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历谷 >

职场 >职涯规划 >

借力打造自身职业生涯

借力打造自身职业生涯

借力打造自身职业生涯


借力打造自身职业生涯

  ——国内首个求职社团“中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协会”纪实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遇到严峻挑战:毕业生数量继续大幅增长,其就业期望值却居高不下。面对就业问题的新压力,中山大学采取多项创新性措施,使得大学生就业工作一直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这是中大学生非常引以为豪的。中大去年毕业的一位曾同学说:“就业无疑是中大最有优势的地方,我觉得除了清华跟北大,可能很少学校的就业形势能与中大相比了。”但中大最有特色的,应该是去年大学生们自发组织成立的国内首个求职社团“中山大学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协会”。

  变被动为主动

  曾几何时,作为广东省最高学府的中山大学的毕业生,在社会上供不应求,但在扩招和南下求职大军等因素的影响下,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大的不少学生深感求职的艰难。

  为增强自身在就业大潮中“泅水”的本领,解决就业过程中信息传递不畅、供需沟通不足等问题,中大学生开始走出原来的焦急迷惘,由“被动等待”变为“主动出击”,由“盲目探索”到“有组织地规划”。

  2003年11月8日,由中大在校学生自发组织,中山大学学生处、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中山大学研究生管理处共同发起支持,成立了全国高校首个求职社团中山大学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协会(简称中大职协)。当天,北大、复旦等十多所国内名校的就业指导人员,也远道而来见证了这个新社团的诞生。

  中大职协是一个由学生独立运作的、非营利性的学生社团组织。协会的宗旨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目的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参与就业方面的教育活动,建立不同年级、不同层面、循序渐进的就业教育指导,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即一年级“端正专业思想、安心学习、做好迎接挑战心理准备”;二年级“打牢专业基础、培养广泛兴趣爱好、设计人生方向”;三年级“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优秀综合素质、准确定位职业生涯”;四年级则“掌握就业政策、树立正确就业观、提高求职技巧、力争首次就业”。业务范围也涉及全校各院系博士、硕士及本专科生就业的方方面面。


  依托专家资源发展

  其实,“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协会”并不是新东西,中国地质大学和复旦大学早就有类似的机构产生,而中山大学的“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协会”是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这在全国高校还是首次。协会免费为会员提供个性化服务,设立学习和培训基地,模拟招聘考试,提供职业道德、职业规划、工作技能、择业与应聘技巧、相关法律法规。有媒体认为,这是全国高校中首创的“求职包装”机构。

  中大职协会会长陈思能告诉记者:中大职协其实也是被汹涌就业大潮“逼”出来的,协会今后将致力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依托学校资源,联合社会各界人士,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发散性服务网络。而且还可以专业性的活动为会员提供良好的职业规划、人才测评、开发咨询等专业知识的学习机会、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和良好的交往机会,优先接触就业工作信息的机会。

  2004年6月13日下午,在中国职业咨询网和中山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山大学首届英才节系列活动之职业咨询日”活动上,中国职业咨询网资深顾问郭峰、合生创展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何鹏、盈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陈骥等作为职业咨询专家,与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黎启业主任、中山大学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协会指导老师陈有志、就业指导中心邱瑞玲老师等,一起现场接受同学们有关职业规划方面的咨询。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客观地认识自我、做好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把握适合的就业方向。

  在活动中,一位读生物专业硕士二年级的冯同学,在做了中国职业咨询网的测评后,自己打印出报告,又跑回咨询现场,并就测评结果和专家面对面交流,引来许多同学的驻足倾听,冯同学本人也觉得受益匪浅。像这样拿着测评报告来现场咨询的同学非常多。咨询日活动一直持续到傍晚7点多。同学们普遍反映,借助人才测评的报告及现场专家的指导,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清晰,对未来和就业更有信心了。


  借助企业之力实践

  协会初期的启动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现在不少企业都对此很感兴趣,一些公司还跟中大职协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提供资金支持。中大职协也正在积极跟一些国际性的大公司联系,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拓展,建立更有效的校外沟通平台。

  现在,中大职协已经发展成为下设办公室、调研规划部、信息网络部、开发咨询部、人才测评部、职业推介部、校园招聘部、会员服务部等八个部门的大社团,成为中大最受重视的社团之一。由于协会是全国首家由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职业机构,所以同学们格外珍惜这个协会,想让它真正发挥自身作用。

  2004年11月,中大职协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以“就业前线,伴你同行”为主题举行了三场就业系列论坛。论坛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国企、外企和公务员论坛,主要就成功人士职业生涯历程分享、企业和政府的人才需求、职业发展前景,以及招聘政策,还有涉及到更具体的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现场模拟面试和优秀简历展示、就业流程介绍等。

  活动邀请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参加,如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广东省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中国烟草总公司广东省公司等,以互动式论坛、访谈式讲座为主要形式。这次活动影响非常大,每场讲座都吸引了众多学生参加,甚至外校的同学也闻讯赶来。讲座安排在晚上七点半举行,但是,每次还没到讲座时间,外面就排起了长龙,会场被挤得水泄不通。

  该校一位姓雷的大四的毕业生,在外企论坛上敢于表现自己,现场的安利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对他表示相当的好感,并且还对其进行具体的点评和启发。据了解,后来这位同学成功地应聘到一家大型外资企业工作。

  中大职协的会长陈思能认为,这充分说明,同学们是非常渴求和企业沟通,并希望分享到更多更好的社会经验,特别是有关企业文化、选才标准、职业生涯发展空间,以及实用的求职技巧等咨讯。


  全程化的学校职业指导

  每个学生的心理和性格都不相同,他们在就业时又存在选择多、期望值高、急躁偏激等现象,如果不对其职业取向做早期的分析和指导,学生很可能会陷入茫然的状态。而目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都是学生临近毕业时才开始设立的。

  对于这种现象,中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黎启业教授说,职业指导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大一开始到本科毕业乃至研究生阶段,应该实行全程化的指导,临近毕业才教育就太晚了。他认为,中大职协的成立和发展,可以使更多的同学主动得到就业力教育的启蒙,让更多同学提早进行职业规划。而且这种自发的学生组织更容易贴近学生,对就业指导中心的职业指导起到积极的补充和丰富作用。

  据了解,中山大学计划在本科课程中开设全程化的职业指导课,每一学年都按一定的主题展开。从大一开始就让学生接受职业指导,让他们在一年级明白专业、就业、职业的关系;二年级能从理念上对职业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三年级对职业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四年级主要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就业政策,从具体上指导学生如何就业,包括简历、面试、签约之类的细节性指导。

  中大准备在两年的时间内,形成一个指导课程体系,摸索和完善一套适用教材。同时,考虑借鉴国外和香港学校的做法,为不同性格的学生设置个性化的课程和辅导,利用一些好的测评系统帮助学生及早了解自己的性格,做到选择职业时客观化和现实化。

  “中山大学近年来本科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但还是坚持职业指导,以求让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更明显。”黎主任介绍说,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2004年年初,他们还出版了《中山大学2003届毕业生就业白皮书》,这是广东高校中第一本总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白皮书,在当时引起较大的反响。今后每年年初,中大还将会继续推出就业白皮书,让学生和企业及时了解职业动向,实现无障碍沟通。  



发布日期:2005-03-23 作者:叶子 来源:职业设计
标签: 借力 职业生涯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jianligu.com/zc/zhiya/54vl2.html
专题