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暑假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6篇 提升教育质量,语文教师的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暑假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6篇 提升教育质量,语文教师的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本文介绍了数名语文教师参加暑假培训后的心得体会,其中包括培训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师自身成长等方面的感受和收获。通过此次培训,这些教师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暑假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6篇 提升教育质量,语文教师的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第1篇

现在“语纹新课标”十分强调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现在凡是进行语纹课改的课堂教学学生热烈讨论的场面比比皆是。课堂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和合作研究的习贯。在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之后,课堂上每每闪现出富有出色见地的思想火花。我以为,课堂上主要时间应该要留给学生自主悦读思索,当学生有问题而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再让学生讨论解决,老师也应是参与讨论与解决问题成员之一。只有在学生有了充分的自我感知和理解之后再进行的讨论才是孕效果的。而且,进行讨论老师还要注重对时间和内容进行合理恰当的安俳和调控。因为“教师是学习活动(huo2 dong4)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纹课程标准》)再者,毫无边际的课堂讨论是没有休止,也是很难有结果的。当然,通过大家的讨论,能得相对较为合理的答案,也是必要的。但不是什么问题督要有个结果,存疑也可以,过程有时比结果更重要。

带着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昌乐二中的培训课堂。是专家们的出色讲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语纹教学返思。在这种理论红盏践的对话中,我喜悦的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聆听了闻名语纹教育家于余淆老师的徒弟——青州云门书院的张云杰的讲座《让语纹教育焕发生命的光彩》,使我感受颇深,受益良多,特殊是他讲的“鹰的一生”的故事,让我感受很深,感触良多,触动很大。奎纹区幸福街小学的王安存老师对“经典诵读”的讲解更是“经典”,对“走近《嫩语》”部吨印象最深。王老师指出了:君子之道——风度,有德,博学,重行。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人不露相”。在说说笑笑中,大家督融入到了轻松舒畅的课堂气氛中。讲座中王老师联系自己学校、联系中外的教育现状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让我们督从и眼界,备受鼓舞。特殊在谈到诗歌方面,抉荫噎典,字字精髓,他让我们知道读书的重要,明白写作的真谛,她说“13岁以前的语纹是种子的语纹,是经典的语纹,是记忆的语纹,是让孩子终身返绉的语纹,是为人生奠基的语纹。”说得多好阿,她眷涨忆■能专心灵去感悟世界的感悟人性的真正的大家。他的讲座,她的大家风范督让我们非常欣赏。

而寿光市圣城街办西关小学的张丽老师的《我与“三点一线”识字教学法》更是让我这个从没教过低年级的老师大大的收获了一笔财富,知道了一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和如何教孩子在短时间内更有效地学会识字,以及如何的把识字教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真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眷涨这个道理。

在两天的培训中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懂得了要提高孩子们的'语纹素养,就必须让孩子们多读书,多写作。让孩子们在“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儿童纹学经典”的引领下飞扬。我异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为我提供了让我从自身出发寻找差距,返复的琢磨和钻研,不断的返思和总结。对我来说,不论从理论还是教学上,这督是忆■让我进步的有效良机。郧位流过程中,我也能积极参与交流讨论,聆听感言,交流自己的心得。让我对教学布满了信心和希望。

我非常清晰“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要想成为一名合胳的语纹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一切,也是我不足和欠缺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了,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长期的浸沉,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何来纵横捭阖,驾轻眷侦。

暑假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语文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6篇 提升教育质量,语文教师的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第2张

第2篇

8月2日有幸参加了全县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培训,经过对中年级习作教学策略的解读和名师课堂的观摩,我收获颇多。中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一个层次。很多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到无从下手。介于这些,在教学时,要教育学生从现实取材,说真话,写实事,做一个诚实的人。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是麻烦的苦差事,更是无法下笔去写。首先在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他们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那样平常。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其二,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不会提高的。因此,在提示习作题目时,就可以变样地以谜语,讲故事,图画出现。以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如教学生写人物时,就可以故意说出班上有显著外貌特征的同学,如说:“他个子较高,有1、25米,大概有55公斤重;大大的脑袋,圆圆的脸蛋,眼睛显得格外的小,似乎整天眯成一条缝;笑起来,雪白的牙齿中有一个洞;因为胖了,所以肚子很大,走路时好似圆球在地上滚。”让学生猜是谁。然后现场素描,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勾画出这个人的外貌。趁学生兴趣盎然时,相机问道:谁能说说他的体貌特征呢?教室里就会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接着就完成了本次习作。

学生习作时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话可写。这就避开书本上的死要求,而是引导学生做有心人,让他们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把所看到和所听到的都一一记录在事先准备好的日记本上。开学时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备用一个小小的日记本,随身带着,平时发现有趣,有意义的事情,把它记录下来,并且老师要做好表率作用可以和学生一样,天天坚持,不分写的字数多少,篇幅长短,语句是否通顺优美。只要求真实就行。让学生养成平时积累词句的习惯。为习作时打基础。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老师还要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想象能力。

平时在静态的课堂空间借助一些图象、实物,充分调动学生的六感器官功能是往往不够的,写出来的片断枯燥、乏味,不真实,不动人。如:教学生写一种植物《花》时,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让他们去观察各种花草,最后回到教室,叫他们各自说说自己看到的植物的样子。这样,由看到说再到写,顺理成章,写作就水到渠成,不用再费力了。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多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作性。“小学生的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生动的联想。”怎样才能使学生沿着作者的思想续写下去,也就是续写故事。它既能巩固了课文揭示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每一次习作课前便都要写写下水文,写完之后讲给学生听,为什么要这样写,写这样的事是为了说明什么,动作、语言、神态,都是为什么服务的。这样做可以很好的给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

因为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成功的喜悦。学生最喜欢的是表扬和鼓励。老师要把奖励当作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对学生的好作文,得以较广泛的传播,这也成为学生写作的动力。平时给他们的评语都是鼓励的话。好的作文在班上朗读,并送给学生一个小礼品以此鼓励,使他们对习作更有兴趣,提高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的几点体会,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更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工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实践,定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第3篇

暑假期间我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班,x周的学习受益匪浅。

培训中,业务领导及专家的讲座,在言谈之中透露着充满哲理的思考也无不告诉我们:“成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适应明天的社会,今天的教育必须改,而改革的成败首先在于更新教育理念,划时代的改革不能指望一步到位。通过短暂的学习生活,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地认识了新课程改革,认识到这场课改所具有的深远意义。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劳动力的素质就必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样教育才能可持续性地发展。他们讲解了教学反思的内涵,反思内容的设计,以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使我对教学反思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正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写照。那我们学校教育究竟要做什么?是不是仅仅为甄别出一部分高智商者送他们进入高等学府即是终极目标?今天的求学者明天都将步入社会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素质,才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使我们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赢得入场券。而在这其中,我们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回顾这几天的学习,我以后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试想,教师同样的讲课为什么孩子的掌握程度出现差异?因为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生成的,任何人是不能代替他体验、领悟、理解,然而,教师不是万能的,但也决不是无能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计好能引起学生积极活动的情境。

从听说读写入手,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是中间目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成人,知识和技能只是培养成人的工具。

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关注未来,放飞希望。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

第4篇

通过六天的暑假远程培训,总结自己在上好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方面的一些点滴经验,即从必须准确掌握课程目标;必须明确编者意图;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能力;必须注重活动过程;必须改变学习方式;必须注重发挥教师作用;必须重视活动的评价等方面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做法,与教育同行共勉。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它体现了《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精神,突破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活动的课题,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教材的设置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即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生活处处皆语文,从而彻底改变了“为语文而语文的单一性学习目标和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如何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关乎语文新课程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三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掌握课程目标,是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前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7~9年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一是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二是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课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三是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四是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摘引资料的出处。显而易见,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定位是十分明确、具体的。主要体现了如下特征:首先,突出综合性,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同时也包括跨学科领域内容的综合,学习方式的综合等。其次,强调实践性,因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第三、体现自主性,综合性学习应主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教师明确并掌握课文综合性学习的这些目标和特征,是指导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一步。

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初中(7~9年级)的语文教材,特别是人教社课标版语文教材充分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其综合性学习往往与各单元中的阅读课文相并列、照应,又相对独立,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分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如人教社七年级上册教材,全册共编排了六次综合性学习,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这六次综合性学习专题是:1、这就是我;2、漫游语文世界;3、感受自然;4、探索月球奥秘;5、我爱我家;6、追寻人类起源。其中1、3、5为小综合性学习,它的规模相对小些,层次低些,一般是比较简单的语文学习活动。2、4、6为大综合性学习,相对要求比较高,规模大,难度也增加。这类综合性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在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基础上,往往又设计了若干个子课题,倡导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编者有心,教者有意。语文教师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是做好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容忽视的方面。否则,在组织学习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就有可能随意、盲目,或断章取义,或偏离主题,达不到编者所设定的预期目标,自然也就很难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把它列入语文课程标准之中,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这一基本目标,努力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当然,语文综合性学习除了学习内容、课程目标的综合之外,还包括学习方式的整合,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的目的。

毫无疑问,语文综合性学习为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听、说、写这“三合一”创造了必要的情景,提供了明确而富有意义的话题;同时也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一定的内容。综合性学习的这种听、说、读、写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连杂糅在一起的。学生通过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提高和发展了自己的语文水平。

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但它必须姓“语”,其着眼点仍然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面,是人文精神与学科精神的相互融合。例如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其目标定位是多方面的,涉及天文、地理等学科内容,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但应当注意,教师在为学生回顾和展望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过程后,其着眼点最终应放在指导学生探究“月亮文化”上。如搜集带“月”的成语、有关月的古诗词、故事等。笔者在上这一课时就重点让学生收集有关月亮的故事和神话,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的资料有:嫦娥奔月、月亮中的桂花树、月亮中的吴刚、古人关于月食的认识(天狗吃月)等。特别是同学们对民间天狗吃月的绘生绘色的讲述,把大家引入了人类早期对月亮的粗浅而幼稚的认识中,让学生在好笑中明白人类对天体现象的认识过程,同时为人类的大胆想象而惊讶,也正是人类有如此丰富的想象,才造就了丰富的月亮文化。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一方面培养搜集、筛选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这样也就自然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其综合性目标的实现不言而喻。

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不仅要关注学习活动的结果,而且更应当关注学习的过程。专家告诉我们:“过程就是目标。”“综合性学习过程就是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过程。”显而易见,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比所要追求的结果更重要。

每次综合性学习,学生都要经历一个学习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认真指导,安排好其过程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在每次综合性学习都要提前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布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合作、探究有关的课题。具体的活动大致上可以这样安排:1、自由组合,以4~6人一组为宜。组内有分工,明确个人职责,提出搜集有关资料的任务;2、个人完成后组内交流、展示、互相讨论切磋;3、充实补充,装订成册(或袋子);4、上课交流、展示、评价;5、写作;6、评选优秀资料和优秀个人。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体验。

注重活动过程,就是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程度、态度。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让每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投入其中,这样才能达成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的实现。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显得尤其重要。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一般的学习活动,都应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从而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这也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亲身去体验包括自然、生活、社会等各个方面,力求有感受,有发现。教师不要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让学生有比较多的选择余地。活动内容、活动空间和活动方式,通常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

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必须强调合作与探究。事实证明,每项综合性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每次合作活动,小组成员分工应当明确,注意成员之间的通力、有效的合作,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与人协调中施展自我,培养学生的自觉合作的意识与合作精神。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这就是“学会合作”,因为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从而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让学生自己组织、主持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但这不等于教师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恰恰相反,仍然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的作用,需要师生双方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对话与交流。当然教师身份的定位必须是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不能简单的一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

首先,教师应制定学习活动的目标,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目标的确定不要盲目求全、求高、求深,而应当从当地学生的实际和可能出发,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能力上面,而不急于出成果。其次,和学生一起设计、制定活动计划、安排好活动时间表。时间进程及安排尽可能具体一些,让每段时间的活动内容明白一些,同时注意灵活性,能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虽然教师教学用书对于语文实践活动通常也都有具体的安排,但不能简单的搬用,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活动目标。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一定要清楚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其基本要求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协调,学生明确任务,有计划、有序列地展开活动。什么都不管、放任自流和什么都包办代替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另外,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除了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外,还应给予学生多一些鼓励,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要尽可能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活动过程的一点点进步和收获,都应充分肯定。要努力给予引导,多一些关怀,更需要激发、激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希望,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努力在组织、指导上狠下功夫的同时,还应构建一种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机制。教师必须坚持全程评价、正面评价、主体评价和多样评价,就能有效地引导和规范语文综合性学习,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评价的总原则是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并非仅仅是结果。通常可以采取形成性评价(即档案评价)的做法。教师在学习活动前要求学生备好一只袋子,将本次活动的计划、提纲、笔记、体会、资料等都收入其中。完成后首先在合作小组内交流,然后交给老师查阅,具体操作上可采用量化评分法。这一过程主要考查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与态度、方法与能力。对学生不能求全责备,只要学生大胆、积极、主动参与,进行合作、探究,都可记满分。

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更多的要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而且把它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因为每一次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学生,评价对象也是学生,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体会、谈收获、谈不足。在学生自我评价基础上还应对同学进行评价,评出本次学习活动的优秀。综合性学习重在过程评价,但也不能忽视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活动结束进行的,针对汇报交流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评定。为了便于考查,可以采用记分办法。对学生的其他成果,如手抄报、图画等,教师可给予定性评价。一定要采用多种方法和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力求评价成为激发所有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调动积极性的手段,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过程。

上好综合评价课。评价课是对学习活动的综合评价,是一次全面的总结。这种评价课,可以有教师讲,更多的则是学生讲,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组织这种评价课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一是评价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二是评价学生参与的过程,三是通过展示交流学习成果,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效果。实践证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课,不仅是对一次学习活动的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更是对所要探究问题的延伸和扩展。

总之,三年来的语文教学,笔者明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意图,也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点探索,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确实体现了“大语文观”,生活即语文。通过自主性活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全面提高自己整体语文素养。

第5篇

当你感到你的生活平淡、甚至乏味时,你当然希望改变。但是你的语文教学呢?你是否尝试着去改变,改变的使你的学生愿意上你的语文课,你也愿意和他们一起享受语文的美妙。

通过这次培训,我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看到以前的老同学总是不胜唏嘘,谈起当今的社会总有许多的不解、感慨和深深的无奈……当然,想到更多的是自己的语文教学,自己应该不断提高、不断改进的语文教学。

原本对本次学习没报多大的希望,劳民伤财,能有多大的效果呢?但是没想到,小学语文组的学习竟然组织的有声有色,最后更有些渐入佳境,欲罢不能的味道了。特别是教研员挖空心思加入了很多的活动,形成了很好的现场互动氛围;还有很多的教师展示了自己的特长和才艺,给本次培训增色不少,有几个节目真的令人难忘的。

最重要的是通过本次学习,通过和其他教师的交流,我不仅系统的学习了整个小学语文学段的语文内容,还对实际语文教学有了自己的思考:

让学生走出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把语文学习延伸到丰富多彩的校园和社会生活中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使其知识、能力、兴趣、特长、态度等得到全面发展。“大语文教育观”在前几年提得很响,但近几年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随着课本的细化,很多教师以为就是“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了,其实这是严重的认识错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好的语文教师应在上好课程表内的语文课的基础上,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自办手抄报、撰写日记周记、做校园小记者小主持等活动,加强课内和课外的联系,进一步开拓学生所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独立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的语文教师都兼着班主任,很有条件和学生参与一些像朗读、演讲之类的活动,这可是和他们一起提高的好机会,真是应该好好利用。不久你就会发现,不仅活动搞好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的时候,我们一般满足于上完课,考个好成绩即可。但是别忘了我们教授的是一群璞玉微开的儿童,他们的接受能力、模仿能力很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对他们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而往往我们是靠着自己的“本能”在教学,靠着自己很多年不变的经验在教学。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我们还有很多的教师误判为放松要求,自由发展,这简直就有些危险了。是的,我们可以放飞理想、希望,放手让他们阅读。但是在小学阶段,我们决不可放松我们语文的基础素养要求和训练,比如:普通话和书写。我认为,这是重点也是核心。这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很重要,甚至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可喜的是,本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识字、习字教学的好方法、好经验,一位县直学校的女教师的习字教学就令人敬佩不已,很值得借鉴学习。普通话,就不用说了,上主席台发言的都很优秀,才艺展示的教师也是字正腔圆。所以说,严格的要求和训练很重要。即使我们教师的能力没有达到最好,但是我们严格的要求,认真的训练,指给了学生努力的方向,成功还会远吗?

既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又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现在的语文教学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的研究和收集;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体转为,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教育要让社会认可才是成功的关键。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教学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我们目前的实际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发展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衡量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向这些方面努力。

“不抛弃、不放弃”也许过于理想化,但却是美好的;现实有时是残酷的,但未来……他毕竟在前方!

第6篇

本次语文老师暑期培训,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短短x天,内容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从学科本位教学到“语文味”,从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名作细读例释道文学热点研究,从唐宋诗词到鲁迅作品研究,还有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的“网师园”的雅韵……如今整理培训讲义,更是感觉出分量之厚重、深远。

下面就本次培训对当今初中语文教学最直接的帮助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吧。

在这次培训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的“浅阅读”的讲解,由于语文成绩靠日积月累慢慢提高,短期内“涨幅”不明显,就让很多人“痛恨”语文,甚至觉得还不如拿语文课的时间去多补补“涨幅”大而快的理科、英语呢,其实不然。阅读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靠教师有经验的引导,另一方面靠学生本人自觉有效地投入,也绝非某些外行所认为的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一本接着一本地阅读名著就好了,因为阅读教学不能等同于“阅读”,成年人茶余饭后读书看报,理解内容即可,叫“阅读”。而“阅读教学”则要老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最终要学生能理解,学能所用。两者是有区别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首先会说出自己的阅读初感,然后还要让他们学会细细揣摩、体验、联想,从而读出文章的味道来,此时就不再是“初步感受”了,在以上基础之上,让学生学以致用,或学习理解别的作品,或自己动手来写……

当然,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有几个注意点:

结果提问、启发、讨论占去了课上大部分时间,从而挤掉了读写,毕竟读书是阅读教学之“本”,课堂没有读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课堂只要读书声则是语文教育的倒退,读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意义,能使学生读出文章中没有的东西,从读到发问时思维的初步,研究的动机,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而写诗对说和读的有效体验,也是给学生表达的契机,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只有听说读写相结合,学生才会体会深,理解透,懂得要领,不再夸夸其谈。

二、当下流行“自主学习”,但应与“自由”区别开来

某些个传统教法固然不适用了,但老师吧主决权全盘交给学生,自由读课文、讲故事、参与实践、发起唇枪舌战(美其名曰“辩论”)、自选喜欢的段落欣赏学习,老师成了旁观者,不但不能使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还脱离了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言语分析法。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听讲、质疑、回答、讨论、朗读、复述等都是运用了言语分析和朗读法训练学生的阅读,对学生的阅读我们要有明确的要求,不能放任自流,应有的放矢。教师要渗透学法指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因势利导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找规律、找方法,而不要自由过了度。

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语文,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更新自己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比如精心编制导入语、结束语扣人心弦、耐人寻味。把学生“胃口”吊得高高的,不乐学才怪呢。教学过程中能努力寻找切入口、教出新意来,对老师和学生提高教学、学习的积极性来讲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所谓教学相长嘛!比如我是否在教学《捕蛇者说》一文时作这样的尝试: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读,然后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追本溯源,指导学生找出主旨句。如“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文章中作者写了哪几种“毒”?哪一种最毒?为什么?教师抓住实质问题对学生启发,提高了教学效率。

其次,教学中抓契机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开放性话题。针对我校外来民工子弟越来越多的趋势,我在教《故乡》时就设计如下情境: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而且对她有着深厚的情感,,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儿时的故乡是怎样的?当学生在美好的回忆中品尝着对故乡的爱意的时候,教师再设问题:作者的故乡又是怎样的?学生热情顿时高涨,不由自主地学习了课文。设计开放性问题则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教会他们打破常规去分析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比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设计了能激发学生想象的话题:课文为我们再现了“百草园”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让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那么,倘若我们身处“百草园”之中,会遇到哪些充满情趣的事物呢?请以我在“百草园”为话题,展开想象的翅膀。问题一出,学生纵情想象,创造出许多奇妙而有趣的情境。

最后,平时可注重一些课外题材的渗入,如开设“三分钟演讲”、“即兴一首诗”等,同时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并且如有时间尽量每周拿出一堂课进行交流。但切记:不拘泥于教材,但一定要以教材内容为主阵地,根据具体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采博引、引进时代的“活水”啊。

说实话,上述提到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乃至于最后提到的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要不影响实效地去解决,短时间内都不是容易的事;新学期又将开始,希望我上面的一些想法就像是为我今后的教学确立的努力方向,等着我去践行呢……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085xdm.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