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签约违约 >

求职的个人信息应该做好保密工作

求职的个人信息应该做好保密工作

求职的个人信息应该做好保密工作,不然将会误入以下的招聘陷阱。

求职的个人信息应该做好保密工作

签约指南:身份信息小心被盗用

汉口的徐小姐(化名)刚刚大学毕业,她怎么也想不到,在参加了一场招聘会后,自己竟成了法庭上的被告。

原来,去年9月3日,有人竟用她丢失的身份证,向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截至去年11月30日,该信用卡透支2000多元没有归还。为此,今年2月,银行将徐小姐告上法庭,要求其归还欠款本金、滞纳金、利息等共计8000多元。

随后,办案法官根据身份证上的地址,给徐小姐寄去法院传票。“收到传票后,我很惊讶,连着几天都睡不好觉。我根本就没有办过信用卡,怎么就差银行的钱呢?”徐小姐说。考虑再三后,她还是决定到法院问个明白。

到了法院,法官拿出案卷。徐小姐这才得知,在办卡人资料中,自己成了某公司的员工。一看到该公司的名字,徐小姐回想起来,就在去年9月3日,他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参加招聘会时,曾到该公司的展位应聘。当时,该公司提供的待遇很优厚,在通过现场面试后,招聘人员取走了她的身份证说要审核,她没太在意,便将身份证交给了对方。约半个小时后,招聘人员将身份证交还给她时,又以“职位已满”将她拒绝。经过仔细回忆,徐小姐一口咬定,就是该公司利用招聘之机,骗取了她的身份证,并冒名办理了该信用卡,导致她惹上了这场官司。

了解事情原委后,徐小姐当即提出反诉,要求做笔迹鉴定,深入调查此事,并提出银行凭借假的办卡人信息将自己告上法院,给自己的身心造成了伤害,要求银行赔偿损失2万多元。最终,两案以双方撤诉宣告结束。

针对目前一些不法分子借招聘名义疯狂盗用他人身份信息的现象,办案法官分析,不法分子往往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以待遇诱人的招聘广告,诱得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或复印件,个人联系方式甚至银行账户等)进行非法活动,如直接盗用账户、冒名高额透支、甚至专门倒卖个人隐私。等到求职者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的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时,才恍然大悟。因此,求职时,当对方要求你提供奇怪的证明材料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不要向根本不知底细的“招聘单位”透露任何个人隐私信息,一旦发现侵权迹象应当即报案。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qianyue/2gnk.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