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励志 >励志故事 >

开学第一课之励志故事

开学第一课之励志故事

开学第一课之励志故事

因为贫穷,他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高中辍学成为千万农民工中的一名,踏上漫漫的自学成才之路。因为理想,他坚守初衷、忍受寂寞,坚持自学英语十年,通过国家等级考试、获得托福高分,做了很多大学生做不到的事情。他的事迹被近500家国内外主流媒体曾采访报道,   新华社  《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东方时空》、《面对面》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  中国香港《大公报》  中国台湾东森电视台  中国台湾TVBS电视台  中国台湾《联合报》  美国《世界日报》  英国《金融时报》  新加坡《联合早报》等都进行了报道。张立勇,清华大学食堂打工8年托福考试630分,英语考试通过四级、六级,获得北京大学本科文凭。
张立勇出生在江西赣南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家境比较贫困。即使这样,上学时候的张立勇每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
  1992年秋,高二开学刚刚一个月,张立勇便辍学了。“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太好,那年刚盖了3间新土坯房,盖房子的钱全都是借的,欠了一屁股的债,大概有几千块吧。尽管父母节衣缩食,但家里的光景还是一天不如一天,有时穷到向人家借米借面……新盖的房子很快就漏雨了,可这时家里再也拿不出钱来修补,别人家也不愿再借钱给父亲了……”
  1993年,年轻的张立勇来到广州工作,挑起了养家的重任。
  在广州找工作时,张立勇遇到了用工单位提出“通过英语四级、六级,得交中英文简历”的诸多要求,他开始意识到英语的重要。
  但是因为学习氛围的缺乏,张立勇最终离开了夜生活丰富的广州,1996年6月,不想浪费自己时间的他经过亲戚介绍,来到清华大学食堂工作。这对他而言,是一个可以边工作边学习的好地方。尽管待遇要比广州低一些,但是张立勇说:“只要能维持我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氛围和环境让我学习,就足够了。”张立勇开始了在清华的英语自学。
  清华大学校内一间四平方米的小屋就是张立勇的住所。张立勇每天早上四点多起床,每天坚持自学七八个小时,有时候学到凌晨一两点钟。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炎夏,他对英语的学习从来都没有中断过。在自己的床头,张立勇用毛笔写着“克己”和清华的校训“行胜于言”,以告诫自己不许偷懒。
  食堂规定,在给学生卖饭之前,厨师们先吃,吃饭时间只有15分钟,结果张立勇在7分钟吃完饭,余下8分钟躲到食堂后面一个放碗柜的地方背英语课本,有很多同事觉得张立勇这种行为简直让人难以理解。“大学生能通过正规的、系统的方式来学习英语,而我只有通过自己的渠道。”张立勇说他的英语单词是从调料包里积累起来的,比如sugar(糖)、salt(盐)之类,然后在卖饭的时候操练英语,以锻炼自己的胆量。
因为没法和普通大学生一样通过正规系统的学习,张立勇只能买二手的书、二手的磁带、听一台十分普通的收音机,这被他认为是“节俭式英语学习法。”
他制定“残酷”的时间表:早上6点必须起床;6点15分—6点半跑步;6点半—7点背英语;7点—7点15分刷牙、洗脸;7点15分—7点半上班;午饭时间控制在8分钟之内,剩下的7分钟背英语;中午1点钟听英语广播;晚上8点下班,学习英语到12点;深夜12点45分到1点15分收听英语广播。为了避免早上起不来,张立勇甚至买上两三个小闹钟一到点轮翻叫他,想不起都不行。
张立勇不仅自己刻苦自学英语,而且还积极参加清华大学的英语协会,清华的英语协会是一个学生的协会,但他作为清华的厨师也拥有一张会员卡,会员卡上班系的地方填着“VIP”(非常重要的人物)。除了协会活动,张立勇还多次光顾校园里的英语角,他听英语角的同学说,学英语一定要张嘴说,就像刷牙一样,刷牙之前得张嘴,所以就不管自己说的好与坏,都大胆地说出来。为此他自己在清华的食堂还开设了一年左右的英语窗口,在卖饭的时候来说英语。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张口锻炼,张立勇可以十分流利地讲英语,而且不仅是跟中国学生交流,也可以跟许多外国朋友对答如流。
尽管这样,张立勇也并没有满足。他还决定用国家规范的考试来检验自己的学习。于是,他决定去报四、六级考试,他要获得一个的认证,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感觉。从2000年到2001年,一年多的时间他陆续参加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均以80多分获得通过,接着又考了托福。没想到:托福一共670分,他竟然考了630分。一时间,在清华大学他获得了轰动,在水木清华的BBS上,关于张立勇的话题成为热点,有人在BBS上留下这样的贴子:“要说还是咱清华卧虎藏龙,少林有‘扫地僧’咱们清华有‘馒头神’,都一样地惊世骇俗”。
 “我们做了该做的,你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愿你在以后的日子里,在生活上、在工作上、事业上创造更多的惊喜。”这是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王志给张立勇的一段话。
清华英语神厨张立勇现任:
  清华大学兼职助理研究员、中国青少年责任与成长大讲堂组委会主席、多所大、中、小学的课外辅导员、顾问、名誉校长、多家报刊、杂志的特约记者、顾问。
  个人荣誉: 
  2004年《人民日报》中国十大年度新闻人物  中国十大杰出学习青年  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获得者  感动江西十大年度人物 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    
  被媒体和政府誉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自强不息的学习榜样,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主要著作:
1、《英语神厨》  本书获“冰心儿童文学奖”,被教育部、新闻出版署、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图书”,并在港澳地区发行,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2、 《坚持的力量》  本书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百部优秀图书”,获北京市第二届优秀图书奖。
3、 《刷牙英语——习惯的力量》  本书深受广大英语爱好者们的喜爱和追捧。
 
《英语神厨》中最令我感动的一篇:永不动摇的时间表
英语是我的女朋友,为了她,我硬着头皮向别人借钱;长年的午饭都是狼吞虎咽;与室友周旋,只为多看她一眼;在冬冷夏热的房子里煎熬也是为了和她缠绵;为了定时的约会,我不惜成为“孤家寡人”,被人骂作“神经病”我也无悔无怨……
  清华园很美,但我无暇欣赏;我的工作很累,我也没有给自己休息的时间。在清华工作一年后,我的生活已基本稳定。自从1997年,我制定了一张“残酷”的时间表,自己的生活
就以这张表为准则,一切都服从于它。在我的时间表上,我6点必须起床,然后6点15分到6点半出去跑步,6点半到7点背英语, 7点到7点10分或者7点15分刷牙、洗脸,然后出发到食堂,7点30分上班;午饭时间控制在8分钟之内,剩下的7分钟背英语;中午1点钟听英语广播;晚上8点下班,学习英语到12点,深夜12点45分到1点15分收听英语广播。
  这是我的“永不动摇的时间表”。为什么叫“永不动摇的时间表”?因为这个时间表是闹钟固定的,让闹钟帮助我实现这个时间表。我感觉自己也像一只上紧发条的闹钟。来清华的前两年,我早晨4点半起床,5点钟上班。但我晚上有时候会学习到两三点钟,早上就起不来了。后来我就买了一只闹钟,但是闹钟也很不保险,有的时候没电了,有的时候慢了一刻钟,累的时候,我连定好的闹铃声都听不到,结果有时上班就会迟到,被领导批评。这怎么办呢?记得我看过一部电影,男主角为了能早起,在床头摆了一排闹钟,不起都不行,我也可以这样做啊。想到这个办法我很兴奋,我没有钱买一堆闹钟,可再多买一个是没有问题的。这样我就有了两个闹钟,早上就能按时起床了。后来,我的一个朋友又送了我一个,那只闹钟挺逗的,到起床的时候,它就不停地喊:“小懒虫起床啦,小懒虫起床啦!”在睡眼惺忪的时候听到这种清脆、悦耳的声音,精神也能为之一振。
  我有三个闹钟,早班不会迟到了。这时,领导才发现我喜欢学习,所以就不让我上早班了,每天可以7点半上班。虽然不用像以前那么担心了,但我觉得晚上熬到两三点钟也不是好办法,毕竟人不是铁打的,作息还是要合理一点。从那时起,我就给自己订了一个时间表。
  白天上班的时候,可自由支配时间不多。但我认为时间就像是海绵,你一挤就有了,日积月累会积攒很多时间。食堂的工作很紧张,中间休息的时间很短,按规定,在给学生卖饭之前,我们内部有15分钟时间先吃饭。我慢慢锻炼自己,把吃饭的时间尽可能地缩短,开始是7分半钟能把饭吃完,后来7分钟就够了,这样,节约下来的8分钟里,我躲在食堂碗柜后面背英语,很大声地背诵。常常是我的同事在碗柜这一边吃饭,我在另一边背英语。
  记得有一个博士生,每次吃饭他都来得特别早,我每天背书的时候都能见到他。有一天,他问我:“小张,别人都吃饭,你为什么不吃饭啊?”我说:“吃完了。”他说:“我听你读英语,发音相当不错。”他想知道我在背什么东西,我回答:“我背的是清华的高级英语教程。”他很惊讶:“背到第四册了,你真了不起。”他还想试探我一下,指着书上的一个地方说:“你翻译一下,这是什么意思?”我很流利地翻译出来了。这下,他真的相信了,连说:“不错不错,水平真的很高。”当知道我吃饭快是为了多学一会儿英语时,他更佩服我了。
  同事们对我的做法刚开始还不习惯,他们在吃饭,我却在旁边大喊大叫。他们把我定义为神经病,我不怪他们,因为他们并不了解英语。我把口语称为“勇敢者的游戏”,要练好口语,必须做大量的朗诵。
  学习中,我也常常会遇到困难,有时候父母生病了,或者同事笑话我,或者自己太累的时候,我也想偷懒,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我知道每个人都有惰性和依赖性。但是,人还有理智和自控能力。于是,我在自己的床头写上“克己”“在年轻人的词典里永远没有失败这个词”、“行胜于言”、“挑战自我”等警句。每当我看到这些字的时候,我就提醒自己:你不能偷懒,至少你目前不能偷懒,你不能喝酒,你不能谈女朋友,你没有时间打牌,你还没有资格享受。我时时刻刻以各种方式提醒自己。我把这些书法称作我的书法墙。
  学习英语的人要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表,要不动摇,这就是对一个人毅力和耐心的考验了。假定我晚上必须把第一页和第二页看完,那么无论干一天活儿有多累,我也要想办法把定下的目标实现。我的休息时间很少,经常犯困,特别是工作了一天之后,晚上8点多赶到教室,坐下来就想睡觉。有时我规定自己晚上教室关门之前要看20页书,结果一不小心趴在桌上睡着了,醒过来时教室就要关门了,连10页都没看完。这可怎么办呢?我心里好着急。后来,我看见上自习的同学都打水喝,于是我也买了一个大水杯。别人的水一般是凉了再喝,而我是趁着热气腾腾的时候喝,开水烫得我全身打个机灵,舌头痛得不行,然而睡意却马上就消失了。从此以后,只要晚上在教室学习,我就用这个办法,再也不用担心犯困了。
我的时间表里每天都有明确的任务。我要求自己定下的学习任务,必须想办法完成。有的时候我必须要战胜自己的身体。人都是有惰性的,也特别容易自我放松,如果稍微松懈一下,我们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学习的连贯性和我的学习计划都会遭到破坏。古人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大概是的警示诗了。我告诫自己,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想办法坚持下来。否则,所有的努力都会化成泡影。
励志故事之二:郭荣庆
29岁的郭庆荣,1989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境困难,酷爱读书的他只得放弃学业外出打工。他先后到过上海、徐州、威海、大连、秦皇岛等地,干过建筑工,蹬过人力三轮车,扫过大街,卖过青菜和雪糕……在四处漂泊艰辛的打工岁月里,他简单的行李里总少不了一捆书。他随身带着购买来的高中课本,在工友们休息和玩乐时,悄悄蹲在一边抱着书本猛啃。自学缺乏老师指导,郭庆荣攀登书山的道路显得异常崎岖。转折发生在1995年夏,在大连卖蔬菜时,他有幸遇到了前来买菜的大连环境科学设计院的瀛文丰教授,热心的瀛教授指点他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推荐他到一家外企做保管员。他每月挣到1000元的工资,并赢得了更多的学习时间。
一天劳作过后,他时常感到浑身疲惫,腿像灌了铅,但他一捧起书本就忘了疲劳。在住的四壁透风的仓库板房里,东北的冬天冷得出奇,郭庆荣买不起棉衣、棉被,就拣来又脏又黑的包装家具的破毛毯裹在身上,只露出两只眼睛看书。为了训练英语口语,他从生活费中硬挤出1000元,参加了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夜间口语训练。几年间,为了学习郭庆荣很少回家。2000年通过了英语专科全部考试,2002年又通过了英语本科的全部考试。
2003年,郭庆荣毅然报考了复旦大学研究生,但以31分落榜。他没有灰心,2004年终于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录取。在离开沂蒙家乡时,他含着热泪说:“15年的自学是艰辛的,但苦中有乐,我要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不断丰富自己,将来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
标签: 第一课 励志 开学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lz/gushi/7dzww.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