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模范军属先进事迹共3篇 军属楷模:坚守初心 助力强军梦

模范军属先进事迹共3篇 军属楷模:坚守初心 助力强军梦

本文将围绕“模范军属先进事迹共”展开叙述。通过讲述他们的奉献和付出,旨在激励更多的军属在家庭、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些模范军属在各个方面都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目标,他们的事迹将继续引领我们奋进的步伐。

模范军属先进事迹共3篇 军属楷模:坚守初心 助力强军梦

第1篇

薛斌,1972年出生,2003年担任青岛港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来,他遵纪守法,敬业求实,积极钻研,勤奋进取,无私奉献,时时处处显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青岛港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和影响周围同志,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维护党员形象,维护党的纯洁和尊严。首先,坚持从大局出发,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至高无尚的大局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基础,真正做到重事业、淡名利、争贡献。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原则,遵纪守法。其次,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丰富知识、提升能力,为企业的和谐发展努力奋斗,

身为一名建筑企业的总经理,安全是头等大事,他始终把“安全第

一、质量至上”作为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对每一个员工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教育,为了保证每一个工程的质量,每一个工地他都要亲临现场,进行监督指导;每逢夏季汛期开始,他更是经常和施工人员昼夜坚守工地确保安全。多年来公司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工程质

量也一直被建设方所认可!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公司的稳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运行质量、安全、环境认证体系程序,以体系标准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

他对自己始终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严格把关,按章办事,规范管理,同时密切联系职工,听取职工意见,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维护企业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每天早上他都是第一个来到公司,即使是休息日也要到公司看看是否正常,他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中午的工作餐尽量吃得营养丰富,逢年过节总要给每个员工发放福利,双休日、节假日都要按规定休息,职工生病了他会及时安排休假,切实保障每一位员工的权益!

在发展公司的同时他也一直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关心帮助那些受灾地区,在汶川、玉树地震后他多次向灾区捐款,还组织单位员工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送去了一份温暖!

勇于拼搏的掌舵人天道乃酬勤,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薛斌正确领导下,青岛港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由原来的三级资质晋升为二级资质,公司的年产值屡创新高,效益不断提升,公司形象深入人心,我们相信,有勤奋踏实的创业人,有正确的思想指引,青岛港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一定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模范军属先进事迹共3篇 军属楷模:坚守初心 助力强军梦 第2张

第2篇

一年来,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我主要承担一年级语文、数学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曾多次获镇、校“优秀教师”称号,。目前是学校一年级语文、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在从事教育工作的18年中,我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我事业追求的目标。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时时以一个好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持出满勤,干满点,从不迟到早退。以校为家,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教学上本着“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教他们学习知识,而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还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对自己所任教的语文、数学学科有了很强的驾驭能力。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坚持经常翻阅《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研论坛》、《优秀论文集》等书籍。备课时,我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

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我则循循善诱的引导,做好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教育学生上,我很注重培优扶差的工作,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在注重教学成绩的同时,还着力注重师德教育。教育教学中,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体谅学生的疾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教学和管理始终受到学生的欢迎。师生配合默契,效果自然良好。我爱学生,曾用关怀,让学生泪流满面;曾用爱心,扬起了学生心海的风帆。所以本人所教学科的成绩在乡统考中也名列前茅。

作为班主任我更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创造强项,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和闪光点,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不让后进生成为掉队的孤雁。另外,我积极组织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形式的主题队会,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展,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优化了班级文化环境,丰富了学生精神生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十分注重“师范”作用,衣着整

洁大方,言行规范得体,对任何学生都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待差生,更是关爱有加。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几年来,在我的努力下,所带的班级成绩都具全镇前三名。

第3篇

每个人的生活道路都不平坦,尤其是残疾人,在创业之路上就更是艰难倍至。但有一个残疾人,他却身残心不残,身残志更坚,服务老百姓,幸福千万人。

朱东红,男,汉族,1969年11月29日生于平凉市白水镇史家沟村。三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导致左下肢瘫痪,无法行走,爬行地上两年多,后在父母亲千方百计四处求医后,方能拄双拐行走。其间中西医药、针灸、理疗等方法用尽,苦头吃了无数。五岁时,为练习拄双拐行走,常常碰得鼻青脸肿,胳膊腿子到处青伤红印。为练习站立,常常跌倒在墙壁前,然后又爬起来再练。不知经过了多少次跌倒、爬起,爬起又跌倒的艰难过程后,才终于能拄着拐杖走路了。

眼看着儿时的小伙伴一个个走进了学校,他急得直掉眼泪。直到九岁那年,他才靠拄着双拐走进了令人神往的学校。在小学期间,他发奋努力,深知求学来之不易,对自己严格要求,门门功课成绩优异,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四年级时,有一天下雨路滑,右下肢被摔成了骨折。一月后,在妹妹、弟弟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坐在架子车上来往在学校的路上,完成了小学的所有课程。当时,张海迪的故事激励着他,坚决要做一个身残志不残,自力自强的人。 初中三年,他更是发愤图强,毫不懈怠,最终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平凉市重点中学平凉二中。在二中文课班期间,由于酷爱文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发动组织了《万木春》文学社,办起了小报,发表同学们的习作,出版了二十多期,受到广大师生好评,且多次受到学校表彰。

高中毕业后,由于身体的缘故,他选择了医学做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身为病患者,他深知患者的痛苦,学习期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平凉皇甫谧中医大专班学习期间,报考了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专业,取得了甘肃中医学院颁发的大专毕业证书,并被甘肃省自考办评为自学成才先进个人。

学成后,他回到家乡史家沟村开办个体诊所,开始为当地老百姓服务。十二年期间,他经常拄着双拐走进老百姓家中,疗疾治病,不分白天黑夜,谁家有病人,只要有家属来叫,立马就走,每次从来不收出诊费,而只收药费。他觉得自己对父老乡亲无以为报,只有这样,才觉得心安。原二组有个胃癌晚期患者人称"老队长",住在半山腰,经常半夜一两点疼痛发作,其儿子一叫,他二话不说,带上止痛针,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到家里去给打针,回到诊所时往往需要两个多小时。这个打针的工作一直坚持了一个半月之久,后来病人去世了,家属非常感激,说是老人临终前幸亏有他这样尽职尽责的好大夫,才没有被疼痛折磨。他听到后感到非常欣慰。还有一位叫朱玉琴的老患者,因儿女都不在身边,有一年冬天下大雪,他为了给老人扎针,怕中断耽误了治疗,硬是一步一步从雪窝子里爬上老人门前的那道坡,后来落下了病根,一到冬天气温下降,脚腕部就疼痛不止。那时候,农村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患病的老百姓就更是雪上加霜,为此,在行医的过程当中,他减免了许多患者的药费,在进城之前,他烧掉了所有欠帐簿。

在回家乡行医的第二年,他的父亲在上班途中不幸罹临车祸,丢下了他们娘四个。他忍着巨大的悲痛,陪伴母亲走过了最为伤痛和孤独无助的五年,后又协助母亲先后给自己和妹妹、弟弟分别成了家,进了城,使大家都过上了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2019年,在区残联和政府的支助和鼓励下,他到市医院又进修了半年。2019年他把诊所开到了平凉新民花园,扩大了诊疗范围,更加热情的为患者服务。从此他更忙了,闲余时间,他不停的刻苦钻研《伤寒论》等古典医籍,创办了微信平台,为广大患者答疑解难,引导老百姓走养生健康之路。这一路走来,还撷取了很多小故事。青龙乡一位大娘第二次领着孙女前来找他看病时,手里拎着一篮子鸡蛋,非要给他留下,说是孙女的病好多了,要感谢他。这一篮子鸡蛋是她东家收两个,西家收三个买来的上好的土鸡蛋。执拗不过,只好收下这点心意,给钱大娘又不要,最后悄悄在药费里把鸡蛋钱减掉了。

他常说:"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悬壶济世,一生为民。" 自强模范先进事迹材料(二)

他既不是残人创业之星,更不是残人劳模,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实实在在的一个靠着自己力量勇敢面对生活的肢体残疾人。他就是两当县西坡镇竹林村中滩组的二级残疾人杨发全同志。 杨发权,男,汉族,1967年12月出生,高中文化程度,家有5口人,贤良的妻子、两个懂事的儿子和可爱的女儿。杨发全夫妻二人手脚勤快,两个儿子都在部队服役,女儿上初中且成绩优秀,生活美满而幸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9月,一场噩梦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那是一个秋收的季节,杨发全带着丰收的喜悦开着翻犁机到自家玉米地里翻地,不知是命运的捉弄还是忙碌中的失误,翻犁机突然失灵,将杨发全的一条腿卷入犁中,钻心的疼痛使他失去知觉,当杨发全再次清醒时,自己躺在医院且一条腿已高方位截肢,得知这个消息,杨发全曾一度精神奔溃,他想象不到如此勤劳而好强的他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他想过放弃,但看到妻子和儿女忧虑而期待的眼神时,他告诉自己,绝对不能倒下。他积极配合医生,力争早日出院。

回家后,当过修理工,贩卖过蔬菜,小小生意只能盘口,没有钱存。"一个人肢体残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心灵也残缺了。残月仍旧照乾坤,"我是个残疾人,我要用自己的实力证实自己的存在。"年春天,他主动申请加入竹林农业综合合作社,在他的倡导下,合作社育植白皮松、红豆杉等苗木60余亩,他的举动得到人们的认可,同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还当上了竹林村党支部委员。杨发权任职以来,他身残志坚,勇于开拓,积极为村民们脱贫致富献计献策。20xx年,他又带动当地群众发展袋料香菇大棚20个、发展蔬菜大棚20亩;发展合作社社员50余人,为提高全体社员的种植技术和政策水平,合作社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共培训800多人次。 "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杨发全深知自己之所以取得今天的一点成绩,全靠党的好政策,全靠好的经济环境,全靠社会的支持,他必须报效社会。杨发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人不能没有梦".杨发全心中的梦有多少、实现了多少,没有实现的还有多少……他的每一次努力和每一次收获都是常人难以想到和做到的,来之不易,他很感谢社会的关爱,上级领导的扶持。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256xl4.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