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励志 >励志美句 >

渴望一场远行

渴望一场远行

文/木石亦心

渴望一场远行

那天,偶然到那个几平米的小书店。店主说要改行,正处理图书。

随手翻来,竟找到几本喜欢的。包括女作家皮皮的两本书:《所谓男人》和《全世界都8岁》,选书时简单翻了翻前者,发现很和我胃口,全文不远处就有几行细腻的心理或环境描述渲染,乍看很散,但都在为情节服务,笔风诙谐。说喜欢其实只是直觉,小说作者和名字都没听过。书沉重些,心却如获至宝地轻松,几乎是小跑着回家的。

都是半旧的书,大多还有出租时做的标记,尽管不能抹去,但这并不妨碍我阅读的热情。

先读《所谓男人》,这本小说后边封皮上有贾平凹的题字:皮皮开始幽默了…… 读这本书,利用了我所有的时间碎片:女儿做作业的空档;去厕所的空档;熬米粥的空档;女儿上舞蹈课的空档、等班车的空档。近300页,很快读完了。

一直将自己埋身在小百姓的日子里,好久没完整地读小说了,记不起上次完整看完的是哪一部。只是每天清晨尚有些闲情,在等班车的空档翻弄几页《宋词三百首》里的风月烟柳,好像只有在这样的春日读这样的文字才有味道。

没想到读小说虽少了一份宋词的婉约却多出一份淋漓的清爽,仿佛大热天冲了个凉水澡,感觉很痛快。皮皮真是个好作家,将市井人物,官场内外用幽默的手法表现的淋漓尽致。与其他小说不同,皮皮用第一人称来写,“我”就是小说的男主人公。小说情节不多介绍了,小说后边的访谈录,倒值得一提,是本书编辑和皮皮的对白,包括皮皮成名前后的经历、西藏生活对皮皮人生和创作的影响、中国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包括这部小说创作的契机。

而我,仿佛是一个不关心主题的人。整个对白中,但记得最清的是由编辑引出话题,皮皮讲到的《九月的叙谈》。这是皮皮一篇怀念已故女作家的散文。这个作家叫龚巧明,是皮皮的好友。正是这个细节,领我的直觉去了解这个故去的女子。

于是,我上网,查找所有关于龚巧明的信息。首先找到了《那雪,像白色的火焰》,我发现这真是一个奇女子,她骨子里的那种刚是男性都没有的。她对西藏的向往和热爱是那样执著。尽管她已经是一个母亲,尽管所有人反对她去西藏,但她还是义务返顾地奔向了那个地方。当她望着满目白色的雪,她想女儿,她在途中给女儿写信,她同时又是一个那样温柔的母亲。更多的她是一个探索者,以一个探索者的从容姿态行走在西藏那片神圣的土地,中间也曾面对危险死亡,但是,始终不惧。

断断续续地我知道了她的一些生平。1948年生,当恢复高考那会儿,她的成绩是川大中文系第三名,1978级中文系学生。1米65左右,瘦高,穿灰布衣裳,戴有色眼镜,出门仿佛就是墨镜,有文人气质。被录取时三重身份:妻子、母亲、学生。未出校门已经在文学界小有名气了,代表作《思念你,桦林》,是当时获过文学奖的作品。1982年入藏,期间如愿以偿做了《西藏文学》的小说编辑,是当时西藏的三大才女之一。

但是,仿佛老天嫉妒这样有才气的女子,1985年9月一次跟随军车下乡采风的途中,车翻进了尼洋河,9月的西藏气温极低,她呼喊着同伴挣扎着爬到了一个水中孤岛。但终究在暗夜,因为身体单薄,呼吸系统衰竭,不舍地离去。不能怪当时天不长眼,没人发现,本来那是个孤岛,平时就人迹罕至,何况又在那样漆黑寒冷的夜里,这世上终究没有先知,等我们的龚巧明落难再伸出援手。

就是这样短暂的生命,却辉煌了那个年代,我被她深深地吸引着。迫不及待地找出了《思念你,桦林》,读完后就被她清新细腻的叙说感染了,一种共鸣地感觉,仿佛自己就是里边那个背着画板写生的女子。写得的确精彩,文风给人的感觉以及以女性视角出发的心理刻画让人惊叹;更重要的是里边影射出的社会背景和道德关系让人深思。我们不得不承认,爱情有时候真是孤立无奈的,因为人有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和人性。我想,为什么两个相爱的人不能相守?面对道德和爱情,怎样去取舍,为什么要那样去取舍?这些都是作者留给读者思考的东西,也可能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这真是个偶然,要不是《所谓先生》,我怎么会关心那个年代的那些背景,那些作家,那些作品。的确,这个浮躁的年代,仿佛20年前的人和事都已经是遥远的历史。如果不是做文学研究的,恐怕没有多少人再轻易提及。

感谢皮皮,感谢这部小说,给我打开一扇窗,让我了解作家龚巧明以及其生平和作品,同时也让我产生了走进西藏的愿望。关于龚巧明的照片,我发现的是于小东《干杯西藏》中的一张,其中,她端正地站在女作家田文的身后,显得优雅知性。身披哈达,目光坚定。这是一张虚拟的油画,将那个年代从内地到西藏23位热忱青年聚到一起。至于每个人以后的前程,我无从知晓。如果说认识,现在我也只能说出龚巧明和田文的名字。

我突然站起来说:“我想去西藏!”我的同事马上说那里很苦。

我说我不怕。我起身望着窗外,好像窗外就是彼端的风景:蜿蜒的山路,一侧是深谷,一侧是山壁,公路上偶尔还会有山上滑下的碎石。路上偶尔也会碰到朝拜的人,她们带着骆驼,目光执着虔诚。骆驼背上就是行李,她们带着家一路跪行在朝拜路上。肯定,有人会将命丢在途中,但是这丝毫不动摇她们的信仰。那里牧羊成群,天很高很蓝,云很纯很白。那雪,真的就像白色的火焰,闪烁旅人的目光。那里的水碧蓝,和天空辉映,天像刚在水中洗过。水中闪烁着天和山,天又亲切地环抱着山和水……

景如画,让我如何不神往。越发感觉到坚决,死,我不怕,只想像龚巧明一样接受那些洗礼。就像人生,总有坎坷,没有太多坦途。这一生,总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问题时,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开。平平淡淡是一生,轰轰烈烈也是一生。是要长的平淡,还是要短的壮烈,我宁愿选择后者。

渴望一场远行,就去西藏。想去看看那片神圣的土地是以怎样的神秘魅力吸引了那个年代的那样一批青年,笑着迎接风雨沙砾的洗礼,以全部的生命去承诺热情……

渴望一场远行,我知道这辈子是不可能做作家了。但梦总归是有的,想去西藏的情结就像是奔赴一场远古的约定。就是想去看看西藏的模样和那里古朴的民俗民风,印象中的西藏由这些组成的:藏民古铜色的脸和孩子简单的笑声、粗旷的歌和柔软的哈达、绵长的路和高山的莲、绿的树和草、蓝的天和水、白的雪和云……

突然,耳边仿佛响起韩红的《天路》,很快,歌声穿过庄严的布达拉宫,再往前往上悠扬,飘过山顶,山顶处,或许,雪莲正开,雪莲开处,心不染纤尘……

——后记:20**.03.18 这是读《所谓先生》所想到的,零散但真实。如果谁有散文《九月的叙谈》,请告知,的确想看一下皮皮笔下龚巧明的其他讯息,谢谢!另外,如能提供更多龚巧明的相关资料及作品,亦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远行 渴望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lz/meiju/e4mn4.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