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教师文案 >

神奇的塔教学反思8篇

神奇的塔教学反思8篇

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养成学会写教学反思的习惯,那么我们就无法确保个人不足的改善,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方法的改进,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分享的神奇的塔教学反思8篇,感谢您的参阅。

神奇的塔教学反思8篇

神奇的塔教学反思篇1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对水的性质有个完整的认识,第一课时选择研究水的毛细现象和溶解现象。

在认识水的毛细现象时,引导让学生自己探究大吸管、毛细管、玻璃片、纱布、粉笔这五种材料能否让水往上爬,在这个过程中,问题“能让水往上爬的材料有什么共同特征?跟另外几种材料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实验操作中回到科学探究中,促进学生对毛细现象的特点有自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毛细现象的描述性概念。最后,提供典型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毛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而在认识溶解现象时,通过讨论“高锰酸钾消失了吗?哪里去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掌握高锰酸钾变成肉眼看不见的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但是做高锰酸钾和沙子的对比实验,会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两者的不同: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水变色了;沙子放入水中,水没有变色。在之后学生的操作实验中,学生也致力于探究糖放入水中水没有变色,而面粉放入水中水变色了(其实是浑浊了)。他们认为糖和面粉都溶解了,其实面粉颗粒还是看得见的,因此在刚开始的高锰酸钾实验中,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高锰酸钾颗粒看不见但却分散在水中并没有消失,而沙子颗粒还是看得见。在这里,我没有很好地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导致溶解的概念并不那么深刻。

在后面一节课回忆复习时,可以很明显发现,学生对毛细现象认识很准确并且深刻,但是对溶解现象的关键词“变成肉眼看不见的颗粒”和“均匀分散”掌握的并不是很到位。在下面一个班级中应该注意在溶解这一部分稍微多放一点时间,为了让学生掌握地更好。

神奇的塔教学反思篇2

面对充满变数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要保证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组织有序的教学活动,完成起来的确不是很容易的事。课堂,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它还承载着一种教学艺术,让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学习,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境界,实现这个目标,教学设计致关重要。

根据教学设计,我将本课内容稍做调整,可以说是将信息技术与水资源情况整合的一堂课,全课以“水乡—水资源”内容为载体,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将知识综合应用到实际生活。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同时自主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最后互相交流成果。

一、谈‘可取’

1、本课要求学生在已经基本掌握信息搜索、保存等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从教育的观点来看,学生既要学会信息技术技能,又要学习服务于生活实践的知识,教学内容选择生活中贴近学生的,人文性强的课题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水,水是自然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这一课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地球上有丰富的水;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着水的短缺的问题,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选题搜索资料的环节,我特地设计了多个的实践活动选题提供给学生参考,让学生能在多方位多视角去了解和探究问题。

2、设计的引入很突出,对比性强。由美丽的江南水乡到令人发指的水污染情况,美丑的极端对比,让学生在视觉和心理都产生了强烈的震惊,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游秀丽江南水乡想到对水资源的保护,进入本课研究的课题。

3、利用在线互动的教学网站服务教学课堂,教学网站上有全面的学习导航:帮助学习的“知识锦囊”,师生交流的“你说我说”,交互评价的“人气榜单”,知识巩固的“在线检测”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协作,学生完成网上搜集水资源保护的资料,并用表单提交的方式填写任务完成的资料展示表,最后成果网上展示,即时又直观。

二、谈‘不足’

1、难以准确把握时间。由于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还是比较大,在各个环节上可能把握不好时间,尤其是最后的任务完成时间和作品评价时间有点仓促,解决的办法只能把引入部分的内容尽量精简。

2、前期准备资料不够,这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比较好,但我感觉课前的一些水资源资料准备不够,更充分更丰富的资料能让学生有更大的兴趣和积极性。

3、学生作品评价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我在评价这环节有点匆匆收尾的感觉,对作品内容评价不够全面性,包括参与的态度,获得的体验情况,实践的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创新精神等发展情况。其次,我评价手段的不够多样性,单纯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对其它同学评价不是很积极,而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可能做到对每个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代表性的。所以今后要鼓励同学之间的互评,引起学生重视和积极投入。

三、谈‘收获’

课堂已不单纯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一个个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知识的回收站,而成为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交流,在交流研讨中进行思维碰撞的场所。

1、侧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所需材料和知识,除了在教师帮助下获取外,学生自己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比如:进行实地考察或现场调查,综合运用有关图书资料,查阅电子资料或直接上网获取信息。因此,信息技术课中每学期中开展一次综合性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多渠道获取、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了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学生可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科学探究、自主体验、实践操作。学生在操作中学会观察、分析,在实践中体现创新精神。这种教与学的过程,能更好地使我们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情感与态度的熏陶。

2、注重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作为促进者,教师在活动中并不清闲,应积极地观察、认真地引导,善于捕捉最佳的契机,推波助澜,激发并保持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乐学善学。师生之间是互动的、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因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鼓励学生努力探寻自己的目标。

要想更好的把知识教给学生,没有比把知识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更好的办法了。那么,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们了解到知识对于他们生活的重要性,在学生们学习的时候就会更容易接受并掌握了。

神奇的塔教学反思篇3

本课有两个主要活动:认识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通过每一活动来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水的现象,从而合并起来表述主题:神奇的水。

第一,认识水的毛细现象。首先引导学生做探究性实验观察浸在水中的纸巾变化,让学生认识毛细现象,在此基础上,给出毛细现象的描述性概念。在观察浸在水中的纸巾变化时,为了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纸巾上水的变化,我设计提问:水是怎样在纸巾上向上爬的?学生很容易地描述出毛细现象的特征。最后,提出典型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毛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潮湿的墙根、植物茎吸水等。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如:毛巾吸水、棉布吸汗等。

第二,认识水表面张力。首先用背投出示一元硬币,提问:请猜测一元硬币能不能装水,如能能容纳多少滴水,并将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实验并将实测结果与猜测结果对比,说明像水这样的液体,具有使表面尽量缩小形成弧形的力,这种现象是水的表面张力。这里要求学生只认识现象,不探究原因。这样的设计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本课是首次学习猜测环节,它是“搞科学”的重要一步,它对科学发现、科学概括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学生实验前,先“想一想”必然会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于判断和推理,在脑海中产生多种解释模型,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接着引导学生猜测“放多少枚回形针,水会溢出来”实验,意在学生发现水的表面张力。经历从预测——实验——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从“放多少枚回形针,水会溢出来”实验中,学生惊叹水的神奇和科学课的快乐。最后,讲解典型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水黾在水面上滑行、草叶上的露珠、水滴等,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中的水表面张力。如:眼泪、雨滴、汗水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领学生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体会到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

神奇的塔教学反思篇4

科学课重在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引导同学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回顾我整节课的教学,无论是对教材的处置,还是对资料的选择,以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充沛体现了同学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同学自由地展开学习过程,提供了适当的条件。《神奇的水》一课,着重使同学经历一个科学探究过程。根据餐巾纸和水相互作用的结果,认识毛细现象发生的原因;同时使同学认识水的张力的大小。本课的教学特点,要把认识因果联系的思维过程设计得生动。基本过程是:观察水沿餐巾纸上升,引出问题:“水往低处流。水沿餐巾纸上升是怎么回事?”有能发生毛细现象的,要体现“孔”、“隙”的多样性;要有典型的孔和隙,有像布和纸那样的孔隙,有像土壤那样的孔、隙。

本课中,我首先让同学解释水沿餐巾纸上升,解释后又让同学找出与餐巾纸类似、水能沿着它上升的物体,说出这些物体的一起点。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同学经历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同学经历怎样考虑,怎样验证自身的解释。经过这样考虑:

(1)全体同学明白了假设的内容

(2)经历了一次由此和彼,学习全面考虑的过程。

(3)通过考虑为“用什么资料进行实验,怎样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什么等后续的学习活动”,建立了充沛的基础,特别是为推理建立了充沛的基础。

在教水的张力的时候,让同学知道杯中的水要满,忽视了强调实验中“杯中的水一定要很满”这一环节,以致于同学在做实验的时候有些混乱,实验结果出现了误差。在后来的课上我就尽量做好实验前的强调工作,如怎样减小误差等,同学听后,在实验中就能注意到,实验效果也好些。同学在做实验到后期时耐心就大大减少了,开始还能一个一个地放回形针,到后来就一下子放很多个,结果就有误差,这样对水的外表张力的认识就不够深刻。而且有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意识到了某些问题的存在却不能引起重视,对实验结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实验时要小心桌子,以免水翻出来。

总之,这是一节实验课,能让同学充沛动脑和动手。同学比较喜欢上这堂课,也能积极投入到课堂中,体现了同学的自主性。创设研究水的情境,一起观察水,感知水的神奇。尽量实现师生、生生双向交流,使课堂从被动的、服从的师生关系转变到和谐、互动的关系。

神奇的塔教学反思篇5

?新课标》要求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学目标由知识点的掌握到科学技能与精神的领悟与培养的转变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无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对材料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自由地展开学习过程,提供了适当的条件。《神奇的水》一课,着重使学生经历一个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根据餐巾纸和水相互作用的结果,认识毛细现象发生的原因;同时使学生认识水的张力的大小。本课的教学特点,要把认识因果联系的思维过程设计得生动。

基本过程如下:

(1)观察水沿餐巾纸上升,引出问题:“水往低处流。水沿餐巾纸上升是怎么回事?”

(2)做出假设性解释。这项活动设计得很细致。做出解释后,进一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水能沿着它上升的物体,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3)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验材料看起来和学生列举的材料大体相符,在材料设计上要有结构性。有能发生毛细现象的,要体现 “孔”、“隙”的多样性;要有典型的孔和隙,有像布和纸那样的孔隙,有像土壤那样的孔、隙。还要有不能发生毛细现象的。

做出假设是通过实验认识事物的中心环节,而它的教育价值正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考,一旦把假设的形成过程说清楚了,设计实验、得出结论是水到渠成的事。本课中,首先让学生解释水沿餐巾纸上升,解释后又让学生找出与餐巾纸类似、水能沿着它上升的物体,说出这些物体的共同点。解释活动并不到此为止,再引导学生逆向思考 ,列举他们估计水不能沿着它上升的物体,说明这类物体的共同点。教学的重心要放在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上,让学生经历怎样思考,怎样验证自己的解释。经过这样思考:

(1)全体学生明白了假设的内容。

(2)经历了一次由此及彼,学习全面思考的过程。

(3)通过思考为“用什么材料进行实验,怎样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什么等后续的学习活动” ,建立了充分的基础,特别是为推理建立了充分的基础。

在教水的张力的时候,让学生知道杯中的水要满,忽视了强调实验中“杯中的水一定要很满”这一环节,以致于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有些混乱,实验结果出现了误差。在后来的课上我就尽量做好实验前的强调工作,如怎样减小误差等,学生听后,在实验中就能注意到,实验效果也好些。学生在做实验到后期时耐心就大大减少了,开始还能一个一个地放曲别针,到后来就一下子放很多个,结果就有误差,这样对的张力的认识就不够深刻。为了节省时间,把“瓶盖停在水面的中间”这一活动放在课下,让学生能自己做的就自己来独立完成,提高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实验课,能让学生充分动脑和动手。学生比较喜欢上这堂课,也能积极投入到课堂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创设研究水的情境,共同观察水,感知水的神奇。尽量实现师生、生生双向交流,使课堂从被动的、服从的师生关系转变到和谐、互动的关系。我们应该相信:孩子亲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表面看到的东西,更多的收获应该是经过岁月冲刷而根植于他们头脑中的东西。

神奇的塔教学反思篇6

1、化深为浅,以师生合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了“会团结”“互相拉着”。

水的表面张力实验中,学生很容易发现水溢出前的形状,但要让学生理解“互相拉着”还是有些难度的。课前我也想过在学生发现现象后,直接告诉学生这种现象叫做水的表面张力,但总觉得有些抽象。课间学生的游戏给了我灵感,让我想起了自己儿时的游戏“跨大步”,其中游戏者的合作不正似概念中的“会团结”“互相拉着”吗?

2、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发现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我最初提出让学生将直尺插入水中观察水是否会爬带有很大的即兴色彩。我想与其让学生发现水会沿着纸巾向上爬后,再让他们仔细观察纸巾,不如给他们设置一个疑问:水为什么不会沿着直尺向上爬?接着我提示学生思考两次实验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变的条件是什么。由于改变的条件只有材料,所以学生得出水爬与不爬与材料相关就相对容易一些。再加上纸巾和直尺一软一硬,一个充满空隙,一个结构质密表面光滑,较容易对比,提出假设,这样学生提出假设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3、将名人名言通俗化,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所以学术上追求卓越的人一定要善于而且渴求和别人交换思想,集众家之长。我认为在课堂上将这句话稍加改变不仅能使学生认真听取别人发现,而且也激发了学生交流的积极性。今后总有一天学生能够看到萧伯纳的名言,我想那时他们大概也会想起这节课学科的某些片断吧。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对一些有价值的细节没有充分利用。比如在学生汇报水的表面张力猜测与实验结果时,我没有抓住机会让实际放回形针数少的组分析少的原因;比如有个学生在汇报本组水的表面张力结果是,本应是“加满水后水的表面呈……水将溢出前水的表面呈……”,而这名学生却两句话都是“水溢出前的杯子……”我只顾让各组汇报结果,没有及时纠正学生叙述上的错误;比如学生处理溢出来的水的方法,其实正好利用了水的毛细现象,但在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毛细现象时,我没有加以有效的引导。

2、语言不够严密、准确、科学,没有做到字斟句酌,随意性比较大,针对性不强。

本节课留给我的启示:

1、科学课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正如一句老话: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科学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并能对学生在课堂内外发现、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培养学生单独或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爱科学,爱实验,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作为科学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做实验,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神奇的塔教学反思篇7

11月25日,我在校内公开执教了三年级科学《神奇的水》一课,这一课教材中安排的教学内容有水的5个性质: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浮力、压力以及溶解性,内容太多,且有的对于学生有些难度,因此这节课选择了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两个性质进行教学。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自然就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而难点,我认为有两处:一是表面张力的这一概念对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三年级孩子的理解水平大多建立在平时的生活经验上,而对于水的表面还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没有切身体会,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采用了一个模拟小游戏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另一个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产生毛细现象需要有空隙的材料,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因此我在实验材料上,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2种有孔隙的和2种没有孔隙的,让孩子们通过比较得出有空隙的材料会使水发生毛细现象。一节课下来,有成功有不足,听课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建议与帮助,下面就这节课说说我的教后感受。

一、导入不仅要吸引学生,更要将学生带入主题。

本节课的两个主体环节是探究认识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那么我在设计时候将教材上安排的顺序调整了一下,先进行表面张力的学习,因为这部分的实验比较单一,用时也比较少,而毛细现象的实验我设计了两个层次,同时也结合课后的拓展探究,因此放在最后。所以本节课的导入我就设计将学生的兴趣点引导至表面张力上,通过查找平时生活中体现表面张力的现象,我发现露珠和水滴是学生都见过的,而且关于露珠有非常美丽的拍摄视频,不仅引起学生兴趣,更能带给学生关于大自然、关于水的美的感受,因此我的导入选择了一段美丽的露珠视频,但导入绝不仅仅是引起学生兴趣就完事的,更要引发学生思考,将思维引导至课堂的主题,因此视频之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露珠会是球一样的形状,里面的水却不流淌开来呢?通过这一个问题,将孩子们的思维引导至探索表面张力上,同时也可让学生有这样的感受,最常见的现象中也会体现出我们不知道的神奇奥秘。带着这样的问题再进行硬币上滴硬币的的实验,认识表面张力后,自然就知道了露珠的奥秘。

二、核心问题需要不断推敲打磨

课后研讨的时候,有老师提出,课堂中一些问题如露珠为什么像一个球一样?为什么硬币上的水不会留下来?为什么水会顺着纸巾往上爬等等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会不会过难,因为的确,课堂中,孩子们的回答几乎都是不着边际的,很少很少有一点点沾边,但是课堂中又不能不锻炼孩子们的思维,因此问题应该如何提是一门学问,问题的问法需要老师课前进行仔细打磨推敲。如刚刚那些问题,简单的用“为什么”三个字问出来,指向性可能会不够明确,孩子们可能不知道如何去思考,其实这些问题一开始提出,并不指望学生学生能答出来,因为这是这节课通过学习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一开始只要引起学生思考、达到设疑的目的就可以带过了,如露珠的形状问题,可以问学生里面的水怎么不会流淌出来呢,如果有孩子能说出一二,就让他们说,如果没有,那就说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让我们今天一起走进神奇的水,这样带过并把孩子引入了课堂的整体。

神奇的塔教学反思篇8

神奇的书是第七单元的课题,其中包含了两篇文章《神奇的书》和《爱书如命的一家子》。两篇文章都围绕着书来写,从而让学生喜欢书爱上读书。课文较容易,通过课题效果及自我反思总结如下。

1、重点突出,能够抓住文章主线。

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就是围绕着书有什么神奇之处,我们应该怎么做。在课堂上,无论是读课文还是分析课文或是提问题都会围绕这两点,思路明确之后,学生就会回答这两个问题,最后知道要热爱书。第一篇文章是诗歌的形式,自应该让学生们多读多体会,让同学们根据文章的形式,自己试着写两句。第二篇结构很清晰,都是独立成为一个自然段,写家庭的一位成员是怎么爱书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吸引人的地方,让学生们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来读一读,能结合文章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2、拓展内容丰富。

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著名人物,一是美国的狄金森,一是德国的米切尔·恩德,这两位家喻户晓的作者当然要好好介绍一番了,除了介绍作者外,米切尔·恩德有好多篇名著值得大家读一读,看一看其中《永远将不完的故事》在德国相当于中国的《西游记》这样的文章一定要推荐给大家看一看。还有一篇是《毛毛》,它的出版为作者迎来了一个事业上的高峰。两篇都是幻想故事的系列,正好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狄金森的《神奇的书》写的非常美,不愧是浪漫主义诗人,她还有一个小诗和这篇文章的风格很像,也是描写书的,都引入课堂让学生一起来读一读了。

3、充分的读。

两篇文章形式不同,但是处理方式都是以读促讲,让学生充分的读和朗读,自由读、指名读、小组合作读、自由设计读、挑选喜欢的部分读、全班同学齐读等等。在读的基础上理解书为什么神奇,这一家人是如何爱书的,他们都爱到了什么程度。

存在问题之处:

对于《神奇的书》这首诗歌挖掘的不够深入,没能充分让孩子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对于书的神奇之处,学生也只是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几乎都是诗句的内容,练习实际说的不是那么好,不能深刻体会书的神奇,第二篇文章《爱书如命的一家子》学生有反应读的不明白,因为课文本身用了一种夸张的方式,有的同学不了解,也不能想象到哪些家庭成员为了书达到了一定痴迷的程度。学生没有自身的经验。主题和重点虽然设计的清晰明了,但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否真正做到爱书,还有待发现,课堂长远目标能否实现还不太确定,只是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们看到了书的价值。

标签: 反思 神奇 教学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jiaoshiwenan/0dv1m3.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