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励志 >励志美句 >

捉金蝉

捉金蝉

捉金蝉

捉金蝉

作者:赵公明

金蝉也叫“知了猴”,豫东这片儿的人,更喜欢将它叫“爬子”。豫东的夏天很热很热,白天晚上的温度差不多,如果没有大的降雨,温度始终维持在三十七八度。热天是很消耗体力的,被煎烤了一天的人们,晚上也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凉席上的汗水,都能顺着床板往下滴。热得难受的人们,索性不睡了,领着孩子去路边,去树林里捉“爬子”。

豫东人很早就有吃“爬子”的习惯,捉上几斤“爬子”,放在盐水里泡一泡,或油煎或油炸,既是佐酒的佳肴,也是下饭的好菜。“爬子”的官名是金蝉,唐僧的前世就是金蝉子,吃了金蝉,也就相当于吃了唐僧的肉,金蝉的营养,自然也就没得说。

捉金蝉,就必须了解金蝉的习俗。金蝉这东西,蜕变为蝉在树上鸣叫的时间,其实是很短很短的。蝉在树上鸣叫时,经常有雨点一样的蝉“尿”打树上射下来,这蝉“尿”就是蝉的受精卵。蝉“尿”一旦射到树下的泥土里,泥土里就有了蝉的卵。据说,蝉卵要在地底下三年,才能孕育成“知了猴”。“知了猴”可不是随便就能变成知了的,只有遇到合适的湿度,尤其是合适的雨水,才从地里面爬出来。

蝉(知了)的卵,熬过了艰难的三四年时光,终于孕育成“知了猴”了,“知了猴”从地里爬出来的过程很艰难也很慢,它们一边往地表外钻,一边长大着,如果正好赶上下大雨,地表的土是松软的,“知了猴”(金蝉、爬子)爬出土的概率就很大,如果地下的湿度达到了,而地表却没有遇到雨,很多“知了猴”就会憋死在地表层里。憋死在地表层土里的“知了猴”,人们是没法感知到的。所以,捉“知了猴”(爬子),都得赶在雨后最好。

雨后会有很多的金蝉从地下爬出来,也就在地面上留下很多洞孔,也就暴露了那一片的土地下,有知了的卵该成熟了。于是,人们就拿着手电在那些小空洞的附近寻找。捉“爬子”除了要准备手电,还得有一把小锹或小铲子。捉“爬子”最好在那些爬出过金蝉的小洞周边找,这地方找到的金蝉,是质量最好的。那些小洞的周边,会有那样的小鼓包儿,里面的金蝉正顶着最后那点表土,即将从土里拱出来,铲去那点表土,就露出里面弯着腰正往外拱的金蝉,捉起来扔进事先准备好的容器里,接着再寻找第二只第三只。
金蝉还有一个特性,从泥土里钻出来,就顺着树根的方向爬,再顺着树根沿着树干网上爬,爬到一定的高度,它就开始停下来,做蜕壳的变化,金蝉蜕壳就是变作知了了。蜕变前后的金蝉,营养要比刚出土的少多了,所以,真正的捉金蝉高手,一般是不在树下或者树干上捉金蝉的。只要那些顽皮的孩子,才会耐心地在树干旁,盯着“爬子”往树尖上爬,亲眼看着它蜕掉壳,亲眼看见它伸出翅膀,变成知了再爬到树梢上。

金蝉是凭着感觉破土钻出地面的,有的钻的快,有的钻得慢,晚上到七八点钟开始,一直二天的天亮前,都会有金蝉从地底下往外钻。捉金蝉的人,也就从傍晚开始,拿着手电拎着铲子,一棵棵树下寻找。那些没带铲子只带手电的人,只能等到晚上九十点钟,有金蝉开始爬到树根下,顺着树干正准备往上爬的时候,在树干底部抓到它。捉爬子也是个运气加技术的活儿,捉金蝉的高手,一晚上能抓到几十斤的爬子,而跟在人家身后寻找爬子抓的,很多只能抓上三五斤。满地“爬子”洞的,满地人家铲过痕迹的,肯定再钻出爬子的概率很小的,只有那些没人寻过的大杨树大桐树下,才是有金蝉最多的地方。

需要特别要说的,金蝉是个很喜欢变化的东西,时间一到,它就会蜕变为知了,变成知了了,营养也就少多了。捉来的金蝉,要及时用淡盐水泡上,防止它做下一步的蜕变。吃之前,一定要洗干净。


标签: 金蝉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lz/meiju/4x3kq.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