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工作经历 >

120先进事迹8篇

120先进事迹8篇

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务必要强调语句通顺,我们在写事迹材料的时候一定要理清楚思路,以下是本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120先进事迹8篇,供大家参考。

120先进事迹8篇

120先进事迹篇1

姓名:xx

班级:高二(4)班

职务:学习委员

格言:不渴望能够一跃千里,只希望每天能够前进一步。

xx,是一个纪律严谨、有责任心、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习努力刻苦。虽说成绩不是特别拔尖,但也算优秀。他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平时刻苦努力,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总能认真、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

在行为道德上,他总说个人形象代表班级形象,处处为班级着想。因此,他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品行优良,尽力做好同学们的榜样。在学校,他是一个讲文明的好学生,遵守校规,上课遵守纪律;尊敬老师,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在同学中,他有较高的威信和广泛的影响力,能和同学和睦相处,友好合作。在家里,他是一个讲文明的好孩子,不娇不惯,活泼开朗,乐观向上。他能为父母分忧解愁,面对父母长辈的批评,能认真听取,不发脾气,不顶撞,做到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做到“与人为善,心中有他人”。

他兴趣广泛,适应力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他坚信“细微之处见精神”,时刻按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做一个讲文明的高中生。

120先进事迹篇2

根据市教育局、镇校办文件精神,镇中心小学在全校掀起向师德先进典范徐艳老师学习的热潮,通过此项学习活动,激发出全校老师积极“向徐艳老师学习、弘扬正能量、做文明德州人”的热情,不断推动我校在深化师德建设工作不断前进。

一、学习徐艳老师先进事迹活动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

二、充分认识开展向徐艳老师学习活动的重大意义

徐艳原籍平原县恩城镇,1995年开始从事教师职业,5年前来到夏津县胜利希望小学。 3个月前,在威海旅游的她,无意中扶起一名晕倒的游客,不但送到了医院,还垫付了500元住院押金,办手续时,却只留下必填的姓名。被救者是56岁的湖南益阳退伍军人黄忠跃,为了报恩,他发动青岛、威海、德州等地的战友,苦寻3个多月,最终找到了徐艳,并从湖南送来了锦旗。“艳姐的选择并不让人意外,这就是她一贯的风格。 ”高艳丽是徐艳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在她眼中,徐艳平时就是一副热心肠,很多年轻的同事都亲切地叫她一声“艳姐”。

就在救下黄忠跃后不久,徐艳还救了另外一名游客。当时,她正在河南省林州市太行山大峡谷旅游,那名游客只顾拍照片,却忘了身后是悬崖。眼看一条腿就要掉下去,正好被徐艳碰见。她一个箭步冲上去,将游客拉了回来,自己却差点掉下悬崖,幸好悬崖边上的一棵小树挡住了她。“一个暑假,艳姐救了两条人命,这不是偶然吧?”高艳丽说。

33岁的王蕊一说起徐艳,也是一个劲儿地翘大拇指。王蕊是一名班主任,儿子也在胜利希望小学读书。好几次开班会,只能把提早放学的儿子丢在校园里。徐艳看孩子孤单,就发短信告诉王蕊:“我把孩子带回我家吃饭了,你安心开会。 ”

“看到儿子在艳姐家吃得好、玩得好,心里甭提多感动了。 ”王蕊说。

同事李洪博对徐艳更是敬佩有加:“学校每年都有新入职的老师,艳姐总是热情地带他们熟悉情况。 ”而每当听说哪个同事遇到困难,最早站出来帮忙的也是她。

徐艳专科学的舞蹈,本科读的中文。当了老师后,虽然没有从事舞蹈教学,但是看到同事唐曼为找不到公益课老师而发愁,她也急在心里。“公益课要求老师们义务给学生授课,不算进工资里。”唐曼说,即便如此,徐艳还是千方百计帮她请来专业的舞蹈老师,并主动担当起“助教”,利用课外时间教孩子们跳舞。

在同事眼里,徐艳是公认的“热心大姐”;在公婆眼中,徐艳比亲闺女还要亲。

丈夫张军和徐艳结婚15年了,却从来没有见过徐艳跟公婆红过脸。每次回老家,许多他没想到的事,徐艳都做在了前头,天一冷,总是先给老人添几件衣服;知道老人爱吃啥,就大包小包往家拎。“我母亲腰椎间盘突出,还有骨质疏松症,难受起来爱发脾气,但徐艳总是顺着她,只要母亲满意,她从来没有半个‘不’字,这一点连我都自愧不如。 ”张军说。

听到老公表扬,徐艳却摆摆手说:“别这么讲,孝顺父母本来就是子女分内的事,不值得拿来说。 ”

在大力学习徐艳老师的先进事迹活动中,我们要进一步进一步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关爱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努力做好镇人民满意的教师。

三、深刻把握刘琼芳同志先进事迹精神内涵

普通女教师徐艳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伟业,而她的事迹却打动人心,给社会带来温暖。不仅因为她的点滴善举,彰显了传统的道德之美,也因为她积极向善、乐观谦逊的人生态度,传递着文明的正能量。她身上所具备的乐于助人、友善待人、爱岗敬业的美德,无疑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弘扬。

四、方法步骤

1.集体学习(11月23日)

谭校长传达学习徐艳事迹的上级文件,带领大家学习徐艳事迹材料。

2.分散学习(11月24日至30日)

老师们分散学习徐艳事迹材料,写出深刻反思,并发在学校博客上进行交流。

3.落实行动(12月1日至3日)

结合徐艳事迹和自身工作生活,提高自身思想水平,评出学校典型,传递正能量。

120先进事迹篇3

在史家科学组有一位年龄最长、教龄最长、经验最丰富的党员教师,她的名字叫梁超。在学校里她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老师们的知心大姐姐;在生活中她是好妈妈、好妻子、好朋友;梁老师用她的爱心、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无愧于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梁老师一直从事的是科学课教学,曾经荣获东城区“东兴杯”教学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她作为科学组的组长,经常组织老师们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研活动,开拓老师们的视野。她的课堂永远是向大家敞开的,无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没有毕业的实习生,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来校学习的老师,随时随刻可以进入她的课堂去听课,就连美术学科的小老师都多次进入她的课堂,去真挚地向她学习那些宝贵的经验。

在梁老师的精心教育下,她的学生在科学课上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一个学生的眼睛都是目视前方,认真听讲的,这正应了梁老师经常说的那句话——倾听是美德。在区抽测科学时,梁老师的班级成绩总是全校最高分。

梁老师不光在科学课教学中是老师们学习的典范,在组织学生科技活动及科技比赛中更是一把好手。每次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梁老师都会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纪律。尤其在创新大赛、金鹏大赛及实践活动中,梁老师认真指导每一个学生参加比赛,每一次梁老师上交的作品数量都很多,可以看出她在向每一位学生播下创新的种子,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科学知识。

尤其是对于令人头疼的淘气包,梁老师对其进行正面引导,不厌其烦地进行知识方面的指导、品德方面的教育,使其把精力投入到创新活动中来,当看到淘气包捧回奖状时,所有认识的老师无不为其竖起大拇指。梁老师用她的爱心滋润着每一个学生。

梁老师不仅在工作中非常的投入,在家庭生活中更是一位热爱生活乐观的人。她总能很好地打理好家里的一切,无论是家里的三餐、卫生还是对高三儿子的教育,都能面面俱到,令我们这些为人妻、为人母的人折服。梁老师经常跟我们分享她的烹饪的经验、她教育儿子的方法,能够看出梁老师是一位贤妻良母。

梁老师善于交朋友、善于和别人沟通,在她的身边总有一群好朋友相伴。值得一提的是朋友的事就是她的事。还记得有一年我儿子住院了,梁老师带着组内老师来医院探望,那份温暖至今还在。她的好朋友得重病住院,她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每天下班后就去医院精心的照顾,朋友接回家后,她继续从身心两方面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得朋友恢复得很快,她热心地对待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一次,我需要找一个牙科医生,梁老师知道了马上联系她的好朋友们,最终帮我找到了合适的医生。同事嗓子疼,梁老师马上递过来治嗓子的药,同事外出开会,她主动承担代课任务。一旦知道哪家的孩子成绩不理想需要补课,梁老师马上介绍有经验的老师帮忙补课。

一句话,梁老师希望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能和梁老师这样的共产党员成为同事是幸福的,能和梁老师这样的党员成为朋友是快乐的!

120先进事迹篇4

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在张玉滚住的宿舍里,记者见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两米长,黝黑发亮。黑虎庙小学的老教师说,这根扁担不寻常,老校长吴龙奇挑了它几十年。后来,老校长挑不动了,张玉滚接着挑。可以说,这根扁担就是黑虎庙小学历史的见证。

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张玉滚接过老校长的扁担,肩不离担,担不离肩,风里来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

有年冬天特别冷。山里潮气大,遇冷成冰,本来就难走的八里坡,更加湿滑难行。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们的书本还在高丘镇上。

正月初十凌晨三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路喜安就扛上扁担出发了。揣几个凉馍,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赶到镇上。向路边人家讨碗热水吃了凉馍,他俩又赶紧挑着几十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往回走。

一路紧赶慢赶,晚上十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顶。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上水泡连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俩实在走不动了,就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他们背靠背取暖,在一旁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来,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从2001年到2006年,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寒来暑往,他的足迹早已化作一串串动人的音符,回荡在黑虎庙的沟沟坎坎。

2006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终于有了改变。因为山高路险通不了客车,很多村民买了摩托车、机动三轮。张玉滚也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摩托车。此后,他去镇上给学校买米买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

“老扁担”谢幕,“小摩托”登场。“老扁担”身上凝结的一代代山区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扁担精神”,也继续在“小摩托”上传承发扬。

“别看他外表柔弱瘦小,内心却有一股韧劲儿,交待啥事儿他都不折不扣地完成。就像一头老黄牛,你让转100圈,绝不偷奸耍滑少转半圈。”知徒莫若师,吴龙奇深知张玉滚的秉性。

当年盖新校,运材料格外难。正赶上农忙季,建筑队的民工都回家抢收抢种去了,搬砖运料就落在张玉滚他们身上。上山撬石头,下河挖砂土,运水泥、搬砖头、平地基……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等到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张玉滚瘦了一大圈儿。

全校75个孩子,40多个学生在校住宿。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还有些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张玉滚把这些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谁家孩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需要格外操心;孩子们都在哪儿住,谁上学需要接送……他都一一记在心上。

2014年6月的一个晚上,10点多钟。正改作业的张玉滚接到张朋爷爷打来的电话,说孩子还没到家。6岁的张朋是学前班的学生,父母在外地打工。学校6点就放学了,孩子咋还没回去呢?张玉滚立刻和妻子打着手电筒去找。走了七八里地,在路边儿发现张朋靠着大石头睡得正香。

“孩子是走得太累了。”张玉滚看着心疼,舍不得叫醒张朋,就俯下身子,让妻子把孩子抱到他背上。那天,夫妻俩轮流背着张朋走了足足一个小时。“要不是你们把孙子送回来,我这一夜都合不上眼呐!”张朋的爷爷握着张玉滚的手久久不放。

黑虎庙村党支部书记韩新焕告诉记者,张玉滚虽然收入微薄,但他17年来资助过的学生就有300多名。有他在,没让一个孩子失学。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在张玉滚和其他老师的努力下,在镇平县、镇两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黑虎庙小学顽强地“生存”着。一年一年,孩子们从这里走出大山,有的考上重点大学,有的还读了研究生,留在大都市。在张玉滚任教前,黑虎庙村只有一个大学生,到现在已经有16个大学生。

艰苦的环境,常年的操劳,张玉滚显得比同龄人“老相”得多。很多次去镇里开会,不熟悉的人问他:“快退休了吧?”他总是呵呵一笑。

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在张玉滚住的宿舍里,记者见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两米长,黝黑发亮。黑虎庙小学的老教师说,这根扁担不寻常,老校长吴龙奇挑了它几十年。后来,老校长挑不动了,张玉滚接着挑。可以说,这根扁担就是黑虎庙小学历史的见证。

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张玉滚接过老校长的扁担,肩不离担,担不离肩,风里来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

有年冬天特别冷。山里潮气大,遇冷成冰,本来就难走的八里坡,更加湿滑难行。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们的书本还在高丘镇上。

正月初十凌晨三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路喜安就扛上扁担出发了。揣几个凉馍,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赶到镇上。向路边人家讨碗热水吃了凉馍,他俩又赶紧挑着几十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往回走。

一路紧赶慢赶,晚上十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顶。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上水泡连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俩实在走不动了,就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他们背靠背取暖,在一旁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来,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从2001年到2006年,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寒来暑往,他的足迹早已化作一串串动人的音符,回荡在黑虎庙的沟沟坎坎。

2006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终于有了改变。因为山高路险通不了客车,很多村民买了摩托车、机动三轮。张玉滚也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摩托车。此后,他去镇上给学校买米买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

“老扁担”谢幕,“小摩托”登场。“老扁担”身上凝结的一代代山区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扁担精神”,也继续在“小摩托”上传承发扬。

“别看他外表柔弱瘦小,内心却有一股韧劲儿,交待啥事儿他都不折不扣地完成。就像一头老黄牛,你让转100圈,绝不偷奸耍滑少转半圈。”知徒莫若师,吴龙奇深知张玉滚的秉性。

当年盖新校,运材料格外难。正赶上农忙季,建筑队的民工都回家抢收抢种去了,搬砖运料就落在张玉滚他们身上。上山撬石头,下河挖砂土,运水泥、搬砖头、平地基……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等到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张玉滚瘦了一大圈儿。

全校75个孩子,40多个学生在校住宿。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还有些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张玉滚把这些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谁家孩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需要格外操心;孩子们都在哪儿住,谁上学需要接送……他都一一记在心上。

2014年6月的一个晚上,10点多钟。正改作业的张玉滚接到张朋爷爷打来的电话,说孩子还没到家。6岁的张朋是学前班的学生,父母在外地打工。学校6点就放学了,孩子咋还没回去呢?张玉滚立刻和妻子打着手电筒去找。走了七八里地,在路边儿发现张朋靠着大石头睡得正香。

“孩子是走得太累了。”张玉滚看着心疼,舍不得叫醒张朋,就俯下身子,让妻子把孩子抱到他背上。那天,夫妻俩轮流背着张朋走了足足一个小时。“要不是你们把孙子送回来,我这一夜都合不上眼呐!”张朋的爷爷握着张玉滚的手久久不放。

黑虎庙村党支部书记韩新焕告诉记者,张玉滚虽然收入微薄,但他17年来资助过的学生就有300多名。有他在,没让一个孩子失学。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在张玉滚和其他老师的努力下,在镇平县、镇两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黑虎庙小学顽强地“生存”着。一年一年,孩子们从这里走出大山,有的考上重点大学,有的还读了研究生,留在大都市。在张玉滚任教前,黑虎庙村只有一个大学生,到现在已经有16个大学生。

艰苦的环境,常年的操劳,张玉滚显得比同龄人“老相”得多。很多次去镇里开会,不熟悉的人问他:“快退休了吧?”他总是呵呵一笑。

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在张玉滚住的宿舍里,记者见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两米长,黝黑发亮。黑虎庙小学的老教师说,这根扁担不寻常,老校长吴龙奇挑了它几十年。后来,老校长挑不动了,张玉滚接着挑。可以说,这根扁担就是黑虎庙小学历史的见证。

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张玉滚接过老校长的扁担,肩不离担,担不离肩,风里来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

有年冬天特别冷。山里潮气大,遇冷成冰,本来就难走的八里坡,更加湿滑难行。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们的书本还在高丘镇上。

正月初十凌晨三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路喜安就扛上扁担出发了。揣几个凉馍,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赶到镇上。向路边人家讨碗热水吃了凉馍,他俩又赶紧挑着几十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往回走。

一路紧赶慢赶,晚上十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顶。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上水泡连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俩实在走不动了,就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他们背靠背取暖,在一旁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来,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从2001年到2006年,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寒来暑往,他的足迹早已化作一串串动人的音符,回荡在黑虎庙的沟沟坎坎。

2006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终于有了改变。因为山高路险通不了客车,很多村民买了摩托车、机动三轮。张玉滚也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摩托车。此后,他去镇上给学校买米买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

“老扁担”谢幕,“小摩托”登场。“老扁担”身上凝结的一代代山区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扁担精神”,也继续在“小摩托”上传承发扬。

“别看他外表柔弱瘦小,内心却有一股韧劲儿,交待啥事儿他都不折不扣地完成。就像一头老黄牛,你让转100圈,绝不偷奸耍滑少转半圈。”知徒莫若师,吴龙奇深知张玉滚的秉性。

当年盖新校,运材料格外难。正赶上农忙季,建筑队的民工都回家抢收抢种去了,搬砖运料就落在张玉滚他们身上。上山撬石头,下河挖砂土,运水泥、搬砖头、平地基……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等到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张玉滚瘦了一大圈儿。

全校75个孩子,40多个学生在校住宿。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还有些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张玉滚把这些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谁家孩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需要格外操心;孩子们都在哪儿住,谁上学需要接送……他都一一记在心上。

2014年6月的一个晚上,10点多钟。正改作业的张玉滚接到张朋爷爷打来的电话,说孩子还没到家。6岁的张朋是学前班的学生,父母在外地打工。学校6点就放学了,孩子咋还没回去呢?张玉滚立刻和妻子打着手电筒去找。走了七八里地,在路边儿发现张朋靠着大石头睡得正香。

“孩子是走得太累了。”张玉滚看着心疼,舍不得叫醒张朋,就俯下身子,让妻子把孩子抱到他背上。那天,夫妻俩轮流背着张朋走了足足一个小时。“要不是你们把孙子送回来,我这一夜都合不上眼呐!”张朋的爷爷握着张玉滚的手久久不放。

黑虎庙村党支部书记韩新焕告诉记者,张玉滚虽然收入微薄,但他17年来资助过的学生就有300多名。有他在,没让一个孩子失学。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在张玉滚和其他老师的努力下,在镇平县、镇两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黑虎庙小学顽强地“生存”着。一年一年,孩子们从这里走出大山,有的考上重点大学,有的还读了研究生,留在大都市。在张玉滚任教前,黑虎庙村只有一个大学生,到现在已经有16个大学生。

艰苦的环境,常年的操劳,张玉滚显得比同龄人“老相”得多。很多次去镇里开会,不熟悉的人问他:“快退休了吧?”他总是呵呵一笑。

120先进事迹篇5

我自20xx年3月就任华能西藏果多水电站前期工作组组长以来,在西藏这个特殊、艰苦的工作环境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狠抓安全生产,促进工程建设发展。在工程建设稳步进行中,实现了安全生产,取得了安全生产的良好成绩。

一、强化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我强化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努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担负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我是组长,要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真正做到守土一方,确保一方平安。

二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深度。我从实际出发,抓细节、抓深入、抓具体,有效推进工作落实。在安全隐患比较多、工作任务比较重的时候,我更是深入一线,摸清底数,具体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一些具体矛盾和问题,把责任落实下去,把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加强工作深度,彻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三是加强工作广度。安全生产涉及各个领域,我真正负起责任,认真履行应尽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加强工作广度,加强对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整改到位,消除一切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二、建立健全制度,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稳步展开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我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践行华能西藏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及时传达集团及公司下发的安全管理相关文件,确保工程建设稳步进行。

一是树立安全意识,做到警钟长鸣。我要求全体参建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集中精力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保安全”的思想氛围,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二是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并确保有效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也是一样,有“规矩”,才能讲“方圆”。我制定《果多水电站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果多水电站监理考核办法及细则(试行)》,以此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明确分工,把安全贯串于生产全过程,杜绝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三是加强安全培训工作。我加强对职工的技术培训,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对新工艺、新设备的操作使用以及近期生产中的技术难点、安全隐患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讲解,以提高职工的整体技术水平,增强安全生产的可靠性。

三、真抓实干,确保生产安全

20xx年,在安全生产工作上,我做到真抓实干,确保生产安全,促进工程建设稳步进行。

一是组织果多水电站各参建单位,开展了安全活动月、各类安全检查等活动。通过加大日常巡查考核和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全力营造安全生产氛围,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精心部署,确保汛期安全。

果多水电站是扎曲河第二级电站,汛期其流量变化氛围较大,为确保汛期安全,我适时召开防洪度汛专题会议,对果多水电站20xx年防洪度汛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果多水电站20xx年防洪度汛进行了总体部署,对重点部位的防汛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和责任分解,使得果多水电站安全、顺利度过汛期。

三是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我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查处不安全行为,切实整改施工现场的不安全隐患因素,截至11月底,我共组织现场安全检查8次,发现安全隐患92项,整改完成87项,正在整改的有5项,其中2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要求,并制定整改措施,能够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

20xx年,我虽然在安全生产上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必须常抓不懈,丝毫不能放松。我要进一步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维护果多水电站的长期安全稳定形势,促进工程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120先进事迹篇6

中央组织部2月3日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陈希部长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大敌。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形势严峻,广大基层干部大多放弃春节假期,坚守在疫情防控阻击第一线。然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些地方却出现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见缝插针”的苗头。

疫情防控是一场艰巨的阻击战、攻坚战,各个部门积极参与,不推诿不扯皮,主动担当作为,形成合力才是制胜之道。在《别让形式主义消耗基层干部抗疫精力(半月谈)》中提到——“走访花了6小时,填表却要2小时,这是无谓的消耗”,这些地方缺少统筹安排,不同部门各自要求,重复给乡镇、村布置相同的工作,导致身处疫情防控一线的基层干部既要进村入户摸排,挨家挨户宣传,还要花费不少时间来重复填表,可谓“双拳难敌四手”,给他们带来了很大困扰。

在基层防疫一线,时间紧、任务重、人手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大多数干部几乎没有“加班加点”之说,大多是“连轴转”。但对他们来说,疫情防控一线再危险、工作任务再艰巨都不怕,可怕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见缝插针”,伤害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情感,消耗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

疫情防控工作急难险重,来不得半点虚功,戒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这里绝不能成为一句空口号。与其提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要求,开一些不必要的会议,不如主动为基层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真正关心关爱奋战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的基层干部,采取务实、贴心、到位的举措,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远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吗,它是给我们带来危害的大魔王。

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的攻击不仅导致了大量的人被感染甚至死亡,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各方面的负面影响都很大。

目前,人类科学家还没有完全研制出可以真正对抗这种病毒的药。但是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这种病毒和果子狸,果蝠身上带有的冠状病毒很相似。也可以说成是:这个病毒,还有可能就是果子狸,果蝠等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类的。

但是,我认为这个病毒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人类,因为人类大量的捕杀野生动物,甚至还去捕杀国家保护动物,不断的破坏生态系统。使本来这些有家的动物,变得无家可归,久而久之,身体抵御病毒能力就大不如以前。再加上人类去食用,病毒就通过口腔传染,到达了人类身体里面,从而使病毒爆发。

如果果子狸,果蝠会说话,它们一定会感到非常悲愤,我本来可以好好的生活在野外,可是人类却要大量的捕杀我们,你们明明知道吃野生动物,会带来疾病。但是就是管不住你们的那张嘴。而且你们还一而在再而三的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无家可归,身体也自然而然的会变差,就会被某些病毒感染,最后不还是祸害了你们自己吗?

我想说,醒醒吧,人类,珍爱生命,保护地球,看看,这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

120先进事迹篇7

贺星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他在大学毕业之后主动放弃了留成工作赚大钱的机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当起了乡村医生。守着黄土,守护乡亲,一守就是18年。

贺星龙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当初,贺星龙考上了卫校,但三千多元的学费让全家犯了愁,母亲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才找出302元钱。就在贺星龙以为求学梦要破灭时,善良的村民们伸出了援手,你家三十,我家五十,把他送进了学校。对此,他明白自己这辈子都与家乡分不开了。能将自己的所学用于家乡乡亲的生活中去,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贺星龙十八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将乡亲们的事情看作自己的事。他面对生活工作上的困难能够坚持下去,努力克服,是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得到了实现与升华。

作为基层公务人员、组织工作者的我们,首先也要学会感恩。人民与政府信任我们,给了我们工作的机会,我们要珍惜这份工作。党培养我们,交给我们知识与工作技巧,我们要懂得感恩,将自己的所有奉献给群众,就像贺星龙一样,对群众毫无保留,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了解群众真正的所想所需,站在群众的角度上认真思考,争取给民众满意的答复。

组工精神还是不畏苦、不畏难的体现。基层工作常常是抹黑归,顶月行,对此我们要学习贺星龙的不畏苦精神,扎根于群众,不管环境的困苦,能够坚持信仰,坚持群众路线,只要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初衷,我相信不管多累多苦,大家的心里都是甜的,都是幸福的。

贺星龙“80后村医”感人的榜样故事让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与学习了组工精神,今后的基层工作中,组织工作里,我一定会树立坚决的心,时刻谨记初衷,这样才能在工作中踏踏实实,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20先进事迹篇8

x,庚子新岁。x在“绿皮盒子”里度过一整个日夜,回到这座城市。他和许多同学一样,在上一个夏天背起行囊赶赴五湖四海,又在这个冬天以全新的身份与这座城市重逢。

疫情发生后,x成为新市街道的一名防疫志愿者,他说:“我想尽我的一份力量,让人们早一点脱掉口罩,早一点去做想做的事,去见想见的人,让那些滞留外乡的人补过一个春节,也有在室外的工作人员可以多休息一会。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这次疫情,是全国人民的一次大考,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春天不会因为一朵花的凋零就不再到来。” “x月x日,这一天发生了很多事,我考完了驾照的最后一科,和同学吃了回到家的第一顿烧烤,第一次穿着制服和家人拍照,以及,武汉‘封城’。”x回忆起本该和往常一样的一天,听到“封城”消息时的震惊仿佛还在昨天,“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有人在网上开的玩笑,后来,浙江省进入了一级响应,更多的省份进入一级响应,直到大年初二,连x这个很少有人知晓的城市也开始封闭小区,开始限制人员的外出,从最开始的简单登记,到需要使用通行证才能隔一天出门一次,年味,好像被警戒线和口罩拦住。往日里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都不见了。” “也许我能做点什么”,x想。大年初八,他的手机收到了一条来自市团委的微信,里面说:因为情况特殊,原本储备志愿者已经不够分配,希望返乡的大学生到团委报道。于是x做出了一个让他在未来的日子里为自己感到自豪的决定,“我想在这个期间做些什么,于是就到街道和社区登记,领取了保险,签下了协议,成为了x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中的一员。”他说。

一天的时间有多长,x小时、x分钟,对于志愿者而言,一天的时间相当于平均每个人要为x名居民登记信息,扫描x次二维码,检查数百份通行证、工作证、身份证件,更换x次口罩,交接班x次。“你会感受到这一天有多长吗?”x看向记者。

“‘你见过凌晨x:x的某某某吗?’式鸡汤曾经在我们的朋友圈霸屏,许多人为了发这样一条动态可能会特意设置闹钟,拍完照发表后再睡一觉,有的人可能会设置一条定时的动态,还有的人熬到凌晨,发完朋友圈后一觉睡到中午,而这个假期,我和我的队友们可以很自然地说,我们不仅见过凌晨x:x的x,还见过凌晨x:x的鹅毛大雪,见过凌晨x:x夜空中的繁星,吹过凌晨x:x刺骨的大风,还见过清晨照亮城市的第一缕阳光。”x边回忆边说。

东北的冬天,零下x多度也算是正常的气温水平,大雪下过之后,走路都变得困难,大街上除雪车刚刚清理完的路面,下午就又被盖上了雪,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天走上将近x万步,用x领队的话讲:这就是既为国家做了贡献,又锻炼了身体,微信运动每天都稳居第一。这些话说起来很轻松,背后却有许多的辛苦和无奈。

x说:“不配合检查的居民会用各种方式拒绝检查,被‘骂’可以说是每个志愿者都会经历的,还有人会开着车不减速地闯卡,但是为了更多人的安全和健康,平心静气引导大家配合检查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现代交通把全世界连接在一起,在疫情没有发生的时候,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出行,而当疫情爆发,四通八达的交通就为一线工作人员的带来考验。其他市民居家隔离的时候,一线工作人员就是和外地返乡人员接触最多、距离最近的人,被隔离的住户不能出门,而他们每天的生活必需品、身体状况检查、生活废弃物的处理,都要由一线工作人员们来完成,即使隔离观察的人中没有例,这些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也是没有参与的人无法想象的。

x舒缓心理压力的方式是关注疫情防控动态信息和与同伴聊天,疫情向好的趋势让他感到很欣慰,坚持下去的信心也更足了:“x从疫情开始到现在,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例疑似或是确诊病例,人们开玩笑地说:x真的太偏僻了,连病毒都找不到。我们希望这句玩笑话会一直应验。” “我在执勤的时候问过身边的几名同事在疫情结束之后想做什么,有的人说想去吃一顿烧烤,多加辣的肉串,有的人说想回家再过一遍春节,因为大年三十那天连饺子都没来得及吃就被调到这里工作,有的人说想睡上x天,因为白天执勤的工作人员需要早上x:x出发,晚上x:x才能回到家。有的人说,如果可以的话,再也不想睡帐篷,因为夜班执勤的时候只能在帐篷或者车里睡上x个小时。”x把大家的愿望都记在心里,因为这也是他的愿望。对疫情结束后大家回归正常生活的期待,是x这些志愿者们共同坚守下去的最大动力。

孩童们经常会在作文里写,长大后想要为国家做贡献,却很少提及要做怎样的贡献,小朋友们都在梦想的那一栏填上“科学家”“宇航员”“国家队运动员”“国家领导人”……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做贡献。这一年,x作为最年轻的“x后”已经明白,奉献并不是“大人物”专属的责任,在疫情期间,哪怕只是简单地再多站好一班岗,再多记录好一条信息,再多排查出一例不符合外出条件的居民,都是在为身后的市民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面对疫情,武汉不退,中国不退,我们也一定不退。”x眼中透出一股力量。

有这样一幅漫画:一位医生正在把白大褂披到身上,朝病房走去,并对身后的同事们说:“走,我们去跟死神抢人”。简短,但却坚定。这场疫情,是一次全国人民一同参加的战役,而x他们的“武器”,就是一个二维码、一支签字笔、一台电脑、一本登记册。即使是万家灯火中微亮的一盏,也能汇聚成星河灿烂。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gongzuojingli/qokqd5.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