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教师文案 >

《散步》优秀教案5篇

《散步》优秀教案5篇

编写完善的教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一步,一个科学合理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下是本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散步》优秀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散步》优秀教案5篇

《散步》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通过诵读品味提高审美情趣。

2、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 揣摩词句的含义,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如果世上有一种水能让你喝了会醉,那么这种水一定叫母爱,因为母爱如水;如果世上有一座山能让你学到坚韧,那么这座山一定叫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祖辈们,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悲观,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适。可是,等到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已担不起重负,他们如同风中飘荡的落叶一样,预测不了明天的行程,做儿女的我们这时应该怎样做呢?记得孟郊曾写过一首“结天下人之心愿”的《游子吟》,大家还记得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母爱的赞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莫怀戚笔下的这一家人是怎样做的?它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二、作者介绍(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莫怀戚的资料,然后进行交流。)

三、学习生字词:

拆(chāi)散 霎(shà)时 分歧(qí) 水波粼粼(lín) 熬(áo)

四、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写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

快速抢答:

①散步的人物有哪些?(奶奶、我、妻子、儿子)

②散步的地点?(田野)

③散步的季节?(初春)

④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要求用原文中的一个词回答)(分歧)

⑤散步的结局如何?(一家人在田野里温馨地散步)

五、品读赏析:

1、请你给这个家庭中的四个成员前分别加一个修饰语。

一个(孝敬体贴、关心母亲)的“我” 一个(爱护小辈、信任儿子)的母亲

一个(活泼聪明、非常懂事)的儿子 一个(温柔贤惠、爱护儿子)的妻子

2、 散步过程中的分歧是如何产生的?

3、 文中的“我”是如何解决这一分歧的?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将会怎么做?

4、 散步这样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尊老爱幼)

教师小结: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的故事不胜枚举,你能说出一两个吗?(学生可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进行交流。)

六、拓展延伸:

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是无私的,尤其是母亲,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让我们把一曲《烛光里的妈妈》献给天下的母亲们,并祝愿她们身体健康,岁岁平安!

同学们,学了这篇文章,听完这首曲子,此时的你一定感慨万千。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你的父母说,请以“妈妈爸爸,我想对您说……”为题说几句表达感情的话语

七、布置作业,体验亲情:

同学们讲的这些故事,感人肺腑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不过,老师觉得亲情不应该只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也需要我们的努力;亲情不单单是寒冷时父亲为你披上的一件外套,也不单单是深夜里母亲为你冲的一杯牛奶,亲情更应该是父亲劳累时孩子关心的话语,应该是母亲疲惫时孩子递上椅子的体贴;亲情不单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时间的领会,不仅仅是我们现在的声情并茂的述说,它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上,正如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一样:(播放广告短片《爱心传递》)。

我给大家布置一道作业:回家后,请同学们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或给父母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或陪父母看看电视散散步, 把你的真实感受写下来。

《散步》优秀教案篇2

学习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体现的亲情美。

②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③培养尊老爱幼、珍爱生命,珍惜亲情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之间朴实纯真的亲情。

教学难点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

学习内容

① 教材内容《散步》

学习过程

一、说一说,感知文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要交代人物、地点、时间、事情)。

二、读一读,体验爱

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你最欣赏的人是谁呢?说说你的理由。

三、悟一悟,探寻美。

?散步》这文章语言平易朴实,但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请找出你认为最妙的一个词、最美的一句话,最精彩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品一品。

四、谈一谈,感悟情。

爱要说出口,此时此刻你肯定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请以“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说一段发自肺腑的温馨小语。

《散步》优秀教案篇3

一,激趣入题

1.打出图片,

同学们,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感受到动物也有其天伦之乐,明白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

2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作家莫怀戚笔下的一家人在这个春意浓浓的日子里正缓缓地向我们走来。

二、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课文写了那几个人物?

他们都是什么关系?你对这些人物有何评价?从中你体会到了人间什么情感?

3.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我”为什么这样选择?结果怎么样?(选择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正确的选择归根到底需要大智慧。)

5.。作者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家庭?

(初步与文本对话,选取有用信息)

三.默读课文后,开个讨论会

母亲本不愿出来,如果“我”就顺水推舟,把母亲一个人冷落在家里,那么母亲会怎么想?

想象、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的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会怎么样?

四.齐读课文

1.能有这么和美的家庭,谁最重要?什么因素最重要?

2.揣摩并学习课文中精美的语言。

3.课文中你觉得还有哪些词句不懂?请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五,阅读扩展(毕淑敏《孝心无价》)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五,情感体验

此时此刻,请对你的长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一句心理话。可以是祝福,也可以是感恩,更可以是悔过与自责。

六.链接作家作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散步》优秀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的故事,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唱出了一曲珍爱生命、“孝”字当先、尊老爱幼的赞歌,更写出了中年人要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才能使社会更和谐的主题。文章篇幅短小,叙事单纯,脉络清晰,语言朴素,不需要在文章表层信息上花费太多时间,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文章深层意蕴的领会和把握上。

二、学情分析

本文选取的是一件小事,七年级学生阅历不够,感受亲情很容易做到,但是会忽略“珍爱生命”这项内容,对中年人的责任和使命也不容易理解,要整体感知内容和情感并不容易。但是,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富有热情,课堂表现积极踊跃,愿意思考和表达个人观点,进行恰当的引导,是能够实现其知识和经验不断内化,理解和分析能力不断提高的目标的。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划重音、 停连、节奏等朗读技巧的指导,学生能够读出文章感情的起伏变化;

2.通过对关键语句或细节的研读,关于主题,学生能够说出除亲情之外的其它理解;

四、教学重点

学习朗读技巧,通过品析语言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五、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六、教学准备

根据授课内容,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如果你的家庭是祖孙三代同堂,是否曾经一起散步?如果你的家庭中出现了分歧,比如吃什么饭?看什么电视节目等,是如何解决的?同样的经历也发生在作家莫怀戚身上,我们看他是怎样解决的?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任务:教师选择其中的一段示范朗读,并提示方法,学生自选一段进行朗读,并仿照老师的做法简要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教师示范: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方法提示:先画出重读的字词:太、总算、来、熬。要拉长声音读。尤其是“来”“熬”要拉长声,声音要高扬起来,音色音质要亮起来,心中要充满喜悦和对母亲的关心,充满对生命的珍爱和赞美!“太迟,太迟了”虽然中间是逗号,为表达强烈的感情,要连读。

反馈指导:朗读的时候既要注意关键字词还要能读出文章的感情基调。所谓感情基调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情基础,或者说是这篇文章所透露出来的感情,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或思念,或痛恨……读出感情基调的方法是:表情要先于朗读,语速的快慢要合适,幸福的感觉要用明亮的语气语调,忧伤的感觉要用沉郁的语气语调。

2.出示任务:读后请简要复述课文内容并回答: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反馈指导:依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指导。

预设:文章写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产生了分歧,终归和谐的事情。

(三)聚焦分歧,体验亲情

1.出示任务:再和谐的家庭也会出现分析,他们的分歧是通过“我”的心理描写来展现的,你能否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合理想象,为其他人加上一两句心理描写,体现出一家人是如何解决这个分歧的,并能说出理由。

反馈指导:对话要符合人物的特点,符合原文中的情节。(在询问学生编写理由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概括出四个人物的特点 我:孝顺,妻子:贤惠;母亲:慈爱,儿子:懂事)

(四)感悟生命,深化认识

1.出示任务:默读课文,圈画体现“生命”的有关词、句,想一想作者的这一次散步选择在初春的田野,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

预设如下:

⑴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⑵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⑶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反馈指导: 插入写作背景,辅助学生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语如“新绿”“嫩芽”“密”“咕咕地”“水波粼粼”“熬”等这些很具体的景物特征与人物状态,形象、生动地诠释生命,让我们感受到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生命意识。

文章写于1985年。我父亲刚去世。照料了他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掉了生活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我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 《二十年后说t;散步>》莫怀戚

小结:初春的田野一切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草泛青了,树也泛青了,田里的水也咕咚咕咚作响了。这一切,都将使母亲想起一样东西—生命复活了。把母亲带进初春的田野,让母亲感受到蓬勃的生命的召唤,进而增强母亲活下来的信心!儿子鼓励母亲出来走走,希望让母亲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新鲜气象的良苦用心体现了他的孝顺,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珍惜、珍重。

(五)体会责任,升华认识

导语:在这个散步的过程中不仅有家庭的温馨和睦,还有这一家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向往。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初春的田野散步。

1.出示任务:在一次散步中,作者反复地这样交代人物顺序,有什么深意吗?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文中的三句话:

⑴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⑵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⑶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反馈指导:插入链接材料,为学生理解提供帮助。

“中年人尊老爱幼的生命责任——人类的强壮的生命,没有资格独享强壮——必须对它的两端的弱势负责,即强壮当对幼小和衰老负起责任来。”“整个世界”即是指幼小的生命、成熟的生命、衰老的生命。——莫怀戚”

小结:《散步》所表现的家庭情感都是建立在对生命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作为生命链条中最关键环节的中年人, 对上孝顺老人、对下呵护孩子,不仅仅是因为家庭情感的缘故,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把握与珍惜,是一种对生命的神圣的责任感所使然。所以我们说“ 情感” 主题论只是一种浅层的认识。我们还可以理解到对生命的珍重和责任感,理解到小家和谐和世界和谐。

(六)、布置作业,结束本课

假如你有一束美丽的鲜花,请你把它献给文中的某个人物,你将献给谁?请你结合文中描绘人物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写出你献花给他(她)的理由。(100字以内)

(七)板书设计

《散步》优秀教案篇5

1、教学目标

① 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② 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2、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3、课前准备

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①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②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教学内容

①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②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5、教学设计

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感知课文内容

① 检查生字词。

② 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③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仿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④ 带问题朗读课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b.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

[教师导学」

“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教师小结]

文中描绘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为纽带组建起来的。散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只要意思对即可,给予肯定。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分歧”。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精读课文,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胆提出来,共同探讨学习。

[提示质疑]a.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b.“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教师小结]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学生根据课文可能回答,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教师引导]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在班里谈感受。

(过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小结]

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之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过渡)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归纳]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过渡)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a.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小孙子的什么感情?

b.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家庭?

c.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母亲、妻子、我”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重点研读

(过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对于学生的讨论和作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教师小结]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这部分是对课文的咀嚼和消化阶段,也是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励学生,适时启发。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重点研读后,全班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jiaoshiwenan/poexrw.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