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热点 >工作经历 >

女航天员事迹8篇

女航天员事迹8篇

通过事迹的讲述,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成功案例,事迹材料是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信仰和理念的真实见证,本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女航天员事迹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女航天员事迹8篇

女航天员事迹篇1

从“青年博导”品悟“青年成才”之道

5月30日上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全世界的共同关注下成功飞入太空。此次进入太空的三名航天员中,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青年博士生导师桂海潮,成为中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首位载荷专家。从小镇大山走向浩瀚寰宇,桂海潮一路的历程是青年人成才路上最生动的“教科书”。青年干部要以桂海潮为学习标杆,品悟成长成才之道,争做可堪大用的栋梁材,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开创属于青年一代的新功绩、新篇章。

品“矢志不渝、逐梦航天”的初心如磐,悟“固本培元坚信念”的成才之道。

桂海潮从小对科学就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套《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是他少年时代最为心爱的科普读物。在这套书里,他学习到了很多航天的入门知识,特别是看到“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致力于航天报国的感人事迹后,桂海潮崇拜不已,也在心里埋下报效祖国航天事业的梦想种子。这颗梦想的种子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成才,指引着他在航空航天领域中不断开拓奋进。广大青年干部当学习桂海潮坚如磐石般的理想信念,时刻牢记坚定理想信念这个“必修课”,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大我”之中,用理想信念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品“增技赋能、可堪大用”的檠天架海,悟“勤学苦练强本领”的成才之道。

作为乘组中的载荷专家,桂海潮承担了较多的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领域跨度大、舱内外载荷数量、实验项目多,实验设备、实验机柜精密,维护维修操作标准高,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关键项,要求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到百分百熟练的程度。面对困难与挑战,桂海潮坚持勤学苦练、刻苦钻研的准则,经过数百个日日夜夜的训练,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娴熟地掌握了所有操作要求。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本领恐慌”,时刻对自己的学识、眼界、能力等方面保持清醒认识,不断地更新知识,努力向书本学、积极向榜样学、虚心向群众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丰富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实践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品“全力以赴、勇挑重任”的笃行不怠,悟“踔厉奋发担使命”的成才之道。

从陆地到太空,从科研者到航天员,名称的变化承载着的是国家和人民的重托与期待。而担起这崇高责任的背后,是桂海潮无数的艰辛和付出。在飞向太空之前,面对记者“你准备好了吗?”的问题时,桂海潮自信地说:“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我从技能上、身体上、心理上都准备好了,我有信心迎接这次任务的挑战!”青年干部身逢盛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当胸怀“国之大者”,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不怕担子、不撂挑子。要保持“实”的前行姿态,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以实干进取开新局、谱新篇,善作善为、久久为功,以青春力量和热血奋进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女航天员事迹篇2

向中国航天致敬!

1

6 月 17 日上午 9 点 22 分,随着一声 " 发射 ",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二运载火箭点火发射。

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三位航天员,他们分别是:

57 岁的聂海胜、55 岁的刘伯明、46 岁的汤洪波。

看着在太空向全国人民敬礼的航天员,很多人眼眶都湿了。

本次进入太空,航天员将会进入我们中国自己的空间站。

不禁令人感叹:这就是中国航天!

对此,网友们纷纷向中国航天致敬,祝愿 3 位航天员平安凯旋。

而随着中国神舟再度问天,3 位航天员也成为全网最受关注的人。

要知道,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就已经很难了。

能够在众多航天员中脱颖而出,执行飞天任务,各方面都一定是非常优秀的。

不过,随着三位航天员背景的曝光。

大家才发现,原来他们能够脱颖而出,都是有原因的。

2

在本次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中,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聂海胜出生在湖北一个小村庄里。

小时候他家里很穷,平日里吃的都是红薯面做的饼子配咸菜、大酱。

只不过家里再穷,聂海胜的父母都没有放弃供他读书。

哪怕是四处借钱,也要保证他有书读。

因为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也正因如此,聂海胜学习非常努力,他不想辜负父母对他的用心。

然而在他读初中时,父亲意外因病去世,这让本就贫困的家庭,生活更加艰难。

幸运的是,父母拼全力也要供他读书这一点,从小给聂海胜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他决心再难也要把书读下去,最后他考入了重点高中。

为了能将书读下去,每到假期,他都会自己打工赚钱。

都说老天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聂海胜高中毕业,正好赶上空军招飞,他抱着试试的心态 ,顺利通过考核,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开启了他的航天员之路。

在学习期间,他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

1998 年,经过层层筛选,他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

05 年随神舟六号执行飞行任务,13 年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

本次神舟十二号,是他第三次飞天。

尽管年龄越来越大,但是他的能力以及专业性都没有丝毫的降低。

而他之所以能保持这般的状态,与他从小打下的拼搏精神有很大关系。

那一颗年轻拼搏的心,便是他勇往无前的动力。

3

航天员刘伯明,出生黑龙江依安县的一个小村子里。

他家里一共有 6 个孩子,可以想象,同时供这么多孩子上学读书,家里压力该有多大。

作为家里的老二,刘伯明知道自己家里的情况。

在高中大家都住校的情况下,主动选择走读,只是他家里离学校有 10 公里远,父亲知道后,花重金为他买了一辆自行车让他骑车上学。

可是黑龙江的冬天很冷,道路也滑,他骑车从家到学校以后,整个人都冻僵了,脸上全是霜。

但是不管天气再恶劣,他都不曾迟到。

只是,他家里人太多了。

哪怕父亲支持他上学,他家里的经济情况也不允许。

为此,他高中时期曾有过短暂的停学。

不过在最终他还是没有放弃读书,哪怕很苦,但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

期间,为了学好英语,他就连帮家里干活时,都在背英语单词。

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有多高。

也正因如此,在成为一名航天员后,他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自我提升,成为一名飞天英雄。

4

在神舟十二飞天时,一位母亲激动地站了起来。

她的儿子是神舟十二的航天员汤洪波。

汤洪波,1975 年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村家庭。

5 岁起,他就帮着家里做家务,干农活。

在帮着家里收谷子的时候,常常自己弄得满身都是灰。

但是他的父母也从来不阻止他去做这些事,他自己也是从来都不喊累。

他从小学习成绩,不属于那种特别顶尖的。

他的父母也没有也不会因此责骂他,只要他真的努力了就行。

在他高三快毕业的时候,汤洪波向父亲说了自己的理想。

他说,以后想成为一名飞行员。

父亲听到后,十分支持他。

理想得到家人的支持,汤洪波在成为飞行员后,十分努力,在 2010 年入选航天员。

随后经过 11 年的学习与坚持,他终于在今年完成了自己的飞天梦。

5

3 个人,3 个故事。

我们在其中却能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

他们在学习上,都不曾松懈;

他们在自我要求上,都不曾放松。

他们坚毅、能吃苦,纵然生活贫苦,也不会放弃学习成长的机会。

而这些就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好好学习,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正视苦难,美好才会如约而至。

希望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都能重视孩子的学习,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

希望孩子们在看完这三位航天员的故事后,都能向他们学习,好好读书,成为更好的自己!

女航天员事迹篇3

致敬桂海潮:潮头登高再击桨

5月29日,随着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名单的公布,36岁的桂海潮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里,很难想象,一名头戴眼镜文质彬彬科研人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向着星空叩问,成为我国首位戴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在他身上,有着对梦想的执着、对事业的坚守、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无限热爱,支撑着他潮头登高再击桨,逐梦奋进正当时。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桂海潮学习,为梦想笃行不怠,为伟大事业奋勇向前,把目标指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星辰大海”,把梦想写在广袤土地的“苍穹寰宇”,把奋斗镌刻在干事创业的“漫天星辰”,让“航天精神”也在广袤土地上熠熠生辉。

眼前的云雾迷蒙,挡不住眺望的“目光如炬”,把目标指向星辰大海。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一飞冲天,学校的广播播放着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桂海潮的心里埋下了遨游星空的种子,十五年之后,国家开始招募第三批航天员,尽管桂海潮已经成为一名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的学术研究让眼睛“云雾迷蒙”戴上厚重的眼镜,桂海潮还是第一时间就报名参选。是对未知领域的无限好奇,是敢于跳出“舒适圈”的果敢,是勇于自我挑战的奋勇,支撑着他向着星空逐梦前行。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广大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的路上,亦有自己的“星辰大海”,务必要向桂海潮看齐,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现实考验,聚焦主责主业,勇于跳出“舒适圈”,做“破圈”干部,锚定新目标,迎接新挑战,斩获新收获,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顶梁柱。

前路的委重投艰,喝不退追梦的“大步流星”,把梦想写在苍穹寰宇。两千三百年前,诗人屈原在浩瀚星空下发出《天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千三百年后,桂海潮怀着对星空的无限向往说道:“如果有一天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太有意义了!”为了实现“飞天”梦想,相较于一般航天员,桂海潮需要接受更多的训练内容,更强的训练强度,更紧迫的训练进度,从6g的过载到8g的过载,注定是一段艰辛的跋涉,但这一切没有喝退桂海潮“追梦”的步伐,他依旧“大步流星”的追赶着。迈向新时代,使命更加艰巨,路途更为蜿蜒,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桂海潮学习,以坚韧不拔的奋斗姿态,舍我其谁的实干担当,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坚定信念和实际行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把初心和梦想写在祖国的广袤大地、苍穹寰宇。

未知的浩瀚星河,吓不住圆梦的“一腔热血”,把奋斗镌刻漫天星辰。对于桂海潮来说,星空既神秘又遥远,既深邃而又博大,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把科研成果镌刻每一颗星辰之上是他独有的浪漫。飞向太空之前,记者提问道:“你准备好了吗?”桂海潮十分自信地说:“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我从技能上、身体上、心理上都准备好了,我有信心迎接这次任务的挑战!”星空之下,广大党员干部“你准备好了吗?”新的征途机遇与挑战并存、群众的期盼与诉求交织、风险和收获重叠,你是否拥有强健的体魄,去承继革命先辈的旗帜?是否拥有坚不可摧的自信,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笃行不怠?是否拥有丰富的知识技能,去迎接时代浪潮的风起云涌,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向前冲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把奋斗的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女航天员事迹篇4

16年前,当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托举着神舟六号飞船直刺苍穹,湖北枣阳市杨垱镇沸腾了。从这个小镇农家走出的航天英雄聂海胜,名字响彻神州大地;

8年前,这个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的小镇再度成为热闹的海洋。聂海胜担任神舟十号飞船乘组指令长,又一次逐梦苍穹;

又一个8年过去了,已是57岁老将的聂海胜担任十二号飞船乘组指令长,成为继景海鹏后,我国第二位三探苍穹的宇航员,他也是我国执行飞天任务年纪最大的宇航员。

这位出生于荆楚大地的航天老将,正续写着我国载人航天的新传奇。

聂海胜

老将出征

“海胜可能又要飞了!”

端午节前夕,在聂海胜老家杨垱镇凡庄村,几位村民坐在一起闲聊着。

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在即,网上一直有消息称,聂海胜将又一次执行“飞天”任务。虽然最后确定的名单尚未公布,但家乡父老期待着他能再立新功。

“他和我老公是小学同学,同一年的。”村民张女士说,自己已到了带孙子的年纪,聂海胜却还能凭借优秀的身体条件和出色的能力征战太空,实在太了不起。

一听说宇航员将在太空待上一段时间,张女士有些不解:“他们在上面待那么多天,吃什么呢?”

张女士娘家离凡庄村不远,她小时候也认识聂海胜,“他学习成绩很好,人也很好。”

在提到聂海胜时,乡亲们都喜欢亲切地称他为海胜。

聂海胜家的老宅在村里一个叫聂庄的自然村落。64年,聂海胜就出生于这里,家里兄弟姐妹八人,他排行老六,上面有五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那时,他的家庭非常贫困,经常吃不饱饭,但父母总会想尽办法让他读书。

聂金山家在聂海胜家老宅对门,他比聂海胜大5岁,是隔代的堂兄弟。聂金山说,海胜小时候话不多,但特别勤劳,会跟他一起推着车去运牛草。海胜的身体条件也很好,游泳特别厉害,大家都游不过他。

聂海胜16岁时,父亲病逝,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但他还是坚持完成学业,于第二年考入枣阳一中。枣阳一中是当地的重点高中,当年全镇只有他和另一同学被录取。

1983年聂海胜高中毕业时,赶上空军招飞,他报了名,结果各项考核和体检全都顺利过关。当年6月,聂海胜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今空军航空大学)入伍。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领航主任,飞过歼五、歼六、歼七等机型,安全飞行1480小时,为空军特级飞行员。

1998年1月,他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

三探苍穹

杨垱镇明星街北端的一处两层民房,是聂海胜母亲张金秀晚年的住处。

2004年,当地政府得知聂海胜的母亲一直住在舅舅家后,挤出有限资金8.5万元,在镇上修建一座占地168平方米的小楼给张金秀居住。

海胜老宅旧??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升空。这栋楼房张灯结彩,门口的空地上摆着一部电视机,当地数千名乡亲在这里聚集,和聂海胜的家人一起见证历史时刻。已中风卧病在床的母亲张金秀,也躺在床上看到儿子出征太空。

10月17日凌晨,神舟六号安全返航,楼房门口挂着气球,乡亲们舞着狮子、吹奏乐器,庆祝航天英雄平安归来。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发射,聂海胜二度执行“飞天”任务,小镇又一次沸腾。这栋楼门口搭起了象征喜庆的气垫红拱门,拉起写有“海胜在天揽四海胜景,举国欢庆贺神州腾飞”的横幅。乡亲们又一次见证出生于枣阳的英雄宇航员,顺利征战太空。

“他是我们的骄傲。”明星街居民张女士说,8年前那热闹的场景她历历在目。

聂海胜的母亲于2010年6月去世,弟弟聂新胜在枣阳城区工作,回镇上这栋房屋的次数较少。“他在枣阳一中上班,在城里有住处,过年也不回来。”张女士说。

极目新闻记者看到,这栋楼房大门紧闭,门口停满了车。

聂海胜家镇上的房子

得知聂海胜可能三度执行“飞天”任务,张女士由衷地佩服。她说到了火箭升空那一天,小镇可能又会热闹起来,乡亲们将又一次见证历史时刻。

家乡祝福

聂海胜是枣阳的骄傲,更是杨垱的骄傲。

在杨垱镇政府服务中心的外墙,张贴着聂海胜穿宇航服的照片,还有他的个人简介。

距聂海胜老家聂庄两公里外的官厅村,坐落于这里的海胜希望小学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里原是杨垱镇官厅小学,也是聂海胜的母校,为弘扬聂海胜的航天精神,枣阳市将学校更名。而聂海胜曾就读的杨垱镇一中,也已更名为海胜中学。

海胜希望小学

海胜中学

海胜中学八年级学生张谨谨说,自己从小就知道英雄宇航员聂海胜的故事,入读海胜中学后,老师经常会组织大家学习聂海胜的求学故事、英雄事迹和航天精神。就在前不久,学校还组织了会谈,号召大家向聂海胜等航天英雄学习,她深受鼓舞。

该校八年级学生杨怡茹说,聂海胜是杨垱镇的骄傲,此次出征太空,希望他胜利归来。

聂海胜曾说,自己儿时曾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长了一双翅膀,在天空飞翔。多年以后,他不仅成为了一名翱翔蓝天的空军飞行员,更成为了我国第一批宇航员,直上九天逐梦。

而且,他的逐梦之旅从未止步。已是57岁的聂海胜,三度探巡苍穹,续写传奇。

聂海胜在“飞天”逐梦的征途上为何奋斗不息?从他曾说过的一句话中,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他说,人类太空飞行年龄最大的宇航员是77岁,虽然自己已年过半百,但为航天事业拼搏的心依然年轻,只要国家还需要,仍会勇往直前。

“海胜兄弟,你是我们的航天英雄,祝你胜利归来!”站在聂海胜老宅前,堂兄聂金山隔空送上家乡亲人们的殷殷祝福。

女航天员事迹篇5

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一起收看飞船发射直播,见证了85后载荷专家,北航教授、博导桂海潮“飞天”的特殊时刻。

“观看的过程很高兴,同时也感觉到紧张,希望他能够一切顺利。”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后,桂海潮的师兄、北航宇航学院副教授钟睿告诉澎湃新闻,他与桂海潮相识多年,关系很亲近,所以相比其它时候看载人航天飞船发射,这次他多了一些紧张和激动。

不过,从神舟十六号发射的直播画面里可以看出,桂海潮全程状态很不错。“虽然他们穿着航天服,面部不能看得很清晰,但是我们熟悉桂老师的师生都看出来了,离直播镜头最近的那个就是他。”钟睿说。

神舟十六号发射直播截图,图中右一为桂海潮。透过直播镜头可以看出,桂海潮多次嘴角上扬,笑容灿烂,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飞船发射过程中,桂海潮还多次与身边的队友握手,时而看向舷窗外,期间还说了一句“舒服”。

与桂海潮在博士学习阶段就相识的钟睿表示,能听得出来,那一声“舒服”就是出自桂海潮之口。听到桂海潮说“舒服”时,在北航沙河校区集体观看神舟十六号发射直播的师生们,被桂海潮的状态感染了,现场发出了一阵欢乐的笑声。

钟睿介绍,由于桂海潮此前两年多时间一直在进行宇航员相关训练,比较忙,他们上一次见面已经是去年年底的事了。但桂海潮是一个对待工作很严谨认真的人,他们有时在线上进行一些课题相关的交流。就在5月29日下午,桂海潮还给他发信息,请他帮忙嘱咐学生一些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事。

北航师生观看飞船发射直播现场。桂海潮的同学、北航宇航学院副教授王悦也向澎湃新闻提到,5月29日下午,他和桂海潮还有线上交流。当时,他提醒桂海潮在“天宫”出差期间多保重。

王悦介绍,桂海潮很爱学习,喜欢不断挑战和提升自己,做事很有韧劲,性格也很好,平时很爱笑。此次“太空出差”圆了桂海潮的航天员梦。

北航宇航学院2024级博士生殷文喆告诉澎湃新闻,5月29日,他和桂海潮共同的群内,同学们纷纷发信息“祝桂老师顺利凯旋”。桂海潮在当天下午3点多回复:“谢谢各位同学,我们一起努力,一起为北航加油,为中国航天加油。”

殷文喆在本科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曾获得过桂海潮的指导。

“看到我本科时的导师随神舟十六号出征飞天,真的很自豪、很受鼓舞。昨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贴出了我之前参加北航‘冯如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获奖证书,证书上面的指导老师就是桂老师。这条朋友圈发出来一个多小时就获得了70多个点赞。”殷文喆高兴地说道。

观看神舟十六号发射直播后,殷文喆表示,镜头里,身穿航天服的桂老师看起来跟平时一样,镇定自若,笑容灿烂。

“看到自己熟悉的老师乘着航天飞船上天,实现了自己的航天梦,我也更有信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了。”殷文喆说。

女航天员事迹篇6

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的聂海胜在天宫号空间站展示了一张我国现役共34位航天员的合影。其中有一个人显得很特别,他是我国第一批航天员中唯一尚未执行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邓清明。因为微弱的差距,他先后错过了成为神舟九号、十号、十一号执飞航天员的机会,并数次进入备份乘组。

如今,55岁的邓清明依然坚持训练。他说他永远记得,和自己同为第一批航天员的陈全说过,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我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人们了解了邓清明的故事,给予了他不亚于任何飞天航天员的赞扬和肯定——“虽未披甲征战,已是鞠躬尽瘁。”“鬓微霜,又何妨?”“你同样是中国航天的英雄。”

事实上,除了邓清明,在中国航天史上,还有包括陈全等在内的5名直到退役也没能飞上太空的航天员。然而,正是有了他们与战友间相互督促、你追我赶的训练,才让我国拥有了各方面素质均过硬的飞天好手;正是因为他们坚持多年一丝不苟地执行备份任务,才让所有参与发射任务的人既踏实又安心。

这样的“备份英雄”,同样存在于其他领域。在2024年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经过严格训练的女飞行员陶佳莉作为备份和编队战机一起起飞,但没有通过天安门广场。她说,这也是一种受阅,检阅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和对待不同分工的工作标准。

任务或有主份备份之分,对待任务的态度却没有主份备份之别。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作为p卡(替补)选手的王曼昱在队友因伤退出后临时出战,以出色发挥帮助中国女乒拿下团体金牌。在不被聚光灯照亮的地方,为实现国人对浩瀚宇宙的探索贡献着力量。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一代传一代、一代接一代,正是因为在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有诸多像邓清明这样的基石一般的存在,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能一次次触摸新高度、实现新突破。而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面对荣誉竞而不争,面对机会时刻准备,只要尽到最大努力,无愧于最开始对梦想的承诺和执念,即使一生都在备份着,也同样值得被尊重,同样应该获得鲜花和掌声。

女航天员事迹篇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桂海潮出征太空,在家乡云南施甸引起广泛关注。施甸县融媒体中心形容道,施甸沸腾了!施甸人的朋友圈都是惊喜、赞叹和骄傲。

5月30日上午,在施甸一中礼堂里,施甸党政机关干部、桂海潮的老师同学以及施甸一中高三学生代表收看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直播。

施甸县委书记周耀泉说:“此时此刻施甸人民心潮澎湃,我们将以桂海潮为榜样,传承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以及‘__ 奉献一生’的杨善洲精神,大抓教育,狠抓教育,长抓教育,加大人才培养,强化智力支撑,为施甸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注入源头活水,以教育之变推动发展之变、施甸之变。衷心祝愿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热切期盼家乡英才凯旋。”

1986年,桂海潮出生于云南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这里距离县城约18公里,桂海潮先后就读于姚关中心小学、姚关中学(施甸三中)、施甸一中,2005年,桂海潮以第一志愿考入北航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他也是当年北航在云南省录取的理科最高分。

澎湃新闻注意到,5月29日,施甸县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还公布了桂海潮从小学到高中的毕业照,其中在拍摄初中毕业照时,桂海潮似乎在一旁同学的下巴处比了一个“v”字。

积极、勇敢、坚持、刻苦是高中班主任杨兆东给桂海潮的评价。“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他会是第一个首先大声回答的同学,即使他回答的这个问题可能要答错,但是他也会勇敢地说出来。”

桂海潮的弟弟桂海益说,桂海潮读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会以身作则给弟弟妹妹作出示范,耐心地辅导功课。“我们的父母都是农民,在学习上没有办法给予我们太多的帮助,但却非常支持我们,希望我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一点哥哥不仅做到了,而且成为我们的骄傲。”

桂海潮此番叩问苍穹,带给这座小城的不仅仅是荣光。

在施甸县融媒体中心报道中,施甸一中教师丁志美说:“桂海潮同学是我们小县城的英雄,也是我们施甸一中的骄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以桂海潮为榜样,朝着既定的目标理想,奋勇向前,不懈努力。”

“我感到非常振奋,桂海潮学长让我们明白了,只要努力学习,是可以遨游太空的,我也要用我的汗水和付出,成就自己的梦想,决胜高考,拥有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施甸一中学生李孟杰说。

5月30日,桂海潮曾经就读的施甸三中、姚关镇中心小学也组织学生收看直播实况。

其中,施甸三中学生杨海斌说:“桂海潮学长勤奋刻苦的精神激励了我,在即将到来的中考中,我一定会以桂海潮学长为榜样,勤奋刻苦,信心满满,奔赴考场。”

施甸县姚关镇中心小学学生龙波说:“我相信只有努力,才会取得成功,我立志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要顽强进取,努力拼搏,力争成为像桂海潮叔叔一样的国之栋梁。”

女航天员事迹篇8

在接受“飞天”任务之后,邓清明表示:“很多人问过我,当了20多年的陪练,为什么还要坚持呢?我想说,无论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任务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这些年来,邓清明目送一个个队友脱离地心引力、遨游太空之间,他见证了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与此同时,邓清明始终勤勤恳恳坚守于一个航天员的本分,因为他的心里始终揣着一飞冲天的豪情与壮志,恰如他挂在书房里的那幅字——“清寒枯苦飞天路,明净坚贞报国心”。

20多年前,邓清明还是一个英姿勃发的年轻人,他用24年10个月的时间呵护梦想的种子不断向上生长。如今,邓清明即将以最璀璨的方式绽放出梦想之花。回首过往,每一份坚持都是值得的,每一种历练都是一种成长,邓清明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不必在意留下逆行的背影,因为我们始终在逐光而行;梦想一定要有的,只要我们坚信它一定会实现。

壮志满怀逐梦苍穹,归来仍是翩翩少年。“飞天”在即,让我们为邓清明和他的队友们送上最深沉的祝福,同时向那些“影子航天员”们致以最真切的敬意:祖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跃升,都凝聚着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无论他们的工作分属台前还是幕后,逐梦前行的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真心英雄。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redian/gongzuojingli/gx1r5g.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