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其他文案 >

《孟子》简介5篇 孟子:四书五经中一位思想家的概要介绍

《孟子》简介5篇 孟子:四书五经中一位思想家的概要介绍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撰写而成。该书的重要内容包括人性的本善论、仁政思想、天命观等,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文化精华之一。

《孟子》简介5篇 孟子:四书五经中一位思想家的概要介绍

第1篇

⑷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⑹多角度赏读课文,了解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⑴反复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⑵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作眉批,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⑶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

⑷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纵深角度扩展学生阅读空间。

⑴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⑵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了“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⑶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倾心解读,成为情感颐养的过程,成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2、注意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看课下注释积累一下。

3、搜集孟子的一些名言警句。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等。

4、积累逆境成才方面的名言与事例。如:“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把脚抬高,绊脚石就成了垫脚石”;“顺境中的美德是自控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质疑──探疑──解疑”的教学情景,通过“诵读──积累──感悟──拓展”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重点:在于读准节奏、读出气势、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教学方法】以读为核心,自主思考、合作研讨、集体探究。

师生对话:指几名学生向同学介绍你了解的孟子,师作补充: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他曾经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体现他思想主张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师作介绍,简介孟子散文的特色,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2、师根据齐读出现的问题作朗读指导,指出停顿的重点地方以及易错读音,边范读边指导。

2、小组合作研讨,组长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协作积累文言语汇,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文意。

1、各小组将在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其他小组尝试解决,师作评价。

3、师呈现重点问题,检测学习成效(此为弹性设计,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灵活取舍)。

小组探究:研读2、3段,看看战例中攻守双方的条件及结果,进而找出文章的论点与结论。

师生对话: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凭借“地利”优势的例子?

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随着阅读的深入,思维的纵深,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质疑反思,收获无穷,愿这种习惯伴你学习的每一天!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诵读这一章,并预习下一章。

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指出孟子的思想并未在诸侯之间得以推行,可是执著的孟子并没有气馁,他走上了著书立说的道路,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4、学习成果展示(师检测与生主动展示结合,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进一步体会孟子散文特色)。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成长故事。

由六名学生讲故事,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思考:请你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经历,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思考: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物,是否重复,为什么?

⑴共同特点:出身低微,饱经磨难,逆境成才。使用排比,文章富气势和说服力。

⑵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多方面举例,内涵丰富,说服力强。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过渡到第二、三段的学习,了解孟子的人才成长观。

人才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在这两段是怎样体现的?通过译读的方式把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1、你一定知道很多“逆境出人才”的例子,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2、论证“死于安乐”只用一句话,却是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请你用所学历史知识解读一下好吗?

自由诵读名言警句。发出倡议:让我们积累更多名言警句吧!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此为弹性设计,可依时间灵活处理,也可引导学生课外继续探究。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以“面对困难”为话题写一则随感。

文言文教学怎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走进孟子散文,走近孟子的热情。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与展示学习成效的平台,让学生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在设计与教学中有可取之处,也有遗憾。

反思一:多方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只有善于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才会相得益彰。预设的空间越广阔,课堂生成就会越精彩。教师也就会做到游刃有余了。

反思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

反思三:《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分类积累文言语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开拓阅读视野,注重相关名句的积累。设计意图为培养文言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相信只要坚持,这个目的会达到的。第二项的操作可以灵活处理。

反思四:要做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成效,合作学习有时间保证,师生交流有思维碰撞,学生的诵读与积累达到预定目标,这两节课的课堂容量还是大了些。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紧迫,我在各部分衔接中比较生涩,课堂语言不够流畅,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

《孟子》简介5篇 孟子:四书五经中一位思想家的概要介绍 第2张

第2篇

2.学习两篇短文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以及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

3.深刻领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客观环境与主观因素对人成才的影响。

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文章运用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最后用归纳法提出中心论点的严密的论证过程。

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甚至死亡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在现代社会中主观努力对于成才的积极影响。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出自《孟子·告子下》,它的原题叫《舜发于畎亩之中》。现在的标题是编者加的,请同学们思考,原题与现在的标题哪一个更适合做本文的标题?

学生探究讨论。明确:原题《舜发于畎亩之中》,用文章首句做标题,只是列举了一个历史典型事例,不能明确本文中心论点;《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化用文章经典词句,明确本文中心论点,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艰苦奋斗对人的磨砺作用。标题为文章的“眉目”,以论点为题,观点鲜明而突出。

二、诵读课文,并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句。

1.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如读第2自然段:“……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为重读)

2.质疑法,自主翻译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解疑,归类积累文言词句。

(1)近义词辨析:“发”“举”的意义解释有何异同?借以理解舜的事例与其他五位贤臣的异同。

(2)同音词:“士”与“市”的词义区别,借以理解管夷吾的事例与百里奚的异同。

(3)形容词和动词的使动用法:“苦”“劳”“饿”“空乏”“拂乱”“动”“忍”,借以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逆境出人才的道理以及经历艰苦磨炼的益处。

(4)通假字:“曾”,通“增”,增加;“衡”,通“横”,梗塞,不顺;“拂”,通“弼”,辅佐。

(还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归类积累文言词句,帮助理解课文?展示一下,大家共享。

如,古今异义词:“法家”“敌国”“出”“入”等;一词多义:“过”“作”“益”等。)

3.学生在充分理解文言实词与句式的基础上,动笔落实课文翻译,要求文从字顺,语义明确,语气连贯。

四、借助工具书和其他辅助材料,讲述历史上六位名人“逆境出人才的故事”,帮助理解文章列举的事例材料,强化诵读。

孟子散文雄辩的魅力,不仅体现在用词的精准上,更表现为论证严密,论证方法的精当上,下节课我们再共同探讨并学习后一种艺术特色。

1.体会本文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以及归纳法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背诵文中的排比句和对比句、对偶句,品味本文说理的磅礴气势和文采。

1.学生质疑、学生间探讨释疑重点、难点问题,教师点拨。

2.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长于说理。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章开始一连用了六个排比句,列举历史事实,说明无论是作为名君的舜,还是作为贤臣的管夷吾等五人,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事例论证。)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指谁?从造就人才的角度看,这些人客观上经受了哪些艰难困苦的磨炼成才的?

指上文列举的历史上的六位名人。从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

1.“苦难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孟子认为“逆境出人才”,结合课文1、2自然段内容,说说你的观点。尝试用列举事例、正反对比的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层次分明,能自圆其说。(课堂练笔。)

目的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现代社会,顺境容易造就人才,“挫折”教育同样重要。因为逆境可以增长人的才干,磨炼人的意志,使人坚定信念,坚韧性格,隐忍以成就大业;但逆境也可能让意志薄弱者一蹶不振,一事无成,所以要成就不平凡的事业,关键还在于一个人的主观努力。有才能,又能够直面挫折,不断思索,勇于战胜各种精神困惑,坚信自己,不断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目的2:让学生体会“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列举典型事例可以增加说理可信度;对比论证使是非分明;而分明的层次使论证严密。

四、作者是如何从个人成才问题归纳过渡到统治者对国家的治理问题上的?

用正反对比论证法指出,对于国君来说,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进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引出本文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针对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而言的,主客观因素对于国家治乱的影响如同对于个人成才的影响一样。而上文所列举的历史名臣,正是辅助国君严格执法、直言进谏的臣子,前呼后应,论证严密。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逆向思维法,写一篇650字左右的议论文。

要求: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注意论证的严密性。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

不为(w?閕)苟得也  为(w?鑙)宫室之美为(w?閕)之

2.质疑法自主翻译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解疑,归类积累文言词句。

(1)反义词对比辨析:“欲”与“恶”;“舍生”与“取义”;“不为苟得”“可以辟患”与“何不为”“何不用”;“人皆有”与“贤者能勿丧”;“弗受”与“与之”;“得之则生”与“弗得则死”的意义解释对比,借以分析理解作者的生命价值观与“性善论”。

(2)古代文化常识理解分析:“箪”“豆”“羹”与“万钟”之俸、“妻妾”之奉、“宫室”之美,理解作者所选取事例的用意。

(3)动词与其状语间的修饰关系,通过“呼尔而与”“蹴尔而与”“不屑”“不辨礼义”“何加”等体会作者倡导在生与义间应做出的抉择。

(4)通假字:“辟”通“避”,躲避;“乡”通“向”,从前;“与”通“欤”,语气词;“得”通“德”,恩惠、感激。

(5)语气词不容忽视:理解“也”“耳”“焉”“与”“乎”等于严密的论证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还归类积累了哪些不同的文言词句帮助理解课文?展示一下,大家共享。

3.学生在充分理解文言实词与句式的基础上,动笔落实课文翻译,要求文从字顺,语意明确,语言连贯。

第1自然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并且能够做到“舍生取义”。

2.讨论并归纳: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比喻论证的方法,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本文的论证方法与过程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有何异同?

2.比较《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与《鱼我所欲也》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有何不同。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祖国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这个推理过程分两步,第一步是通过对喜爱的东西和厌恶的东西的分析,阐明了为了“义”(有甚于生者)可以“舍生”(不为苟得),即使死掉(患有所不辟),也不做无“义”的事。第二步是假设推理,设想如果人们所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们所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只要保全生命,躲避死亡,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分析,得出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结论。最后进一步指出,“义”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所不同的只是贤者“求之”,所以“能勿丧耳”,而愚者“舍之”,所以就不再具备了。

三、研读第2、3自然段,质疑、探讨、分析以下问题。

1.我们读过的《谈骨气》一文中有一个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穷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饿死。这个论据与课文第2自然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2.《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一段话来解释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因为高官厚禄与礼义的价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礼义的高官厚禄则不能接受。比如说,叛变革命,到国民党那里去当大官,真正的共产党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出卖国家机密得到很多钱,爱国志士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贪污受贿得了很多钱,正直的干部是宁死不为的。

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

6.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7.第2、3自然段运用哪些论证方法展开了对中心论点的论述?

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先从正面举例论证,用“嗟来之食”的典故充分说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也不失义。然后从反面举例,与前者对比,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六、读写结合、延伸训练。xx年,在大灾大难之中,在北京奥运会上,涌现出许多令中国人骄傲与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英雄。他们在生与义,在义与利之间的抉择,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表达你独特的生命价值观。

第3篇

3. 让学生认识我国古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有一个成语,它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这个成语叫做——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出自哪本书?—— 《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中的文章。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我们今天要学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学生形成4人讨论组讨论,时间8 分钟.幻灯机提示可讨论的内容.教师巡视,适当解疑,提醒少言寡语者,提示讨论的时间,要求各讨论组a层次负责人注意把握进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⑴本文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通过我们对字词的理解,通过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都知道孟子很重视人和,不可否认,天时和地利都具与一定的重要性,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和,要做到人和,就要重视实施仁政,而不可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和“兵革之利”.

3. 判断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还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 理解孟子的思想:治理国家,主要靠实施高压政策,还是实施仁政?

第4篇

教学目的: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难点: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孔子和孟子都身处乱世,但都没有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并且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价值,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专题——天下国家,《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你怎样看待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论断,希望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活动)

第5篇

1.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3.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分析:(1)单句里的判断句。“是”是判断词,不能说是指示代词。“是”跟“非”相对,“非”作“不是”讲,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偏正词组,下文有“城非不高也”。如果把“是”看成指示代词,可以通,但是不对,因为不能解释“是”跟“非”相对持的现象:“‘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主语的基本结构是转折复句,“而”是转折连词,“然”复指它前面的一长段话,亦即复指一个假设复句。“然而”不是转折连词。清朝袁仁林《虚字说》:“‘然’为实然,语势缓,……而‘连’字直转也。”“然”指一种情况,无主句;“不胜”的主语因泛指省;“者”可以看成表停顿的助词,也可以说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逗号。又,“夫”或说是发语词,没有意义,或说同“彼”,作“那”讲。

(2)“如”,一般作“似”讲,但这里不是,“不如”就是“及不上”。

译文:“包围着进攻它,就一定得到天时的条件了,是这个条件却又不能取胜,就是天时不及地利啊。”焦循《孟子正义》说“环”即《周礼》“巫环”之“环”,用卜筮来主持冲锋陷阵的人。

分析:这是一种“合叙”句。一般的两个主语共两个谓语的句子如“衣冠整洁”,即可以说成“衣冠皆整洁”,又可以说成“衣整洁,冠整洁”、“衣冠整,衣冠洁”、“衣整冠洁”、“衣洁冠整”等,这说明这种句型只有一套语法关系。“兵革非不坚利也”不能这样,它有两套语法关系,亦即有两个主谓结构,句子成分的有关词儿的说明与被说明之间的搭配并非任意的,而是受着严格制约的。“例如“兵”只跟“利”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坚”构成主谓关系;“革”只能跟“坚”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利”构成主谓关系。这是形式上的一套主谓关系、实质上的两套主谓关系。以本句而论,不说“兵革非不利坚也”,而说“兵革非不坚利也”,“合叙”中又有错综变化,可算难中之难。又如:“衣食饥寒者,慈父之道也。”(《盐铁论·忧边》)其实是“衣寒食饥者……”。没有错综变化只是合叙的。例如:“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墨子·兼爱中》)意思是:“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

3.①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②故君子有不战,||,③战|④必胜矣。

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因果复句。第一部分的主语因泛指省略。“天下之所顺”、“亲戚之所畔”都不是主谓词组,而是偏正词组,两个“之”字的作用在于联系定语和以“所”字结构作成的中心语。介词结构“以天下之所顺”是方式状语,一般可以不在它后面加上逗号,现在加上,为的是强调状语。正句又是转折复句,转折复句的正句又是假设复句或者假设复句的紧缩形式。

(2)“畔”,《课本》注“同‘叛’”。据王力先生的看法,此说未当。应该说“畔”在这里等于“叛”,后来写成“叛”。《孟子》不见“叛”,“畔”共出现了6次;《论语》也不见“叛”,“畔”共出现了4次,如:“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公山弗扰以费畔”(《阳货》)等。从《论语》《孟子》来看,可以依照王先生的说法。但还有另外的语言现象:《尚书》“畔”“叛”并见,各出现了一次。如:“时义和颠复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胤征》)“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大诰序》)历来传说是由于孔子编成今文尚书,今文尚书至少不迟于《论语》,当然比《孟子》早得多。这样看来,说“亲戚畔之”的“畔”同“叛”还是可以的。“亲戚”基本义是“亲人”“亲属”。“戚”就是“亲”,同义并列。《尚书·金滕》:“周公日:‘未可以戚我先王。’”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亲戚”有时候指父母;如:“亲戚妻子,质也。”(《韩非子·八经》)“其亲戚死,其肉而弃,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列子·汤问》)。有时候指“家里人”,如:“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间者七百余家。”(《韩非子·十过》)“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时候指“内族、外族的亲人”,《礼记·曲礼上》:“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孔颖达疏:“亲指族内,戚言族外。”《史记》有“外戚世家”。本句“亲戚畔之”,“亲戚”既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家里人”,还可以指“内亲外戚”,现代汉语里“亲戚”只指“族外姻戚”,词义转移了。因此,杨伯峻《孟子译注》把“攻亲戚之所畔”译成“攻打亲戚都反对的人”,似

屑未确。“君子”,这里指“贤明的君主”。“有”,存在动词;一说音义同“或”。《尚书·微子》:“殷其弗或乱正四方。”《史记·宋世家》“或”作“有”。(孟子·公孙丑下》:“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赵歧注:“既,已也,或,有也。”从音理看,“有”“或”同在“匣”纽;“有”在“之”部,“或”在“职”部,“之”“职”对转。

译文:“拿天下都顺从的力量去进攻连亲属都反对的人,因此,贤明的君主有不打仗的时候(或者“或许不打仗”),(但是,如果)打仗,就一定获胜了。”

4.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必先苦其心志,③劳其筋骨,④饿其体肤,⑤空乏其身,⑥行拂乱其所为,⑦所以动心忍性,⑧曾益其所不能。

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第①分句是时间偏句,其他的都是正句。时间偏句表示了它是正句所发生的时间背景,它的真正作用等于时间状语,只是结构上不是词组而是分句;相同的用法如:“与人辩论,事理必尽,必伸其意。”(《刘叟墓谒》)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文言里更多的是用“……之……也”,如“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五人墓碑记》)正句又是连贯复句。“所以”是介词结构,相当于“以此”,“所”指第②分句到第⑥分句的内容。清朝张文炳《虚字注释》:“‘所以’,顺上指原之辞,犹云唯其如此,所以如此。”连贯复句的第一部分又是并列复句,前一部分讲肉体受折磨,后一部分讲行为有拂乱,讲肉体受折磨的又是四个并列复句。连贯复句的第二大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苦,本义是有苦味的草,引申为“辛苦”的意思,“苦”跟“劳”同义,《鸿门宴》有“劳苦而功高如此”。“体”与“身”也是同义词。乱,《说文》:“不治也。”从丝的不治引申为行动的不治。为,甲骨文像手牵大象,引申为“做”,“所以”想达到的。“苦”、“劳”、“饿”、“空乏”、“拂乱”和“动”、“忍”都增加使动用法,其中有动词也有形容词。陈承泽《国文法草创》“活用之实例”一节提到:“致动(按:即“使动”)主由动字转来……象字(按:即形容词)之为致动……理论上固属后起。盖动字中他动字之为致动,往往易生歧误。”比方“忍性”,赵歧注为“坚忍其性”就不大好懂。按:性,音义同“心”,为了有错综变化才用上“性”。忍,不是“坚忍”。《说文》:“能也。”能本熊属,引申为“大胆”为“敢”,“忍性”就是壮大胆量;又如:“白刃在前,斧 钣在后,而却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敌也。”(《韩非子·初见秦》)“不能死”是“不敢死拼”。请参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忍能对面为盗贼”一句的说明。“曾”字也就是“增”。益,本义是水漫出,后来引申为“增加”。赵歧注:“曾益其所不能,增益其素所以不能行之者也。”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译本句为“增加他的能力”。赵注、杨译都有可商之处,因为赵注至少是不明确;杨译原文“其所不能”也是跟译文“他的能力”搭配不拢。或认为“其所不能”是“曾益”的对象补语,它的前面可以加上介词“于”。

译文:“因此,上天将要把重任落到这些人身上(的时候),一定要使他们心神苦恼,筋骨劳动,肌肤消瘦,身体困乏,行动(的结果)违背他所想达到的目的;凭着以上处境,就可以使他们心神震动,胆量壮大,从而对以前不敢做的事儿有所促进。”

5,①人恒过,∥②然后能改;③困于心,④衡于虑,|||⑤而后作;|⑥徵于色,|||⑦发于声,|||⑧而后喻。

分析:(1)并列复句。分号隔开三部分,三部分都是连贯复句。第①分句以下各分句的主语都因承第①分句的“人”而省略,第二、第三两个连贯复句的第一部分各又是并列复句。“而后”是连词,表示先后相连,意思跟“然后”不同,“然后”是“这样以后”。或说“而”表音节停顿,“后”是“以后”。

(2)几个“于”都是介引表处所的宾语的介词,“于……”这种介词结构一般是在动词后面,只在近代文言里有偶尔在动词前面的。现代汉语里表处所的介词结构既可以在动词前面,也可以在动词后面,大体说来后面的比前面的地位更重要些。

(3)困,本义是树木被四壁围着,引申为“围困”,又引申为“困惑”。衡,音借为“横”,赵歧注:“衡,横也,横塞其虑于胸臆之中。”不说音借,把“衡”作“衡量”讲,也通。作,《说文》:“起也。”就是“起立”。又,(尔雅·释言》:“作,为也。”或者说“作”当“创造”讲。喻,明白;同样的用法如:“故作书以喻意。”(《淮南予,修务》)

(4)上古文言单音词为主,把这些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选用哪个词儿就得看语言环境,从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看,有的是古今一致的,如“过”、“改”、“心”;有的只是作为一个语素,如“困(苦)”、“虑(思虑)”、“色(面色)”、“徵(表现)”。翻译时,不断地作古今词语内容和形式的比较和分析,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从而能作准确的翻译。

译文:“人们常常做错了事,这才能得到改正;心意困惑,思虑阻塞,这才能振奋有为;表现在脸色上,发泄在言论中,这才能有所领悟。”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孟子的话富于辩证思想。

分析:(1)单句。谓语是主谓词组。就主语跟谓语的逻辑关系来说,又具有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者”字结构中有个很长的附加部分,它的内部结构是并列复句,并列复句的两部分各又是假设复句。假设复句各个分句的主语意思上是中心语“者”,不妨认为“者”代替“君主”一类人物。但结构上不能简单地说“者”可以移到前面作主语。

(2)拂,古音读“弼”,“拂”在“滂”纽“物”部,“弼”在“并”纽“物”部,“滂”“并”旁纽。弼,本义是矫正弓弩的工具,引申义是纠正或者辅佐,《说文》:“弼,辅也。”《尔雅·释诂》:“弼,浦也。”当是引申义而非本义。其实“拂”就是“弗”,也就是“弼”,原是矫正弓形的工具。两个“则”是转折副词,作“却”讲。赵歧注本句大意:“‘入’谓国内也,无法度大臣之家辅弼之士;‘出’谓国外也,无敌国可难,无外患可忧,则凡庸之君骄慢荒怠,国常以此亡也。”

译文:“内部没有执掌法度的大家和辅佐君主的能手,外部没有可以抗衡的力量,没有外患,国家就经常处于走向灭亡的困境。”

分析:(1)然后,这样而后,是表示“有待而然”,它前面的是个条件,后面的是结果;又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雕也。”(《论语·子罕》)“然后”、“而后”跟“则”相比,前者是必然条件;后者却可以是单纯的承接;如:“至家则君笑而立于门。”(《林觉民传》)包孕句。主语因泛指而省略。“知”的宾语的并列复句,它们的主语也因泛指而省略。

(2)“生”、“死”都是不及物动词增加使动用法,后面可以补上代词“之”。“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在”,译成现代汉语,介词结构或者在动词前面,或者在动词后面。

译文:“这样,就能够知道在忧患中可以使人生存,在安乐中可以使人死亡。”这句话也含有很深的哲理,它能激发人们自强不息,战斗不已。

教师: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王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指出环境对人的思想意识影响极大,“富岁,子弟多赖(懒)”,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的决定性作用,“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有不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我们学习这两篇文章,先要懂得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识文章的论述特点。

1.先叫一名学生朗读课文。朗读毕,酌情讲评。注意字音:“粟”(sù)“畔”(qàn,通假“叛”)

2.再让全班同学齐读课文。齐读前提出“这篇主要谈的是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思考,读毕让同学作答,暂不作结。

天时:指气候、时机;时,季节。地利:指出河险要,城池坚固;利,利益,功用。人和:指齐心协力,能得民心;和,和顺,谐和。

讲解:这两句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那就是具备“人和”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论点。

第2段“三里(1)之城,七里之郭,环(1)而攻(2)之(2)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之:的。城:内城。郭:外城。环:围绕,包围。(1)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2)之: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而:但是,却。夫(fu):助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必:一定。者:指“得天时”这种情况。矣:语气助词,表肯定。然而:虽然这样,但是。是:这。也:表判断。

讲解:本段是设例(攻之而不胜)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

第3段“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非:不是。也:表判断。池:护城河。兵:兵器。革:皮革,指甲胄。坚:坚固。利:锋利,锐利。粟:粮食。委:放弃。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去:离开,逃走。之:代这座城池。

讲解:本段是设例(弃城逃走)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中心论点的后半部分内容。

第4段“(1)故曰:域民不(1)以封疆(1)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2)之至,亲戚(3)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以天下(4)之(1)所顺,攻亲戚之(2)所畔,(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2)故:因此,所以。域:居住,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让(使)……居住。(1)以:凭借,依靠。封疆:疆界;封,疆界。(1)之:的。固:稳固,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使……稳固。险:险要。威:震慑。道:治国之道(指施行仁政)。者:的,的人。失道:无道,违背道义;失,放弃。寡:少。(2)之,到。至:极点。亲戚:内外亲属。畔:通假“叛”。(3)之:代失道者。顺:顺从,归附。(2)以:用,拿。(4)之:助词。(1)所:表动词所涉及的对象,这里指归附的力量。(2)所:这里指众叛亲离者。“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此句意为“因此,仁德之君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胜”;君子,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必:一定;矣:表肯定。

讲解:本段深入阐明为什么“人和”是最有利于“战”的条件。本段通过对比揭示出全篇的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提问一:孟子在文中提出“人和”是决定胜败的最重要的条件,其原因何在?

讲解:“人和”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帮助越多,力量越大,战斗力越强,胜利自然在握,失去“人和”,众叛亲离,哪还有什么力量,哪还有什么战斗力,失败是必然的。

讲解: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讲解: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引导学生讨论孟子的政治主张,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2.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明确: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明确: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明确: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3)明确: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明确: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明确: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般论据——中心论点。

明确: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代词,这个)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劳(劳损)其筋骨,饿(饥饿)其体肤,空乏(资源缺乏)其身……

②困(苦)于心,衡(同“横”,梗塞)于虑,而后作(奋起);征(观察到,检验)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tawenan/054md6.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