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工作经历 >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6篇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6篇

事迹材料需要将人物的崇高信念娓娓道来,以点亮前行的道路,事迹材料的编写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格式,以确保其具有专业性和可信度,本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6篇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篇1

张焕青,女,汉族,系大名金滩镇上马头联办小学教师。我1998年8月到我校工作以来多次被上级学校表彰,我坚守教育一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怨无悔,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生。在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用心教学,做一个负责人的教师。用爱育人,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在别人眼里,我是那么的普通平凡,但是,我的故事却很感人。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负责辛庄村的教育扶贫工作,和其他老师一起,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摸实贫困户资料,得到群众,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一、认真,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

我严格按照教育局,镇中心校下发的名单,同时甄别新出现的贫困学生及时上报,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的11名贫困学生名单在学校长期公示,并宣布县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依托各类扶贫资金,解决贫困学生的急需。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排除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从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起,均将学生各类资助金及时,顺利送到学生家长手中。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也曾遇到难处,有的家长领取了资助金,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上级调查时说不清其中的种种情况。为了避免家长因其他因素说不清楚领取情况。影响我校的资助工作,我不怕麻烦,一次次的讲解,直到听明白为止。做到了工作细致扎实,受到上级,同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精神扶贫,关心贫困户生活的信心。

对于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里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里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因此,我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困户的心里疏导。采取精神扶贫。在每次调查走访贫困户时都给于贫困学生鼓励,教育。如我村一个学生以前学习不努力,成绩一直不太好,自从我们深入走访,和孩子们谈心之后,这个孩子深受感动!现在,孩子的成绩也提高了,并且很懂事,还说将来一定好好报答父母,及各位帮助过的每一个人,还要感恩祖国!

在日常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各级领导的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勤俭节约,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无违规违纪现象。作为一名基层扶贫一线教师,我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上级的赞赏,赢得了全校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篇2

人生有多少路口,就会有多少选择,决定人的选择的是一个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人民群众身陷穷困、需要帮扶的时候,有的人选择享受自己的安逸生活,有的人选择与人民群众一起奋斗。黄丕臣同志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毅然选择后者,虽然已不年轻、且身体患病,但却依然坚定执着、一心为民。

2019年7月,黄丕臣被选派到安乐乡担任扶贫工作队长,桃源村委会驻村队长、第一书记,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因在扶贫工作、群众工作中,他一心为民、经验丰富,是名副其实的老师傅,同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黄师。

面对扶贫他选择服务群众

2019年7月,黄丕臣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怀着对农村的深厚感情和一颗炽热之心,选择深入基层、扎根农村,到偏远的安乐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他积极组织村、组干部走村串户、了解民情、服务群众,逐户逐人进行摸排,为精准落实脱贫政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指导帮助桃源村制定了帮扶工作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提出强支部、夯基础,调结构、兴产业的工作思路,为桃源村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为桃源村的发展,为桃源村群众的脱贫,他想的多、做的也多。村里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住址所在、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联系人等信息他都了如指掌,比包片的村干部还熟悉。他还积极协调争取扶贫资金15万元,实施了迆桃源、温家村村间道路硬化、者四冲坝塘维修工程;向县总工会争取资金6.7万元,用于补助村委会文化活动室建设;两次到州老体协,协调桃源村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建设项目,目前,投资64万元的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由他主抓的桃源村史馆也即将开馆。

面对困难他选择建强支部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作为第一书记,黄丕臣深知基层党组织是推进精准脱贫、维护社会稳定、带领农民致富的战斗堡垒,是带领群众脱贫的主心骨。他充分发挥自己长期在组织部门工作,熟悉基层党建工作的优势,从实际出发,坚持党建、扶贫双推进的思路,帮助桃源村制定完善了村组干部定期学习、公开承诺、议事决策、结对帮扶等制度,有效促进了村两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带领村组干部到戌街、共和参观产业发展、基层党建工作,主动协调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到桃源村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有力提升了村班子和党员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水平。指导桃源村制定三会一课年度计划,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把组织生活与农村工作相结合,既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管理,又服务了人民群众,有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选优配强了支部班子,改变了村民小组无人理事的状况。刘家坝党支部、迆桃源党支部成功创建为规范化建设达标党支部。

面对纪律他选择带头遵守

作为工作队长,他始终带头遵守驻村工作纪律,严格落实《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办法》和驻村在岗、考勤签到、请销假、工作例会等制度,切实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坚持带头转变作风、多办实事,严格按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决策、落实和公开公示,切实做到让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让群众满意,确保了各项扶贫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坚持每月召开1次全乡驻村队员例会,了解驻村队员思想、工作情况,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扶贫工作文件会议精神,研究解决驻村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面对病痛他选择重返岗位

2020年5月27日,黄丕臣到羊旧村开展脱贫攻坚交叉检查工作,在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他突然感觉头晕目眩、全身无力,倒在了地上,被紧急送到州医院进行抢救,经全力救治,终于转危为安。主治医生说,黄丕臣同志是突发的急性心肌梗死,幸亏转送和抢救及时,否则就有生命危险。单位领导、同事和身边朋友要求他出院后申请回单位工作,但都被他一一婉拒了,他说,我没事,桃源村的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桃源村的贫困户还需要继续帮扶才能稳定脱贫,组织交给我的使命还没有完成,桃源村的老百姓还在等着我。

他用一颗赤诚之心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的庄严承诺!一年多的扶贫工作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他已经和村民心心相通,成为了村民的知心人。在他的努力和带动引领下,村两委找到了引领发展的方向,村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为桃源村巩固脱贫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篇3

赵海燕,男,197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教育管理专业硕士。根据中共亳州市委组织部要求,2016年5月,该同志挂职任利辛县孙庙乡党委扶贫专职副书记。为尽快适应新环境、新角色,该同志报到履职的当天就深入到重点贫困村孙庙村,和该村两委深入交流,并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调研主要致贫原因。履职以来,三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有1697户3523人稳定增收,实现脱贫,全乡贫困发生率从8%降到1.2%。赵海燕同志为孙庙乡的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坚实地努力,贡献很大。

一、到艰苦的地方,不忘组织重托

孙庙乡是国家级贫困县利辛县的偏远乡镇,条件非常艰苦。作为孙庙乡党委扶贫专职副书记,赵海燕同志既是孙庙乡脱贫攻坚战的指挥员也是战斗员,责任重大。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到岗后他就撸起袖子加油干,首先建议乡党委从各村两委干部中选择一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担任村扶贫档案员,并公开招聘12名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同志充实到各村任扶贫专干。另外从乡里抽调4名同志到乡扶贫办任扶贫专干,培养出了一只优秀扶贫队伍。通过广播、墙体宣传、到户宣传等途径宣传扶贫政策,做到家喻户晓,营造扶贫工作氛围,同时尽量消除老百姓等、靠、要思想。他坚持每周主持召开乡、村扶贫档案员工作例会,共同学习扶贫政策,提升业务水平,加强业务交流,形成工作合力,奋力脱贫攻坚。

二、用精准的措施,掌握决胜之策

为了让扶贫更精准,赵海燕与扶贫办其他同志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乡12个村走访一遍,认真开展两册一审工作,通过逐村召开评议会,做到应进必进,应退必退,通过动态调整,实现精准识别。找准帮扶对象后按照村出列户脱贫标准,精准帮扶。三个贫困村出列的薄弱环节都是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为此积极为12个村申请建成了187.2kw光伏电站30座,每座光伏电站年收益14万左右,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28万左右,一是满足村出列对集体经济收入的要求,二是进行光伏收益二次分配,虚拟给贫困户,实现贫困户的稳定增收。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不尽相同,主要是缺劳力、缺技术、缺岗位、缺资金、因病、因残、因学等。赵海燕同志帮助全乡566户贫困户申请并实施了危房改造;介绍106人外出务工;在本地开发公益性岗位662个,安排六员一工实现就业;培养12名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脱贫;帮助申请贴息小额贷款用于扩大生产;对无劳力的给予安装到户光伏或虚拟到户光伏增加收益;为残疾人申请器具等。

三、用心用情用力,不辱光荣使命

赵海燕同志独自从市直部门来到乡镇,妻子和孩子在市区,家人长期分居,坚持吃住在乡全年超过300天,他已把孙庙乡当故乡,把贫困村当家园,把贫困户当家人,经常走村入户,嘘寒问暖,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他妻子是一名教师,知道他扶贫工作辛苦,也非常支持他的工作。但是由于身患疾病,长期严重贫血,医生建议要尽快做手术,可由于他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妻子做手术,手术时间一拖再拖,最后和医生预约好在一个周末手术,可就在那个周末又有紧急工作,赵海燕同志首先还是想到工作,只好请在亳州的同事照顾妻子动手术。偶尔抽周末回家,他也是陪家人吃顿饭又匆匆返回到自己脱贫攻坚的工作岗位上。在孙庙乡经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每一户贫困户家里都留有他坚实而温暖的足迹,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他奋力演奏着有力的人生乐章。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篇4

2020年8月25日,成了水塘寨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杨逢春永远也忘不了的日子,他怎么也想不到,刚刚在镇上脱贫攻坚百日提升行动会议散会时下雨,骑车小心,村委会见的招呼,竟是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章保靖说的最后一句话。刚到村委会还没坐下,就接到通知,有村民报警,看见保靖的摩托车倒在了路中间,人叫不应。再看见,已是在医院急诊室门外,刚做完手术,昏迷中。4天后,保靖永远地离开了他脱贫攻坚的战友,离开了他当家一样爱、一样付出的水塘寨。

他就是我们村的人,责任不够形容他的付出

章保靖,2019年3月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选派到青龙镇水塘寨村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70年出生、性格谦和的他,一到村上就把水塘寨当成了自己的家。

水塘寨是2020年出列的贫困村,为了精准推进工作,高质量完成决战脱贫攻坚任务,经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会议研究,将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员编组,每组包保一个自然村,保靖分到了保山寨村。保山寨村离村委会不远,他习惯早起,起来后步行去保山寨转转,一到村中,他总要先到村长孔庆荣家里坐坐,一来唠唠家常,二来商量商量村里要干的活计。聊起保靖在村里做的事,孔庆荣说:那就多了,都不容易,不过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饮水管网入户。

保山寨村和整个水塘寨村委会一样,缺水,大家饮用的是雨天采集的水窖水,还要看天脸色,干旱时,还得去拉水,最高的时候达到65元/立方米。2020年村脱贫出列带来了项目,投资1200多万元,从业组村委会机井提水,经11.2千米到达水塘寨,全村586户2439人将全部受益。党恩深重,但我们更要自强,经村两委、村小组干部研究,水塘寨不能只等帮扶,自己的事,自己也要出力,要发动群众,自筹入户管网的费用。一预算,每户600元,含水管、水表、施工、维修基金几部分。

自筹任务落到了每一个包保自然村的人员。领到任务,保靖像往常一样一入村就到孔庆荣家里商量,两人一碰头,觉得这是大家盼了多少代人的事,是大好事,大家应该会支持,先在广播里通知,等晚上大家干活儿回来开个户代表会,大家同意了就去实施。然而,让两人想不到的是,等开会一宣布,几分钟的沉默后,大家就议论开了,有的说:要得呢。有的说:收得有点儿高,等等看。有的说:暂时喝着水窖水。……你一句,我一句,统一不了意见。

看到这个情况,孔庆荣回忆,当时保靖对他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先让大家回去,党员、村代表留下来商量怎么办。人散了,保靖动员大家,他说:自来水,是我们水塘寨盼了多少辈人的事,不是脱贫攻坚我们还不知道还要盼到什么时候,1200多万,如果是我们村民自己筹,那得筹到什么年月,党和国家帮了我们那么多,我们自己克服一下困难,力所能及出一点,那不是应该的吗?然后他动员留下来的带头筹款,并指定了具体负责的人,告诉大家要收一户装一户,让群众看得见,群众看见了,就会跟着来了,不要钱收了,长时间不装,群众就不会相信我们了。从第二天起,他便带着负责的人一户一户去宣传,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如今,保山寨村的入户管网已完成安装,洌洌的清水哗哗地流到了每一家的院子里,流到了每一个人的心田,滋润着幸福的日子。

当问孔庆荣,在你看来,保靖是不是尽到了一个驻村队员的责任时,他说得断断续续,零零散散,但大致想说的是:他来后,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战斗,路硬化了,水通了,村子打扫干净了,困难的群众得到照顾了……他就是我们村的人,责任不够形容他为保山寨的付出。

他经常来看我,以后见不到了

听到章保靖走了的消息,坐在床上,刚吃完饭,正把碗递给照顾自己的老母亲的普士珍,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哽咽着说:他经常来看我,遇到什么事都帮我处理,看到我的房子不好,他告诉我说:squo;不要担心,我会去帮你协调改造的squo;……以后我想见他的时候到哪里去看呢?

普士珍是章保靖包保的保山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下肢一级残疾,瘫痪在床,一年365天,不是躺着就是坐着,生活自理困难,80多岁的老母亲常年照顾着她。第一次到村走访时,普士珍住在30多年前建的土房里,正间二楼封墙的木板已年久失修,掉了几块,风雨一来,呼呼地直入家里,一楼的堂屋,走近一看,室内空无一物;右边的耳房早已弃用,二楼空荡荡的,他和老母亲挤着住在左边的耳房内,除了简单的生活用品,屋内没有多余的物什。虽然普士珍已享受着a档低保,但现实的境况深深刺痛了章保靖。村长孔庆荣回忆说:第一次我陪保靖大哥走访完普士珍后,他告诉我:squo;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她的问题呀,家里实在是太困难了,房子的问题要解决,收入的问题也要解决。具体怎么办,我们先到村上商议,提出我们的意见,一起想办法。squo;他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决定实施危房改造,为普士珍新建安全住房;将普士珍从低保户申请为特困供养对象,提高综合保障水平。

办法有了,他亲自跑腿办理,在建设新的房屋时,他发现普士珍不能下床,生活垃圾等不方便处理,就让施工方在后墙也开了一扇门,在门下墙脚建一个小垃圾池,供她临时投放垃圾。建好后,他把普士珍的床铺在门边,垃圾只要装在袋子里,开门就能送出去,然后由村里的保洁员每天定时来清运。为了办理好特困供养手续,他亲自跑县民政部门,送申请材料,和办理人员解释普士珍的具体情况,将普士珍纳入特困供养人员,进一步提高了她的住房、医疗、养老等保障条件,真正实现了兜住、兜牢;他深知普士珍生活的不易,此后每次入村走访,都会去看看她,帮她解决生活中临时遇到的困难。

他经常来看我,这么好的人,以后见不到了……,走访了解结束,离开时,在门外又隐隐听到普士珍对自己的母亲说。

同帮助普士珍一样,把群众当家人的保靖,多次做工作,让区石村李永林拆除了阻挡李永发出行的简易房,关系闹僵的兄弟又坐到了一起;多次调解,让区石村的李金禄承担了李金顺女儿的住院医疗费用,化解了民事纠纷,让纠缠在两家心头上的烦心事彻底消失;多次入户,鼓励保山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孔凡春多种烤烟、蔬菜等经济作物,让他家里的收入一天天多起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大哥,家里的活儿兄弟们会干了

翻看保靖身前的工作资料,他经手的村集体13个铺面承包合同整齐地夹在档案夹中;他负责的厕所革命的进出物品登记簿、改造名册等,清楚地记录着他为水塘寨这个大家庭所有的付出和倾注的心血。

一起看着户厕改造的资料,和他共同负责这项工作的村委会副书记普福金话就多了:这是在湾子寨村公示时的照片,这是在李建斌家做工作时的照片,这是接收和发放物资的记录……

队长杨逢春说:厕所革命这项工作分给保靖大哥负责,其实他困难也很大,我们要改造的户厕共342座,分布在9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面广、缺水、工作量大,完成厕所革命任务,客观制约的因素很多;加上要改变群众习惯,更是难上加难。就连一同负责的普福金也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们担心的难事,被保靖解决了,他的办法很简单,也极难——入户。

简单,是因为这是每个人都做得到;难,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尤其面对的是千家百户。为了做通群众工作,用了两个多月,他和普福金一起,一户一户走访宣传,动员实施;一户一户实地勘察,确定建设方案和预算,甚至化粪池建在哪儿、建多大都和农户一起商量,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342户全部同意了改造。白天入户回来,晚上,他还要把材料录成电子文档,和他一起住在村委会一楼的杨逢春说:厕所革命那段时间,几次深夜2点多起来,看见他在电脑前工作,劝他休息,他口上应着,却硬是要把当天的工作弄好。公示那天,看着用电脑录成的公示表,上面不止标注了户主,每一户的预算、补助金额、收费等都写得清清楚楚,杨逢春心里不禁感叹保靖大哥的用心和认真,自己也被深深地折服。

凭着这份用心和认真,他认真抓好小手拉大手活动和卫生管护制度的落实,让乡亲们的院子整洁了,村子干净了,习惯改变了;凭着这份用心和认真,他充分发挥特长,到水塘寨各小组指导和规范农村宴席,让大家革除陋习、改掉大操大办的习惯;凭着这份用心和认真,他主动提出负责村集贸市场商业化的前期工作,一个商户一个商户协商、签订协议,把13个铺面、摊位租赁出去,水塘寨村集体经济达到6万余元……

保靖大哥,你说自来水要通了,保山寨村的水表改造还有几户没完成;

你说户厕改造的工作还没有做完,污水的排放要抓紧宣传,排污设施要争取项目建设;

你说全村虽然脱贫了,要巩固脱贫成效,在谈产业项目的公司要赶快敲定了

保靖大哥,水,每户都通了,你惦记的家里其余的活儿,战友兄弟们会干了,沿着你的脚步,我们一定不让水塘寨在脱贫振兴的征程中掉队。

祭牛山顶,青松巍巍,初心不改,日夜奔跑着你对水塘寨、对家、对乡亲们的坚守。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篇5

张爽,山东省鄄城县董口镇军屯村村民,1989年出生,已是30而立之年,但身高不足1米2,一级残疾,是董口镇精准扶贫对象之一。家里父母常年患病,父亲患有心脏病,做过搭桥手术,母亲患有高血压,大哥分家另过,一个妹妹外嫁他村。人虽残疾,但为人热情,乐于助人,能说会道,识书达理,村里大人小孩都善意和他开玩笑,因在家排行老二,被村里老少爷们戏称高二。抓住机遇促脱贫军屯村,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回民村,该村因明代退役军队在此军垦、屯垦而得名,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将军曾先后2次在军屯驻军养伤。曾经的军屯村并不如现在这么富裕,而且条件艰苦,环境落后,贫困程度较深。但是那种自强自立、顽强拼搏的精神一直传承至今,该村群众借助开展脱贫攻坚的机遇,结合本村实际,建车间,兴产业,树新风,全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张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机遇下,凭借自身的努力和优秀的品质,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凭借董口镇一户一案、孝善扶贫、危房改造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扶贫车间等一系列脱贫攻坚政策,张爽的家庭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通过危房改造家里漏雨的住房得到了改善,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为家里的药费开支减轻了不少负担。并且包村的工作人员周伟鹏根据一户一案政策向镇政府申请了专项扶贫资金,花费1000元给他购买了一台冰柜,用来卖冷饮雪糕,每月下来能有800元的收入,张爽也会在村里的扶贫车间工作,每天利用农忙闲暇之余可以多收入几十元。正是在这样的脱贫攻坚政策下,再加上但为人厚道,人也精明能干,张爽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成为了董口镇军屯村脱贫第一人,以前压在张爽眉宇间的压力舒展了,但是他并没有到此止步。主动服务众乡邻张爽是2014年被村里评为贫困户,由于张爽为人友善,热情大方,活泼开朗,很受乡亲们的欢迎,而且他从初中毕业后就回到了村里,对军屯村每家每户的情况都比较熟悉,所以在2016年张爽被任命为军屯村的扶贫联络员。对张爽来说,扶贫联络员虽然官职不大,但责任不小。是党委政府与贫困群众之间的联络纽带,既让上级的政策传达到扶贫家庭,又把贫困户的需求反映给上级领导。张爽上任后,家里唯一的电动三轮车就成了他的专用交通工具。村里的大街小巷里经常能看到他身影,贫困户家里经常听到他问侯的声音。军屯村的各项扶贫工作都走在全镇的前列,走访工作最深入,最细致,张爽对全村的贫困户的基本情况都如数家珍,非常熟悉。贫困户有什么需求和帮助,都乐意给张爽反映,张爽都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及时通过正常渠道向上级反映,都能得到及时的答复。在扶贫车间招工上,他每天走街串巷,不厌其烦,积极宣传动员本村及周边村庄的闲散劳动力,特别是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前来车间务工,既不耽误接送学生和做饭,又能增加家庭收入。在这期间,他也确实遇到有的贫困人口,平时懒散习惯了,整天好吃懒做,不愿去车间务工挣钱,甚至有的人说他多管闲事,他拿出百倍的耐心和真心,最终都被他一一说服,甚至说是被他的真心打动了。慢慢的,大家对他的工作都非常赞同和认可,提起他,无不称赞!他在村扶贫工作上,尽心尽力,真正尽到了一名联络员的职责,张爽作为村里的扶贫联络员,随叫随到,一辆电动三轮车成为他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由于自身残疾,行动不便,全靠这辆三轮车,走街串巷,给贫困户送扶贫材料,陪同上级走访贫困户,宣讲扶贫政策,乐此不疲,不管刮风下雨,严冬酷暑,始终保持着积极主动的工作状态。张广波是军屯村的一名贫困户,自身患有腰间盘突出,妻子患有重度残疾,整天就知道闲玩,什么活都不会干,老两口都是60多岁的老人了,家里屋子常年没有修缮,外边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张爽就由己及人,想到国家的危房改造政策来帮助老人解决住房安全问题,但是补贴申请下来了,张广波老两口却没有钱去偿付剩下的修缮款。张爽就凭借自己人缘好,嘴皮功夫好,做通了张广波兄弟的工作,帮助老人筹解资金,翻盖了房子。在收缴孝善扶贫资金的时候,张爽同样遇到了挫折和困难。张广较是军屯村的贫困户,对孝善扶贫工作一直持怀疑的态度。张爽就去耐心的做工作,宣传孝善扶贫政策,逐渐让老人接受了孝善扶贫的做法,同时,张爽每天到其大儿子家做工作,不厌其烦,并且做通了大儿子的工作,交上了孝善扶贫资金,老人的养老有了保障。在享受到一户一案政策带来的红利和改善后,张爽就开始为别人着想,张兆威和马同先两人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生活十分拮据。于是张爽就到镇里给他们申请政策,了解情况后,镇里出资给他们买了两台打草机,平时给本村及周边村打打杂草,每月能有90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张红是一名聋哑人,也是贫困户,没有经济来源。因为张爽也在村里的扶贫车间工作,觉得利用农闲干些杂货,也充实也能挣些钱补贴家用,于是张爽也想让张红去扶贫车间工作,但是车间的负责人觉得张红是个聋哑人,工作不好沟通,不同意。于是张爽就对车间负责人进行死缠烂打,反复做工作,虽然张红是聋哑人,但是他心灵手巧、聪明能干,并且打下包票,现在张红在车间干活很出力,做的很好,收入得到了改善。待人以诚获称赞2015年7月的一天集市上,后元村的70多岁的李兰英老太太来军屯集赶集的时候,由于天气热,老太太中暑倒在地上。正在集上卖菜的张爽看到这一幕,立即走向前去,把老太太扶到阴凉处,又给老太太从邻居家端出来凉开水喝下去。老太太慢慢的缓了过来,看到老太太还是很虚弱,张爽就推来自己的电动三轮车,在众人的帮助下,把老太太扶上三轮车送到家。老太太家里人非常感激,事后拿着礼物来到张爽家感谢,张爽没有要他们的任何东西,只是说了这都是应该做的。如今的张爽又担任了一个重要的职务——劝阻黄河游泳公益员。每年夏天,时常有人不顾危险到黄河游泳,为此张爽会时常徘徊在黄河岸边,及时劝阻下水游泳的人。虽然时常会有人不听劝阻,但是张爽仍旧耐心地一遍又一遍为他们解释,告诉他们黄河里暗流的危险。张爽的这项工作,保护了一些人的生命安全,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人身安全,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赞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决定一个人高矮的并不是外在,而是他美丽的心灵。张爽乐于助人的品质、爽朗的性格、坚韧的品质、百折不挠的恒心,得到了军屯村村民的一致认可。

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篇6

**同志自2016年担任3月担任**村驻村工作队员以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贫,时刻战斗在扶贫工作一线,切实做到了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村驻村工作不走过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该同志自驻村工作以来,扎实工作,认真学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文件和各类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迅速了解掌握村情,吃透群众的贫困现状,每天记好工作日志,尽快进入角色,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之中,同时协助第一书记制定帮扶村年度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

二、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自2016年到**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以来,该同志时常穿梭在**村的贫困户家中,又或在他们劳动的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在走村入户之际,该同志总是带着一本大大的黑色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的全是入户走访时记录的点点滴滴,或是群众反映的日常小事,或是群众对个人生活的计划,又或是群众想了解某方面的国家政策,他都认真记录,逐项反馈,现如今,贫困户远远见到他都会满脸微笑,竖起大拇指,一声声卡卓(藏语感谢之意)印证了他的驻村工作,一声声卡卓让他的内心更加坚定,一声声卡卓让他对今后的驻村工作充满了力量。

驻村工作面对困难时,他总是迎难而上,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他首先熟悉掌握帮扶相关政策,边学边讲,通过走村入户,及时了解贫困户家中实情,根据各户实际情况制定详细方案,从贫困户耕地、补贴、致贫原因、生产生活状况、子女上学情况、劳动力分布等都做了详细记录,在日常工作开展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自2019年乡镇区划调整以来,**乡与**乡合并为**镇,新的镇政府距离**村六公里左右,群众日常办事有部分不便,对于这些问题,他未雨绸缪,群众需要复印证件、开具证明、办理相关事项,他都亲力亲为。

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自2018年以来,他认真研究**村地理优势,到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土壤情况,他在咨询相关农业专家又翻阅大量农业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村可以根据地理优势及气候条件,种植反季节性蔬菜,最开展群众半信半疑,他便主动到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家中认真讲解利弊,一次次的不理解,在他的坚持及专业知识下,终于他们决定做一次尝试,2018年下半年,种植莴笋等蔬菜的群众都获得了可喜的收入,群众对他的工作态度及专业知识都深深的认可。

扶贫路上充满艰辛,特别是**的冬季异常寒冷,但他总是无畏严寒,经常是忙到深夜,笔记本厚厚的记录、电脑泛着淡蓝色的光芒,窗外飘着的鹅毛大雪,都是他驻村工作路上的见证者他切实把党对贫困户的丝丝关爱注入他们的心田,让贫困户感党恩、鼓足劲,脱贫也立志。

三、抓实党建,做好引领

以党建促脱贫,发挥好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离不开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为了抓好这个龙头,该同志在驻村工作开展中以党员大会为抓手,成立了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定期组织集中学习,检查党员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讲党课,扎实开展好学习教育活动,让**村全体党员同志有所学、有所思,把理论学习切实转化到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具体工作中。他始终坚信:每个党员都是闪光点、螺丝钉,通过细化责任,对标销号,把劲使足了、力发够了,脱贫攻坚工作最后将会取得实打实的成效。

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该同志自驻村以来,立足本村实际和贫困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驻村帮扶工作计划。在驻村工作日志和相关资料整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县、镇脱贫办相关要求,认真细致的开展工作,耐心细致指导相关帮扶干部规范的填写,同时严格按照驻村标准要求自己。

该同志自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时刻秉持群众事无小事的准则,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深入基层一线,和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通过大量细致的驻村工作,切实解决了贫困户实际生产生活困难,并取得了**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gongzuojingli/powvp0.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