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乡情调研报告共乡情村情的社会调查报告2篇 乡情调研报告:揭示村庄的社会现状

乡情调研报告共乡情村情的社会调查报告2篇 乡情调研报告:揭示村庄的社会现状

本调研报告聚焦于乡村,探究乡情与村情的社会调查结果。通过对不同地区乡村居民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展示了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本报告旨在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乡情调研报告共乡情村情的社会调查报告2篇 乡情调研报告:揭示村庄的社会现状

第1篇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绣针河畔,位于临港产业区的最北边,东临山东日照岚山港,曾经是一个人才辈出、人杰地灵的著名小村庄。

自从在我们这儿建起了好些工厂,道路宽了,车辆多了,来自天南地北的人用不同的方言交流着,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座村子里。

年底我们就可以搬到政府为我们建的新学校、新社区了,为了给我们留下一点点对家的印象,让我们知道我们打哪儿来,在刘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一次以村庄乡情调查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小组通过采访、调查、查阅文献等方式对大王坊村的由来、村庄庄容庄貌变化、村庄建设、未来规划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做一下总结:

通过走访村里的几位百岁老爷爷,关于村名的由来我们得到了两个不同的说法:

相传在三百多年前,我们这儿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盐碱滩,到处都是野草荒沟,成片的树林成了各种野兽、鸟儿的天堂。这时有一户姓王的人家逃荒路过这儿,看到成片的树林、芦苇和水沟里唾手可得的鱼儿,觉得与其到处乞讨还不如在这儿安家落户,于是全家就决定留了下来。这一家人从此起早贪黑开荒打井,砍树搭窝棚??自此就有了家的样子了,几年以后看着自己和家人开垦出来的土地上飘动着成片的金黄的麦穗,主人不无骄傲地说:“我是这块土地的大王!”后来又陆续有好多的人家来此与这户王姓人家结庐而居,以人们约定俗成的方式把这村落叫成大王庄了。后来这户王姓人家利用自家种的黄豆磨制豆腐非常有名,渐渐的人们都知道大王庄的豆腐很有名,就把豆腐作坊的名字叫成大王坊了。此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相传2222年前的秦朝,术士徐福为给秦始皇到东海求得长生不老药,准备东渡。因为徐福的老家在今天的赣榆县徐福镇,他就选中了离家乡不足50里的绣针河入海口作为东渡造船的作坊所在地。因为是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做的一切,这些当然就是大王的了,自然这些造船的作坊也在“大王坊”之列了。

我们找到了当年赣榆县政府树立的“徐福东渡造船遗址”和“徐福东渡入海口遗址”标志牌,还有出土的一棵棵粗大的已经炭化了的木头。那个年代农民在地里随处都能挖到整棵的粗大的木头呢。

乡情调研报告共乡情村情的社会调查报告2篇 乡情调研报告:揭示村庄的社会现状 第2张

第2篇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以下是乡情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我于去年7月抗旱和年终整党两次去湘河区的文化坪乡,所看到的一些情况是远非过去能想象得到的,有些严重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我认为有必要引起我们各级党政的重视和认真研究解决。现将情况报告于后:

文化坪乡位于丹江与滔河之间的新开岭之巅,属老解放区,现在是我县唯一不通公路的最穷的特困乡;共辖6个自然村41个居民组,750户3598人,耕地4960亩。解放以来,在上级党政的领导下,经过文化坪老区人民的艰苦奋斗,文化、经济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群众生活水平也相应有所提高;1986年底亩产达到128公斤,人均收入97元;

总之,各级党政对领导建设文化坪的功绩和正在作出的努力,是不可否定的。

但是由于历史的和人为的原因,在我们党执政将近40年的今天,商品经济发展到现在,文化坪仍然处在极原始的经济状态,现况现貌没得到应有的改观,一些群众还处在饥寒交迫的困难之中,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从我走访的6个村31个居民组171户的情况看,给人的印象是:

一是自然环境差。该乡南面沿湘河垴而上的和平、腰岭、岩屋坪3个条件较好的村,也属只长玉米不长小麦的高寒山区;而北面顺冷水河而上的勒马崖、文化坪、高峰3个村,则酷似横断山脉,山高、坡陡、谷深,环境十分恶劣;乡政府所在地的文化坪,被人贬称为“红薯窖”,冬天房顶日照不到4个小时,有些住在死北坡山坳里根本就晒不到太阳。高峰村10个居民组分别分布在高峰的各个山坳山凹里;似乎与世隔绝着在;这里山上遍布悬崖碎石,少有浮土,石缝中生长出一些铁匠树、冬青及遍野的黄柏刺,下雨时连河水都不混。怪不得前任书记临走时留下了“高山黑石头,出门碰着头,走路翻跟头,工作没奔头,发展没前头”的顺口溜;有些干部对我说:“到这里来下趟乡还满有意思的,犹如探险、旅游一样,一旦调到这里工作就真叫人发愁!”

二是交通条件差。由于地形恶劣,艰难险阻,交通十分不便;路经大白布幢、小白布幢、三到幢、金线台、千丈崖、阎王碥、上天梯、转身殿……听到地名就令人脚底发软,走到跟前更让人头晕眼花腿打颤;运输全靠背扛肩挑,去年冬为了组织生产自救度荒年,开口子,让群众开发利用再生杂木烧些木炭卖钱换粮吃,可是到窑上盘才元一斤,翻山越岭担到七、八十里的和平供销社,收购价才是元一斤;出门难、回家难,连走个亲戚都难,不说有好多人没进过县城,就是没出过乡境也大有人在。去县上尤其是到区里开会,是乡干部最头痛的一件事,往往开一天会,来回就得走两三天;如果想坐车,就需翻过陡峭的三到岗,徒步10多公里,再上到高庙岭、松树垭,赶由赵川至县城经过这里的唯一的一趟班车,可是能幸运坐上车的概率极小;有时气喘吁吁地将近赶到,却眼睁睁的看到车过去了,就是气的干瞪眼赶不上;有时赶早等半天,可车到跟前不是不停就是满了上不去;急得无奈,还得摸黑赶路。

三是居住条件差。群众住房简陋,相当一部分都是茅草屋,很破烂,还有住茅庵和石洞的。勒马崖村共有79户居民,就有40户住草房89间;住房大都四面透风,冬天烤火烧的是树疙瘩篼子,大家围在火炉边,真叫作“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啊!做饭是没烟囱的老土灶锅台,不但费柴,而且是满屋的烟尘,熏的大多数老人都得“红烂眼”。

人畜用水困难,到处是“干沟”,象勒马崖村共7个组,就有5个组没水吃,近的跑三五里,远的要到10里开外的水沟乡境内担水吃;沿途可常见用扁担打杵担水的青壮年和老人,有用背篓塑料桶、袋背水的妇女儿童,极其艰难费力气。一位老人说:“我们这里一缺水,二缺土,三缺钱!”多数人都没进过县城,似乎与世隔绝在。

四是生产条件差。资源贫乏,交通不便,极大地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农为本,以粮为纲和数千年形成的旧观念,迫使人们一年又一年的简单重复着,祖祖辈辈的循环着;这里山高土薄地瘦,耕作方法陈旧、粗放、落后,绝大多数还是老籽种、老做法,习惯于广种薄收;农家肥少且难背上山,,化肥买不到也多买不起,基本还是以烧火粪为主。象石墙组共3户人家,每户20多亩地,因人力、畜力、肥力不足,再加上老籽种、旧方法,亩产很低,且受到病、虫、鼠、兽害与旱、雨、风、雹灾的威胁,野猪都经常拱到道场边上了,有些整块地颗粒无收。何旺国家6口人,人均3亩多地,种的庄稼不交公购粮还不够吃。

由于信息闭塞,屡受挫折;前年政府号召大种桔梗、白术,群众热情很高,结果卖不出去,致使一些户贷款数百、上千元,“板的连响都不响一声”。

五是生活条件差。由于资源贫乏,交通阻隔,商品经济不发达,这里的群众仍然受着自然的奴役与贫困的折磨。同时也磨练出了他们憨厚的性格和无限的承受力与忍耐心;不少群众仍处于饥寒交迫之中,到处是让人目不忍睹和令人心酸的场面,不说是几代同室,全家同床亦不乏其见。窑岭村公所傍,69岁的杨章氏和46岁的老实儿子杨毛娃两人过日子,住着一间烂草屋,家里只有一个独落地锅台和一个用树竿支的床,有4只粗碗,两只菜罐,两个瓦盆和两张锄头,再无其它生产和生活用品了;窑岭组村民朱道文夫妇与17岁的闺女一家3口,住着两间相当破烂的茅草房,屋里除一只板柜外别无家具,床上仅有的一床被子,棉絮稀荒成碎块,根本御不了寒。村干部告诉我们说:“县上每年给每个村只发放一条棉被,而我们村象这户的就有10多家。”

在一个大雪天里,我去到离岩屋坪村公所还有25里路的干沟垴组,看到的惨状更是令人想象不到的。没去前就听说“这个组6户人家只有一个妇联会”,看到的情况不假:第一户是岔沟的李端福,59岁,与19岁的儿子李方军俩过日子,原有3间草屋,倒塌了两间,西边墙圈子里圈牛,剩下的这间危房就是他们的栖身之所,屋里又脏又暗,前面是一个落地锅台,挨着一口水缸,后面是一树干木栅子床,别无家具;因他有牛就成为了这个组的首富。住在最垴上的一户是59岁的余发祥与82岁的母亲娘儿俩,另一户是44岁的戴发成家,丧妻后带着俩老实孩子艰难度光阴,看起来简直成了一个弯腰躬脊的老头了;其余3户集中住在简陋的“新农村”陈旧的房子里,一个叫王维年,是一位孤老五保而未保户;第二户姓杨,原来是一个有8口之家的大户,父亲病死后,母亲带着最小的孩子改嫁到赵川了,大哥杨秀强出外着落不明,二哥杨秀明去年打工死在了略阳,剩下杨秀智和杨秀荣小兄妹原寄养在叔父家,去年回来独立过,17岁的哥哥在外帮工,14岁的妹妹在家,连碗筷都没有,只有东游西逛混饭吃,据说已经破了身;再就是组长——唯一有老婆的陈用斌,33岁,婚后有3个孩子了,全家9口人,他还要负担4位年高体弱多病的老人,即:73岁的母亲陈杨氏,74岁的伯父陈义才,69岁的婶娘和59岁的老实哥哥陈用春;人们嘲讽这个组不仅与世隔离,而且濒临灭绝。

六是文化基础差。“文化坪,没文化,白布村上没棉花,岩屋坪村没有坪,和平村里爱打架”;这是过去流传在全县对文化坪的嘲讽歌谣。而现今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本来就经济困难,靠挖那些有限的老虎麻卖点钱,给孩子教学费和买笔和书本,而推行生产责任制后,一些家长因农活抓不过来,就让孩子退学回家引小娃和干零碎活;前年上级又将乡初中学撤了,导致失学的更多了,一些父母很想让孩子供学读书,但是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要上初中,就得分别去北边40余里的水沟乡中学、东面50多里的魏家台乡中学,南面60多里的赵川中学;山高路远,孩子太小,还得大人送粮、菜和柴,十分困难;鉴此,我们支持乡政府和学校的意见,自己调整教师和校舍,于去年秋季恢复了一个初中班,招生53人,深受群众的欢迎,也符合文件精神,然而,却不被上面承认,教育经费一直得不到解决。

七是人口素质差。令山里人最头痛的事,是莫过于儿女婚事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困难的家庭条件,就决定了“女儿易飞去,媳妇难接回”局面;这就导致过去近亲通婚、换亲、娃娃亲、买卖、包办婚姻的产生与泛滥。一些女孩长大懂事后,明知做不得夫妻,也因退不起财礼无奈而勉强结婚,过不久就逃跑到山外、河南;这种情况很普遍:在这里一是打光棍的多,二是近亲通婚、换亲、娃娃亲和包办婚姻多,三是非法同居的多,四是逃婚的多,这是形成人口素质低的主要原因,因此,聋、哑、痴、呆、傻多,到处可见“话说不清,走路颠咚”的天资低劣、体智不全的畸形人。当然,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过重得体力劳动,不良的营养,无医疗保障等因素,也是造成后天残疾的一个重要原因。

八是干部配备差。文化坪乡现总共有7名干部,党委系统就只书记林全美一人,没有副书记,没有组织、宣传,还缺青年、妇联及纪检干部;政府系列的干部6人中,尚无正乡长,不象县城跟前的乡镇,不但干部配备的齐全,而且好多还是双职或多职数的;这里的一些干部发牢骚说;“调到文化坪来的干部,一是老鳖裔,二是犯了错误被发配来的;三是得罪了领导被贬罚到这里来的。”因此在这的大都不安心,调来的看到调令,人未到岗就先“活动”着如何调出去,无心在此工作,更无致力于改变山区面貌的雄心壮志,“干部有情绪,群众有意见,上下不一致,面貌难改变!”

我认为:象文化坪这样的特困山区乡,用一般的常规指导方法是不大凑效的,必须采取超长规的特殊措施才行。凡是特别贫穷落后的地方,就相应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方向对头,措施得力,选定目标,下定决心,就会在不长时间内取得明显变化;对文化坪乡近几年应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和具体办好八件实事。

发挥部门职能作用,采取协同作战方法,用特殊的重点斜政策来扶持山区发展。

山区本来就消息闭塞,信息不灵,有些政策到这里老是贯彻的不透彻或走了样;再加上有些部门总是死扣死的文件规定或过时的条文,客观上极大的限制和妨碍了山区的发展,使得他们放不开,搞不活;例如,林木是贫困山区唯一的宝贵资源,在文化坪最多的是铁匠树、冬青树、华栎树和黄连木等杂木,属再生植物,砍伐后就又爆发出新的枝苗来,能烧木炭、解木筷、制作木器工艺品和制药,应当有计划的实行轮采,合理地开发利用,变死宝为活宝,为人民的生活与生产服务;但是林业部门的政策老是变不通;他们将“禁止乱砍滥伐”理解为“禁止砍伐”了,这就使得有效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活宝变成了死宝,就形成了自生自灭状况。

再例,文化村利用当年生当年就能采伐的山杂竹资源,办起了一个小型火纸厂,不但安置了多个剩余劳动力,而且为群众提供了砍卖山杂竹、烧石灰、加工、担运的挣钱门路,同时解决了村里的上调款,应该说是件好事;但是,林业部门也把它当作收费的对象了,收山杂竹时按竹子收一次“育林金”,卖火纸时又按销售价重新征收一次“育林金”;环保部门也要征收400-800元的污染费,还有工商税、所得税、企业管理费、教育基金等等,这一来一去的从瘦羊身上拔毛,就迫使这个原始作坊式的微利企业倒闭了;逼得人们重走“卖原料”的老路子。

鉴此,建议各部门今后不应当不顾大局与现实,死搬硬套部门的条文来限制、妨害当地的经济建设;而应以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利益要求为准则,针对发展贫困山区经济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变通政策,协调扶持,大力促进山区改变贫穷面貌的步伐。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文化坪乡自然条件恶劣,工作、生活条件很差,因此干部难派,即使本乡干部也不愿在当地工作,年轻干部更期望永远脱离山沟,在外面建立新家庭;据此,可采取三种办法:第一,将特困乡作为培养、锻炼、考验、提拔、造就干部的学校。选拔年轻有为、有理想、有干劲的干部,首先去特困乡经受锻炼,只要政绩明显,就予以提薪提职,大胆使用,让在这里工作的同志有一种荣誉感和责任感。第二,实行轮训制和任期目标制,对在特困乡工作期间,给以浮动上调一至两级工资,使之去掉铁饭碗和光往好地方钻的思想。第三,强化组织力,加强思想教育,严肃干部纪律,解决组织不力状况;一次,我向党马乡书记朱善清同志了解情况时他说:“我们乡正式干部28人,加起八大员共三、四十名,民政、财政、武装、计生干部都是双料的。”我笑着说:“你是兵多将广,工作好搞啊!?”他苦笑着说:“难呐!一是女同志多,二是塞来的干部,关系行,能力不行,有些根本用不动!”不难看出由于组织不力,所以,目前普遍存在区域性与行业性干部配备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势在必改。

过去,由于不调查研究,一味地想当然、算如意帐,一刀切的行政措施,从大养鸡、大养兔到大种白术、桔根,都是一哄而起,以败告终,的确把群众害苦了,群众骂娘,干部头痛;今后要坚决克服一刀切、瞎指挥的领导方法,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的确定发展项目,无论搞什么都不要只图形式而不求实效。

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改变生产条件,增加投入,提高地力,这是山区脱贫致富的基础。过去学大寨,使山区基本条件有不小的改变,但是近几年停止了;责任制后农民怕政策变,只重经营而忽视地力投资,有些水毁工程大,相互扯皮修不起,小的也懒得修,这就使得原本就很瘠薄的土地越来越瘠薄了。

该乡金线台组民王日田,三年来,带领子女坚持修地不中断,移动土石3855立方,新修石坎15条,修补旧石坎43条,新修土地亩,修复面积亩,去年遇大旱,然他家仍然收到5000多斤粮食,比上年还增产了xx多斤,今春全乡就他不吃救灾返销粮;勒马岩组长吕东来有一块地,没修前是种八升种子只收了一斗粮食,修后种八升就收了一石。这是活生生的例子,应大力推广。

该乡一些群众利用山高跌差大,争取国家小投资,蓄积山泉修建起了12座小型水电站,既解决了照明,又解决加工,值得扶持。

迅速打通区乡公路,继而兴修好村组公路;造就商品经济大动脉。

大力开展种、养、加各类技术培训,使他们迅速从传统、陈旧、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中解脱出来,让每家每人都能掌握一两门致富之术;推行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经营。变广薄型为集约性生产。

大力发展劳务业。窑岭村原支书王献仁带领30余人在河南灵宝采金矿,每人月收入200多元,计划再发展100人,这是山里人致富的一条捷径。

大力发展刺绣等劳动密集性项目,针对交通不便和日照短的情况,可在和平办一刺绣厂,能解决百名女子就业,就可帮百户脱贫。

开发利用林木资源和温差、湿度大的特点,大力发展木耳、香菇、食用菌和广种药材。

发展建筑、建材业,尽快解决居住茅庵草房问题,同时改造好灶、圈、厕。

总之只要拿出特别措施,下定决心、协同作战,坚持不懈的努力认真抓下去,山区的脱贫步伐就会加快,文化坪的面貌就必将得到迅速大的改观!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15x0ro.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