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教师文案 >

中班数学数教案反思8篇

中班数学数教案反思8篇

在制定教案的过程中,老师们一定都得到了磨练,只有认真记录教案,我们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数学数教案反思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数学数教案反思8篇

中班数学数教案反思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数的分合操作是数概念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互换、互补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对于数的分合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知道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是原来那个数,并能用语言表达分合结果。最近我们学了《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学习5的分合。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这两个数合起来是原来那个数。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掌握5的4种分法,并能有序地进行数的分合。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5的4种分法。

2、总结归纳5以内数的分合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大挂图一张(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5的分解式)、5只熊猫卡片、记号笔、记录纸。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图(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5的分式)。

每人5只动物卡片、铅笔、橡皮、1—5数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引用诗歌《树妈妈写信》导入课题,并引导幼儿讨论夏天刚去,秋天来了,树妈妈写信忙起来了。

师:夏天走了,秋天来到,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光。

问:都有谁收到了树妈妈的信?(引导小朋友回答都有哪些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

问: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过冬)

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许多新房子,准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

2、通过观察图片:出示大挂图引出活动主题,《5的分合》

师: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和幼儿一同点数共5只)出示“5”的数字卡。

师:5只熊猫两座房子怎样分,熊猫们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二、基本部分

(1)、操作活动:请幼儿帮助自己的小动物来分房子。 幼儿观察自己的学具,说说自己分是什么小动物,点数小动物的数量(5只)。

(2)幼儿将5只小动物分在两座房子里,每分一次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3)幼儿将每次分在两座房子里的小动物合起来,看几只和几只合起来是5,并记录。

2、请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分合方法,教师记录。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5”的4种分法,几和几合起来是5。

4、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5”的分合

(1)教师演示给5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2)幼儿观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5”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5、幼儿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尝试有序的进行“5”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的结果。

三、结束部分

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1—4)戴上,伴随找朋友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字和在一起是“5”的幼儿做朋友。

四、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银行、菜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形象可爱的教具,如:可爱的小动物、小猫、小狗、大象等,还有漂亮的小房子的图。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5”的4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5”的4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5”,但大多数幼儿都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分合操作。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幼儿学习有序进行“5”的分合,幼儿观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5”的分合,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5”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5的分与合,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

中班数学数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利用学具学习8的组成。

2、运用互补、互换规则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方法。

活动准备

六型学具每人一套、奖券、积木等奖品、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1、运用“找朋友”游戏复习7的组成

师: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3和几?

生:赵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3和4。

2、出示红花,让幼儿用学具摆出8的组成。

老师拿来了8朵红花,要把它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

有的幼儿说:“左边1朵,右边7朵。”――用学具数字摆

有的幼儿说:“左边2朵,右边6朵。”――用学具数字摆

教师总结:8有7种分法:8能分成1和7、8能分成2和6、8能分成3和5、

8能分成4和4、8能分成5和3、8能分成6和2、8能分成7和1。

3、让幼儿观察学具寻找数的组成规律。

让幼儿观察学具,说出数的组成规律。左边的数是1、2、3、4、5、6、7,右边的数是7、6、5、4、3、2、1,左边的数递增,右边的数递减这叫互补规律;8分成1和7,8分成7和1,叫互换规律。

4、领奖游戏,巩固8以内数的组成规则,并能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

(1)交代游戏规则。

小朋友真聪明,老师要发奖品给你们。但领奖品有一个规则:请幼儿先在自己的游戏区领一张奖券,看清奖券上的数字是几,就代表有几元钱,然后可以去领两种奖品,但两种奖品合起来的价钱要是奖券上的数字,不多也不少。

(2)幼儿根据奖券自由选择奖品,老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幼儿互相交流。

(3) 小结:今天,小朋友真动脑筋,又玩了游戏,还领了奖品,我们下次再来玩。

5、放音乐出游戏区。

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银行、菜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活动反思

幼儿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幼儿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幼儿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活动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

中班数学数教案反思篇3

主要涉及领域:

科学

活动目标:

1、学习一维排序。

2、能愉快地参与操作活动,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

3、对数学排序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组成一座图形王国。

2、用图形串成的“皇冠”、“项链”、“腰带”各一个。

3、幼儿操作用小图形、标记、双面胶若干。

活动过程:

1、参观图形王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图形王国去参观。(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模仿开汽车的动作边走边参观图形王国,并寻找位置坐下。)

(2)引导幼儿复习巩固所认识的图形。

师:图形王国的图形可真多呀,谁来介绍一下,你认识什么图形?并和你认识的图形问好,如:“三角形,你好!红色圆形,你真可爱!大正方形,你真棒!”……

(评析:老师和幼儿一起开着汽车参观图形王国,从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也能从很多图形中找出自己所认识的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也能说出图形的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为接下去按图形的大小、形状、颜色特征排序作了铺垫。)

2、学习按图形大小不同的顺序排序

教师出示一顶由大圆形和小圆形相间做成的“皇冠”,引导幼儿探索并发现是按图形大小不同的顺序排列的。

师:“图形王国里藏着许多宝贝,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顶漂亮的“皇冠”,它是用什么图形做出来的?”这些圆形有什么不一样呢?这些大圆和小圆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呢?

师:原来这“皇冠”是按照大圆形、小圆形、大圆形、小圆形相间的顺序排列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顶漂亮的“皇冠”呢?

老师在黑板上讲解并示范做“皇冠”的方法:

认识“皇冠”的接口。出示准备的不同的圆形,从接口处按大圆形、小圆形、大圆形、小圆形的顺序做成“皇冠”。

(评析:“皇冠”接口处的一朵小花,既符合事物存在的客观事实,又让小班幼儿初次进行排序活动有了一个着手的地方,便于幼儿养成从左向右排的排序方法,增强了幼儿的规则意识。)

3、学习按图形的不同形状排序

教师展示一条由正方形和三角形相间做成的“项链”,引导幼儿探索并发现是按图形的不同形状排列的。

师:看看这个又是什么宝贝呢?这条漂亮的“项链”它又是用什么图形做出来的?它们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是按正方形、三角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顺序排队的)

师:那这条项链怎么串呢?请同伴之间互相说说看。

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和老师合作在黑板上示范按图形的不同形状排序。

(评析:这一过程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老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出现,幼儿都能按自己的意愿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很快地找出了按图形的不同形状排序的规律,在操作示范时也能运用两种不同的图形间隔进行排序。)

4、学习按图形的不同颜色顺序排序

教师打开一条由红图形和黄图形相间做成的“腰带”,引导幼儿探索并发现是按图形的不同颜色排列的。

师:看看这又是什么宝贝?这条漂亮的“腰带”它又是用什么图形做出来的?这些正方形是什么颜色的?它是按什么顺序来排队的?请你们在同伴之间互相讲一讲。

(引导幼儿说出是按蓝、黄、蓝、黄的颜色顺序排列的)

教师出示其他两种不同颜色的图形,老师给他们一定的规律,请一幼儿到黑板上示范操作,做成“腰带”。

5、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复习巩固按照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特征进行排序活动。

请小朋友到你喜欢的图形娃娃那儿去,按照小花后面给你的样子一个接着一个排列在胶带上,做成“皇冠”、“项链”和“皮带”。

(评析: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操作中,每一组都提供了不同的材料,并且幼儿操作的材料具有多用性的功能,为不同层次水平的幼儿提供了练习的机会,如:图形大的、胶带长的可做成“项链”和“腰带”,图形小、胶带短的可做成“皇冠”和“手链”,教师启发幼儿操作探索,巩固了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下进行单一特征排序的技能,让幼儿充分得到锻炼和发挥。)

6、展示幼儿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1)幼儿戴上自己制作的“皇冠”、“项链”和“腰带”,相互之间说说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评析:展示幼儿制作的“皇冠”、“项链”和“腰带”等作品,使每位幼儿都表现出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功感。让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既是活动的反馈,又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请幼儿戴着自己制作的作品,按男、女、男、女的顺序排队,开着汽车离开图形王国。

(评析:幼儿戴着亲手制作的“皇冠”、“项链”和“腰带”等作品按男女男女的顺序排队,开着汽车离开图形王国,使幼儿在良好的游戏情境中自主地活动,既做到首尾呼应,又较合理地处理好了整个活动的动静交替,并使整个活动在高潮中结束。)

活动延伸:

将各种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图形材料投放在数学角中,让幼儿进行点数、找相同的图形、练习排序等。

活动评价:

1、本次活动以到图形王国旅行为主线的游戏形式展开,复习巩固所认识的图形,在王国里制作幼儿喜欢的各种小挂件,最后,开着汽车离开王国。动静交替的活动形式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整个设计生动有趣、结构巧妙、操作性强。

2、这是一次提升教师教学机智的数学活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反映及时修正教学行为,针对幼儿的需要及不同能力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引导。

3、这是一次不露教学痕迹的数学活动。教师创设了良好的游戏情节,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性的教、学具,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幼儿始终在积极的状态中自主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始终保持着积极探究的愉快情绪。

4、这是一个快乐的数学活动。师生气氛融洽,充分给予幼儿主动探索、积极讨论的空间,重点突出,内容安排具有层次性,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学习需要,

孩子的情感及表达欲望也得到了充分地满足。

中班数学数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分解组成,会按顺序分合。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2、初步理解数的组成中的互换规律。

活动准备

雪花片人手5个,菠萝图片5个

活动过程

一、动手操作

1、请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手中的5个雪花片,试着把它分成两份,看有哪几种分法,师巡视

2、请一个能够比较好的按顺序分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分法:在磁板上分5个菠萝的图片,分好一个说一遍意思,如: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来就是5等,师用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分合式;依次摆下去。

3、提问:你是这样分的吗?这样分有什么好处?引导幼儿学会这种按顺序依次分的方法,以免漏掉。

4、小朋友再按这种方法分一下你的学具。

二、演示分合式,学习两个部分数间的互换关系。

1、出示5分成1和4,5分成4和1的分合式,让幼儿观察。

引导幼儿发现两种分法分出来的两个数的位置交换了,总数没有变。

2、同样观察5分成2和3,5分成3和2的分合式之间的互换关系。

三、猜棋子游戏。

四、指导幼儿完成《数学》p16的练习。

活动反思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中班数学数教案反思篇5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图形》,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使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出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供幼儿操作的图形、小筐若干;小熊头饰、小动物的家;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环节,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石头”的不同。

2、引导幼儿捡起自己喜欢的石头,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二、创设情境,引发幼儿探索、操作。

1、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引导幼儿观察小路,说说小路上的坑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幼儿想办法把坑填好。

3、幼儿思考并尝试操作,教师根据情况适时引导。

4、引导幼儿发现,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变出一个新的图形来。从而理解图形之间存在的转换关系。

三、伴随着音乐,幼儿和教师一同欢快地走出活动室。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在认识了多种几何图形以后,在智力区我们投放了许多色彩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供幼儿拼摆,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天都会到这儿来利用图形拼摆出各种画面:如火车、汽车、飞机、房子、大树、小鸟等。可是在一次游戏中,有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争吵,原因是自己摆的房子都需要一个大一点的正方形,而当时盒子中只有一个合适的,两人都握着正方形,谁也不愿松开。于是在我的引导下,一名幼儿用两个三角形组合在一起拼出了正方形,其他幼儿看见了觉得很有意思也纷纷来尝试。这时我突然意识到,长期以来幼儿在拼摆过程中都是用图形直接来当作物体某一部分的,如果下次三角形不够了或是长方形不够了,孩子就只会争抢。我想应该让孩子理解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可以用别的图形组合在一起来替换所需要的图形,如果获得了这种经验,孩子们的拼摆活动会更加丰富,思维也会变得灵活起来。因此我设计了今天的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此次教育活动的目标是:

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使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复习、巩固认识的'图形:

活动开始我鼓励幼儿捡一些不同的石头,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自己的小石头是什么形状的,这样对每个图形的外形特征加深印象,为他之后的填坑活动奠定基础。

二、在玩儿中学

为了使枯燥无味的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在引导幼儿捡图形的环节上我设计成捡石头要去建房子,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景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萌发他们助人为乐的情感;创设小动物的家这样温馨的背景环境,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直接利用小路作为活动场所,让孩子们在边玩儿填坑的游戏中边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提供幼儿充分探索、尝试、思考的空间和条件。

1、在填坑之前,教师先引导幼儿观察路上的坑是什么样子的,如:是什么形状的、有大又有小。为的是让孩子明白要想办法来获得这些图形。同时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坐在小路的两边,把身边的坑填满,不能漏洞,也不能让石头叠放在一起,这些提示语会引导着他们不断尝试、思考把坑填好。

2、路面上我所设计的坑多数都大于幼儿手中现有的图形或是没有这样的图形,一块石头不可能直接填满,这就给孩子创设了难题,促使他们想办法用多个图形拼在一起来解决问题。可是哪些图形更合适呢?这就激发了幼儿思考——操作——再思考——再操作的过程。

3、考虑到难易程度的不同,有的坑用2—4个图形就可以拼成,而有的坑就需要更多的图形,这让能力强的和能力较弱一些的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愿意参与活动。

四、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鼓励。重在启发、引导幼儿尝试操作:

在幼儿尝试、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看到好的做法及时鼓励、肯定;看到幼儿遇到困难时,启发全体幼儿共同想办法解决,并不断地归纳、总结,引导幼儿感知图形间的转换关系。

中班数学数教案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能按照一个以上的共同特征给纽扣分类,会记录分类结果。

2、复习点数6以内数量的技能。

3、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大记录纸一张;幼儿人手一份纽扣、二个盘子、一张记录纸、铅笔;投影设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

二、观察多样的纽扣。

1、师:小朋友,这些都是什么呀?(纽扣)数数一共有几粒?这些纽扣是什么样的?(幼儿相互交流)

2、师:这些纽扣看上去不一样,但他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请你说说这些纽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3、师:这些纽扣挤在一起,多难受呀,请小朋友按纽扣上的一个相同特点把纽扣分成两份,还要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4、观察记录纸,说说标记的意思,讨论记录方法。

5、请一个幼儿表演分类方法并记录。

6、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分类与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7、请个别幼儿展示记录结果,表演并讲述分类方法。

三、纽扣拼画。

1、师:纽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还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呢。你能用纽扣拼出什么呢?请你数数你拼了几粒纽扣。

2、展示幼儿拼画作品,个别幼儿讲述,其余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数学数教案反思篇7

设计思路:

最近我们班的幼儿对图形非常感兴趣,我们一起玩的玩具中有许多图形玩具,孩子常会问我,老师这个是什么图形,老师它为什么叫三角形啊?在我的耐心讲解下孩子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圆形和方形,也感知了他们的一些基本特征,这节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幼儿加深巩固对这三个图形的认识,并培养幼儿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识别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并进行简单分类。

2、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三角形、方形。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神奇的口袋一个,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宝贝们,老师昨天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神奇的王国,那里可好玩了,国王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看?(想)出示神奇的口袋

2、幼儿摸口袋找礼物,复习三角形、圆形、方形,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三角形、方形。儿歌:神奇的口袋东西多,xx小朋友来摸一摸。

二、游戏部分

1、找图形宝宝

教师:神奇王国的国王看到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非常高兴,他又给我们送来许多小礼物,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

出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卡片若干

教师:好!小朋友们悄悄的走到图形宝宝身边,拿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宝宝挂到自己的小脖子上。(手势示意孩子上前)一定要轻轻的。

检查并帮助个别幼儿

2、图形宝宝做游戏

教师:图形宝宝们睡醒了,要做游戏了。

教师:我请圆形宝宝和我一起拍拍手。

教师:我请三角形宝宝和我一起跺跺脚。

教师:我请正方形宝宝和我一起跳一跳。

3、图形宝宝找朋友

教师:宝贝们真棒,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教师:当音乐响起来时,图形宝宝们就去找一个和自己名字一样的图形宝宝拉起小手成为好朋友。

一段音乐后

教师:让我们看一看图形宝宝们都找到好朋友没?帮助没有找到好朋友的幼儿

4、送图形宝宝回家出示贴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三个小屋

教师:这里是图形宝宝们的家。图形妈妈们已经在门口等着图形宝宝了,图形妈妈长的和图形宝宝是一样的,你们能把图形宝宝送到家里去吗?

三、结束

教师:把图形宝宝送回家你们开不开心?

教师:嘘,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神奇王国的国王要请宝贝们去做客,那里有好多其他的图形宝宝,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

沿着图形小路边说出图形边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以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最后以游戏“认一认”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加强对图形的认识,接着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再一次提高幼儿兴趣,以游戏“图形宝宝找家”贯穿结尾巩固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将图形宝宝进行正确分类。

总之,在整节课中我力求把课堂变为活动的课堂,把各知识点的教学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串联在一起,如:游戏“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使幼儿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幼儿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合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认识有趣的图形。

中班数学数教案反思篇8

活动目标:

1、 学习按图形的两个特征标记分类并正确记录其数量。

2、 培养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

3、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 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图形拼图一幅,标记卡、数字卡若干,各种图形若干,数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教学活动

1、学习用两个特征标记对图形进行分类。以集体、个别、小组的形式,学习用两个标记卡记录三角形、长方形的不同点。

2、学习按标记记录数量幼儿一次按标记集体、分组操作记录相应图形的数量(用数字卡表示)。3、引导幼儿学习讲述操作结果要求幼儿看着标记图,说一说,图中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二、幼儿操作活动

1、分类游戏(幼儿分别取自己的图形卡片)看一看,说一说,你的图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看教师出示标记图,图形特征与标记相符的幼儿,举起卡片站起来。送图形回家,要求图形必须符合门牌号。

2、记数活动看图按标记记录。学习记录后,说说这幅图里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反思

此次活动,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抓住幼儿好动的天性,巧妙地创设数学王国这一情境。在活动中,提高幼儿主动参与性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知识,使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标签: 教案 反思 数学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jiaoshiwenan/zx3xd.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