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教师文案 >

蒹葭的教案7篇

蒹葭的教案7篇

经常制定教案可以激发老师们的教学兴趣,教案是为了说好课而准备的文字材料,本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蒹葭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蒹葭的教案7篇

蒹葭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蒹葭》中起兴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体会(本诗艺术)手法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2、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义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重难点:

1、“伊人”多义性探究

2、赏析多主题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朗读诗歌,争取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二、课堂安排

1.导入:播放《在水一方》的音乐,ppt显示歌词,要求学生比较歌词的第一段与原作第一节,看看哪个词语在语意上有明显改变。

2.发现:“伊人”改为了“佳人”

引出问题:“伊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形象呢?

3.诵读感知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思考“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朗读)

4.问题:试简要概括诗中“伊人”的特点?

(要求读出作为理由的诗句,穿插读法指导)

5.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1)内容把握:

蒹葭、白露——景物给人以凄清之感——“清”

补充:写景起兴

在水一方/之湄/之泗——伊人的位置始终在变化——“飘忽不定”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址——伊人始终难于接近——可望而不可即

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右/跻——追寻者不畏艰险,执著追寻——有吸引力

补充: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2)方法指导:根据诗歌内容出发,可从

a直接的正面描写b景物描写c旁人的反应三个方面来把握“伊人”特点。

?板书】

坚定执著河水“清”而独立

追寻——————伊人飘忽不定

不畏艰辛道阻可望难即

有吸引力

手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写景起兴

6.分三组诵读(每组各读一节),进一步感知并体味伊人形象。

7.分组讨论:在你的心目中,“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要求:每组推举代表发言、需说明理由、注重条理、)

8.ppt展示关于“伊人”的已有观点。

9.小结一:不同解读的原因;作为爱情诗产生的可能性。

10.小结二:(1)《诗经》文体基本特点、“伊人”母题

(2)多角度解读的基础——进入文本;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共鸣、创造

11.作业:分析《诗经·小雅·白驹》中的“伊人”形象。

诗经·小雅·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注释】皎皎:洁白,光明。这里指马皮毛发光。絷:绊。维:拴。焉:此,在这儿。贲:饰也。一说光采之貌。逸豫:安乐。勉:抑止之词。

遁:隐去。一说走。空谷:穹谷;深谷。音:信。遐:远。

补充作品:

诗经·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①;汉有游女②,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④。

翘翘错薪⑤,言刈其楚⑥;之子于归,言秣其马⑦。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⑧;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②汉:指汉水。游女:游玩的女子,亦指汉水女神。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⑤翘翘: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错薪: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过以折薪、楚为兴。刈:割。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⑦秣(mo):喂马。⑧蒌(lou):草名,即蒌蒿,嫩时可吃,老则为薪。

蝶恋花(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伫:久立。危楼:高楼。望极:极目远望。黯黯:迷忽不明。

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玉壶:指月亮。龙舞:指舞鱼、龙灯。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蓦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蒹葭》教后记

一、课前回顾

起初选定《蒹葭》一课,首先是考虑其意思比较简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文体特点应该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真正准备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诗经常识、意象、意境、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一节课的容量,而且总体感觉十分零碎,看似知识点多,实则重点不突出。这恐怕也是像我这样的新教师的一个通病,总是希望在一节课讲述尽可能多的东西,而忽视了学生到底能消化和吸收多少。教学目标的选定其实也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如何把众多零碎的知识集中于一个明确而突出的目标之下,成为了我前期准备过程中思考的主要问题。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我始终明确了两点:一是教学目标设定要简明突出,能贯穿整节课,能调动学生,二是目标的设定离不开对文本本身的特点及听课学生的特点的考虑。教学目标确定,第一步要明确文本的的价值。《蒹葭》一诗,基本内容比较明确,字词方面的障碍也不大,其基本价值有二:一是其作为《诗经》的文体价值,也即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起兴等特点,二是其审美价值,诗中主人公坚定执着的追寻精神以及伊人形象的多义性均可作为审美价值的挖掘点。考虑到本校学生整体的基础水平较好,我最终决定以伊人形象的多义性为突破口,立足文本分析,将相关的基础知识贯穿在伊人形象的分析中,调动学生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

目标明确后,具体的课堂设计,我选择了以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在水一方》作为导入,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伊人”,而后通过文本的细读分析把握伊人特点进而再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这样一来,起兴、重章叠句等基本内容就无需专门单独讲,只需渗透在就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即可。至于讨论环节,我也搜集准备了许多已有说法作为小结备用。经过这样的准备,目标是明确了,但实际操作中却并不那简单。在准备试讲和与师傅、同事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如何自然地将重章叠句、起兴等相关知识点渗透在对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如何在伊人特点把握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学法指导,如何有效地应对讨论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均成了这堂课准备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二、课堂实录

实录一:导入

课前《在水一方》的音乐导入还比较顺利,由于我提前已将歌词在幻灯片做好,所以带着“边听音乐,边寻找歌词与原诗比进行了怎样的改动”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也很快进入课堂状态。音乐结束,大家很快指出了歌词把原诗中的“伊人”改为“佳人”这一事实,学生的这一发现倒是完全在我的预期之内。于是我就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思考“伊人”与“佳人”的不同,当学生齐声回答“佳人”一般都是指“美女”的时候,我就自然地抛出了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琼瑶将伊人视作‘美人’,你认为伊人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导入环节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在水一方》的歌词与原诗毕竟还是有很多不同,如果学生们不能很快的发现这一不同,我又该做何引导?对此,我的看法是由于这一改动的发现只是引出整节课内容的一个前奏,所以无需过多纠缠于歌词其它诸如“蒹葭”改为“绿草”等细枝末节的改动,再则也只有“佳人”这一改动最能体现琼瑶对于原诗的理解。

实录二:诗歌文本分析,“伊人”形象把握

在分析伊人形象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碰到了难题。当我问及大家从诗中看“伊人”形象有何特点的时候,第一位同学回答的是“迷离”。从语意上来说,迷离具有模糊不明、难于分辨的意思,用来概括处身在由清晨、白露、蒹葭、河水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特定环境中的人,并不太恰当。但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这一超出我预期的回答,我进行了追问,试图让学生意识到“迷离”一词用来概括伊人特点其实并不太合适,结果学生也被问得不知所措,我也显得有些紧张。最终我将追问引向了诗歌开头两句的写景,并归纳出置身“清冷”景物中的“伊人”也具有“清”的特点。这一开头的小插曲直接导致我在后面分析伊人特点的时候显得有些急躁,以至有些东西未等学生自己发现就先讲了,未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回想起来,其实这种情形,可先请学生坐下、简要指出学生不足,也可直接放开让学生讨论“迷离”进而引出对伊人形象的进一步把握。而在后面分析到伊人难于接近及追寻者坚定执着态度的时候,未能由“为霜——未晞——未已”、“一方——之湄——之涘”和“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自然地过渡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手法,而是后来单独做的补充,显得有些生硬。最后对伊人特点的小结,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参照我自己的预设在板书,没有能适时的参照学生的的一些好想法予以调整。在方法论的指导方面,这个环节从直接的正面描写、写景以及追寻者的旁衬三个角度去探究伊人形象这一点倒是落到了实处。

实录三:课堂讨论,“伊人”多义性讨论

在对伊人特点有所把握的基础上,我将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进行讨论,要求讨论交流各自心目中的伊人形象,并要求推举代表发言并说明理由。这个环节最大的不足就是分组后讨论的时间过长,而且各种不同看法间的碰撞不够。不过各组基本上都能从文本出发,得出一些关于“伊人”的看法,有的小组意见趋同,有些小组则意见各异。有的认同琼瑶的看法,认为“伊人”就是美人,也有的认为“伊人”不一定是女性,也可能是男性,还有的认为“伊人”可能是某种理想。最让人欣喜的是,有位同学指出诗歌有些道家思想的味道,“伊人”就好比看不见摸不着的某种“道”,这种见解也算是讨论中的一个亮点了。当然,还有些同学的发言则是完全出乎人意料,比如有位同学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却只说了追寻者的执着非常让人欣赏,并未能紧扣“伊人”。不过她的“妙语”也一下子活跃了讨论的气氛,而我也顺势把她所说的追寻者的执着追寻,归结到伊人的极具魅力这一特点上来。

实录四:课堂小结

因为想要把这首诗歌的基本价值和这节课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在小结的时候以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讲解清楚,所以课堂小结在之前准备的过程中花了比较多的工夫。课堂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如自己准备的那么好。由于时间有些超,所以顺承“伊人”的多义性探究收尾的小结也显得有些忙乱。原本准备的小结一是诗经文体的基本特点及“伊人”的母题,二是多角度解读的基础和意义,但是因为着急有些忙乱故而把“伊人”母题的小结给遗漏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三、课后反思

这一节公开课,我给自己的课堂表现打分是65分。虽然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还不错,但感觉自己并未能很好的把之前的课堂设计的许多环节落实好,而且整节课时间没能把握好,有些超时。评课的时候,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综合一下,这节课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伊人”形象的特点把握,未能很好地深挖诗歌文本,流于空泛。比如对伊人位置由实到虚的这一变化基本上没有讲到。其次,授课过程中相关内容自己的预设性太强,有些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引导显得有些牵强。比如在归纳“伊人”特点的时候就太过于执着于自己预先的准备,临场应变不足。再者,朗读方面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整节课虽然读了三四遍诗歌,但是学生投入不够。还有,对于诗歌的极具画面感的意境美没有做引导赏鉴,未能在授课中把对诗歌美感的阅读体现出来。最后,时间把握不准。比如像讨论时间拖得过长,最后的拓展与作业环节也未能在课堂时间内及时地完成。

正所谓“教,然后知困”,一节公开课的准备,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感触颇深。《蒹葭》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个人感觉基本还是达到了对于“伊人”形象的多角度把握,但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地方比较粗糙不够细致,以后还需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和锻炼。

蒹葭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蒹葭的教案篇3

【课前营造气氛】

多媒体展示古朴画面: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教学实录】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我是第二次来到山东了。山东人民热情淳朴,山东的同学聪慧纯洁。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俗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古诗《蒹葭》。让我们合作愉快,好不好?

生:好!

师:谢谢!

师导入:一段经典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

秋水,伊人。无数次地寻觅之后,是否会有无数个遗憾?遗憾,总是在你离去时浮出水面,而相思,却永久地沉在了水底。

赤足的女子,深秋的寒气可曾侵蚀到你娇嫩的肌肤?踏过河岸,你见到了什么?村庄,炊烟,还是阡陌?

只有白雾,蒹葭的背后还是蒹葭。你看见了露珠,那些叶片上晶莹的眼泪,随风吹落,任风激扬。

我读到了你寂寞中的美丽,读到了你暗生的白发,你的悲伤,你的喜悦。浅浅淡淡,真真切切。

在水一方的,不是缘,是梦。

老师刚才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的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节课,我和同学一起来学习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师: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好,请大家做好准备,听我朗读。

(在钢琴曲《在水一方》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老师配乐朗读,朗读基调滞缓悠长,一唱三叹,苍凉婉约,其情戚戚切切。)

师:老师读得不好,等一下同学们一定读得更好。同学们刚才找到这首诗的韵脚了吗?哪位同学先说一说?(老师巡查)大家要在韵脚上注上拼音,就可以发现韵脚了。

生:(有些犹豫的)站起来。

师(鼓励的):没关系,大声说。我们已经是好朋友了,对吧?

生:苍、霜、方

生:第二章是萋、晞、跻、坻

生:第三章是采、汜、坻

师:还有没有更正或补充的?好,请坐。

生: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师:这位同学回答很全面,但有一个字的读音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跻读jǐ还是jī?

生:jī

师:好!现在一起试着把这首诗朗读一遍,请注意读音。现在,我带读一句,你们跟读一句。

师: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生:苍苍,萋萋,采采

师:回答得很好!一点点失误,哪位同学来更正一下?

生:还有道足且且反复叠唱,是《诗经》的特点。

(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师:《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叶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

生:齐读

师:请找出每一章中不同的词。

生:第一章中是苍苍萋萋采采

为霜未晞未己

一方之漏之涘

且长且跻且右

水中央水中坻水中趾

师:谢谢你!你回答的很好。(出示幻灯片,明确各章的不同的词。)我们来看一看不同的字,请大家注意各章中不同又重复的词,这是诗经中反复咏唱,一唱三叹的特点。这些充分的表现出诗经中一种怎样的语言结构形式呢?

生:辞赋。

师:赋是哪个赋?

生:赋予的赋

师:不错!这位同学提到我们下面要讲的内容。赋是叙事,你的理由是什么等下再说。赋是诗歌创作的特点。但是这里的结构形式是什么呢?重章叠唱,一唱三叹。朴素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声朗读。

生:齐声朗读

师:同学们的声音很响亮,但是品味一首诗歌,最重要的是读出诗的情感。光注意朗读的工整、节奏是不够的。我们如果对思想感情进一步了解的话,会读得更好。请问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师:很勇敢,谢谢你!请你来回答。

生: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男子强烈的追求一个美丽女子。

师:很好强烈这个词用得好!

生:鼓掌。

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说法

生:应该是写一个人为了追求友谊而得不到时的失望的心理过程

师:一个说追求爱情,一个说是寻求友谊,很有想法,我们说,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结论。很好!还有其他的想法吗?我们可以把她看成爱情诗,也可以把她看成友情诗。

二、再读,想象诗歌的诗意美

师: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现在就请同学说说诗的绘画美通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我认为诗的绘画美,表现在画出了情感。

生:我认为诗的绘画美,表现在内涵美。

师:现在请同学们试用一句话表现诗中优美的画面。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

生:诗中写出了在水边芦苇丛中一个男子对心上人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师:他是怎样表达爱慕之情的?

生:有位伊人,在水一方。意思是说,我的心上人就在水的对岸。

生:溯洄从之,道途且长。意思是,我要溯流而上追求她,虽然路途漫长而艰难。

师:你说得很全面。哪位同学再作补充?这位同学的描绘是这幅画的内容,那么要怎样才能使这幅画美起来呢?有色彩,有伊人,有美丽的景物下面有一个小环节:驰骋你的想象力。这幅画很美,那么景物是如何美的呢?诗中刻画了几个人物?伊人是男是女?

生:女的。

师:有没有认为伊人是男的?这一半同学想象景物如何美,那一半用学想象伊人是如何美(?是男?是女?伊人是如何漂亮、他(她)性格、气质。是怎样)

(生思考问题)

师:现在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来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伊人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一袭白色纱衣,一头乌黑亮发,非常漂亮。

师:美若天仙。

生:伊人是一个漂亮的窈窕淑女。有一个男子在爱慕着她。从环境来看,她是一个清纯漂亮的女孩。

师:请问,诗中有哪些信息在暗示这点?

生:诗中写到芦苇之美,

师:白露为霜,表明那个男子很早就起来追求心中的伊人。其他同学还有没有看法?

生:伊人不仅外表美,而且内在美。她气质高雅,非常的温柔动人。

师:不错!还有哪位同学要说?

生:她是一位女子,由于不能与心上人相会,她的心情很萋苍。

师:理由是什么?

生:环境非常凄清,凄清的环境衬托出她萋苍的心情,

师:这位同学看出了诗中用环境描写来表现画面,衬托心情。很好,可以看出同学们平时读书多,知识面广。

师:这位伊人这么美,值得这位追求者上下求索,确实很美。诗人为什么不把这种美直接地写到诗歌里面呢?

生:如果直接写,就很难突出追求者的心情。

师:用环境描写更能够表现他的美,表达她的爱意。说的非常好。诗中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这是一种比兴手法。

现在我们来分声部朗读。男同学读一二句,女同学读三四句,如此交替循环,读完全诗。

学生朗读。(交替分部朗读)

三、三读,体会诗的情感美

师:诗人在诗中用朴素的文字表达诗人强烈、细腻、丰富的思想感情。

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第三环节的学习:体味诗的情感美

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配乐朗读全诗,看看范读老师是否读出了诗人情感的变化?

(播放配乐范读。)

师:大家觉得这位老师朗读得怎样?

生:朗读节奏均匀,规整,语调动听。

生2:我认为读得不好,诗的节奏没有读好,没有读出诗人表达的情感。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出情感。

生:应该读出对自己心上人的追求但是又可望不可及的心情。

师:那你来挑战一下这位老师,好吗?

(学生开始高亢有沉吟的、节奏抑扬的朗读。)

(成功的朗读使台下的老师们不由鼓起了掌。)

师:山东同学的朗读水平就是高。刚开始,我很害怕献丑,那就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吧。终于让我引出个玉来了。(师的一番话使学生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

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

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

的情感。

生:憧憬。

生:焦急。

生:失望。

生:第一章是写诗人对伊人的深深怀念。第二章是表达了诗人对伊人的强烈追求又得不到的真挚情感。第三章是表达了对伊人的失望情感。

师:你的表达非常流利,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很强。谢谢你!

刚才同学们已经把诗人丰富、复杂、细腻的情感表达出来了。下一步我们来创造性的朗读。你认为是怎样的情感就怎样读,读出个性美。

为了更好的理解诗人细腻的情感,请同学们一起来齐声朗读,好不好?同学们,先默读全诗,酝酿一下感情。

生:好!

(学生很有热情,且较之开始的朗读,在节奏和情感上均改变很多。)

师: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感受《蒹葭》的音乐美,想象《蒹葭》的绘画美,体味《蒹葭》的情感美,最后让我们和着优美的旋律齐声地背诵这首诗。

师:我想提问一个同学。你认为要很快地背诵这首诗有什么诀窍吗?根据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背完第一章,你觉得第二章会不会好背?

生:会好背。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诗中多数句子一样,只有个别字词不同。记住这个别字词,全诗就背下来了。

师:按这规律,请同学们把全首诗当堂背下来。哪位同学背第一章?

(生流利背诵。)

师:哪位同学背第二章?

(生流利背诵。)

师:哪位同学背第三章?

(生流利背诵。)

师:大家都背得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和着钢琴优美的旋律背诵下来。

师生:齐声背诵。

师:谢谢同学们!下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蒹葭》中起兴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体会(本诗艺术)手法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2、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义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重难点:

1、“伊人”多义性探究

2、赏析多主题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朗读诗歌,争取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二、课堂安排

1.导入:播放《在水一方》的音乐,ppt显示歌词,要求学生比较歌词的第一段与原作第一节,看看哪个词语在语意上有明显改变。

2.发现:“伊人”改为了“佳人”

引出问题:“伊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形象呢?

3.诵读感知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思考“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朗读)

4.问题:试简要概括诗中“伊人”的特点?

(要求读出作为理由的诗句,穿插读法指导)

5.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1)内容把握:

蒹葭、白露——景物给人以凄清之感——“清”

补充:写景起兴

在水一方/之湄/之泗——伊人的位置始终在变化——“飘忽不定”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址——伊人始终难于接近——可望而不可即

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右/跻——追寻者不畏艰险,执著追寻——有吸引力

补充: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2)方法指导:根据诗歌内容出发,可从

a直接的正面描写b景物描写c旁人的反应三个方面来把握“伊人”特点。

【板书】

坚定执著河水“清”而独立

追寻——————伊人飘忽不定

不畏艰辛道阻可望难即

有吸引力

手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写景起兴

6.分三组诵读(每组各读一节),进一步感知并体味伊人形象。

7.分组讨论:在你的心目中,“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要求:每组推举代表发言、需说明理由、注重条理、)

8.ppt展示关于“伊人”的已有观点。

9.小结一:不同解读的原因;作为爱情诗产生的可能性。

10.小结二:(1)《诗经》文体基本特点、“伊人”母题

(2)多角度解读的基础——进入文本;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共鸣、创造

11.作业:分析《诗经·小雅·白驹》中的“伊人”形象。

诗经·小雅·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注释】皎皎:洁白,光明。这里指马皮毛发光。絷:绊。维:拴。焉:此,在这儿。贲:饰也。一说光采之貌。逸豫:安乐。勉:抑止之词。

遁:隐去。一说走。空谷:穹谷;深谷。音:信。遐:远。

补充作品:

诗经·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①;汉有游女②,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④。

翘翘错薪⑤,言刈其楚⑥;之子于归,言秣其马⑦。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⑧;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②汉:指汉水。游女:游玩的女子,亦指汉水女神。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⑤翘翘: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错薪: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过以折薪、楚为兴。刈:割。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⑦秣(mo):喂马。⑧蒌(lou):草名,即蒌蒿,嫩时可吃,老则为薪。

蝶恋花(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伫:久立。危楼:高楼。望极:极目远望。黯黯:迷忽不明。

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玉壶:指月亮。龙舞:指舞鱼、龙灯。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蓦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蒹葭》教后记

一、课前回顾

起初选定《蒹葭》一课,首先是考虑其意思比较简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文体特点应该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真正准备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诗经常识、意象、意境、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一节课的容量,而且总体感觉十分零碎,看似知识点多,实则重点不突出。这恐怕也是像我这样的新教师的一个通病,总是希望在一节课讲述尽可能多的东西,而忽视了学生到底能消化和吸收多少。教学目标的选定其实也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如何把众多零碎的知识集中于一个明确而突出的目标之下,成为了我前期准备过程中思考的主要问题。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我始终明确了两点:一是教学目标设定要简明突出,能贯穿整节课,能调动学生,二是目标的设定离不开对文本本身的特点及听课学生的特点的考虑。教学目标确定,第一步要明确文本的的价值。《蒹葭》一诗,基本内容比较明确,字词方面的障碍也不大,其基本价值有二:一是其作为《诗经》的文体价值,也即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起兴等特点,二是其审美价值,诗中主人公坚定执着的追寻精神以及伊人形象的多义性均可作为审美价值的挖掘点。考虑到本校学生整体的基础水平较好,我最终决定以伊人形象的多义性为突破口,立足文本分析,将相关的基础知识贯穿在伊人形象的分析中,调动学生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

目标明确后,具体的课堂设计,我选择了以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在水一方》作为导入,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伊人”,而后通过文本的细读分析把握伊人特点进而再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这样一来,起兴、重章叠句等基本内容就无需专门单独讲,只需渗透在就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即可。至于讨论环节,我也搜集准备了许多已有说法作为小结备用。经过这样的准备,目标是明确了,但实际操作中却并不那简单。在准备试讲和与师傅、同事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如何自然地将重章叠句、起兴等相关知识点渗透在对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如何在伊人特点把握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学法指导,如何有效地应对讨论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均成了这堂课准备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二、课堂实录

实录一:导入

课前《在水一方》的音乐导入还比较顺利,由于我提前已将歌词在幻灯片做好,所以带着“边听音乐,边寻找歌词与原诗比进行了怎样的改动”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也很快进入课堂状态。音乐结束,大家很快指出了歌词把原诗中的“伊人”改为“佳人”这一事实,学生的这一发现倒是完全在我的预期之内。于是我就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思考“伊人”与“佳人”的不同,当学生齐声回答“佳人”一般都是指“美女”的时候,我就自然地抛出了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琼瑶将伊人视作‘美人’,你认为伊人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导入环节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在水一方》的歌词与原诗毕竟还是有很多不同,如果学生们不能很快的发现这一不同,我又该做何引导?对此,我的看法是由于这一改动的发现只是引出整节课内容的一个前奏,所以无需过多纠缠于歌词其它诸如“蒹葭”改为“绿草”等细枝末节的改动,再则也只有“佳人”这一改动最能体现琼瑶对于原诗的理解。

实录二:诗歌文本分析,“伊人”形象把握

在分析伊人形象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碰到了难题。当我问及大家从诗中看“伊人”形象有何特点的时候,第一位同学回答的是“迷离”。从语意上来说,迷离具有模糊不明、难于分辨的意思,用来概括处身在由清晨、白露、蒹葭、河水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特定环境中的人,并不太恰当。但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这一超出我预期的回答,我进行了追问,试图让学生意识到“迷离”一词用来概括伊人特点其实并不太合适,结果学生也被问得不知所措,我也显得有些紧张。最终我将追问引向了诗歌开头两句的写景,并归纳出置身“清冷”景物中的“伊人”也具有“清”的特点。这一开头的小插曲直接导致我在后面分析伊人特点的时候显得有些急躁,以至有些东西未等学生自己发现就先讲了,未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回想起来,其实这种情形,可先请学生坐下、简要指出学生不足,也可直接放开让学生讨论“迷离”进而引出对伊人形象的进一步把握。而在后面分析到伊人难于接近及追寻者坚定执着态度的时候,未能由“为霜——未晞——未已”、“一方——之湄——之涘”和“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自然地过渡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手法,而是后来单独做的补充,显得有些生硬。最后对伊人特点的小结,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参照我自己的预设在板书,没有能适时的参照学生的的一些好想法予以调整。在方法论的指导方面,这个环节从直接的正面描写、写景以及追寻者的旁衬三个角度去探究伊人形象这一点倒是落到了实处。

实录三:课堂讨论,“伊人”多义性讨论

在对伊人特点有所把握的基础上,我将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进行讨论,要求讨论交流各自心目中的伊人形象,并要求推举代表发言并说明理由。这个环节最大的不足就是分组后讨论的时间过长,而且各种不同看法间的碰撞不够。不过各组基本上都能从文本出发,得出一些关于“伊人”的看法,有的小组意见趋同,有些小组则意见各异。有的认同琼瑶的看法,认为“伊人”就是美人,也有的认为“伊人”不一定是女性,也可能是男性,还有的认为“伊人”可能是某种理想。最让人欣喜的是,有位同学指出诗歌有些道家思想的味道,“伊人”就好比看不见摸不着的某种“道”,这种见解也算是讨论中的一个亮点了。当然,还有些同学的发言则是完全出乎人意料,比如有位同学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却只说了追寻者的执着非常让人欣赏,并未能紧扣“伊人”。不过她的“妙语”也一下子活跃了讨论的气氛,而我也顺势把她所说的追寻者的执着追寻,归结到伊人的极具魅力这一特点上来。

实录四:课堂小结

因为想要把这首诗歌的基本价值和这节课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在小结的时候以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讲解清楚,所以课堂小结在之前准备的过程中花了比较多的工夫。课堂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如自己准备的那么好。由于时间有些超,所以顺承“伊人”的多义性探究收尾的小结也显得有些忙乱。原本准备的小结一是诗经文体的基本特点及“伊人”的母题,二是多角度解读的基础和意义,但是因为着急有些忙乱故而把“伊人”母题的小结给遗漏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三、课后反思

这一节公开课,我给自己的课堂表现打分是65分。虽然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还不错,但感觉自己并未能很好的把之前的课堂设计的许多环节落实好,而且整节课时间没能把握好,有些超时。评课的时候,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综合一下,这节课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伊人”形象的特点把握,未能很好地深挖诗歌文本,流于空泛。比如对伊人位置由实到虚的这一变化基本上没有讲到。其次,授课过程中相关内容自己的预设性太强,有些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引导显得有些牵强。比如在归纳“伊人”特点的时候就太过于执着于自己预先的准备,临场应变不足。再者,朗读方面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整节课虽然读了三四遍诗歌,但是学生投入不够。还有,对于诗歌的极具画面感的意境美没有做引导赏鉴,未能在授课中把对诗歌美感的阅读体现出来。最后,时间把握不准。比如像讨论时间拖得过长,最后的拓展与作业环节也未能在课堂时间内及时地完成。

正所谓“教,然后知困”,一节公开课的准备,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感触颇深。《蒹葭》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个人感觉基本还是达到了对于“伊人”形象的多角度把握,但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地方比较粗糙不够细致,以后还需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和锻炼。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教学目标:

1、掌握《蒹葭》中起兴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体会(本诗艺术)手法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2、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义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重难点:

1、“伊人”多义性探究

2、赏析多主题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朗读诗歌,争取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二、课堂安排

1.导入:播放《在水一方》的音乐,ppt显示歌词,要求学生比较歌词的第一段与原作第一节,看看哪个词语在语意上有明显改变。

2.发现:“伊人”改为了“佳人”

引出问题:“伊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形象呢?

3.诵读感知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思考“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朗读)

4.问题:试简要概括诗中“伊人”的特点?

(要求读出作为理由的诗句,穿插读法指导)

5.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1)内容把握:

蒹葭、白露——景物给人以凄清之感——“清”

补充:写景起兴

在水一方/之湄/之泗——伊人的位置始终在变化——“飘忽不定”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址——伊人始终难于接近——可望而不可即

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右/跻——追寻者不畏艰险,执著追寻——有吸引力

补充: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2)方法指导:根据诗歌内容出发,可从a直接的正面描写b景物描写c旁人的反应三个方面来把握“伊人”特点。

一、课前回顾

起初选定《蒹葭》一课,首先是考虑其意思比较简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文体特点应该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真正准备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诗经常识、意象、意境、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一节课的容量,而且总体感觉十分零碎,看似知识点多,实则重点不突出。这恐怕也是像我这样的新教师的一个通病,总是希望在一节课讲述尽可能多的东西,而忽视了学生到底能消化和吸收多少。教学目标的选定其实也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如何把众多零碎的知识集中于一个明确而突出的目标之下,成为了我前期准备过程中思考的主要问题。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我始终明确了两点:一是教学目标设定要简明突出,能贯穿整节课,能调动学生,二是目标的设定离不开对文本本身的特点及听课学生的特点的考虑。教学目标确定,第一步要明确文本的的价值。《蒹葭》一诗,基本内容比较明确,字词方面的障碍也不大,其基本价值有二:一是其作为《诗经》的文体价值,也即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起兴等特点,二是其审美价值,诗中主人公坚定执着的追寻精神以及伊人形象的多义性均可作为审美价值的挖掘点。考虑到本校学生整体的基础水平较好,我最终决定以伊人形象的多义性为突破口,立足文本分析,将相关的基础知识贯穿在伊人形象的分析中,调动学生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

目标明确后,具体的课堂设计,我选择了以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在水一方》作为导入,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伊人”,而后通过文本的细读分析把握伊人特点进而再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这样一来,起兴、重章叠句等基本内容就无需专门单独讲,只需渗透在就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即可。至于讨论环节,我也搜集准备了许多已有说法作为小结备用。经过这样的准备,目标是明确了,但实际操作中却并不那简单。在准备试讲和与师傅、同事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如何自然地将重章叠句、起兴等相关知识点渗透在对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如何在伊人特点把握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学法指导,如何有效地应对讨论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均成了这堂课准备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二、课堂实录

实录一:导入

课前《在水一方》的音乐导入还比较顺利,由于我提前已将歌词在幻灯片做好,所以带着“边听音乐,边寻找歌词与原诗比进行了怎样的改动”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也很快进入课堂状态。音乐结束,大家很快指出了歌词把原诗中的“伊人”改为“佳人”这一事实,学生的这一发现倒是完全在我的预期之内。于是我就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思考“伊人”与“佳人”的不同,当学生齐声回答“佳人”一般都是指“美女”的时候,我就自然地抛出了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琼瑶将伊人视作‘美人’,你认为伊人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导入环节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在水一方》的歌词与原诗毕竟还是有很多不同,如果学生们不能很快的发现这一不同,我又该做何引导?对此,我的看法是由于这一改动的发现只是引出整节课内容的一个前奏,所以无需过多纠缠于歌词其它诸如“蒹葭”改为“绿草”等细枝末节的改动,再则也只有“佳人”这一改动最能体现琼瑶对于原诗的理解。

实录二:诗歌文本分析,“伊人”形象把握

在分析伊人形象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碰到了难题。当我问及大家从诗中看“伊人”形象有何特点的时候,第一位同学回答的是“迷离”。从语意上来说,迷离具有模糊不明、难于分辨的意思,用来概括处身在由清晨、白露、蒹葭、河水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特定环境中的人,并不太恰当。但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这一超出我预期的回答,我进行了追问,试图让学生意识到“迷离”一词用来概括伊人特点其实并不太合适,结果学生也被问得不知所措,我也显得有些紧张。最终我将追问引向了诗歌开头两句的写景,并归纳出置身“清冷”景物中的“伊人”也具有“清”的特点。这一开头的小插曲直接导致我在后面分析伊人特点的时候显得有些急躁,以至有些东西未等学生自己发现就先讲了,未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回想起来,其实这种情形,可先请学生坐下、简要指出学生不足,也可直接放开让学生讨论“迷离”进而引出对伊人形象的进一步把握。而在后面分析到伊人难于接近及追寻者坚定执着态度的时候,未能由“为霜——未晞——未已”、“一方——之湄——之涘”和“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自然地过渡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手法,而是后来单独做的补充,显得有些生硬。最后对伊人特点的小结,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参照我自己的预设在板书,没有能适时的参照学生的的一些好想法予以调整。在方法论的指导方面,这个环节从直接的正面描写、写景以及追寻者的旁衬三个角度去探究伊人形象这一点倒是落到了实处。

实录三:课堂讨论,“伊人”多义性讨论

在对伊人特点有所把握的基础上,我将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进行讨论,要求讨论交流各自心目中的伊人形象,并要求推举代表发言并说明理由。这个环节最大的不足就是分组后讨论的时间过长,而且各种不同看法间的碰撞不够。不过各组基本上都能从文本出发,得出一些关于“伊人”的看法,有的小组意见趋同,有些小组则意见各异。有的认同琼瑶的看法,认为“伊人”就是美人,也有的认为“伊人”不一定是女性,也可能是男性,还有的认为“伊人”可能是某种理想。最让人欣喜的是,有位同学指出诗歌有些道家思想的味道,“伊人”就好比看不见摸不着的某种“道”,这种见解也算是讨论中的一个亮点了。当然,还有些同学的发言则是完全出乎人意料,比如有位同学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却只说了追寻者的执着非常让人欣赏,并未能紧扣“伊人”。不过她的“妙语”也一下子活跃了讨论的气氛,而我也顺势把她所说的追寻者的执着追寻,归结到伊人的极具魅力这一特点上来。

实录四:课堂小结

因为想要把这首诗歌的基本价值和这节课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在小结的时候以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讲解清楚,所以课堂小结在之前准备的过程中花了比较多的工夫。课堂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如自己准备的那么好。由于时间有些超,所以顺承“伊人”的多义性探究收尾的小结也显得有些忙乱。原本准备的小结一是诗经文体的基本特点及“伊人”的母题,二是多角度解读的基础和意义,但是因为着急有些忙乱故而把“伊人”母题的小结给遗漏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三、课后反思

这一节公开课,我给自己的课堂表现打分是65分。虽然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还不错,但感觉自己并未能很好的把之前的课堂设计的许多环节落实好,而且整节课时间没能把握好,有些超时。评课的时候,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综合一下,这节课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伊人”形象的特点把握,未能很好地深挖诗歌文本,流于空泛。比如对伊人位置由实到虚的这一变化基本上没有讲到。其次,授课过程中相关内容自己的预设性太强,有些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引导显得有些牵强。比如在归纳“伊人”特点的时候就太过于执着于自己预先的准备,临场应变不足。再者,朗读方面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整节课虽然读了三四遍诗歌,但是学生投入不够。还有,对于诗歌的极具画面感的意境美没有做引导赏鉴,未能在授课中把对诗歌美感的阅读体现出来。最后,时间把握不准。比如像讨论时间拖得过长,最后的拓展与作业环节也未能在课堂时间内及时地完成。

正所谓“教,然后知困”,一节公开课的准备,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感触颇深。《蒹葭》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个人感觉基本还是达到了对于“伊人”形象的多角度把握,但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地方比较粗糙不够细致,以后还需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和锻炼。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

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四、拓展延伸

阅读徐学鹏的《中国随想》,并回答问题。

中国随想

徐学鹏

这是一片开满鲜花的土地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蜜蜂

一边飞着一边唱着春天的歌谣

这是一片蓝蓝的大海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贝壳

静静地躺在沙滩上心里却装着一片海啸

这是一张古老而又年轻的脸

我们是她开放着的微笑

或许也有几滴泪水

却淹没不了这微笑的美好

这是一个永远的形象

我们是她倾吐出的一缕缕阳光

尽管也有布满阴云的日子

但总会有一个早晨太阳将大地普照

啊──中国

这就是我日日夜夜苦恋着的中国啊!

问题:

1、诗中哪些意象给你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在语言上与《蒹葭》有哪些相似之处?

3、请用恰当的情感和语气语调朗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写景思人

蒹葭白露──伊人

情景交融

教学后记

这堂课中,我努力营造了一个情感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这堂课中,我还渗透了音乐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编辑短评:此教学设计多方面体现了课改的理念,如学习方式的转变,跨学科深透和延伸拓展学习等,同时也继承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点,如注重吟诵和品味、感悟等。这是一节可以参考的教学设计。但要注意更节制的地使用多媒体,让学生的精力更多地集中于文字上。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蒹葭》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蒹葭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调动多种朗读手段,了解《蒹葭》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阅读体验,了解《蒹葭》的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3、 通过学习《蒹葭》,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对于高中学生作诗歌鉴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阅读鉴赏之前教师要对《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介绍,在这基础上,通过充分诵读,对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同时,调动画面、音乐等多种因素可营造和谐美妙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了解《蒹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2、 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诗无达诂”,所以对本诗的主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具体语言个性化的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对于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教师点拨和学生自己平时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来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资料准备:歌曲《在水一方》和蒹葭的画面

提问:你所知道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从歌曲、画面和古诗句中感受秋的氛围,为课文的研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课文研习

思想内容朗读课文:1、把握文中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

3、概括诗歌主题。朗读后学生找出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如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色彩)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形态)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初步感知诗歌主题。朗读为学生把握诗歌思想内容打下基础,并在找关键词和描绘诗中情景的过程中把握本诗思想内容——。一说,爱情诗;一说,明志诗;一说,人生哲理诗。各有其理,古人有言“诗无达诂”,我们可以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见”之情,“执著追求”之意,“坚贞不渝”之志是不变的。

表现手法根据课前对《诗经》表现手法的了解和积累,分析《蒹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提示:从“兴”和“情景交融”的角度加以分析。自读诗歌,找出起兴和情景交融的句子做鉴赏,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进一步体会《蒹葭》的意境。这部分的研习是本诗学习的难点,凭个人的能力不能全面掌握,所以互相的交流补充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并了解到学习中互助协作的重要性。

赏析诗歌立足于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赏析

立足于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学生自选角度对《蒹葭》进行赏析,小组讨论,推选一部分进行全班交流。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放歌曲《在水一方》,师生共同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边欣赏音乐,边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诗歌,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通过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感受《蒹葭》的艺术魅力。

思路点拨

本诗是先秦的诗歌,对于第一次接触《诗经》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以朗读为突破口,初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再读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精读以感受赋兴手法的韵味美。由读到品,带领学生走近《诗经》、赏析《诗经》进而学会研读《诗经》中的一些著名的篇目。

练习举隅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研习和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请于课后自主研习和赏析《采薇》,并完成研习报告以及500字左右的赏析文。

蒹葭的教案篇5

教学时间

课时安排:2课时

序号:no3~--4

教学内容:

一、《诗经》二首 之一 《蒹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领悟《蒹葭》所要表达的主题。

2、能力目标: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重点难点

重点:.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对伊人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难点:1、对伊人的理解。2、赏析多主题的诗歌。

课型:预习课 课时:1 课时

预习目标

1. 作者介绍。2解题 3、介绍《诗经》4、熟读并背诵全文 5、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6、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 7、对伊人的理解。8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导学提纲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第一组题 第二组题

1、介绍作者。 1、背诵赏析第一节。

2、解题。 2、重点语句理解

3、介绍《诗经》 3、名句赏析

4、接龙背诵全文 4、归结第一节

第三组题。 第四组题

1、 背诵赏析第二节 1、背诵赏析第三节

2、重点语句理解 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 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二节 4、归结全文

预习反馈

1、朗读课文,

2、默写全文

预习小节: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课后反思

课型:展示课 课时:1课时

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知识回顾

1. 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展示目标

1完成、明确预习目标及提纲内容,写出展示内容。

2、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书写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展示内容

完成四组题纲内容的展示

展示总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反馈检测

1、接龙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 窈窕( ) 好逑() 寤寐( ) 溯洄( ) 坻() 荇菜( )

蒹葭的教案篇6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经》相关知识。

2、 掌握《蒹葭》中相关字词含义。

3、 通过诵读、分析,掌握《蒹葭》中兴与赋的表现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美。

二、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三、 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

2、 《诗经》知识介绍。

(1)《诗经》又名《诗》、《诗三百》,共有305篇。

(2)介绍“诗六义”。重点解说赋、比、兴,与现代作品结合,使学生更好理解。

(3)《诗经》影响。

3、 赏析《蒹葭》

(1) 学生散读,初步体会。

(2) 指名朗读,再次感悟。

(3) 重点欣赏第一章,掌握“蒹葭”等相关字词,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师生共同探讨“伊人”与“水”意象,以及“伊人”的魅力分析,穿插相关作品比较,如海伦形象描述和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

(4) 学习二、三两章,学生自己找出三章不同之处,具体分析。齐读,体会本诗的重章叠唱特点。

4、 背诵全诗。

四、 拓展阅读

1、《硕人》,掌握其中“比”的手法运用。

2、《木瓜》赏析

蒹葭的教案篇7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引入新课。《在水一方》是一首电视连续剧插曲,是根据《蒹葭》改写而成的。

二、解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作品;“雅”,大都是贵族作品,只有小部分是民间歌谣;“颂”,都是贵族作品。《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诗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赋广、兴的艺术手法。语言朴素优美,句式回环往复,韵律和谐。写景抒情都富于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1.解决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

蒹葭(jiānjiā):芦苇。唏(xī):干。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佸(sì):水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四、探究。

1.诗经中的爱情都是真挚而热烈的,例如我们学过的《关雎》,这首诗又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

提示: 主人公是如何去追寻伊人的?

写景多为抒情,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这种感情与景物描写相结合,景与情的结合,情景交融,把诗人的感情推向了极致。

2.仔细思考体会: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几章是否可以调换次序?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3.讨论,主人公追寻的伊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跳出狭隘的追求爱情,走向广阔,可理解为对美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追求。

所以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才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种执着也是许多人共同的经历。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五、《诗经》的语言特点。

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苗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六、《蒹葭》与《关雎》对比鉴赏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十分明显,主人公跟那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便感到心满意足。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

七、作业:背诵这首诗。

标签: 教案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jiaoshiwenan/6qqewl.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