpro 、oracle 、sybase等。

应用软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编写的计算机程序。常见的有word、excel、商品流通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等。

第3篇

掌握桌面背景设置的方面、设备管理的应用、添加/删除程序的作用

掌握桌面背景设置的方面、设备管理的应用、添加/删除程序的作用

资源管理器除了可以用于管理文件系统即软件资源外,还能用于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当我们为计算机配置了硬件设备后,为了使设备能正常工作,系统还需要我们完成对设备的设置工作。资源管理器中的控制面板是一个有力的工具。通过它,可以改变屏幕颜色、安装新的软件和硬件、更改网络设置等。

计算机的配置可通过“控制面板”中的“系统”选项。双击“控制面板”中的“系统”图标,弹出如图所示的窗口,“系统属性”由“常规”、“设备管理器”、“硬件配置文件”和“性能”四个标签组成。

“常规”标签中,标识了计算机所用的操作系统以及cpu的型号、内存的大小。“设备管理器”标签中,标识了计算机所安装的所有硬件设备,如调制解调器、声卡、显卡等。

“设备管理器”中的硬件设备配置是可以被我们任意删除或修改的,但应注意的是,对于设备表中的设备不能随意的删除或修改,否则可能会使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

在windows系统中,当我们不再需要使用某个软件时,往往会想到删除它。如果直接在资源管理器中删除相应的文件或文件夹,有时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作。因此,对于软件的删除,需要通过系统的“添加/删除”按钮,系统将自动删除选中的软件。

第4篇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虽然在上半学期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常用工具软件以及网络应用相关的使用经验,和一定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组际竞赛意识。然而对于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只有个别学生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因此,课前准备好一些说明资料,把活动的安排进行具体、详细地描述。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在实践与竞赛中学会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在合作与交流中体会信息智能处理的过程,认识智能信息处理这一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过程并学以致用。

在设计中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构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利用学习网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其它:在线翻译、人机对话网站资源,各个探究活动资料,教学课件。

展现“亚特兰蒂斯”星球上的材料“人机大战”和“残疾人田甜正在用嘴做动画”;船长(教师)和机器人小书引领学生进入太空船,出发到“亚特兰蒂斯”星球,进行太空之旅。

?设计意图】构建情景,展现人工智能的神奇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机器人小书告知大家,距离目标星球还有25分钟,在这段时间要完成三个任务和一个游戏。

利用中英文学习网站,与机器人eliza或小布进行对话,将对话内容记录到表中,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利用在线网站对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体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回答问题,锻炼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小组),利用ocr软件对四张图片(纸张平整,纸张褶皱、报纸、中英文混合的文字图片)进行识别,完成探究活动并提交。探索活动需在10分钟内完成,小组长负责组织,分工合作;探索过程中可求助操作辅助员或小组其他成员。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小组长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与意识;培养小组同学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第5篇

1.学会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能够在获取信息时灵活应用。

2.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对获取信息的策略和技巧的认识,提升科学精神和信息获取的优化意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方式,学生可以回答出可以利用服务、bbs、博客等服务获取信息。接着教师继续提问:在利用这些服务获取信息时应该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进而过渡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网上获取信息进阶。

教师提出问题:在因特网获取信息时,首要考虑的要求是什么?【查询时能显示出准确信息】教师评价学生善于思考。接着讲解在查询信息时,由于网上的信息资源是非常庞大的,为了能够得到准确信息,所以就要求在查询的时候一定要有目的性。接着提问:在查询的时候如何体现自己的目的性?【锁定意图和目标】教师评价学生思考能力很强,并补充在查询时应该顺藤摸瓜,切忌跑题。

教师提问在查询大量信息的时候,怎样才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查询?【在查询前可以进行一定的分类】教师讲解在查询信息之前进行简单的分类是可以增高效率的。接着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可以按照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分类。【根据查询信息的类别,例如中文还是英文,查询的是图书还是时事新闻】教师表扬学生善于发现并总结。接着教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补充查询相关信息的一些特别网站以及网站的页面,例如超星数字图书馆,用来查找图书;人民网和新华网以及综合类型的门户网站如搜狐,用来了解最新报道;要了解计算机安全的知识,可以访问专门的安全网站或it专业网站。最后跟学生说明在不知道确切信息的时候,可以访问“通用网站”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并且提醒学生在查找信息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需要使用关键字查询。所以在查询的过程中要选取与信息紧密相关的关键字,以便于查询。如果查找结果不理想,再更换关键字。

教师提醒学生在刚才多媒体上展示的网站都是针对性网站,在日常使用搜索引擎查询信息时,也有特殊的搜索引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搜索引擎是如何分类的。【全文搜索引擎、目录搜素引擎、元搜索引擎】教师评价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教师组织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全文和目录搜索引擎的典型搜索引擎都是什么?两种搜索引擎的特点是什么?【全文搜索引擎的代表是百度和谷歌,目录搜索引擎的代表是雅虎】请另一小组代表回答它们的特点。【雅虎一类的更擅长查询网站,并且查询界面会有自己生成的目录,方便查询,查询范围也教小点;百度和谷歌一类更擅长查询文档,查询范围广】教师可评价学生回答准确。教师补充,当想要查询比较专业或者冷门知识时,可以进入xx,并组织学生进行尝试使用。

教师说明虽然使用搜索引擎查询信息有好处,但是同样也会出现一些状况,如查询的结果太多,所以在使用搜索引擎时也可以使用一点技巧。教师讲解多数搜索引擎都有相关工具的介绍,并给告诉学生可通过“搜索研究院”等网站进行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本,总结一下进行搜索的一些技巧,学生阅读后可以回答出答案。【不断积累信息,不断深化查询,逐步缩小搜索范围。认真设计搜索方案,选择合适关键词组合】教师强调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通常都是相关信息链接,有时这些链接不能访问,可以试试搜索引擎提供的“网页快照”或“历史功能”这类功能。

接着组织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讨论为何在使用搜索引擎时,会遇到返回的信息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的情况,并说说如何避免。【信息过滤的手段还不成熟,在进行筛选的时候不能很准确;在搜索之前确定好贴切的关键字,如果还是返回的不合适,就换关键字再进行检索】教师评价学生回答准确。

在学习完毕后,给学生一个题目,查询“智能机器人”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思考如何快速有效的进行查询。学生思考后可以给出相应的答案,如去专业的it网站查询,定好查询“智能机器人”的全部信息还是只是其中一个阶段。

小结:教师提问查询信息时有哪些策略,学生进行抢答。

第6篇

?声音信息的加工》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一节第五小节。声音信息的加工,是多媒体信息加工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前面的文本、数据和图片的加工,此部分学生比较陌生。声音信息的加工能为后续的学习,如本章中视频制作中的配音,以及网页制作中背景音乐的选择和处理都提供了技术支持。

声音信息作为必修课的新知识,它的学习对于第二学期《多媒体技术》这一选修模块的学习也有重要的意义,是选修模块学习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本节知识无论是在现阶段的学习中,还是在后续的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声音信息的加工》是一个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知识点,能提高学生音频信息的采集、加工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学生前面已经完成了信息获取的学习,基本具备了在网上根据主题搜集文字、图片、音乐等信息的基本能力。从文本、数据和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信息加工的目的和需求分析已经基本掌握。但学生的基础普遍不好,例如word和excel的使用基本不熟练,没有达到教材要求的基础,不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到图片的加工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而本节课的内容又是一个学生喜欢的内容,应该利用好本节课内容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音乐,对mp3、mp4等都有一些了解,很多学生也拥有自己的mp3、mp4设备。所以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学好没有什么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水平的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过mp3、mp4之类的东西,没有感性认识。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对音频文件的格式及特点不了解,对于这些偏理论性的内容如何处理好是本节课设计的一个难点。

了解音频质量的常用指标;知道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及其特点;了解常见的声音加工软件;掌握利用windows录音机进行声音的采集、声音文件片段的截取方法;掌握利用千千静听进行音频格式的转换的方法。

能根据主题和信息呈现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软件和方法,对声音信息进行采集和编辑。

感受声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体验声音采集和编辑的过程,感受声音信息加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声音信息加工的学习兴趣。

2)声音格式的转换和声音片段的截取。(根据需要对声音进行加工)

(这两个内容都是理论性知识,如何让学生理解好是难点。)

从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展示几个成功的解决这些需求的`声音加工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任务中设置障碍,让学生主动探究关于声音格式和质量指标的内容。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简单加工操作并不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合作来掌握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方法。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场合对音频文件的不同需求。通过最后的课堂总结,把理论知识强调出来,并对今后学生可进行的深入学习做引导。

播放一段学生喜爱的歌曲。提出问题,想把其中的一部分截取下来做铃声该怎么做?

通过学生喜爱的歌曲吸引其注意力,通过问题引出本节课内容,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从知识面和学生的心里层面引入课题

引导学生说出声音截取工具软件和操作方法。布置第一个任务截取声音片段。提供wav格式音乐。

回答问题,参考教材或相互交流尝试利用录音机进行截取操作。

1、让学生了解常用的声音处理软件。(学生回答,教师再补充)

2、布置任务但是不给提供前面提到的软件。让学生知道录音机这个工具。

3、通过格式转换时的参数设置,让学生参考教材了解音频质量的指标。

让学生了解对声音作品评价的标准,给学生展示和锻炼表达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鼓励他们应用更的的专业软件去完成数字化音频信息的采集和加工。

教师总结音频文件格式相关知识,介绍更强功能的软件。

让学生较系统地了解音频文件格式的差别及用途,了解声音加工的更多内容,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7篇

1、能说出媒体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多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2、通过观察自主归纳、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归纳和团结协作能力。

3、通过学习多媒体的相关应用,体会多媒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引导学生不论是拨打电话还是写信,都是使用媒体去表达和传播。媒体顾名思义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它是人类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者技术手段。请学生踊跃发言说说我们在生活中使用过什么媒体来传递信息,从而使学生更有代入感地引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先阅读教材,找到媒体的概念是什么,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他找到的概念。【我们将类似文字的表示和传播信息的载体称为媒体。】教师补充媒体的形式和发展。

教师组织学生以相邻四人为一组,进行5分钟的讨论,结合课本上对多媒体的分类,说说看都有哪些分类,每个分类是如何定义的。讨论结束后教师总结将媒体分为五类,信息技术每一组学生分别总结一类的定义。【感觉媒体: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引起听觉反应的声音,引起视觉反应的文本、图形和图像等】【表示媒体: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它有各种编码方式,如文本编码、图像编码和声音编码等】【表现媒体:指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如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和摄像机等输入媒体以及显示器、打印机和扬声器等输出媒体】【存储媒体: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软盘、光盘和胶卷等】【传输媒体: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和光缆等】教师补充总结媒体在生活中的其他实际应用。

教师引导:多媒体除了应用于学习外,还可以应用于娱乐。电子游戏就是我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多媒体应用形式。“上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浏览各种信息、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等,实际上吸引我们的不是网络本身,而是网络上丰富的多媒体信息。

老师讲解多媒体不是多种单一媒体的简单组合,它是计算机技术和媒体数字化的产物,不仅属于媒体范畴,也属于技术范畴。因此,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一般意义上说,多媒体就是指多媒体技术。尽管对多媒体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多媒体技术的共同特征,即能够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构成一个交互的统一整体,实现多种媒体的集成应用。

布置任务让学生对教材上的分类进行总结。学生能够回答出三个特征。【①集成性②数字化③交互性】教师可以点评学生总结精炼等,之后分别为学生具体举例说明,每个特征是如何定义,例如以电子游戏为例,电子游戏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足球比赛游戏要求参玩者全程参与,比赛进程会随着参玩者的操作而变化,结果就是参玩者通过对游戏的操作“编辑”了一场比赛。而电视不具有多媒体的交互性,我们通过选择频道收看不同的内容,但我们始终是被动地收看,我们无法控制其播出内容的变化,也不能参与内容的加工和处理,诸如此类的举例说明。

在学生掌握了知识以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书上实践与思考的4个问题,检验学生的习得程度。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教师可夸奖学生听课认真,理解到位。

第8篇

教师展示用word编辑的板报、日记、作文等样例,由此导入课题。

教师小结:word具有对文章进行编辑、修饰、排版、打印等功能。

教师提出要求:自学word窗口的组成,完成书中第95页练习1(写出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提出要求:自学新建文档的两种方法。自学后要求学生小结新建文档的方法。

教师提示: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

通过展示word编辑的作品,使学生对word有一个感性认识。

学生可以归纳出word的主要功能。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的能力。

通过自学,学生可以掌握新建word文档的两种方法,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使用工具栏可以简化操作,使操作变得方便、快捷。

一些学生常常在每行文字的末尾按回车键,教师应及时纠正。

教师布置任务: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

教师要求学生演示保存文档的方法(两种方法)。教师布置任务:

(1)试一试将这篇文章适当修改后,再次保存会出现什么情况?

(2)新建一个文档,重新输入一篇文章,然后仍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师提问:如果在退出word时,当前编辑的文章没有保存会出现什么情况?应怎样处理?

启动word,完成书中第95页练习2、3,要求将练习3以“笑脸病毒”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小结,强调:①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在该段后会产生一个回车符,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②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doc”;③word中所有操作,通常都可以通过菜单中的选项实现,工具按钮可简化操作。

学生可以掌握保存文档的方法,完成保存文档的操作。

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课堂练习。对汉字输入速度较慢的学生教师要加强指导。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3x1nog.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