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教师文案 >

三年级面积教案6篇

三年级面积教案6篇

通过教案的写作我们是可以让自己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在制定好之后,一定要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教案发挥最大作用,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分享的三年级面积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年级面积教案6篇

三年级面积教案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物体的表面,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教学重点:使学生真正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具准备:卡纸若干、眼罩、毛线绳、桔子、长方体教具

学具准备:不同形状的小卡片若干、卡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引出“面积”

同学们,这是?对了!我们最熟悉的数学书。那今天这节课的数学学习,就从我们的数学书开始。拿起你的数学书,伸出你的小手,从边缘开始,学着老师的方法,来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现在放下数学书,还像刚才那样,摸一摸课桌的表面,大家看!这是什么?谁来摸一摸它的表面?同学们,你还对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感兴趣呢?用你的小手摸一摸,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生汇报自己摸面的感受(发现有的面是平的,有的面是弯曲的。发现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总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在数学上,物体表面的大小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

二、创设活动 探究新知

(一)结合实例 进一步理解面积含义

同学们,那我们现在可不可以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那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那谁来说一说你刚才摸的物体,表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呢?

1、摸一摸

接下来,老师想进行一个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请同学上来,蒙上眼睛摸两个面,然后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一下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

2、画一画——补充“面积”含义

现在老师把刚才他摸的这个面画在黑板上,这是什么?它是不是一个封闭图形呢?刚才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那现在我们可不可以说,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呢?当然可以!那现在我们就可以说,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猜一猜——既有所拔高,又为小组活动做铺垫。

好了,我们来放松一下吧,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物品”。怎么猜呢?老师这儿有4种备选物品,根据老师的提示,发挥你的想象,选出你认为合适的物品,准备好了吗?第一件物品:它的面比数学书封面大一些,但比课桌面小一些。它是什么?第二件物品:它的面大约是4个数学书封面那么大。它是什么?(引出方法:摆一摆)第三件物品:它的面大约是6个手掌面积那么大。

(二)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方法

1、比眼力

(出示两张一眼就能看出大小的卡纸)

学生通过眼睛观察即可判断面积大小。师加大难度,让学生想办法验证通过眼睛观察得到的结论。引出 “重叠法”。

2、度量意识的培养

(出示两张不易一眼看出大小的卡纸)

让学生回忆在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是怎么做到的?学生会回答“用尺子量”,此时教师适时引导,“用尺子量其实也就是看线段里有几个1厘米,那现在要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可提示学生:“是不是也可以沿着这个思路来想办法?”学生有了新的思考,最后发现,也像1厘米的长度单位那样,我们也可以用一模一样小一点的图形摆一摆,看卡纸上能摆几个小图形,就能比较出来面积的大小。

3、小组活动——选择统一单位度量

通过小组展示、汇报,发现有的小组用三角形摆,有的小组用圆形来摆,但选择正方形来摆的小组占多数。通过采访,明确了只有用正方形来摆,才能恰好摆满卡纸。最后老师提问:如果想准确测量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你们觉得选择什么图形来摆更合适?并告知学生,其实,国际上也就是用正方形来度量面积的。

(三)区分周长与面积

师出示一种比较面积的方法,即用毛线绳沿图形围一周,谁用的毛线长,谁的面积就大。让学生判断这种方法是否合适。通过探讨,学生明确了围一周指的是周长,而不是面积,进一步加深对面积的理解

三、拓展提升——体会面积守恒的数学思想

1、拼一拼

请三名同学上台抽取题目,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在黑板上摆出作品。用六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磁卡,分别拼出一个周长最长的图形,周长最短的图形,任意图形。之后,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拼组图形正对着我们的面。问:你们能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吗?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2、变魔术

将第三名同学摆出的任意图形,变换形状。通过观察、探索、发现虽然形状不同,但它们的面积却是相同的。

四、全课小节

请同学说自己收获。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带着今天的收获,走进生活,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数学书开始入手。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对“面积”有了更加准确的理解。在对比两张卡纸的大小时,学生先是用观察法,然后是重叠法。最后,在两种方法都无法得到结果时,老师通过适时提醒:“同学们,我们在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时,是怎么做到的?”使学生有了新的思考。最后引出统一单位来度量面积的方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同时,度量意识也得到了培养。最后拓展提升部分,通过拼一拼、变魔术的活动,学生对面积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了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度量意识也得到培养。但也由于我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我想如果我在一开始,允许学生用身边的物品去度量两张卡纸面积大小,学生的思维可能会打开,最后再探索到用一模一样的正方形来度量会更好。

三年级面积教案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提供了思维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来展开的 。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指一指,看一看,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形成正确的表象,并会应用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表象。

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说教学法

(一)说教法

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它遵循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真真实实的感受,实实在在的体验。

(二)说学法

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两把不同的尺子,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

2、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长度)大小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课题) 。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来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

(二)探索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的面积

(1)观察身边的很多物提,比如黑板、红旗、桌椅、书本等,让学生指出他们的表面在哪?

(2)让学生比较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物体便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板书)

2、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1)课件出示各种规则及不规则封闭图形,让学生说出什么是封闭图形。

(2)比较封闭图形的大小。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比的过程,归纳出观察、重叠等数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3、归纳面积的概念:

通过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和封闭图形大小的认识,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面积的概念。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重叠无法直接比较,激发认识冲突,怎么办?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3)提出操作要求:

a、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b、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4)学生操作。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比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a、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b、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宽,再摆出长,计算几个几。

(5)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圆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和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最合适。

(6)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设计意图: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要求自学第73、74页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③要求: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③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

④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⑤试一试:1平方米的土地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设计意图:面积单位的指定不需要学生的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画、找、试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四)结合实践,综合运用

1、第74页“做一做”第1题。

2、第76页第2题。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3、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五)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学习了本部分的内容为四年级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三角形和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三年级面积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p60—61。

【教学目标】

1、通过涂色和摸实物等活动感受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能够利用方格的多少来表示图形的面积。

3、学会利用方格数比较图形的大小。

4、养成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通过动手操作练习思维发散能力。

【教学重点】

用方格的数量表示图形的面积;利用方格数比较图形大小。

【教学难点】

不规则几何图形面积的计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pad。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涂颜色比赛。

师:男生一队,女生一队,比一比哪一队涂得快。

师:为什么男同学用的时间短?

生:同样的图形,有的小,有的大。

2、摸实物,体验面积。(摸课本的封面,摸练习本的封面)

师:你在摸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生:方形的;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大有小。

二、传授新知

3、比较四个图形

师:刚才我们比较了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的大小和两个长方形的大小。那现在我们再来比较一下这四个图形的大小。(出示圆、长、正、星)

师: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生:最大的最,最小的是:五角星。

小结:当图形差异比较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直接比较图形的大小;

4、比较两个长方形

师:那中间两个长方形哪个大哪个小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比较他们的大小呢?

5、小组讨论寻找合适的比较方法

师:请同学们按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生:讨论交流比较方法

6、交流反馈

生:尺量;把它们切割、移补;用透方格纸数格子。

7、数两个图形内的小正方形(格子)

师:把这两个图形放在方格纸中,就相当于在两个图形中摆满了小正方形。

师:为什么要摆满小正方形呢?

生:小正方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师:为什么两个图形的大小一样大呢?

生:因为小正方形的数量一样多。

小结:当图形差异不是很大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统一的度量工具来进行比较图形的大小,例如刚才的两个长方形,我们就可以用小方格纸来比较他们的大小。

8、方格数量一样,但是图形大小不一样

师:小胖做了这样的一道题,他觉得这两个图形是一样大的,你们觉得他的想法正确吗?为什么?

9、提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比较的所有图形的大和小有一个数学名称,叫作面积,所以我们说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接下来,我们就用刚才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一下下面这个图形的面积。

三、练习巩固

练习1:

练习2:

练习3:

左图面积__格

右图面积__格

左图面积比右图面积_______。(填“大”或“小”)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最后我们一起再读一遍面积的定义,来结束我们今天的数学课。

?板书设计】

面积

图形的大小,是它们的面积。

?教学反思】

三年级面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面积和长方形面积理解圆柱体的表面积。

2.通过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2过程与方法:

讲解圆柱体表面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以及想象、概括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的平面化,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同学们理解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分清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区别,合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工具

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在如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圆柱体,比如我手里面拿的水杯,你们知道他有哪些东西组成的吗?

生:同学们举手进行回答。

师:这个水杯有哪些面组成呢?

生:上底面、下底面、侧面

师:多媒体出示动画

师:我们可以看出它有三部分组成。

师:现在想一下这三部分都是什么图形?

生:上下底面(圆形),侧面(长方形)

师:把这三个面积加起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圆柱的表面积。

生:举手口述连线答案。

师:课件出示答案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些数量关系:

①柱体上下底面面积相等;

②圆柱体侧面长=底面圆周长

③圆柱体侧面宽=圆柱体高

二、探究新知

(一)、侧面积

师:我们现在来看看圆柱体的侧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举手发??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

师:多媒体出示答案

圆柱侧面积=长×宽=底面圆周长x高

师:现在我们看看在实际应用中是如何计算的。(多媒体出示问题)

1、已知圆柱体的底面圆半径为50px,高为125px,求一下这个圆柱体的侧面及时多少?

生:举手回答

师:多媒体出示答案

解:周长=2πr=2×2π=4?

侧面积=周长×高=4π×5=20πcm?

师:同学们要认真观察书写步骤。

(二)、表面积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圆柱体的表面积是怎么计算的。

生:举手回答问题

师:多媒体出示答案

圆柱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侧面积+上底面积+下底面积

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练习吧!

2、现在要制作一个底面半径为2dm,高为10dm的圆柱形铁桶,需要多少铁皮?

师:同学们可以先算出侧面积和底面积,然后再算表面积。

生:通过同学们互相竞争,增强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解析:

解:周长=2πr=2×2π=4?

侧面积=周长×高=4π×10=40?

底面圆面积=πr?=4?

圆柱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40π+2x4π=40π+8π=48?

答:需要48πdm?铁皮

三、巩固练习

师:现在请大家看屏幕上面的这道题,能不能分小组解决问题。(课件出示题目)

1、天气冷了,农村学生就要生火了,烟囱使用铁皮做的,一节烟囱长为2000px,烟囱的半径为100px,求制作这样的烟囱一节需要多少铁皮。

师:要找出题目的关键,理清思路,细心解题。

生:学生互相探讨交流,完成整个题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析:

解:周长=2πr=2×4π=8?

表面积=侧面积=8π×10=80?

答:制作这样的烟囱一节需要80πcm?铁皮

师:接下来,再看一个题目,这次也要分组进行,看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课件出示题目)

2.现在要砌一个圆柱形的水窖,预计水窖深3米,水窖底的底面直径为1.5米,现在求一下整个水窖需要抹去多少平方米的混凝土。

生:各小组在竞争中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解析:周长=πd=1.5?

表面积=侧面积+下底面积=1.5π×3+2.25π=6.75?

答:整个水窖需要抹去6.75π平方米的混凝土

师:现在大家独立完成下面的题目(出示题目)。

3、已知一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15700px?,其中圆柱体的底面半径50px,求圆柱体的高。

解:设圆柱体的高为h

根据: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

628=2×2πh+2×π2?

628=4πh+8?

628=4×3.14h+8×3.14

20=4h+8

h=4

答:圆柱体的高4米

7作业布置

师:在作业本上面完成下面的2个题目。

1、一个圆柱体,如果底面半径为5,圆柱体高为10,那么,求一下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解:周长=2πr=2×5π=10?

侧面积=周长×高=10π×10=100?

底面积=πr?=25?

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100π+2×25π=150?

2、现在要给一个圆柱形的纸质品涂上颜色,现在知道该艺术品的底面圆半径为50px,圆柱体高为125px,请同学们求出圆柱体的表面积。

解:周长=2πr=2×2π=4?

侧面积=周长×高=4π×5=20?

底面积=πr?=4?

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20π+4π=24?

课后小结

这堂课大家通过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使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图形面积问题。主要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建立丰富的想象,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在教学中涉及了学生互动,分组学习等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寻找知识、体会知识,并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年级面积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 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多种比较策略。

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好吗?

[评析:借助拍手的情境导入新课。]

二、 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1. 揭示面积的含义。

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学生摸老师的手掌面)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学生摸自己的手掌面)

师:(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

生:数学书的封面大,手掌的面小。

师:把刚才的话说完整,好吗?

生:数学书的封面比手掌面大,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数学书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呢?

生:数学书的封面比黑板的面小,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师:(指黑板面)像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板书:面积)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

生: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评析: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察黑板的表面等等,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在学生沉浸于生活体验时,揭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及时地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先就具体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2. 摸一摸,说一说。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这些物体都有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

生1:课桌面的面积比凳子面的面积大。

生2: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评析: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观察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物体的表面,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能加深学生对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认识,巩固面积概念。同时,还可以渗透全等形等积和面积的可加性等公理,以及其他等量公理,为引进面积单位以及用直接计量法求面积打下基础。]

三、 操作实验,比较大小

1. 涂一涂。

师:我们研究了这么多物体表面,看过了,也摸过了,想不想再动手涂一涂呢?(想)好,全班分成两大组,来个涂色比赛。请听清两个要求:第一,发给你们的图形要涂满,不能有空隙;第二,老师说开始,才可以动笔涂,时间1分钟。请小组长打开1号信封,每人发一张纸。(小组长按要求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

师:准备好了吗?开始!

学生涂色。

师:时间到,涂好的同学请举手。下面,我隆重宣布比赛结果:小组获胜。获胜的小组,把你们的作品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生1:太不公平了!我们不服气。

生2:他们涂的纸比我们的小多了。

生3:看看我们的纸,比你们的大多了。

师:你们小组的纸大,他们小组的纸小,也就是你们小组要涂的什么大?

生:我们小组要涂的面积比他们小组要涂的面积大得多。

[评析: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咱们研究了这么多物体表面,看过了,也摸过了,想不想再动手涂一涂呢,分成两大组,来个涂色比赛,学生兴致盎然。而教师事先发给两组涂色的图形的面积不一样,一组比较小,另一组要大得多,当然涂起来用的时间就多。这样,当学生看到事实真相之后,对面积的大小也就有了更强烈的感受。]

2. 练一练。

(1) 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

师:这是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地图。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生:四川省的面积最大,江苏省的面积最小。

(2) 画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师:下面请大家动动手,画出两个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生按要求画两个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选择3~4幅在投影仪上展示,并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师:同学们画出的这些图形,都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吗?(能)

(3) 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校园平面图。

师:咱们再来看一幅校园平面图。选择其中两个图形,比一比所占土地面积的大小。

生1:运动场的面积比生活区的面积大。

生2:水池的面积比花坛的面积小。

生3:办公楼的面积和生活区的面积差不多。

师:到底是办公楼的面积大,还是生活区的面积大呢?能一眼看出来吗?

生:看不出来。

师:怎样比较这样看上去面积差不多的两个图形的面积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评析:相差悬殊的两个面面积的大小,凭观察就能做出判断。对于两个面积差不多的图形,要比较大小就得另想他法。]

(4) 比较图形的面积。

师:(出示面积接近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呢?(学生意见不一)

师:咱们光用眼睛看,难以准确地做出判断。你们能不能想想其他的办法?

学生在小组内议论。

师:为了方便大家比较,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材料:4个小方块、纸条、尺子。大家可以借助这些材料,想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

组织反馈。(略)

[评析:问题是启发式教学的驱动器。抓住了问题,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当老师出示两个面积很接近的图形时,引起了学生的争论。这个时候的学生,是带着问题在思考,策略的探求已经从外压转化为求知的内需。]

四、 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 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图形。

师:下面四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你们有比较的办法吗?

生:数格子!

师:那么,我们就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图形的大小。

学生在书上数出结果,写在每个图形旁边。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汇报。(数梯形的面积时出现了分歧,有少数学生的答案是20格。)

师:究竟哪一个答案正确?

生:应该是18格,梯形中的4个半格合起来是2格。

师:通过数格子,我们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生:梯形的面积最大。

2. 出示下图:

师:小明家用方砖铺地,还剩下两个部分没有铺,如果铺满这两块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多?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师:两块空地各用多少块方砖?

生:第一块空地要用16块方砖,第二块空地要用18块方砖。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以数空的格子。

师:怎样才能把这两块地的空格数准确呢?

生:可以把空出的格子先画出来再数。

师:你来试一试。

学生到投影前操作。(画出格线,数出空格)

师:哪一块空地的面积大?

生:第二块空地的面积大。

师:这两块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块方砖?

生:16 + 18 = 34(块)。

3. 游戏(猜猜看)。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好,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规则是:同学们分两组,分别看老师出示的图形。一组同学看图形时,另一组同学不能看。

师:(出示一个较大的被分成4格的图形)请第一组同学看,这个图形一共有几格?

生:(齐)4格。

师:(出示一个较小的被分成6格的图形)请第二组同学看,这个图形有几格?

生:(齐)6格。

师:大家来猜一猜,哪个组同学看到的图形面积大?

生1:6格比4格多,当然6格的图形大。

生2:不一定。说不定6格的图形格子小。

师:究竟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想不想看看这两个图形。(出示两个图形)为什么4格的图形,面积反而大?

生1:4格的图形,每个格子大。

生2:6格的图形,每个格子小。

师:看来,用数格子的办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专门用于计量面积的这种小方格,就是面积单位,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评析:比较面积大小,可以通过观察,运用直觉思维做出判断。对于面积相差不多的两个图形,则需要用其他的方法,如叠合法、数方格的方法等。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就是将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的比较,归结为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教科书以想想做做第3题,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方法。随后的练习,因为图中没有现成的格子,所以学生既可以比照旁边的方砖,去数空缺处有多少格,也可以先画格子然后数。专门用于计量面积的这种小方格,就是面积单位,这就为下一节课学习面积单位做了必要的铺垫。]

总评

这节课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练,在活动中体验新知,在解决问题中提炼新知。教者在吃透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现教材预期的教学目标,把数学课上活。

第二,强化面积概念的教学。面在小学和初中都是不定义的概念。在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把面积和周长混同。关于面积计量,学生先要根据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的意义掌握面积的直接计量法(即数方格的方法),然后推导出几个面积公式,从面积的直接计量过渡到间接计量。所以在面积概念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全等形等积和面积的可加性两个公理,为直接计量法打好基础。为了防止面积和周长混同,往往用对比题组对学生进行训练。

第三,注重把握探索时机,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引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者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学设计注意从解决问题中提升概念、方法和规律,并有效发挥活动的作用。

三年级面积教案篇6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的认识》第一课时的内容(p39-4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的事物和画图等活动,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涂一涂、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察、数格子、重叠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的事物和画图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够选择较好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五单元“面积”(板书)

师:你们曾经听说过面积吗?(生交流)

2、师:真不错,你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关于面积的知识,那么,你们能说说究竟“什么是面积”吗?(补充课题,生交流)

3、师:真好,大家能说出自己对面积的理解,可是说得是否准确、严谨呢?究竟什么是面积,课本上智慧老人说得清清楚楚,你们能不用老师讲,自己看书就能把它搞明白吗?(生看书)

4、师:好,看书以后,现在知道什么是面积吗?

生: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师板书,生齐读)

师:不错,书中智慧老人就是这样说的,可是,这句话有点长,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还是不太懂,谁能把这句话分开,变成两句话,是哪两句话?

生: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呈现ppt)

二、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1、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话: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谁能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交流。)

2、师:物体就是一个东西,比如这是一本数学书,这个面叫封面,大家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封面的面积。那除了课本你们还能举出其它的例子吗?

生交流:(1)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

(2)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

(3)屏幕表面的大小,就是屏幕的面积。

(4)操场表面的大小,就是操场的面积。

.......

3、师:好了,同学们举出了好多例子来说明面积。那老师也来说说我的理解,好不好?我说:黑板的面积很大。你们说黑板的面积很大吗?(生交流:教室的面积比它大,我们学校的面积比教室的面积大,安庆市的面积比学校的面积大,安徽省的面积比安庆市的面积大,全国的面积比安徽省的面积大......)

师:那么黑板的面积很小吗?(生交流)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面积大,还有更大的,面积小,还有更小的。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实际上是几个面积相比较的结果。

4、师:好,刚才学了这么多,我来出个题目考考大家,好不好?

(1)师演示,首先和一位学生掌心相对,你们能用面积说一句话吗?(生交流)

然后,师自己双手合并,能用面积说一句话吗?

(2)(师拿出一本书)你们看,这本书的表面是指哪儿呢?谁上来指指看。(生演示)谁能用面积来说一句话呢?(生交流)

三、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

1、师:好,刚才我们理解了第一句话,“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现在来看,第二句话“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ppt出示)说到图形,你们会画图形吗?请大家在纸上随意画三个图形。(请三位同学上黑板画)

(1)师:我想问一问,你们画的图形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吗?那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吗?把你画的最大的图形找出来,与同桌最大的图形比较一下,看谁的更大?把你最小的图形,与同桌最小的图形比较一下,看谁的图形更小?

(2)师:说这个图形比较大,实际就是说这个图形的什么比较大呢?那黑板上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

师:(指着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的面积,就是指哪一部分的大小?(学生上黑板摸一摸)

(3)师:这里面积的大小是指线的长度吗?(讨论,交流)

(4)师:(选一幅图,擦去一条线)这幅图的面积是指哪部分呢?(请学生上黑板,指一指。讨论交流。)

(5)师小结:哦,就像领土一样,(手指开口处),这个地方究竟归谁管,咱们无法确定,那也就无法确定领土面积有多大了。是这样的吗?那看来说图形的面积,这个图形一定要怎么样?

2、试一试

师:昨天晚上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女儿剪了两个长方形,分别放在两个信封里,让我今天带来給大家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你们能猜出来吗?

(1)师:(出示信封)猜得出吗?

(2)师:(露出一部分)现在能猜得出吗?(学生猜)

师:仅凭图形一条边的长度,能判断出它面积的大小吗?(不能)也就是露出的部分,没有封闭,就有各种变化的可能。对吗?

(3)师:(露出两条边)现在你能判断出谁的面积大了吗?(生判断)

四、感知面与线的关系

1师:面其实是由线围成的。线的变化会引起面积的变化。(出示一个橡皮筋)你们看这条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怎样变化的?

2师:拿出你们手中的线,也能围成一个面吗?面积越来越大,越接近于什么图形?面积越来越小,两条线重合成一条线,就没有面积了。

3师:刚才,我们在围面的时候,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在发生变化,可是,什么没有变?

师小结: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五、比较面积的大小

1、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图形的面积有大有小,那么我们怎样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呢?我们先来看几幅图形:

(1)师:(出示图一和图二)这两幅图,谁的面积大?(小结板书:观察法)

(2)师:(出示阴影三角形和长方形)哪幅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大?

(再出示阴影三角形和正方形)哪幅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大?(小结板书:分析法)

(3)师:(出示图二和图三)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结板书:重叠法)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和笑笑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示ppt)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你能一眼看出来吗?怎么办,淘气想了一个办法,他说量出每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能比较了。大家看,他的办法行不行?对了,笑笑也是这样想的:淘气比的是周长,不是面积。

师:那么,你有好办法来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吗?我们看看奇思是怎样比较的?(出示ppt)他用的是剪拼法,先剪一剪,再拼一拼。我们来试试看,现在知道谁的面积大吗?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多少吗?

师:接下来,我们看看妙想是怎样比较的?她用小正方形来摆一摆,现在你知道正方形比长方形大多少了吗?(生交流)

2、师:你们看,我们现在不仅知道谁的面积大,还知道面积大多少。下面这个信封里也有两个带着小方格的图形,我拿出一个给你们看,这个图形的面积有多大?(12个方格那么大),另一幅图,藏在信封里,不过我知道它有4个方格那么大。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相差多少呢?(生讨论,交流。)

六、总结全课

师:我们运用小方格来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必须要注意什么?(小方格要一样大)对了,这就是我们下节课学习“面积单位”时要运用到的知识。今天这节课就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在课后思考和预习:为什么要有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分别有多大?下课。

板书: 什么是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标签: 教案 三年级 面积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jiaoshiwenan/rlmn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