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教师文案 >

年月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4篇

年月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4篇

对于一名教师而言,教学设计是非常关键的文本,教学设计的写作是可以让自己在课堂中有更好的发展,本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年月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4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年月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4篇

年月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1

【教学内容】

《年、月、日》这单元是在前面已经掌握了时、分、秒、时间单位,以及学生在生活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积累了对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而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月及各月天数,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2月,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了解有关闰年的有关知识,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发现、比较、猜想、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自觉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多个年份年历卡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大屏幕。

师:这是谁呀?

生:猪爷爷。

师:对,这是我们的老朋友猪爷爷,猪爷爷为了保持强健的身体每天坚持服用钙片,一瓶钙片有三十粒,每天服用一粒,一个月够吗?

生1;够,因为一个月有三十天。(师板书)

生2:有时不够,因为有的月份三十一天。(师板书)

师:这两位同学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那每月情况是怎样的呢、每年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同桌合作,探究年历卡

活动要求:

1、以同桌为单位,一张年历卡,一张汇报单。

2、两人先共同观察年历卡,然后一人读,一人填写汇报单,看哪对同桌合作的最快、最默契。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板书:

生:一年有12个月(板书)

大月(31天):1、3、5、7、8、10、12共7个

小月(30天):4、6、9、11共4个

二月(29天)

生汇报完后师介绍大小月、特殊月几个数并板书。

师:那现在我们知道怎样告诉猪爷爷了吗?谁来说说?

生:小月和二月时够吃,大月时不够吃。

师:我已经隔空告诉猪爷爷了,猪爷爷又回话了,一起看看是什么?

猪爷爷:原来这么麻烦,那我干脆一年买一箱,一箱12瓶,每瓶30粒,这样总够吃一年的了吧?

师:小组先讨论一下,然后算一算。

生汇报。

师:咱们同学真是太棒了,猪爷爷都不由得称赞咱们同学棒棒哒,大头儿子知道咱们同学很优秀,也想让咱们同学帮助他,一起来看看什么问题。

大头儿子:我爸爸今年要连续两个月出差在外,共计62天,爸爸是哪两个月去出差呢?

师:同学们同意哪个答案,为什么?看来有的同学对大小月已经熟记,有的不能熟记于心,那有没有好的方法帮助我们记忆呢?

(三)教授左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记忆大小月

1、左拳记忆法

教师教授一遍,学生自己做一遍。

2、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师:谁能告诉许老师,腊、冬分别指的是哪一个月?

生:12月,11月

3、现在你能根据这个歌诀判断你同桌的生日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

(四)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师:你对这个歌诀还有其它疑问吗?

生:平年,闰年是什么意思。

师:你提问的这个问题非常有研究价值!有同学知道吗?

师:你知道的可真多,老师给你点赞!数学上我们把“一年有365天的年份叫作平年,一年有366天的年份叫做闰年”。(生齐读)

师:为什么平年和闰年相差一天,相差在哪一个月份上了?对,就是2月,平年(板书)的2月有28天,闰年(板书)的2月有29天。所以咱们可以根据年历卡上2月份的天数来快速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谁能告诉老师怎么判断?(生答)

师:(课件出示表格)判断年历卡中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生答)

师:如果没有年历卡,咱们又该怎么判断下面这四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呢?有知道的同学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对,可以依据上面的进行推断!你是个推理能力很强的孩子,能具体的说说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推断的吗?你已经做的非常好了,请坐。看来这个问题比较难,咱们就一块来探究!在这一列表格中能找到规律吗?

生:每隔3年有一个闰年;3平1闰;每4年有一个闰年等。

师:也就是说这些年份数和4有关系,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把掌声送给他)

师:那闰年的年份数和4有什么关系?谁知道?咱们就用年份数÷4看看有什么发现,结果有没有余数?(没有)也就是说闰年的年份是4的倍数,倍数是咱们以后要学到的知识;平年÷4有余数吗?(有)那平年的年份不是4的倍数。

课件中展示的是咱们刚才在表格中发现的规律: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公历年份不是4的倍数的是平年。

光说不练假把式,咱们现在就来小试牛刀。

小练习:判断下面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但还没有学习四位数除以一位数,其实四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一样的?想不想挑战下自己?让学生计算1984÷4=475,生判断是闰年。

师:出示答案平年,咦,哪里出错了,咱们先看下1900年的年历表,真的是平年,其实,古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哦,咱们可以用1900÷400来计算,结果有余数,它就是平年。

年月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2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分析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设计理念

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课堂上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让它们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当它们自己遇到难题时,让学生帮助解决,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笔、橡皮、尺、练习本等。

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学生回答。)

师:好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小结: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课件播放配音)“我叫聪聪。我叫明明。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师:同学们,加油呀,可不能输给聪聪和明明。

二、新授:

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①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②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新版),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小结: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③区别: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

④联系实际: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

①课件显示5角纸币,问:你是怎样认识的?

②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③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币和硬币,区别不同。

④课件出示背面,问:背面是什么?(国徽。)

小结: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随意损坏它。

2.随意点几张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旧版),100(新、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拿出来。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想办法分类整理一下。

(1)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2)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3)按数字大小分。

(4)按新版、旧版分。

请学生汇报: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将书翻到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

小结: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

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课件播放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___个1角。

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一组,也可以前后两人一组。

(引导)小朋友,我们看聪聪、明明在干什么呢?

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去?”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聪聪:“你拿这么多1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呀!”“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

请学生回答。

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钱。”

(板书:1元=10角)

四、实践活动。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

1.师生互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同桌可以互相帮忙。)

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

师:(拿一件玩具)买这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许多种方法,再说出哪种方法最简便。

3.(课件播放配音)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已手中的钱去买自已想要的东西?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乐)

选四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座位买。

【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总结。

(课件配音)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课件配音)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再见。

生:聪聪、明明再见!

(作者工作单位:安徽省芜湖市师范附小)

评析(谢文霞)

聪聪和明明是本套新教材新引入的小精灵。它们扮演的角色是:遇到难题让学生帮助(以达到激趣的目的);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达到解困的目的)。整节课上以这两个小精灵为主线,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上的伙伴。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肯定也少。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本节课上,教师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

为了能让学生切实认识人民币,教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钱袋,钱袋中有收集的各种元币(10元、5元、2元、1元),角币(5角、2角、1角)和分币(5分、2分、1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了直观的感受,认识人民币自然就不困难了。

认识之后便是会使用人民币,体现它的社会价值。首先,教师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在课前,教师拍摄了一段录像,让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使用到人民币,体现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其次,让学生学会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最后,“小小超市”活动,配以动听的音乐,让学生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教师在此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任意让学生购买。

而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用钱买过物品后,售货员阿姨找回相应的钱数等。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活动一开始,学生就情绪高涨,活动过程中,体现出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此学到了平时没有学到的知识,活动结束时还意犹未尽。

年月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3

教学设计的说明

《认识人民币(一)》这一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我根据教材的编排要求并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制定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

1. 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 参加教室里的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 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为达成这4个目标,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购物为主线,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来组织教学活动。

一、情境导入

通过播放学校在2001年9月28日举办的第三届红领巾跳蚤市场活动的录像片段,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又因为这些一年级学生在去年的红领巾跳蚤市场活动中,没有直接参与活动,只当过观众。所以在这里借此机会激发学生想不想在今年的跳蚤市场活动中露一手呢?从而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因此我首先让学生交流:你知道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有序地进行板书:1分、 2分、 5分

1角、 2角、 5角

1元、 2元、 5元

10元、20元、50元

100元

老师有序的板书为下面学生按顺序同桌介绍人民币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里老师指出本节课先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

接下来安排同桌互动合作学习和大组交流活动: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正确地向同桌介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然后交流:在刚才的介绍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发现?有没有需要提醒别人注意的地方?通过这两个问题,我借学生的嘴巴讲出有关辨认各面值人民币的方法。事实证明,学生的发现、学生的经验是那么丰富,

他们发现1元、1角的人民币有纸币还有硬币,硬币有新旧两种,图案不同;5角的人民币有纸币还有硬币,硬币是金色的,最容易区分;2角的人民币只有纸币,没有硬币。他们认为在辨认人民币的时候要能认识大写的1、2、5,认为在辨认人民币时,可以看颜色、图案、大小、数字,但最主要的是要看数字后面的单位。

三、模拟购物

在这一个环节中,我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习活动,创设多个情境,有易到难地培养学生购物的能力。

A. 模拟购物(一)

这里通过录像情境提出问题:跳蚤市场上有一个可爱的芭比娃娃,售价是一元,如果我们来买,你准备怎样来付一元钱?

这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要求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答案。二是在学生交流中自然导出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这里我让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适时总结点拨。根据学生提出的付法,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操作,并用人民币摆一摆:用一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用两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用三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根据学生的付法,适时提问:为什么这么付,能说说理由吗?从他的发言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最后总结概括不管拿几种人民币来付,付出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都是1元。

B.模拟购物(二)

这里通过出示班上邵亦锴同学收到的他爸爸从山东诸城寄来的信提出问题:先猜猜信封上邮票的价钱是多少?猜猜邵亦锴的爸爸在买这张价格是80分的邮票时是怎么付钱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电子邮件已经基本代替了寄信,学生对寄信这一事情知道很少,因此这里提醒学生要关注生活,建议课后到邮局去调查一下,寄一封普通的信需要贴多少钱的邮票。)

这一问题的提出也有两个目的:一是继续提供付币练习的机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案从角币中取钱。二是借此引出找币问题。

学生受第一次模拟购物方法的迁移,通过同桌讨论,很快地用角币摆出了多种付80分的方法。

随后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身边没有几角的零钱,怎么办?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快地想到可以付1元,然后找回2角。这里自然地引出了找钱问题。

C.模拟购物(三)

老师逐步出示五种商品,并提问。

付1元钱分别买一块价格是2角的橡皮、一把价格是4角的小刀、一个价格是3角的书签、一把价格是7角的尺子,应找回多少钱?怎么算?

付1元钱买一盒价格是1元4角的铅芯,够不够?还要付多少?如果付1元5角,要找回多少钱?如果付2元,要找回多少钱?

如果用1元钱去买这几样东西,最多可以买几样?哪几样?如果买两样,可以怎么买?

这里充分利用题目内涵,增多练习的机会,延伸找钱问题,让学生学会人民币的简单加、减计算,提高购物能力。

四、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开展红领巾跳蚤市场活动。

年月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4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会看钟表、掌握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知识。年、月、日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教学时利用学生收集近几年的年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2、学会正确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联系生活实际,熟悉运用年、月、日的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四、教法:

在本节课之前,我首先要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张年历(近几年的)。教学中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边学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通过小组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全面、全程得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重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学法:

通过学生观察年历卡,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熟悉运用年月日的知识,应用扩展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年、闰年的理解,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了解时间单位间的互化,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及应用。

六、教学过程:

1、复习迁移,感悟新知。

教学开始用提问的方式复习“时分秒”,用投影展示四幅主题图,采用互问互答的形式,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创造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年月日知识的理解。

2、直观讲解,探求新知。

(1)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年历卡。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年历卡看看一年有几个月?有哪几个月有31天?有哪几个月有30天?你的年历卡是哪一年的?

(2)在你们的年历卡上除了一个月是31天的和一个月是30天的还有那个月没有说?是几月?

(3)告诉学生习惯把31天一个月的称为大月,30天一个月的称为小月,把二月称为“特殊月”,有些同学的年历二月是28天,也有些同学的年历二月是29天,那么我们把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4)学生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以及各月的天数后,分组计算出平年全年的天数和闰年全年的天数。讨论汇报,然后教师依照学生的口答板书计算过程。

(5)师生共同小结平年、闰年的交替规律,懂得为什么有平年、闰年之分。

(6)介绍儿歌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向学生介绍“腊”指十二月,“冬”指十一月)

3、应用规律,巩固延伸

4、课堂总结

标签: 意图 教学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jiaoshiwenan/z2zz34.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